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商业思维下进行公益创业的实践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公益创业作为一种新的创业形式和社会趋势一直受到持续的关注。公益创业可以推动社会公益发展,实现个人价值,解决社会问题,创造就业岗位。 通过讨论公益创业的社会价值、组织架构及可行性分析,总结探索在商业思维模式下参与公益创业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同时在参与公益创业的基础上,提出组织发展应具有的社会企业发展思路,探索公益慈善组织向社会企业转型的发展方法。
  [关键词]公益慈善;公益创业;社会企业
  [DOI]10.13939/j.cnki.zgsc.2020.15.174
  1 引言
  目前创业就业的趋势日趋严峻,公益创业作为一种新的创业创新方式促进了公益创投的发展,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文章将创业项目思维瞄向公益创业的新型创业形式,探讨如何将商业化思维方式融入公益创业创新项目去运作,分析总结公益创业的发展方向和应具有的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提出公益创业成熟后向社会企业的发展思路,让公益创业可以在解决社会问题的同时产生一定经济效益,提供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
  2 关于公益创业的概述
  2.1 公益创业的价值分析
  公益创业是指创业主体面向社会需要,参与或发起以为缓解、解决社会问题为目的,积极追求创新、效率和社会效果,为公众提供产品或服务的创业活动,最后达到创新社会问题解决方案、提升就业率、促进经济增长且可持续发展目的的创业创新项目。公益创业是一种新的创业创新形式,一方面可以帮助国家缓解并解决社会矛盾问题,另一方面可以促进经济增长,缓解就业压力。公益创业是一种社会性、经济性、创新性相统一的社会活动。其与盈利性创业相比,公益创业在一定程度上肩负社会使命,更追求社会效益。公益创业的概念介于慈善机构和商业企业之间,既注重其带来的社会价值又重视其自身的经济效益。
  2.2 参与公益创业的必要性
  公益创业是“双创”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公益创业的出发点是公益,目的是解决社会问题,其比单纯的创业创新具有更高的难度,需统筹的资源更加广泛,涉及的系统也更加烦琐,但其创造的社会效益也是巨大的。盖茨基金会向三个抗击流行病的全球健康组织(全球疫苗免疫联盟( Gavi)、抗击艾滋病、结核病和疟疾全球基金( Global Fund, 全球基金)、全球根除脊髓灰质炎行动倡议( Global Polio Eradication Initiative,GPEI))分别投入了100亿美元。
  通过计算,100亿美元投在发展中国家的能源项目上,回报将是1500亿美元,投在基础设施上,回报将是1700亿美元。但通过对全球健康组织的投资帮助发展中国家获得了疫苗、药品、蚊帐和其他用品,创造了大约2000亿美元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此次的收益率达到了20∶1,超过了在其他方面的投资,各个组织成立以来支付的所有费用作为其成本投入,而收益包括因为降低了发病率和死亡率所带来的价值,以及帮助中低收入国家卫生保健系统节省下来的资金。
  2.3 公益创业的可行性分析
  公益事业强有力的后备力量是广大的高校大学生和志愿者,随着国家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方面重视力度的增大,通过创业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升就业质量成为一项有力举措。 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力图通过高校、政府、社会三方建立有效机制,引导大学生创新,支持大学生创业实践。与此同时,各高校关于创业创新教育的具体举措和休学创业的规定也逐步落实。
  3 公益创业问题的原因分析
  3.1 公益创业的观念误区
  公益创业作为新概念的提出,大部分人最初都以为公益即慈善服务,创业即营造利润,公益和商业两者不能混为一谈,但恰恰是因为没有发现公益与创业的契合点,才造成了这样的思维定式,觉得公益就应该是不赚钱的,而商业则是以利至上。公益创业是创新创业的一种新的形式,其可以较安全的规避行业竞争,在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也在解决社会问题,公益创业可以认为是建立社会企业的先驱,社会企业又是在未来市场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一员。
  3.2 抓准公益创业切入点
  公益创业初创之时,可以把切入点放在非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影响社会力量。非营利性组织不等于不营利,非营利组织需要产生一定的收益,用来提供活动的资金。 但是,其收入和支出都是要受到政策法规的限制。 非营利组织因此往往由公、私部门捐赠来获得经费,社会组织的政府购买社会服务,或者基金会提供的项目支持。 其中基金会支持,以及社会组织的政府购买服务所得的资金占相当一部分比例。
  4 公益创业的难点与解决思路
  4.1 “供血”链上的问题
  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的收入一般来源于个人或企业捐赠,基金会支持以及政府购买服务。社会组织接受捐赠、购买服务或项目支持后,按照法律规定,可以在总资金中按照规定比例留作自己的项目管理运营经费,这包括行政经费、人员工资等预算规定费用,因为社会组织不以营利为目的的性质,只是按规定扣除管理费用后把资金全部投入社会之中,再用以解决社会问题。
  4.2 “输血”链上的问题
  在“供血”链问题中,社会组织按规定将资金投入社会之中用以解决社会问题,但恰恰是在强调志愿性与非营利性的同时就有可能会产生多种社会问题。社会组织多提供的各类公益志愿服务应接不暇,往往是免费提供给受助者,受助者作为消费者没有主动选择权,白给的东西,有胜于无。至于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是否真正的满足了受助者的需求,也无法做好一个后期的评估。公益组织往往可以用“做好事”来判断自己的产出价值,掩饰低效率,以致產生了不小的资源浪费的现象,这也让很多人养成了“等、靠、要”的思想习惯,社会自治、自理、互助的能力逐渐消退。
  4.3 “输血”与“造血”相结合的解决思路
  要把“供血”转变为“造血”,变成一种“自造血”的方式。在项目运作的前期,作为社会组织来说,不能产生“等、靠、要”的思想,如果一个机构按照这样的模式走下去,那就不会有一个好的产出。所以最好的解决方式是打造出一个能够“输血”与“造血”相结合的社会组织的发展运营模式。
  所以尝试实行“青年在地社工培养”这样一个长期运行模式,逐步形成服务来源于农村社区,再还给农村社区到社区的长期服务闭环链条。选拔当地的农村社区青年,进行系统基础的社会工作知识的指导和培养,参与当地社区的社会服务工作,由志愿服务项目的社会工作者介入进行一段时间的指导,然后社工从当地农村社区撤出,再归还给农村社区,最后形成一个平衡、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社区自治服务系统。
  5 从公益创业组织向社会企业的发展转变
  公益与商业看似两个不相交融的范畴,它们像是一股麻绳扯开成两股,越向中间靠拢,公益越趋近于商业的运营思维、管理模式与效率,而商业则将社会责任、社会价值感贯穿企业发展思路之中。两条拆开的麻绳的结合点,在公益与商业的结合处便可以成为是社会企业。社会企业使用商业手段来解决社会问题的机构,与非营利性公益组织相比,都是为了解决某种社会问题,可是社会企业可以通过自身的运营实现财务上的独立性和可持续性,已经完全达到了自输血与自造血的功能。可以说社会企业具有更强大的活力,具有更重大的责任,所以公益性的创业组织在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朝向社会企业的方向发展是一种正确的选择和趋势。
  参考文献:
  [1]徐永光.公益向右商业向左社会企业与社会影响力投资[M].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17.
  [2]严书翔. 深圳社会工作事务Ⅰ[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2220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