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我国所得税会计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会计核算的内容越来越复杂,企业所得税会计的核算内容也日趋复杂,我国企业所得税在会计核算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文章介绍了我国所得税会计的基本理论,分析了当前所得税会计核算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寻找合理的应对策略,确保企业所得税会计核算趋向合理。
  [关键词]企业所得税;会计核算;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DOI]10.13939/j.cnki.zgsc.2020.15.139
  企业所得税是对我国境内的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所得税。它是以纳税人一定期间内的纯收益额或净所得额为计税依据,以量能负担为征税原则,属于直接税,一般不易转嫁,计算较为复杂,实行按年计征、分期预缴的征管办法。所得税会计是研究处理会计收益和应税收益差异的会计理论和方法,是纳税会计核算的一部分,是反映我国企业所得税确认和计量以及报告的一套会计处理原理和程序以及方法。
  1 所得税会计概述
  所得税会计是研究处理会计收益和应税收益差异的会计理论和方法。《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规定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
  1.1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概念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从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出发,通过比对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资产、负债按照会计准则规定确定的账面价值与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的计税基础,对于两者之间的差异分别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与递延所得税资产,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每一会计期间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因此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认为,企业所得税会计的首要目的是确认和计量那些由于会计和税法差异,给企业未来经济利益带来的影响,所以企业所得税会计核算将影响企业的资产和负债放在第一位。即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企业在维持原来的资本或之前的成本得到弥补之后,才确认相关资产的损益,企业的资产只有在超过原来资产的价值时,才能给企业带来收益。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从资产负债观出发,认为每一项交易或事项发生后,应首先关注其对资产负债的影响,再根据资产负债的变化来确认收益(或损失)。所以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认为,所得税会计的首要目的应是确认并计量由于会计和税法差异给企业未来经济利益流入或流出带来的影响,将所得税核算影响企业的资产和负债放在首位。
  1.2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计算所得税的方法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从暂时性差异产生的本质出发,分析暂时性差异产生的原因及其对期末资产负债表的影响。其特点是:当税率变动或税基变动时,必须按预期税率对“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账户余额进行调整。也就是说,首先确定资产负债表上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然后倒挤出利润表项目当期所得税费用。其计算公式为:企业当期所得税费用=企业本期应缴的企业所得税+(期末的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的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2 所得税会计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2.1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不明确
  从整个会计发展史来看,我国现行的所得税会计从原来的应付税款法改为现在的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由原来的以收入为起点结合成本费用计算到现在的以资产、负债为起点计算的企业所得税,发生了很大变化。现行会计准则对企业所得税会计的概念和目标规定不明确,在企业相关资产和债务的处理上也不够明确,以及缺乏相关的案例作为辅助,造成企业在实际工作中不能适应会计准则的变化,在操作中发生错误。
  另外,我国企业会计处理体系也不够完善,我国现行会计准则没有明确规定,企业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在哪种情况下可以抵消,哪种情况下不可以抵消。并且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在资产负债表列示的时候没有区分企业流动性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和企业非流动性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还没有对资产和负债计税基础的标准做出明确的规定,这需要专业人员自行进行判断,造成很多企业的计算递延所得税的计税基础不一致,导致计算比较混乱。
  2.2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与现实情况有差距
  现行的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所得税会计处理既涉及资产负债表,又涉及利润表,但在实际工作中任何一种企业所得税会计计算方法,都不可能同时兼顾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现行准则规定是从企业资产负债表出发,先确定每项资产或负债的暂时性差异,然后企业利润表里面的数据就只能倒挤出来,而企业在编制利润表时从企业的收入出发结合成本费用计算的。这就会出现所得税的会计核算与编制利润表的逻辑产生不一致的情况。
  2.3 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由简单变成复杂
  之前企业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方法,直接根据企业利润表就可以计算得出,现在根据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结合得出,在计算的时候不光要考虑利润表上的差异,还要结合具体情况考虑资产负债表的差异,并且资产负债表上的有些资产或负债会根据市场情况随时发生变动,在有些年份增长的幅度比较多,在有些年份减少的幅度比较大,在计算所得税的时候还要考虑到这些市场情况的变化,这要求从业人员要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
  2.4 企业对新会计准则的学习与培训不够及时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每次修订,都会发生较大的变化,但在实际工作中有很多企业没有花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去学习新的会计准则。同时大部分企业也没有及时组织有关人员与外部审计部门进行交流,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致使有关企业的所得税会计处理跟不上会计准则的变化,使企业在实际核算上与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不一致。
  2.5 企业相关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存在问题
  因为所得税的计算比较复杂,很多会计人员由于业务不熟练,导致核算所得税时出现一些问題。但是还有些会计人员,明明知道如何核算,但是为了企业或者个人的一些利益,就违背会计职业道德,故意在核算时弄虚作假,致使这些企业的财务报表,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这会直接影响到报表使用者对财务报表的理解和使用。   3 解决所得税会计实施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3.1 企业会计准则中对有关内容应该明确
  在企业会计准则中应该明确规定企业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可以抵消,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不能抵消,这样在实际操作中就能统一抵消标准,并明确在企业资产负债表上哪些应划入流动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哪些应划入非流动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这样能为财务报表使用提供更准确的资产流动性。也应对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做出明确规定,使企业相关工作人员在计提企业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时,就能更清晰地知道每项资产或负债该计提多少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应该转回多少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
  另外,企业会计准则中还应当加强对企业所得税会计的概念和目标的解释,使相关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更容易理解和操作,明确资产和负债的相关处理,使其企业相关资产或负债能及时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并派出专业人员予以跟踪,以便在企业出现相应可以抵消或转回时及时予以转回,并且在解释相关递延所得税在实际操作时,增加相关的案例,以便企业相关工作人员更容易理解和操作。
  3.2 应拉近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与企业现实情况的距离
  将企业所得税从资产负债出发计算出的应纳税所得额,与企业从收入出发结合成本费用计算的纳税所得额的差距缩小,并在资产负债表中确认相关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时,在利润表中也给予相应的反映,使企业资产负债表的变动与企业利润表的变动保持一致,从而拉近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现实之间的距离。
  3.3 应简化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
  企业可以通过新增会计科目或明细账,确认其计税基础,直接将客户的名称放在新增会计科目的备查簿中,新增企业资产或负债的计税基础,这样报表使用就可以直接从表上看出差额,不用再另行在表外计算得出,也可以通过配置专职人员,根据市场的变化情况,准确地把每期应确认多少递延所得税计算出来,也可以通过这些专职人员的专业技术减少企业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的计算错误,并且要求这些专职人员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以达到企业对他们的要求。
  3.4 企业应加强对新准则的学习与培训
  每次我国会计准则的修订,都会发生比较大的变化。企业应当及时组织相关从业人员对新会计准则进行学习与培训,避免他们在工作中继续按照老准则的规定操作。同时,企业也应当及时组织相关工作人员与外部审计人员进行交流,及时更新他们的知识储备,使实际操作紧跟会计准则的步伐。
  3.5 企业应当加强对相关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考核
  由于相关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对企业的财务报表使用者的影响较大,所以企业应当及时组织对相关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考核,使企业出具的财务报表真实和完整,以便财务报告使用者能放心使用企业的财务报表,从而可以做出正确的判断。
  4 结论
  我国企业所得税会计的实施,关系到国家税收和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企业应当加强对企业所得税会计的完善,使企业的相关工作人员能紧跟国家相关政策,能为稳定国家财政收入做出贡献,营造出良好的税收环境,使企业能够在有利可图的情况下,促进企业更健康长远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佩航.论我国所得税会计实施中的问题及其完善[J].财务金融,2018(122):168.
  [2]张瑶.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的若干问题的研究[J].企业论坛,2018(167):95-96.
  [3]王健.上市公司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现状与问题研究[J].企业论坛,2018(123):139-141.
  [4]凱瑞.所得税会计存在的问题及改进[J].财税研究,2016(15):154-15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2220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