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中地理教师对学生读图、用图指导中存在的问题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初中地理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培养学生读图、识图、解图、绘图的能力和习惯,学会从丰富多样的图像系统中挖掘信息;掌握阅读和使用地球仪、地图的基本技能;掌握获取地理信息并利用文字、图像等形式表达地理信息的基本技能。我县初中地理教师现状:年龄偏大、专业化程度低、人员变动大。以往的教研工作偏重于“培养新入行的教师尽快承担起地理教学工作”,教师的教学则侧重于“通过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死记硬背来完成教学任务”的模式,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杂乱无序,教学成效亦是微乎其微。
  【关键词】初中地理;地图;指导
  一、对各类型图像在教材中的作用不够明确
  (一)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比较关注“地图”的应用,注重指导学生学会阅读“地图”并从中获取信息、记住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分析其所反映的主题和重点内容。
  (二)其次对“示意图”的“阐明地理事物发生的原因、过程、特征和影响该事物变化的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的作用没有重视起来,没有做到科学指导学生去认识如何从“示意图”中获取知识的方法。如对(七上)“图1.43分层设色地开图和地形素描示意图”的阅读时,往往把分层设色地形图与地形素描图分开看,过于重视五种地形类型名称的记忆,对于其地表形态特点与抽象平面地图的一一对应的关系没有进行有效指导。
  (三)淡化了景观图片的作用。纵观人教版地理教材,我们会发现自然景观图片与人文景观图片占比相当大,这也说明其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如(八上)“图2.1中国的地形类型”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是让学生记忆五大地形的名称,对于反映各地形的地表形态及特点的景观图却没有让学生认真阅读,仅“请同学们自己看看”,而没有让学生用语言进行理解性的描述,没有发挥其“加强对于各地形类型名称及特点在头脑中的记忆”的作用。
  (四)忽视“话框”的讨论、激趣及拓展的作用。“话框”整合教学重点,通过“对话”方式可以突出读图方法指导、思路点拨、错点提醒等教材中隐性的但却是十分重要的学习元素。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地图,就可以取代教材中冗长的文字叙述,将地理教学的趣味性、形象性有机结合起来,既有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也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例如在学习抽象的“等温线模式图”时,就可以充分利用“话框”进行教学,在这幅图中,等温线的延伸方向、疏密程度所表示出某个区域气温分布规律就清晰可见,特别好理解和掌握了。
  二、没有利用好各种教学辅助工具
  (一)过份依赖于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教学。我们的多数老师“拿来主义”特别严重,各种渠道得来的教学课件不进行加工就直接应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地理课件不同于其他学科,我们先用各种图表在解决教学重难点的目的性非常强,有的时候课件中的图并不适用于解决自己的教学问题,在备课不充分的情况下,课件所呈现的内容还扰乱了教学思路,而且有的时候出现的内容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还不相符。
  (二)受教学设备的限制,展示的各类图表清晰度差。有些教材中的图,老师为了指导学生怎么读图,从图在获取信息、发现问题、总结归纳问题的时候,就常把这些图通过课件的形式向学生展现,但由于有学校设备质量差,图中的很多细节如符号、注记等在4米外(第三四排坐位)就看不清了。上课时,老师指图,有时真正是“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在此种情况下,更建议教师应用课件多进行动态演示,如等高线地形图的成图原理、地形剖面图的成图原理等,使抽象的事物形象具体易理解。
  (三)没有发挥好《地理图册》的工具书作用。现在学生手中的《地理图册》是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配合人教版地理教材的工具书。其所选用的地图尽量不与教材中的图像雷同,而又能很好地诠释课文、辅助课文,扩大了知识范围,与教材的互补性强。如,地图册(七上)上的“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北半球)一图,地球图像呈立体感,突出了季节的变化,沿着公转轨道,一次标出了春分、夏至、秋分、春分,而且每季之间都配有一幅精美的彩色图片,每幅照片上面都有根据景观内容加上的优美文字说明。
  在“送教到校”教学诊断阶段,发现我们的一线教师大部分没有用到《地理图册》,学生只是被动的跟着老师一张接一张的PPT进行学习,特别是对一些需要“记住”的重要的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如过眼云烟般一闪而过;一些需要“了解”的地理事实没有拓展。如在讲授《中国的自然环境》一节时,要是用《地理图册》12页内容代替多媒体展示及教师讲授,让学生用五分钟的时间自主阅读图册内容,学生对本部分的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效率会更高。
  三、引导学生读图、用图时方法不够规范
  (一)没有注意对图进行分类整理,抓住其共性,总结读图规律。对于区域地理教学中关于位置、范围的读图指导还是做的很好,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读此类图的方法。但对于需要从读图分析中得到一些结论的图时,就不知从何下手了。我们老师在指导时也是想起什么说什么,没有形成一系列的规律和方法。
  (二)指导读图的时候捕捉不到图中的关键信息,地图教学的效果不甚理想。不同类型的地图,看和指的要求也不同。通过对地图的看和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建立丰富的地图表象,加强学生有意义的理解记忆。如学习中国降水量的分布时,如果仅仅看文字,就不能形成鲜明的空间概念,容易导致死记硬背,但如果结合阅读中国降水量分布图,根据颜色差异就能找出中国降水量分布的规律。
  (三)没有很好的利用《地理填充图册》,填图、绘图能力是学生读图、用图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课堂教学中学生能够很好地掌握地理知识的过程。填绘地图是运用地图的初步实践,我们应该把部分填图设计成学生发现与创新的实践过程。有的教师把《地理填充图册》中的习题做为家庭作业布置给学生自主完成,但效果并不好,因为有些图或图表有一定的难度,在没有教师及同学的共同帮助下,完成时存在困难。
  在此需要补充的是我们教师可以试着让学生进行绘图训练,在学生掌握填图能力的基礎上,试着让学生在空白轮廓图上绘制地理事物,通过绘图,学生可对该地图的轮廓特点和图中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以及空间位置在大脑中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2369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