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建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提要] 随着国家支持创新创业一系列举措相继出台,课题组对政府、职能部门、孵化基地和创客空间等相关机构进行创新创业政策调研,对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引向深入;对策
   基金项目:2018年度苏州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重点课题(编号:Y2018ZD26)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0年3月31日
   近年来,政府出台一系列支持创业的政策,进一步优化创新创业环境,激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有效地激发大众科技创业热情,集聚创新创业要素,促进初创型科技企业发展,大大提高创业成功率,为推动高校毕业生等群體创新创业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
   一、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创业政策实施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相关创新创业精神,以创新驱动为引领,切实把“大众创新、万众创业”贯彻实施和向深度发展,特别是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推动全民创业,以创业带就业的相关政策。
   (一)实现政府审批最小化,给企业自由创新创业。创新就是突破现状,外部制约企业的因素越多,创业的灵活度就越小,企业初创期就会面对“审批的万里长征”。政府要把“简政放权”作为中心,使政策能落地生根,让多个创业者自由运行,这将使企业与政府的关系得以改善,能为大众创业解套。如某街道打造成“管家式”服务,助小微科技企业成长。一是贴心服务,让创业企业计划落地有保障。二是搭建设平台,为科技企业扎根提供优质“土壤”。三是政策扶持,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某街道对科技企业定期上门沟通,灵活运用“1+X”扶持政策,引导企业积极申报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推荐省级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资金项目,在推进银行与企业合作上,街道根据企业发展需要,运用科贷通政策优势,推荐企业与银行的合作,为企业发展壮大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某园区政府推动小微企业总量快速增长。一是减轻小微企业负担。落实扶持小微企业相关政策措施,对小型和微型创业企业实行证照类和注册类的免费。二是提高各种行政服务窗口效率。推行7×8小时工作时间、特殊顾客实行走绿色通道或上门服务,在每周5天的工作日的8小时以外可以进行预约,大力推行并联审批和远程网上登记核准等系列便民举措,使审批流程简化,努力方便创业者办事,以达到降低小型或微型企业的成本。
   (二)实现自由金融,还企业融资自由。金融是企业发展的命脉,资金是企业的血液。由于政府对金融管理制度限制,绝大多数创业企业普遍融资贵、融资难,创业企业融资问题是最大的制约瓶颈。创业者实现价值的重要机制就是融资自由。政府引导小微企业优化发展结构,支持小微企业做大做强。一是探索建立社区工商联络站。加强与社区的联系,探索建立社区工商联络站,在社区开设创业咨询服务点,以社区的公告栏、宣传栏等为载体,定期发布创业提示,有针对性地开展商标知识、食品安全等法律法规知识培训,为社区内小微企业的注册、经营、招聘、融资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和帮扶指导。二是拓宽小微企业融资渠道。积极搭建银企对接平台,充分发挥动产抵押、股权出质、商标权质押登记、“重守”企业信用融资等工商登记服务职能,探索实施知名字号企业信誉质押贷款,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切实解决创新创业风投机构向纵深发展,激发各级各类融资、担保和股权公司为小微企业融资积极性,真正能为中小型企业解决资金困难。
   二、政府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尽快转变角色
   随着市场经济的兴起繁荣,创业开始逐步深入到全民大众的视野,在大众创业中政府角色的扮演也必须发生质的变化,从“培育”向推动创新创业的“点火”转变。
   (一)在大众创业中政府角色的扮演从“培育”向推动创新创业的“点火”转变。政府是创业环境的培育者和创造者。积极顺应“互联网+”下创新创业跨界融合新模式,做强制造业优势,打造一批具有自主创新的众创空间,使其成为特色鲜明、资源丰富、突出重点、专业服务的众创空间,各级政府要结合本地区的产业优势,大力发展创客巢、创梦空间和众创空间。突出市场运营导向,提出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国有企业兴办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对认定的众创空间给予一定数量的奖励和补助,对获得国家级、省级认定的众创空间等新型孵化机构给予大额奖励。
   (二)规范和优化政府的创业扶持资金。对创业企业“点对点”的大额资金资助将逐步减少,对中小微企业资金发展将更多地采用天使投资等市场化运作手段和现代企业运作方式。支持与激励在校学生、毕业生成立工商个体户进行创新创业的尝试,鼓励企事业单位的科技人员“下海”,打通海外归国人员创新创业的通道,扩大创业担保贷款的范围和规模,深化金融支持创新创业的力度和广度,对个人信用较好的创业者,实行“白领通”货款鼓励金融机构实行30万元限额,直接通过手机银行随借随还,最长三年期,可以只还利息,三年后全部还清,对于创新创业者项目进行评估,然后政府参照基准利率予以部分贴息。对于创新创业评估为优秀的小微企业,财政进行二次贷款全额贴息(银行基准利率执行),对于创新创业评估为合格的小微企业,财政进行二次奖息优惠政策(奖息的额度视情况决定)。对于能吸纳大学生就业的科技型小微企业,特别应该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也可以按照吸纳就业毕业生的个数来决定贷款贴息额度,设定最高100万元的限额。对入驻众创空间的初创企业,符合条件的按规定给予租金补贴。从吸引人才到提供工作场地,提供信息交流的手段,再到提供加工测试的一些必备设备,使创业者成功开业。
   (三)优化创业环境降低创业风险。政府既要通过税收减免、便利跨区跨省经营等方式降低创业门槛,又要为大众创业构建具有保障性意义的退出通道。当然,从长远来看,政府应当继续鼓励和推进大学生创业。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形势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但创业说易行动难,项目难立、地点难觅、资金难筹等等,这些都是创业过程中频繁遭遇的“拦路虎”,创业之路布满荆棘,通过创梦空间让创业热情得到了充分释放,让一个个创意金点子具化为一个个成功的项目。一是升级创业基地,打造孵化服务生态链。通过设置创客空间、初创型孵化室、创客咖啡、新型线上线下服务区等,提供一站式特色孵化功能、金融服务功能服务,大大降低创新创业者的成本和风险。二是初创期当好“保姆”,创客不再白手起家。除了培训指导外,还提供社保、小额担保贷款等相关服务支持。三是成长期当好“导师”,引导企业抱团发展。通过创业专家评审的创业企业提供部分免费资金支持,对专家评审不通过的创业企业提供免费创业咨询师辅导。    三、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对策
   (一)政府支持与创业者努力结合,鼓励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大学生创业是实践性非常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对创业者实践能力的一种挑战。创业者最初均具有创业激情和热情高涨,只有部分学生能付诸行动,开始创新创业的初创期尝试,能孵化成功以及实现自主创业赢利的是极少数人,最终真正加入自主創业行列的人却很少,其真正的原因是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政府政策支持仅做在表面,没有从创业者自身出发,将心比心和换位思考地进行创新创业政策的顶层设计,政府和高校创新创业政策落实到自主创业企业,就产生瓶颈。二是创新创业者自主均是努力去实现梦想的,但是在企业从创新创业尝试,到成立初创期企业,再到成长期,然后到成熟期,缺少国家级创业咨询师的全程指导,政府能否提供免费创业咨询师全程指导?
   解决毕业生创业资金不足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引入风险投资,特别对于初出茅庐的大学生,是至关重要的选择。对大学生创业经营场所负担重、创业缺乏经验问题,解决的办法是通过高新技术开发区、创新创业孵化室、国家级和省级创业咨询师全程指导、创业咨询师加入企业股份的制度就非常容易实现。
   (二)营造政策制度优化环境,支持失地农民创新创业。如何引导农民进行现代化农业创业,特别提倡外出务工的农民回乡创业,同时也支持农民进城创业,尤其是激发失地农民成功创业,让中国的农民创造社会财富的潜能得到充分释放。
   政府在支持农民创业方面:一是在政策上坚持普惠性与扶持性相结合,坚持搞活现有的农民创业企业与增加农民创业企业二者并举方法,加强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相结合的举措,实行城乡一体联动。二是政府健全基础设施,创新创业的基础设施建设,事关创新创业能不能引向深入的关键问题,各级政府、高校都应加强服务平台设施建设,通过失地农民创业培训,成立失地农民创新创业中介机构,达到引导失地农民创业进行创新创业。三是通过免税、免房租或补贴房租的形式,调动失地农民创业积极性,切实保障定向降费和减税政策的落地,加大对农民(特别是失地农民)的信贷支持和服务力度。
   四、结语
   开发各种融媒体服务平台,加强创新创业的互联网基础服务。鼓励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构建以高校为“主体”、以政府为“引力”、以社会为“助力”、以学生为“动力”、以家庭为“推力”创业联动机制。降低农民创业门槛,落实定向减税和普遍性降费政策。实现政府支持与创业者努力结合。总之,政府在大众创业中所扮演的角色应该转变,优化创业环境降低创业风险,加快推进简政放权,大力发展和完善技术中介体系,依托政府公共创业实训基地、创梦空间引入专业运营管理团队,结合创业的不同阶段,为大学生创业者、失地农民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
  主要参考文献:
  [1]岳振.注重“双创”动力再造[J].当代贵州,2019(13).
  [2]陆晓华.苏州全力打造“创客天堂”众创空间遍地开花[EB/OL].中国江苏网,2015(11).
  [3]顾志敏,张晓婷.创梦空间铺平“创客”路[EB/OL].新华网,2015.7.6.
  [4]蒋建强,陆东一.构建“五位一体,五方联动”创业教育模式探索[J].轻工科技,2015(1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2384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