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不良贷款的形成原因与处置措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滕飞

   摘要:不良贷款问题已越来越严重,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国民在进行创业或者购房时选择贷款的方式。文章由不良贷款的概念入手,论述了不良贷款形成原因以及处置措施。
   关键词:不良贷款;形成原因;处置措施
   随着社会的进步,“贷款”一词慢慢的走进人民大众的视野,人们对贷款的态度从一开始的排斥到后来的接受。贷款在带给人们利益的同时,也被某些信用观念薄弱的借贷人加以利用,逾期归还或者干脆不还。造成了不良贷款的出现。不良贷款不仅给银行带来损失也给国家的经济带来冲击。
   一、不良贷款的概念
   随着社会的发展,贷款现已成人们日常消费常用到的付款方式。在一般家庭里,像是购买房子和车,不管有没有存款,大都选择用贷款的方式来完成支付。贷款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贷款这一方式,首先借用银行的钱来满足自己的购买欲望,却拒不还钱,造成不良贷款。不良贷款是指出现违约的贷款,即非正常贷款或有问题的贷款。当借款人在三个月以上没有还本付息,所贷之款便会被银行称为不良贷款。自1995年以来,我国的信贷资金基本上是粗放式经营,越来越多的贷款问题浮出水面,逐渐已经变成了专业银行转型的威胁,因此,正确处理好不良贷款是保证银行转型和经济发展的关键。
   不良贷款分三种类型,分别是逾期贷款,呆滞贷款和呆账贷款。这三种类型里面,逾期贷款比较好理解,简言之就是贷款到期后不能如期归还的贷款。呆滞贷款是指贷款到期两年后或者以上的和生产经营的项目已经停止或者已经停建的贷款。与呆滞贷款不同的是,呆账贷款是指借贷人出现意外情况,不能正常还款的贷款。国家商业银行根据借贷人的实际还款能力和进行还款的质量进行分类,分别出了五个等级,将贷款的风险程度划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在这五种类别中,次级贷款、可疑贷款和损失贷款被称为是不良贷款。
   二、不良贷款形成的原因
   在我国人民的思想那个观念中,许多人认为银行的钱是国家的,这一观念也是我国不良贷款产生的思想根源。事实上,国家银行中,大部分的资金是来自人民在银行中的储蓄存款,一般占银行总拥有金额的60%。银行的实质作用其实是一个“资金池”,他将人民的钱集中储存起来,作为债务人;他又当作债权人,把已有的资金借给需要的借款的人。因此,对于“银行的钱是国家的”这一观念是错误的。
   不良贷款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它大体上可以分为主要原因、客观原因和重要外因。
   (一)主要原因
   第一、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不高,防范意识不强。出现不良贷款问题,绝大多数原因是因为银行在经营管理方面出现了漏洞。由于银行体制方面出现漏洞,一些领导班子或者管理人员,在处理贷款的时候没有一个合理的标准,在信贷的管理上,存在着看重管理,重视规模,重视增量,但是在信贷的管理,质量和存量上比较轻视,导致一些原本不符合银行规定的贷款,在银行人员的漠视下,成功的办理。某些银行管理人员,在审批贷款的时候,对于银行的某些硬性规定,采取放松措施,比如说办理借款手续时没有确定是否为本人操作,审查贷款时没有对每一个细节都追根溯源。管理人员对贷款的检查和催收都很放松,忽视了贷款风险的重要性。在借款的过程中,关于借贷人资格的审查也存在漏洞,对借贷人身份的消极检查,导致后期可能会出现不良贷款的几率大大增强。部分借贷人的借款手续出现问题,个人信誉也有不良记录,担保人的担保能力也出现超保等现象。因此,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不高,防范意识不强是导致不良贷款形成的主要原因。
   第二、银行对于借贷人的资格审查不到位。银行的工作人员在进行对借贷人的资格审查时,出现调查不深,对借贷人的资产和负债情况分析有误,调查的方式单一,“三查制度”流于形式,在对贷款人进行资格审查时,进行的不够全面彻底,调查小组也未能起到督查作用,审查小组审批时未按照严格的程序,审查记录未存档,审查意见不明确。在借贷人贷款后,银行工作人员对后续的追踪审查敷衍了事,导致贷款挪用,债务转移等情况出现时,银行方面也不能及时了解并采取措施。
   第三、银行管理制度存在漏洞。银行在人员调遣方面做的并不高明,客户经理是一个特殊的职位,具有相关责任。当客户经理出现离职、调遣等情况时,经理手中的贷款人员,并没有及时的办理交接。出现责任不明确,管理出现“空档”的现象。一些贷款即使在办理交接时,还会因为新的客户经理在其位不谋其职的原因,错失了收贷的时机,增加了风险。
   (二)客观原因
   改革开放以后,国家的经济状况开始稳步上升,人们对于贷款由原先的不信任变得越来越重要,大部分人不管是创业还是购买房屋都选择使用贷款当作支付方式。但是不良贷款的问题越来越严重,造成不良贷款形成的客观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借贷人的信用观念差,偿还能力低。这个原因是造成不良贷款的主要原因。借贷人由于创业去银行进行贷款,但是创业中,失败是不可避免的,投资或者创业失败带给借贷人不仅是心理上的打击,更多的是资金链断裂。借贷人由于投资失败或者行情不景气等原因,在借款到期时,没有偿还能力,造成不良贷款。
   第二、行业风险严重。当今社会的经济市场,非常活跃,并且具有很强的可变性。大部分投资者在行业鼎盛时期抓住机遇,获得成功。但是也有需要投资人因行业风险高,行情不景气,外债拖欠等问题。导致资金流通不动,逾期还款,或者造成呆账贷款。
   第三、企业信用观念不强。大多数的不良贷款的借贷人都是公司企业。由于公司企业的创业风险远高于常人。企业借款的金额往往也很巨大,一旦企业面临倒闭或者资金链断裂的情况,形成不良贷款,银行的损失是远超于一般的不良贷款的。长期以来,中国企业一直不是真正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竞争主体。有些公司企業因其管理制度不够严格,决策失误等问题,给企业的正常运行造成压力,公司的负债越来越大,针对这种情况,企业不得不通过外界获得资金,进行周转。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拖欠银行贷款是必然的。    (三)重要外因
   不良贷款的形成也是由于一些外部条件的干预引起的。其主要是因为党政部门的行政干预和财政部门的挤压。中国的信贷资金经营采取粗放式经营模式。党政部门和企业财政部门的干预使得银行开始发放行政干预贷款和安定团结贷款。这是造成不良贷款的重要外因。地方政府为了谋求发展,向银行寻求贷款支持。一些政府为了本区的利益,成为企业名正言顺的“保护伞”。我国各大银行不良贷款率基本维持在20%~30%。除了中国建设银行的贷款率在10%左右。不良贷款率高会让国家的经济处于危险状态。国家要小心权衡,保证中国的经济不会像日本一样,被不良贷款所拖垮。以免引起通货膨胀等重大问题。
   三、不良贷款的处置措施
   国有银行为了解决不良贷款问题,采取制定严格的信贷管理制度,将信贷业务进行全面化的改革,但是所获得的成效却杯水车薪。不良贷款率与世界银行的水平也相差甚远。远超于世界的平均水平。因此,如何处置不良借贷,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不良贷款的处置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坚决执行“三查”制度。银行部门在进行信贷审查时,严格的执行审查制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对于申请信贷的客户,银行经理应按照标准,对其进行资格审查,有效的防范不良贷款的风险。银行经理要对借款人的资信情况,生产经营能力,工作情况以及偿还贷款的能力做出准确的评估,在审查过程中,做好相关的记录工作,做到数据明确,条理清晰,资料完备,证据充分。贷时审查时要做到审贷分离。贷审会的成员要充分的发挥作用,做到严明公正,杜绝“走后门”现象的发生。审贷分离制度使前后台分开办理,在审查办理时就降低风险的发生。加强金融企业的监管,保證了每一笔贷款的质量。在贷款后期,银行经理应时刻关注借贷人的生活状况,特别是公司运营生产的情况。正确掌握贷款用途以及去向。一旦出现贷款去向不明的情况,立即发出违约的通知书,随时保证贷款的可回收性。
   第二、制定培养制度,提高业务技能。减少不良贷款出现的次数,最重要的是强化风险意识,降低贷款的风险。银行需要加强对员工的培养,在体制内建立一支防范意识高,业务能力强的信贷员团队。建议银行需要加强对员工的培养,筛选品行端正,爱岗就业,责任心强的员工,对他们进行系统正式的信贷员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同时对广大职工进行思想教育,逐步提高职工的自律能力,培养遵纪守法,自尊自爱的良好风气。降低不良信贷发生的频率。
   第三、多管齐下,多措并举。不良贷款的形成具有多方面的原因。在采取解决措施的时候,需要顾全大局,采取多方面的应对措施。在进行信贷审查时,要严格按照规定办事,把好信贷审查的第一关,保证贷款的质量。在借款人借贷期间,银行的信贷人员要时刻关注借贷人的资产情况和生产还款能力。一旦发现借贷人在资金方面出现问题,及时向上级反馈,向借贷人采取邮寄还款通知书等措施,必要的情况下,还可以向银行或者法院提出强制还款措施,以此来保证贷款的质量。在处理逾期贷款时,仔细分析每一笔不良贷款的字节,找出其存在的原因,对症下药。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在进行收款时,对收款方式进行多样化处理。比如电话催收、上门催收、邮寄催款通知书等方式。信贷人员需要把握合适的催款时机。向公司企业催款时,尽量选择在该公司项目结束时。在向农民个体进行催款时,选择丰收时节或者是春节时。善于运用各种方法,尽最大的努力减少资金的损失。
   第四、增加货币供给。不良贷款给银行带来资金损失,可以适当的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发行基础货币,降低不良贷款带来的影响,活跃我国的经济。当然,也可通过剥离不良资产来降低不良贷款率。在剥离时,虽有见效快,疗程短的特点,但是此种方法并不能从本质上改变不良贷款存在的情况,只能将不良贷款从银行的账面上移除。治标不治本。近年来,也有一些国有银行对一些国有企业的不良贷款进行处置时,对这些企业的资产进行重组,这样一来,银行可以获得高债权价值回收率的选择权,减少了不良贷款的损失。运用这种方法,企业经营问题得到了改善,政府在资金方面也花费很少。但是对进行这一处置措施的银行也具有要求,银行必须具备素质高,经验丰富的重组人才。同时还要有相关法律的保障。除了上述的措施之外,银行还采取出售不良信贷的措施。不良信贷是指银行通过市场,将不良的资产直接转让给其他的投资者。运用招投标,拍卖等方式,将不良贷款一次性剥离,短时间内直接回收资金。并且透明度高,信息成本较低,但是不良贷款的出售需要合理的过程。
   四、结语
   不良贷款在当今社会已成为一个越来越严重的问题。借贷人通过银行获取资金,却逾期归还,这不仅损害了银行回收资金的正常权利,还使得国家的经济制度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害。不良信贷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三种类型,其中最重要的是主观因素。由于不良信贷给社会造成危害,它的解决措施主要有坚决执行“三查制度”;制定培养计划,提高业务技能;多管齐下,多措并举以及增加货币供给等。
   参考文献:
   [1]司亚丽.简析新形势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原因及防范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8(03).
   [2]郭文娟.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形成原因及风险防范[J].中国集体经济,2016(12).
   (作者单位:国家开发银行)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26525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