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医疗保险的经济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现代医疗不断地发展,体系不断地完善,为人们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催生了不同的时代问题,医院应当是秉着为基层人民服务的宗旨,应当是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场所,但现如今高额的医疗服务费用,医疗服务的公平性及原则性,以及相对应的服务质量,值得我们去深思和考察。在现如今世界的各个国家也有着医疗费用不断高涨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来源于国家政府在卫生费用支出方面所占比例逐渐减少,从而导致个人医疗费用不断上涨,医疗保险便成了社会保障系统的重要组成,本文就医疗保险中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做出了部分分析。
  【关键词】医疗保险;医疗经济现状;医疗保险发展
   医疗保险起源于中世纪西欧,由于当时工业革命的发展迅猛,随着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家庭作坊大都被大工厂所取代,出现了大批的资本家和近代产业队伍。于是大量手工业者和农民成为了产业雇佣工人,由于当时的发展刚起步,一些规章制度完全是不平等条约,导致工人在恶劣的环境中做工,长久下来问题便逐渐明显,不仅仅会因未做工造成收入损失,甚至流行疾病、工伤事故等等可能会影响千万家庭,而在当时没有社会保险制度的情况下,他们的微薄收入根本难以支付医疗费用,于是产业工人们为了降低由于此类事件发生的可能,自发地成立了一些“工友会”、“共济会”等等诸如此类地采取各式各样的方法对抗疾苦,共同来分担因看不起病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看似简单形式的医疗保险,却表现出了当时人们团结合作的不屈精神,这是商业性保险所没有的特征。后来此事件扩大开来,受到了各国政府的密切关注,德国政府一马当先颁布了《医疗保险法》,它代表着全球第一个社会保障性质的强制性医疗保险的诞生,以此各国更加关注于医疗保险的重要性。
  而在我国,新中国刚成立不久,医疗保险便得到了重大关注,于1951年中国中央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这项条例推动了城镇职工对社会主义的积极建设,减轻了人民的疾苦负担,保障了公众医疗的需求。而这仅仅只是一个开端,接着1988年,中国政府开始着手对机关事业单位的公费医疗制度和国有企业的劳保医疗制度进行深入改革。而在1998年,中国政府又颁布了《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开始在全国建立起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这是对全国人民医疗情况的鉴定与负责。
  一、医疗保险中存在的经济问题
  医疗保险是现如今社会保障系统的一个重要部分,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这五项作为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障系统。其中的医疗保险意义旨在人们因受伤、生育或生病需要去医院治疗时,由社会组织或国家向其所提供的医疗服务或是在经济上的补偿制度,但是其实质是由社会与国家共同承担组织或是个人的疾病风险。我国传统职工医疗保险规章制度是由劳保医疗和公费医疗共同组成的,劳保医疗在企业实行,依据国家政策规定的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提取的职工福利费中支付其医疗保险费用,公费医疗是在组织机关或是事业单位实行,医疗保险费用由国家财政按规定的年人均定额拨款下去,各地区各部门统一管理予以使用,看似井然有序,实际上却存在着许多不对等的关系。
  (一)覆盖面不广
  我国自从建国以来,就一直在砥砺实行公费医疗保险保障制度。其最能体现出来的是1952年出台的《关于全国各级人民政府、党派、团体及所属事业单位的国家工作人员实行公费医疗预防的指示》。这么多年来,这一保障制度所产生的弊端也开始逐渐显露出来,引起国家各个组织及全球的关注。其仅包括对全民所有制企业和较大规模的集体所有制企业中的职工、事业单位及国家机关的职工以及一些特殊人群的医疗保险保障,其中包含的人群只占中国的极小部分,而农村的医疗保险保障普遍只能通过依靠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来解决,即使这样,依旧解决不了中国现阶段医疗保险保障制度面临的覆盖面不广这个问题。
  (二)医疗资源分配不合理
  公费医疗面对的人群都有保障,其费用完全由国家和企业承担,但是国家和企业却因此不堪重负,相对于企业来说,企业效益较好的情况下,医疗保险保障方面不严格,会导致大量资金被浪费,当企业效益较为不好的时候,员工的切身利益和医疗保险得不到应该有的保障,此种或更多情况下,就导致了由于公费医疗负担的程度不一,轻则损害个人利益,重则威胁企业自身长远发展,造成企业不必要的财产流失,既不利于企业,也不利于国家。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公费医疗还存在着医药资源的浪费,公费医疗的家庭无病小看,小病大看,乱开高档药品或是补品,药店也只保持着中立心态,有钱就赚,无所谓开多开少,造成了医疗资源很大程度上的浪费,在这个过程中国家一直在往外支出,无法去有效的控制资源的合理利用,这与国家法律法规也是息息相关的。
  二、就现阶段医疗保险经济问题的自我认知及建议
  (一)长期规划扩大以非盈利医院为主要的规模及设施
  无论是公立非盈利性医院还是非公立医疗机构都是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公立医疗机构不断发展壮大。2009年,私营医疗机构数占医疗机构总数的36.06%,但床位数仅占床位总数的5.19%,而且许多非公立医疗机构现仍然以小规模经营为主,社会资本举办发展医疗机构普遍面临着准入门槛高、经营压力大、发展空间小、技术人才缺乏、监管机制不健全、社会氛围不佳等困难和问题。但是国家依旧大力支持非公立医院的举办,并以此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办医体制,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确定的基本原则和重要内容,有利于增加医疗卫生服务资源,扩大服务供给,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元化的医疗服务需求;有利于建立竞争机制,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形成公立医疗机构和非公立医疗机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但我希望的一点在于,并不止于发展非公立医院,对于非盈利性医院更是要扩大其规模,合理控制国家资源,为更多的人造福才能更长久地对社会发展形成良好的循环。
  (二)进一步加强医疗卫生领域行业的规制
  医疗保险保障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信息不对称及其市场需求的覆盖面等问题所产生的一系列潜在危害,如果只通过间接或是直接扩大医疗规模是不能够很好地去解决其中问题的,在医疗服务扩大的同时,还需要政府来进行系统化管理,出台相关社会性规章制度,以此来确保医疗保险保障的覆盖范围和公平公正,保障国家的经济支出得到合理化利用,完善好医疗保险保障各方面法律法规,以更加专业、更加明确的法律来有效控制医疗保险保障中存在的滥用、不公正等问题,使更多人民得到保障,国家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三、结束语
  医学作为世界必不可少的一门重要自然科学,不能随心所欲,不能粗心大意,需要去更加认真的对待每一位患者,宁可药生尘,愿世无疾苦。即使在当今社会仍然有许多难以攻克的病症,医生们不能说面面俱到,但是应做到医者仁心,同时不能将责任推至哪一方,而是需要我们用客观理性的眼光看待问题,将风险降到最低,医疗保险虽然不能够完美地解决问题,但不失为一种降低风险的方法。我认为在如今的医疗环境下,建立起医疗保险的责任制和调节制关系,根据我国现状对医疗保险法律制度进行最终的完善,形成一种民主的规章制度,将医疗保险当中的经济问题降至最低,为医者和患者、或是百姓与国家获得共赢才是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洪錚.医院和医疗保险的经济分析[J].国外医学·卫生经济分册,2005,22(3):117-122.
  [2]杨晓明.关于医疗保险的经济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5(12):80.
  [3]张文学,路小亮.社会医疗保险支付方式的经济学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5(14):49-50.
  作者简介:
  何珍源(1979-),男,广西天峨人,本科,中级经济师,天峨县医保局,研究方向:医疗保险的经济分析。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2787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