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共享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近些年伴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移动支付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已经全面进入共享经济时代,共享经济已经成为我国市场经济向前发展的主流模式。共享经济开创了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全新天地,在共享经济中,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享受到共享经济带来的便利,并且给予共享经济高度的肯定和评价。但是,深入繁荣发展的共享经济景象背后,共享经济身后所蕴含的巨大风险并没有得到完全控制,我国目前对共享经济发展模式的管理工作还存在着非常大的上升空间,构建起更加科学完善的共享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是现阶段共享经济发展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将就共享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共享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策略
  0引言
  共享经济已成为当今时代的重要标签之一,共享经济在当今社会中呈现出非常迅猛的发展势头,以各类网络社交平台及各类电商平台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技术和移动支付技术正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社会的发展轨迹,改变着现代人的行为方式和价值理念。近些年我国共享经济交易规模得到了无限扩大,为市场经济增添了强劲的活力,但其背后所蕴含着的巨大风险必须要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否则一旦共享经济的发展带来的风险转化为现实,其将会给我国的市场经济带来致命性的打击。以下是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相关工作经验,就此议题提出自己的几点看法和建议。
  1 当前我国共享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共享经济引发市场整体利益与关系的调整,市场管理与协调难度增大
  在共享经济发展模式之下,社会各个行业的进入门槛和标准都所有降低,越来越多的主体涌入到原有市场当中抢占市场份额,其对于原来的企业造成了非常大的冲击。共享型主体凭借自身成本优势很快便挤占了原来企业的市场份额,导致很多企业因此失去了生存的基础和空间。这虽然是时代向前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共享型企业如此迅速的扩张态势瞬间打乱了原有的经济秩序和市场规律,导致市场经济在新旧企业的竞争中呈现出非常混乱的发展局面,共享型企业对共享经济的强力支持与原来企业对共享经济的强制阻挠,必然会引发市场经济中各类主体利益与关系的重新调整与分配,这也是当前市场管理工作中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
  1.2共享经济欠缺科学完善的监管体系
  在之前传统的市场经济发展模式当中,经济社会管理制度都是严格按照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来建立和落实的,其管理方式主要以层级管理和区域管理为核心,对事前的审批和准人工作非常重视。但是,共享经济则不然,共享经济呈现出的是一种相对自由的发展趋势,共享经济具有跨区域、跨行业、网络化等特征,原来传统的市场经济监管制度已经不再适用于当前的共享经济发展模式,共享经济中呈现出来的新特征需要新的监管制度来进行管理和完善。
  1.3原有法规已经不再适合当前共享经济的发展需求
  根据笔者的调查和了解,发现现阶段大众对于共享经济的理解还停留在比较浅显的层面,主要集中在现象观察和实证分析两个方面,至今为止并未建立起相对系统科学的理论研究。之前所适用的法规已经不能再很好的满足共享经济的发展需求,原有法规并不能够解决各行业中的共性问题,诸如行业准入门槛、税收监管、员工社保、信息安全等等,而且原有法规也不能够妥善解决好行业差异化存在的具体问题,其没有根据各行各业的属性和特征建立起完善的标准体系等等。
  1.4 共享经济发展模式尚未形成稳定的产业发展体系
  当前我国共享经济模式的发展还处于摸索阶段,在这一阶段当中,共享经济中所涉及到的产品和服务的供给通常是大量不确定的个人或者组织,产品和服务的标准化、安全性、数据保护以及质量保障等等都没有得到有效的监管和控制,而且很多企业在共享经济模式之下至今都还没有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商业模式,同质化竞争非常显著,其中涉及到劳资关系、税收、不公平竞争等很多问题到现在都还没有得到统一高效的解决。
  2 共享经济发展模式下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的构建
  上文中提到当前我国共享经济发展模式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亟待得到有效的解决与完善,这些问题如果持续存在,其必然会为共享经济稳定发展带来非常大的风险,因此,构建起一套科学完善的共享经济体系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是当前共享经济发展工作中需要完成好的一项重要任务。关于共享经济系统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如下表所示:
  3 共享经济统计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评价
  当前共享经济统计指标存在着一个非常严重的弊端,那就是其还没有办法全面衡量和统计我国共享经济发展的实际规模、实际发展速度以及共享经济对我国各行各业、百姓生活产生了哪些具体影响,总而言之,现在的共享经济统计指标覆盖面比较窄,并不能做到对共享经济全部活动的全面覆盖。
  在此背景下,建立起一套更具权威性、广泛性与合理性的共享经济统计指标体系势在必行。关于构建共享经济统计指标体系,其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围绕当前我国共享经济的活动成果制定出切實可行的统计指标体系,从宏观层面去分析和研究共享经济中存在的问题。第二,在国民经济体系当中加入共享经济的内容,在当前所适用的共享经济统计指标基础之上加大对企业和个人在共享经济所产生的作用与影响的调查力度。第三,借助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对数据信息进行高效采集,实现数据采集的现代化,提高数据采集的效率。第四,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统计工作开展力度,与信息化平台实现紧密合作,确保所得数据的权威性和全面性。
  3.1 共享经济统计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分析
  第一,代表性原则。构建共享经济统计指标体系,一定要确保其能够全面反映出当前共享经济的发展现状,要尽全力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衡量指标,确保每一项衡量指标都能够反映出共享经济统计和检测的具体内容。
  第二,全面性原则。既然是要建立统计指标,那么就要保证统计指标中的每一项内容都是对当下共享经济运行情况的客观真实的反映,要能够对共享经济发展的规律以及活动特点进行精准的掌控和把握,进而为共享经济的宏观管理和制度决策提供科学有效的参考依据。   第三,操作性原则。构建共享经济统计指标体系的目的是要投入应用,是要将统计指标体系中的各项内容转化成为现实力量。因此,可操作性原则要在现有统计体系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提升可操作性,提升转化率。
  3.2关于构建共享经济统计指标体系的具体设计思路分析
  第一,构建共享经济统计指标体系框架。首先,搭建起共享经济指标体系的基础框架。其次,根据共享经济发展运行模式和影响建立起明确的共享经济统计基础指标。然后,针对共享经济对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来设立共享经济统计专题指标,用来反映共享经济发展下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最后,构建共享经济统计辅助指标,结合共享经济发展情况,随时调整和完善共享经济统计衡量指标内容。
  第二,明确划分共享经济统计指标体系的类别。在构建共享经济统计指标体系工作当中,首先要做的就是根据共享经济统计指标的功能、重要性以及影响力来将共享经济统计指标做出明确的类别划分,目前来看,比较合适的划分体系包括基础指标、专题指标和辅助指标三大类。
  當前市场上以共享经济为媒介的企业数量逐日递增,这与社会大众对共享经济多元化发展的需求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诸如大众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频率非常高的一些APP,滴滴打车、美团外卖等等,这类企业的出现在极大程度上推动了共享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其也正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大众的消费理念和生活方式,这对于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节奏都是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的。如果我们能够从更多层面来构建起共享经济统计体系,其必然有助于我们对全面经济发展进行更加深入且系统的了解,也能够更加精准的掌握共享经济的发展规律,为后续制定共享经济的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第三,从共享经济地域经济活动人手来构建共享经济统计指标体系。在共享经济基础指标设置上面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融合共享经济的主流企业和个人分享内容进行共享经济统计指标体系的构建,其不仅能够反映出共享经济企业的发展现状,也可以有效反映出共享经济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第四,细化共享经济的主流发展模式。伴随着共享经济发展的迅猛发展,目前我国共享经济所覆盖的行业和领域越来越广泛,共享经济所涉及到的主流行业更是呈现出阶梯式的发展模式:第一阶梯呈现出快速成长的态势,主要涉及共享出行和共享金融两大领域。第二阶梯则呈现出中流砥柱的作用,其主要包括二手交易、短租、众包物流市场、个人服务这些还处于成长初期的新兴行业。第三阶梯则是现在发展非常火热的自媒体行业,以自媒体为代表的新兴市场目前正处于萌芽阶段,但是其势如破竹的发展形势已经成为了一种必然,这与现代人对自媒体的高度认可与钟爱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共享经济所涵盖的市场范围非常广泛,所涉及到的行业种类更是非常之多。虽然这些行业或者企业都是建立在共享经济基础之上,其在能源消耗、运行模式、财务状况等很多方面也都有着很多共性,但是,各个行业之间还是存在着差异性的,所以很难采用统一的指标来进行统计和衡量,所以,我们需要对共享经济的主流发展模式进行细化,针对不同发展模式的企业适用不同统计指标,给予各类企业更加客观、科学的评价。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伴随着共享经济的迅猛发展,其已经成为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向前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共享经济也是我国未来市场经济发展的主流方向,因此,构建共享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势在必行,共享经济需要借助更加科学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来实现规范化、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于凤霞.共享经济在中国的发展节点、影响评价及未来趋势[J].《新经济导刊》.2019(3): 34-40
  [2]孙凯,王振飞,鄢章华等.共享经济商业模式的分类和理论模型——基于三个典型案例的研究[J]《管理评论》.2019(7):97-109.
  [3]李梦欣,任保平.新时代中国高质量发展的综合评价及其路径选择[J]财经科学.2019(5): 26-4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2917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