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我国农产品价格调控政策演变及存在问题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欧进锋

   [摘 要]文章首先陈述我国农产品价格调控政策演变历程;其次分析农产品价格调控政策体系主要内容,包括价格支持政策、收入支持政策、其他支持政策三部分;最后探讨当前我国农产品价格调控政策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五点:一是支持价格的制定缺乏科学性,市场机制作用被弱化;二是农产品补贴利益分配不均,补贴效率较低;三是价格调控明显滞后,政策缺乏系统性;四是政策调控的农产品结构欠合理,涉及鲜活农产品价格的政策较少;五是农产品价格信息平台建设较滞后,市场信息缺乏时效性和整体性。
   [关键词]农产品价格;调控政策;演变
   [DOI] 10.13939/j.cnki.zgsc.2020.20.063
   1 引言
  农业是基础性行业,关系国计民生,农产品价格稳定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影响,研究我国农产品调控政策及存在问题对维持国民经济有序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文章简要陈述我国农产品价格调控政策演变历程;其次,详细分析我国农产品价格调控政策体系的主要内容;最后,探讨现阶段我国农产品价格调控政策存在的问题。
   2 我国农产品价格调控政策演变分析
  我国农产品价格调控政策的演变与经济体制改革历程是一脉相承的。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取消农产品市场交易,实行统购统销政策。该时期农产品价格是由政府计划制定,价格基本不变,没有出现大幅度的波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产品流通领域双轨制逐步取代统购统销制度,政府逐步放开农产品统购统销的范围、数量,逐步松动农产品价格的管理,引入市场竞争。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瓜果蔬菜、肉类等为代表的鲜活农产品进入了自由购销的阶段,农产品价格逐步上涨,提高了农户扩大生产的积极性。20世纪90年代末期,我国农产品购销市场进一步放开,粮食以外的各类农产品购销市场已经实现市场化。随之而来,农产品市场力量发生逆转,供给量逐步超过需求量,出现了农产品卖难、农产品价格持续下跌等问题。1996年粮食价格持续下降,为了保护农民利益、维持农产品市场稳定,我国政府通过国有粮食企业,首次实施“粮食保护价”措施以保护农产品生产者的利益,这标志着我国农业价格调控政策的诞生。从此以后,政府开始加大对农产品价格调控力度,逐步形成以价格支持政策、收入支持政策、其他价格调控政策等为主要内容的价格调控政策体系。
   3 我国农产品价格调控政策体系的主要内容
   3.1 价格支持政策
  价格支持政策始于1997年我国政府实施的“粮食保护价格”政策,其目标在于保持工农产品之间有合理的比价,通过农产品保护价格措施,保障农户以合理价格出售,获得相应经济利益,进而稳定农业生产。保护价格是指最低销售保护价格,政府事先设定一个支持价格,约定如果农产品价格的市场价格高于政府的最低保护价,农户可以自行在市场上出售农产品;如果农产品市场价格低于政府的最低保护价时,农户可以按照政府事先設定的最低价格将农产品卖给政府。本质而言,支持价格就是政府设定的农产品价格的最低价格,如果市场价格低于支持价格,政府将通过价格干预,减少市场波动造成的损失,保护农民利益。价格支持政策属于直接价格干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市场供求关系,阻碍市场机制发挥作用。
   3.2 收入支持政策
   收入支持政策是属于间接的价格干预政策,不与农户当期的产量、农产品市场价格相挂钩,而是对农户生产过程进行直接的补贴。根据补贴的内容不同,我国政府对农户实施的收入支持政策主要有生产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生产直接补贴是指政府对农户种植过程给予经济补贴,其补贴对象主要是种粮农户,生产直接补贴资金来自中央财政预算的粮食风险基金,补贴方式有四种:一是按照农业税面积进行补贴;二是按计税农产品常年产量进行补贴;三是按照粮食实际种植面积进行补贴;四是按种粮农户出售的商品粮进行补贴[1]。良种补贴主要是政府为了提高农产品产量、改善农产品质量,向种植优良品种的农户支付补贴,补贴方式有以下三种:一是按种植面积直接兑付现金,然后农户购买农业部门推荐的良种;二是按照种植面积提供良种;三是农户凭购买良种的发票到财政部门兑现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是指政府对农民购买的生产资料,例如种子、化肥、农机等提供财政补贴。农资综合补贴方式有两种:一是农户先在市场购买农业生产资料,政府再将补贴款项直接支付给农户;二是政府将财政补贴转移给生产资料的生产企业,企业通过降低农资的销售价格,间接对农业进行补贴,其中大型农机购置补贴就属于第二种类型的农资综合补贴。
   3.3 其他价格调控政策
  我国其他价格调控政策主要是指农产品缓存储备、风险基金政策。农产品储备是政府稳定农产品价格的重要调控手段,主要针对耐储存的农产品,如大米、小麦、棉花等。当农产品市场价格过低时,政府以合理的市场价格收购农产品,增加农产品库存储备,通过减少市场供给量促使农产品价格上升,从而保护农户利益,维持农产品市场稳定。农产品风险基金是指政府为保障农产品价格调控政策顺利执行而设定的专项财政资金。因为农产品缓存储备的吞吐行为存在时间上的差异性和不均衡性,政府在市场价格过低时“吞进”的农产品与在市场价格过高时“吞出”的农产品在数量上并不完全一致,可能出现需要连续几年“吞进”或是连续几年不“吞出”农产品的现象[2]。在这种情况下,政府需要支付大量的资金成本与仓储成本。
   4 我国农产品价格调控政策存在的问题
  我国政府通过农产品价格调控政策体系较好地调节农产品价格,提高农户生产积极性,保障农产品市场稳定。但是,我国农产品价格调控政策在实施过程出现一些问题,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4.1 支持价格的制定缺乏科学性,市场机制作用被弱化
  目前,我国农产品支持价格政策主要针对粮食作物,其最低保护价是政府参照粮食成本、往年市场价格等因素制定。但是,由于我国粮食企业具有双重身份,既是粮食最低价格收购方,同时又是市场销售主体,这导致了我国粮食市场还不是真正意义的竞争市场,粮食市场价格也没有真正反映粮食实际供求关系。近年来,我国政府大幅度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水平,这使得粮食生产者、经销商等主体对粮食价格形成“只涨不跌”的价格预期,农户惜售心理增强、售粮节奏出现明显改变,逐步形成政府调控政策主导粮食市场基本走向的格局,弱化市场机制的作用,不利于粮食市场稳定[3]。    4.2 农产品补贴利益分配不均,补贴效率较低
  我国农产品补贴利益分配机制不合理主要体现在农产品流通环节的补贴比重比较高,而对农民直接补贴力度偏弱。补贴利益分配不合理一方面不利于保障农民基本生产收益、稳定农产品供给,违背了补贴政策的初衷;另一方面由于农产品流通领域普遍存在流通主体组织化程度较低、流通设施重复建设、市场管理混乱的现象,这也使得流通补贴效果不明显。此外,农产品补贴政策的管理制度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补贴效率。首先是农民领取补贴程序繁杂、补贴成本高。根据农产品补贴的种类不同,农产品补贴资金由不同部门分类管理,并按照不同的标准分不同时段发放,这导致了农户领取补贴的程序繁杂,也增加了政府发放补贴的管理成本。其次是资金运行管理效率低、补贴效果打折扣。粮食补贴资金的管理从中央财政拨付到省县乡财政,经过各级财政的分配,拨付到农民手中程序复杂,耗费时间长,经常出现资金滞留的现象[4]。
   4.3 价格调控明显滞后,政策体系缺乏系统性
  农产品价格波动是市场机制作用的结果,价格波动具有周期性,每个波动周期经历上涨、高位震荡、下跌三个阶段,科学的价格调控应该具有前瞻性和预见性,应该提前制定调控政策。然而,我国政府对农产品价格的调控通常是在农产品价格高涨时才出台应急政策,价格调控政策也需要经过不同部门层层审批、反复协商,因此具有明显滞后性。这种被动的即景式价格调控短期内可能有效果,但是这也极容易扭曲市场价格,价格调控的滞后效应反而可能进一步加剧农产品价格波动[5]。农产品价格影响因素错综复杂,既包括供求、国际价格等传统因素,也包括国际热钱、汇率等非传统因素,而且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环节涉及众多主体,这使得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异常复杂。农产品价格调控局限于单一品种和环节,不同调控政策之间缺乏系统性,难以形成合力以达到稳定价格的效果。
   4.4 政策调控的农产品结构欠合理,涉及鲜活农产品的政策较少
  為了保障我国农业战略性物资供给稳定,目前我国农产品价格调控政策针对的对象主要是粮、棉、油等大宗农产品,在蔬菜、水果、肉类等鲜活农产品领域的价格调控政策仍处于缺位的状态。近年来,国家对粮棉油等农产品的补贴力度不断加大,大宗农产品市场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然而,鲜活农产品市场价格却剧烈波动,“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现象穷出不尽,价格波动呈现过山车式波动;加之鲜活农产品具有易腐易烂、不耐储存和价格弹性低的特点,这使得“菜贱伤农”“菜贵伤民”情况频繁出现,严重损害了农民与消费者的利益。
   4.5 农产品价格信息平台建设滞后,市场信息缺乏时效性与整体性
  政府调控农产品价格,需要完善农产品价格信息平台,以保证宏观调控的效果。在当今信息时代,信息是农产品供需双方达成交易的重要资源,有效市场信息有利于减少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维持农产品市场供求平衡,这一切都依赖于价格信息平台。目前我国逐步加快农产品价格信息平台建设,如农业部门的价格监测中心、大型批发市场价格信息平台等,对农产品供求信息进行实时跟踪[6],但是与我国庞大的农产品市场交易量而言,其发展水平严重滞后于我国农产品市场建设水平。此外,由于各类信息平台的经营主体不同、缺乏有效的信息整合系统,农产品市场出现不同信息平台各自为政的现象,发布的市场供求信息具有明显滞后性,并不能反映市场真实情况。
   参考文献:
  [1]马晓春.中国与主要发达国家农业支持政策比较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
  [2]宗义湘,李先德.中国农业政策对农业支持水平的评估[J].中国软科学,2006(7).
  [3]程国强.为什么要改革农产品价格政策[J].农经,2014(10).
  [4]张立中.完善我国农产品价格调控政策的对策[J].经济纵横,2013(9).
  [5]张利庠,张喜才.外部冲击对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研究[J].管理世界,2011(1).
  [6]胡友.水果价格形成、波动及调控政策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4
  
   [作者简介]欧进锋(1989—),男,汉族,广东高州人,岭南师范学院商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区域经济。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2923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