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网络课程资源建设的方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互联网十教育”在拓展学习渠道、丰富教学资源和提高学习效率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逐渐成为教学的一种主流模式。课程网络资源建设是优化互联网教育的基础环境,学校、教育部门等应当加强联合,共同为推进课程网络资源建设、打造精品网络课程提供必要的支持,不断满足学生日益高涨的网络课程学习要求。同时,也要注意加强网络课程资源整合,建立标准统一的资源库,为互联网教育的更好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互联网+;网络资源;信息化平台;资源整合
  互联网教育是一种开放、共享的教育新模式,学生只需要一个能够连接网络的移动终端,就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摆脱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同时,网络课程资源丰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随意挑选合适的课程,并且能够反复观看教学视频,与其他同学在线交流,在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方面优势明显。在“互联网+教育”发展不断成熟的今天,加快课程网络资源建设,既是学校的重要任务,也是提高办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1 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意义
  1.1 基于网络优课资源的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是优化课堂内容的重要途径
  新课标指出:学生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把互联网有关文本、图片、音像等资源转化为学生学习资源,使学生跳出课本的局限性,从而开阔视野,发散思维。
  1.2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是突破传统教学方式瓶颈的有效途径
  基于网络优课资源的信息技术与课程的融合,为强化课堂教学的丰富性、灵动性注入了新的血液,为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个性特长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比如教师可利用现成的教学软件用于自己的讲解,也可用PPT等形式充分利用各种素材编制适合自己教学的演示文稿和教学课体,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
  1.3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融合是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和学习能力的崭新途径
  在基于网络优课资源的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过程中,学生能利用搜索引擎、网站、教学资源库等搜寻学习资源,并对信息进行筛选、重组和加工,能对数字化资源所呈现的社会、文化、自然情境进行分析、思考。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协作意识、技巧、能力、责任心等方面素质的培养。
  2 课程网络资源建设现状
  2.1 课程资源库建设成本偏高
  在课程网络资源建设中,数据库的建设是最基础的环节。对于课程资源库建设,有着多方面的要求,除了要保证数据库本身具有超大容量,能够存储海量课程网络资源外,还必须具备多种功能,例如课程自动分类、快速检索等。对于一些重要课程,还需要进行加密,以防止课程网络资源的丢失等。为了让课程资源库同时满足上述使用需求,需要学校投入较高的资金、技术和人力,无形中增加了建设成本。
  2.2资源共享程度较低
  虽然“互联网+教育”已经展现出了强大的应用优势,但是相比于技术比较成熟的发达国家,我国这一教育模式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存在诸多问题和缺陷。其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课程网络资源的共享程度低,共享范围小。多数情况下,课程网络资源仅仅局限于本校师生的共享,不能与周边或其他省市的学校进行资源共享。这就导致学生能够利用的课程网络资源十分有限,也就无法真正突显互联网背景下课程网络资源的优势。
  2.3 学习活动交互性不强
  相比于传统课堂,“互联网+教育”模式下能够为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提供一个便捷、平等和实时的交流平台,学生可以在互动区进行提问、留言、讨论,既可以活跃学习氛围,又能够切实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但是在课程网络资源的实际应用中,学习活动的交互性并不理想,尚未达到预期的设计效果。
  3 优化课程网络资源建设的建议
  3.1 前期准备阶段
  了解“互联网+”背景下,国内外网络课程资源发展发展现状:采用实地走访与资料查询相结合的方式,选取国内具有代表性的网络课程资源建设平台进行抽样调查。
  寻找“互联网+”背景下,网络课程资源建设发展所面临的优势条件与阻碍:根据初步调研取得的资料,进行多方位的比较分析,建立数据模型,从而探讨出网络课程资源建设带动终身学习事业发展的各方面因素。
  探索“互联网+”背景下,推动网络课程资源建设发展的可行之策:采用假设法、模拟法,根据前期研究的成果制定出一系列促进网络课程资源发展的方法。利用实践检验研究成果的可行性与合理性,通过小范围的试点实验进一步优化研究成果。
  3.2试点建设阶段
  以网络课程资源建设带动终身学习事业的发展需要我们认清方向、重点突破。在网络课程资源建设方面要注重方向性,选取一些与社会发展需求紧密相关的方向进行网络资源建设,例如语言类、实操培訓类课程等。这些网络课程方向在已经走出社会的人群中需求较大,能够吸引一大批已经走出学校的社会人士进行网络课程学习。
  同时,尝试将一部分网络课程资源进行落地管理,与著名院校、考核机构进行合作。为了使得网络课程学习更加正规、社会承认度更高,可以选择与试点学校进行合作,将网络课程学习规范化,引进名师讲课,课程学习经过考核后可颁发一定的证书。
  试点建设的阶段需要更多的尝试和完善,网络课程资源的建设更需要多方的意见反馈帮助它变得更加完善。建议在网络课程资源建设中大力引进‘评教系统”,针对网络课程的内容、平台、呈现方式等多方面进行评估,集思广益,进一步促进网络课程资源的发展。
  3.3推广阶段
  网络课程资源建设需要多方面的参与,政府力量和社会力量缺一不可。国家已经出台相应政策,对网络课程资源建设的发展进行支持与帮扶,不少国有资本更是积极投身网络课程资源建设中。社会力量的参与能够为网络课程建设注入活力,只有以较为完善的网络教育平台为标杆、各大教育机构积极参与其中,网络课程资源的进一步发展才更有希望。   3.4 建立课程网络资源数据库
  教育机构和学校可以充分利用现有课程资源库和云计算的思想,基于“互联网+教育”的优势建立课程网络资源数据库。一方面,要继续做好数据库自身的建设与完善工作,例如要具备基本的课程网络资源数据库使用功能,包括课程资源的自动收集、分类,及时的检索和动态的管理等。另一方面,还要保障课程网络资源的安全性,通常来说对于所有课程网络资源,设置为“只读”模式,这样既可以满足学生对课程网络资源的使用和学习要求,又能够避免学生更改课程网络资源,这也为课程资源的共享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3.5 重视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利用
  随着“互联网+教育”模式的推广应用,课程网络资源建设也应当服务于更多学生。要按照循序渐进、有序落实的原则,首先要将本校及本市其他学校的课程网络资源进行整合,这样就将可利用的课程网络资源扩充了数倍,学生也有了更多的选择。在此基础上,还要不断地吸收其他学校加入到课程网络资源共享队伍中,实现教学资源的整合、共享和利用。互联网平台为课程网络资源共享提供了便利条件,但是也要注意做好课程网络资源的审核工作,保证课程资源质量。做好数据库内课程网络资源的动态更新,始终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3.6 单元学习目标模块化
  由于“互联网+教育”模式下,没有教师的现场指导和监督,学生主要是参考课程网络资源进行自学,为了避免学生出现盲目性学习的问题,在课程网络资源建设中,还要制定阶段化的学习目标,帮助学生抓住学习重点。例如,课程网络资源需要按照教学环节分成课程简介、学习大纲、学习准备等内容,让学生明确不同阶段的学习目标,提高自学效果。
  3.7 课程内容组织分层化
  课程网络资源要注意做好内容分层,以满足不同阶段、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例如,课程网络资源可以按照内容难易程度,进行梯度划分,对于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可以选择难度较低的基础模块进行知识巩固,而对于基础较为扎实的学生,则可以选择难度较高的探究学习模块进行提升和拔高。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课程网络资源,与“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也有较高的契合度。
  3.8 学习结果评价多元化
  在“互联网+教育”模式下,学生可以根据课程网络资源进行自学,这就需要引进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对于实际的学习效果进行中肯、客观的评价。在今后的课程网络资源建设中,应当继续做好精品课程资源的制作工作,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更多的帮助,例如具有趣味性和互动性,让学生带着兴趣进行学习。同时,还要通过在线检测的方式,对学生一段时间以来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可以起到督促、约束的作用,让学生真正利用好课程网络资源。
  4 结语
  综上所述,根据学科特点,紧扣教学目标,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的融合。是否需要制作课件应根据教材和教学目标来定,使用多媒体教学不是“多多益善”,否则就会变成变相的满堂灌、注入式,即把“人灌”改为“机器灌”。运用信息技术不能忽略教师的主导作用,运用多媒体教学虽然能给我们带来诸多方便和好处,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是多媒体所无法取代的,特别是学科中的一些精妙之处并不是一部机器所能完成,所以老师的作用不能等同于课件放映员,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不能陷入华而不实的境地。
  参考文献:
  [1]罗明山.基于教学资源库的網络课程建设方法[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9,11.
  [2]陈忠宝.校园网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探讨[J]科教探索,2019,12
  [3]卜耀华.基于校园网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研究[J].内蒙古电大学刊2019,01
  [4]陈琳、王运武、徐华平.创建数字化学习资源公建众享模式研究中国电化教育,2019.11.
  [5]季长清、宋林.新互联网模式下教师专业成长研究中国科技信息,2019,20
  [6]邓丽静.基于网络课程平台的大学英语“项目”式翻转课堂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09
  [7]白宇杰.基于MOOC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渤海大学,2019,1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2945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