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贵州省黎平县文体旅产业 融合发展路径的调研与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贵州省独特的自然生态资源与丰富的民族文化、历史文化融为一体,为山地运动产业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促进了贵州省文体旅工农贸产业的大融合。黎平县以山地运动赛事为依托,创新了文体旅工农贸等产业的融合路径。文章采用专家访谈和实地走访等形式,总结了黎平县的产业融合经验,分析其不足之处并给出若干建议,希望能助力黎平县多产业融合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产业融合;休闲旅游;民族文化;体育赛事
   一、引言
   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 美国学者罗森伯格(Rosenberg)就提出了技术融合的概念,而在20世纪70年代末学术界才真正开始关注产业融合现象。我国学者研究产业融合的起步较晚,大约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于刃刚指出,产业融合现象在第一、二、三产业中出现并逐步增多。目前,一些发达国家的产业融合发展比较成熟,特别是旅游业和山地运动产业的融合发展。从狭义上来说,山地运动是在自然条件为主要因素的环境下进行的,以亲近自然、挑战体能、磨练意志为基本出发点的运动形式。近几年,我国的山地运动也开始有了较快的发展,特别是贵州省的山地运动由于其具备的自然条件而获得较好的发展。例如,雷公县的“雷公山之颠,巴拉夏之河”自行车赛、遵义市“娄山关—海龙屯”国际户外运动挑战赛和“黎平—百里侗寨”国际划骑跑铁人三项公开赛等重大赛事。尽管如此,我国的文体旅等产业获得较好的发展机遇,但多产业融合还处于起步阶段。产业融合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人民消费水平提高客观要求。当前,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乡村经济快速发展,使得建设最美乡村、发展乡村旅游、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等成为了热点。随着休闲旅游活动越来越受人们青睐,各项健身、康养系列的产品也逐渐占领市场,体育运动赛事与旅游业的产业融合也被看成是一种“朝阳产业”获得快速发展。旅游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也是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短时间内能够吸引游客进行消费,使当地经济快速发展,甚至改变当地的生活水平。当前的旅游活动不再局限于观光游览而进一步延伸到了景点游览、城市旅行、文化体验、度假休闲、体育参与等多元复合的各类消费形态。因此,基于特定区域探讨以体旅融合为核心,文工农贸协同发展的多产业融合模式,对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精准扶贫目标等具有很好的实践意义。
   二、黎平县“体育+旅游”发展简况
   黎平县地处贵州省东南部,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拥有天生桥、八舟河等独特的喀斯特地形地貌,适合发展山地自行车、徒步、皮划艇等多项户外运动。黎平县也是侗族文化的发祥地而被誉为“侗乡之都”。黎平县的少数民族文化獨具特色,其侗族大歌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拥有侗族鼓楼、风雨桥和民族服饰等侗族文化瑰宝,因此黎平县的少数民族风情也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之一。由于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导致该县与外界的联系甚少,很多颇具传统的民俗文化被较好的保存与继承。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贵州应大力发展文化和旅游产业,使文化和旅游产业成为支柱产业;要依托贵州的多民族文化资源,展现“多彩贵州”。黎平县地处黔、湘、桂三省交界处,地势崎岖不平,是发展山地运动的好地方。在省政府和州政府的相关部门支持下,黎平县努力打造属于自己的体育品牌赛事——黎平·百里侗寨国际划骑跑三项公开赛。该项活动由贵州省体育局及黔东南州体育局指导,中共黎平县委、黎平县人民政府主办,凯步锐石国际体育(北京)有限公司承办,成为黎平专属的体育品牌赛事,是目前中国比赛距离最长的个人户外多项比赛。目前,该项活动从2016~2018年已经成功举办了三届赛事,其参赛运动员来自于11个国家和地区。该项活动分为三个项目,即划(皮划艇)、骑(山地自行车)、跑(全民健身跑和专业跑),其中划跑两项路程为23公里,自行车单项路程为88公里,全程为111公里,预计完成时间为7~9小时。黎平·百里侗寨国际划骑跑三项公开赛以山地自行车为主题活动,以全面健身为目的,融合了传统民族特色的旅游观光。该赛事以南泉文化广场为起点,途径古街、翘街、黎平大市场和印象广场等,沿途分布有侗族的鼓楼和风雨桥、生态体育公园、中国历史文化名街、黎平会议旧址等旅游景点,并且在赛道途经的特色民族乡镇都会有穿着侗族盛装的姑娘迎接选手以及安排特色的长桌宴欢迎贵宾。该活动的终点位于全国最大的侗族村寨之一即肇兴侗寨,是黎平县旅游的核心景区,被称为“侗乡第一寨”。整个赛事线路贯穿黎平县整个精品旅游线,其间的“百里侗寨”、“万亩茶园”、“高山风车”等自然风光以及原生态的人文景观和民俗风情,给参赛者带来了全新的“文化赛事”体验。黎平县将体育赛事与旅游景点相互融合,让参赛者和游客在锻炼身体之余还能感受当地浓厚的少数民族文化气息,既不让体育赛事变得过于单调,也不让传统文化失去活力。
   黎平·百里侗寨国际划骑跑三项公开赛在2017年与2018年的赛事安排情况如表1和表2所示。从2017~2018年的赛事安排中,其活动项目越来越精细,分工也越来越明显,其参赛人数由多到精,由数量为主转变为质量为主。该赛事不仅提高了黎平县的体育运动质量,更是带动了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促进了体育与旅游的产业融合。2017年,黎平县共接待游客45285人次,同比增长37.97%,其中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达27847人次,乡村旅游总收入达20.29亿元,带动3660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乡村旅游的兴起,充分挖掘了民族文化的内涵,重视传统村寨的原生态民族文化,形成独具贵州特色的乡村旅游文化价值符号,提升乡村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
   三、黎平县“体育+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体育+旅游+文化” 融合发展的方式更加适应当今时代的发展,符合人们的消费需求,也可以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尽管黎平·百里侗寨国际划骑跑三项公开赛很好地带动了当地的文体旅发展,但也还存在诸多的发展不足。本节将分析该项赛事的优势与不足,为今后可持续发展提供对策。    (一)优势
   根据作者对黎平县相关部门的实地调研以及近三届赛事的资料分析,黎平·百里侗寨国际划骑跑三项公开赛的优势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区位优势。黎平县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其山地旅游资源丰富。喀斯特地貌景观的形成原因十分复杂,其表现形态也是多种多样。山地旅游资源是指以地文景观为载体、多种旅游资源组合而成的旅游综合体。复杂的山形地貌使得山地运动极具挑战性,不仅考验参赛选手的专业能力,还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满足专业人士寻求的刺激感。黎平县拥有自己的机场,解决了外省甚至国外游客坐长途汽车的困扰;该县附近的从江高铁站,更进一步化解了陆路交通难题。高铁和机场的开通,大大改善了黎平县的交通状况,在招商引资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加快了黎平的商贸旅产业融合进程。黎平县森林覆盖率较高,其空气清新,环境宜人,还拥有“万亩茶园”、“高山风车”等自然风光以及浓郁的侗族风情原生态人文景观。黎平县将体育赛事与旅游景点相互融合,让参赛者和游客在锻炼身体之余还能感受当地浓厚的少数民族文化气息,既不让体育赛事过于单调,也不让传统文化失去活力。“体育+旅游+文化”融合发展的方式更加适合当今时代的发展,既符合人们的当前消费需求,更促使当地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其次,丰富的文化资源。黎平县城是一座古城,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民族风情。我国侗族人民集聚在此,用双手创造了侗族特有的建筑——鼓楼、花桥,也留下了天籁般的歌声——侗族大歌,更用智慧传承了侗族的习俗和语言。肇兴侗寨成为世界侗族村寨的代表,并于2005年被《中国国家地理》评选为“中国最美的六大乡村古镇”之一,2007年被美国《国家地理》评选为“全球最具诱惑力的33个旅游目的之一”。蔚为壮观的鼓楼群是侗族人们休闲、社交的场合,也是侗族村民传递信息和报警的工具,更是村民大会的召开场所和祭祀的神圣之地。黎平县城还是一个“红色旅游”胜地,位于翘街的黎平会议旧址是红军长征后召开的第一次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场所,被列为全国30条全国红色旅游精品线和100个全国旅游经典景区。“黎平会议”首次独立自主地解决了长征的军事路线问题,为召开遵义会议并实现中国革命的伟大转折奠定了坚实基础。
   最后,政策的强大扶持。黎平县作为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示范县,在电商发展方面获得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黎平电商带动了乡村企业的发展,激励了农民的创新创业,在助力当地的工农贸产业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贵州省“大数据、大扶贫、大生态”三大战略、“贵州省大健康医药产业发展六项实施计划”和“全域旅游”等政策的感召下,黎平县相继引进“黎平县冠盛电子产业园”、“黎平县亿迅云营运中心”等建设项目。这些项目为黎平县引进了急需的技术和管理人才,也带来大量的资金和稳定的就业。
   (二)局限性
   根据连续三届公开赛的举办经验,黎平·百里侗寨国际划骑跑三项公开赛的不足之处也非常明显,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资金明显不足。黎平县作为国家级贫困县,其发展速度较慢,人均收入水平低。由于政府投入资金有限,容易导致赛事的资金欠缺。另外,刚入驻的其他服务业中小企业由于政府优惠政策有限和当地群众购买力低等问题,也导致企业的后续入驻资金短缺,导致很多中小企业或减产停业或破产倒闭。资金问题成为黎平县发展旅游业和其他服务产业的最大障碍。
   其次,满意程度欠佳。在黎平县该项体育赛事和旅游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很多参赛团队和投资伙伴都是慕名而来,缺乏对黎平当地的资源状况或现有条件的详细分析,导致投资方/游客等对当地管理现状或技术设施的不满,以及当地管理部门认为参赛团队或投资伙伴的专业能力欠佳或协调管理不畅等。
   最后,宣传力度不够。体育赛事活动需要鼓吹宣传,通过宣传吸引游客和提高知名度。黎平·百里侗寨国际划骑跑三项公开赛的宣传方式主要由专业机构如电视、网络、平面媒体、新媒体等负责。虽然说这些宣传媒介基本是全方位推广,但是由于宣传的时间较短和强度不大,很多内容只是一带而过,缺乏深度宣传甚至很多人没有看到该项宣传。另外,国外受众只有贵州省体育协会邀请的参赛选手,导致该项活动在国外知名度不高。
   四、建议
   根据黎平县发展山地运动产业和文体旅融合发展的调研分析,本文提出若干促进其更好发展的建议。
   (一)放宽准入条件,积极招商引资
   根据国家供给侧改革的相关政策,做好投资、消费、出口三架马车,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在落实贵州省“三大政策”和“两条底线”的前提下,黎平县对外来企业可实行放宽准入条件,通过积极的招商引资手段,为当地产业特别是文体旅产业的发展注入资金,优化其产业结构,推动其产业转型升级。以外来企业促进当地资源整合,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与优化再生,提升产品质量。特别是初级农产品,黎平县由于资金不足导致加工粗放,最后产品滞销,浪费资源。政府通过放低外来企业入驻的门槛并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提供更加完善的基础设施,既可在最大程度上获得外来资金支持,也能够弥补当地人才的短缺问题。
   (二)加强营销活动,打造知名品牌
   加强品牌宣传意识,将宣传当地特色品牌作為一种责任和义务。大力宣传环保旅游,通过优质服务打造知名品牌。根据营销学的4P(产品、价格、渠道、推广)理论,产品应居于首位,需要将产品打造成知名品牌,满足消费者的现实需求和心理需求,才能更容易被消费者所接受;严格科学定价,配备专业人员进行价格管控和监督,禁止出现宰客现象;加强多渠道宣传和推广工作,特别是充分利用大数据的发展契机和电子商务的强大功能,加强农村干部和知识青年的网络营销培训,将黎平县的特色农村初级产品、加工半成品等进行网上销售,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使当地产品推向更宽阔的市场,被更多的消费者接受。
   (三)开发特色产品,完善基础设施
   根据黎平县现有的资源,积极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并进行优化配置,将其打造成自己的特色品牌;加强地貌旅游资源管理和导游业务的培训工作,提高当地人对自身品牌认知的素质;完善旅游景点以及山地运动举办地的基础设施,特别是小村寨的卫生条件和人身安全等设施,提高黎平县的对外接待能力。
   (四)延长产业链条,增加产品附加值
   一般来说,自然景观为主的景点大多都风格单一,没有配套的游乐景点或其他的体验活动作为支撑,难免使游客产生审美疲劳,此时需要打造一些新的旅游景点和购物场所,增加休闲项目和体验活动,才能够更好地吸引游客,也更加能够促使文体旅工农贸的产业融合。另外,加强对特色农产品的精细化加工,延长农产品的产业链条,增加农产品的附加价值,使黎平县的工业和农业融为一体。
   参考文献:
   [1]ROSENBERG N.Technological change in the machine tool industry:1840-1910[J].The 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 1963(23).
   [2]于刃刚.三次分类与产业融合趋势[J].经济研究参考,1997(25).
   [3]邬孟君,刘进.构建贵州体育旅游品牌链:以民族地域特色的山地运动为依托[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09).
   [4]王兴斌.中国旅游客源国状况[M].旅游教育出版社,2000.
   [5]朱海燕.旅游产业融合模式研究[D].西北大学,2014.
   [6]宁丽娟.贵州传统乡村旅游与民俗体育文化互动发展——以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15(03).
   [7]杨健.喀斯特地貌的景观特点与旅游开发[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5(12).
   [8]郭剑英.山地旅游发展理论与实践[M].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
   *本文受到2019年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贵州省山地运动产业创新融合发展路径的调研与分析”的资助。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管理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3042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