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后疫情时代智慧城市建设的反思与建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各地基于智慧城市构建的智能化、无接触式的治理模式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暴露出顶层规划滞后、数据标准不统一、信息共享交互不畅通等突出问题。对此,建议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坚持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互动,坚持立足当下和应对未知相衔接,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引领相融合,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驱动相协调,激发后疫情时代智慧城市建设活力。
  关键词: 新冠疫情 智慧城市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各地依托智慧城市的软硬件基础,相继推出信息化、无接触式的防控模式,在抗擊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使得智慧城市再次获得广泛关注。随着新基建的加速推进,可以预见智慧城市即将迎来新一轮发展热潮。热度之下更应进行“冷思考”,应顺势而为,进一步巩固和放大智慧城市既有优势,同时紧盯问题,加快补齐短板,打通数据堵点、应用盲区,推动其脱颖而出,为经济社会发展蓄积更多新动能。
  一、疫情之中智慧城市信息化防控手段的应用情况
  新冠肺炎疫情像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疯狂地侵害人类健康,与病毒赛跑,把握防控黄金期成为疫情防控的首要任务。与2003年的非典相比,此次疫情防控最大特点是“信息化”,各地短时间内推出了多种信息化防疫手段,展示出智慧城市的强大功能,为打赢疫情防控战提供了重要保障。一是线上防疫手段迅速涌现。在疫情防控的初期,各地快速推出健康码、行踪查询、健康打卡、疫情小区地图、通讯号码及车牌自动识别等手段,为精准识别人员健康程度、确保人员有序流动提供了重要保障。二是线上办公学习软件广泛应用。疫情期间,多地、多单位借助钉钉、腾讯会议等线上软件或平台,顺利启动线上复工复学,及时恢复了工作生活秩序,维持了社会的正常运转。三是线上消费平台备受青睐。在保持社交距离的防疫要求下,尽管公众出行受限,但线上消费需求激增,外卖订餐、网上购物、跑腿代买等消费量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催生了新经济业态和新就业形态。四是疫情信息实现动态发布。多地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疫情统计,并第一时间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动态发布,便于公众准确了解疫情进展情况,有效消除公众的恐慌心理。
  二、疫情之下对智慧城市建设的反思与启示
  疫情犹如大考,凸显智慧城市功能和成绩的同时,也暴露出当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值得关注和反思。
  (一)基层快速响应与顶层部署应做好衔接
  健康码是疫情期间公众使用频率最高、作用最大的智慧应用。2月11日,杭州在全国首推“健康码”,采用红黄绿三色标识动态呈现个人健康安全状况。随后各地纷纷效仿,上线各自版本“健康码”,但很快就遇到缺乏统一技术标准、无法实现跨区域互认等现实难题。对此,国家层面及时响应,由国家政务服务平台研发推出了全国版“防疫健康信息码”。4月29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印发《个人健康信息码》系列国家标准,至此健康码标准得以统一,为打通属地管理限制提供了支持。
  从基层快速响应,到缺乏标准难以互认,再到国家统一部署扫除技术障碍……健康码的应用过程说明,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既要鼓励基层快速响应现实需求,也要确保顶层设计不滞后,应通过“从上而下”的方式推动技术规范、功能规划和区域协同,避免“千城一面”,更要杜绝“杂乱无序”。
  (二)数据采集及融合应符合现实与发展需要
  运用信息化手段服务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时,各地政府面临的最大挑战来自数据,包括数据采集不充分、流通不顺畅等。比如,在疫情防控中,一些城市医疗资源、防疫物资、企业产能数据缺失,只能采取传统手段临时报数,信息僵化、重复采集等问题突出,无法支撑防疫指挥机关进行有效调配;在推进复工复产时,面对跨区域人员流动带来的防疫压力,各地数据无法流通互认,与医疗、公安、交通等信息难以第一时间互融,为精准把握外来人员健康状况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智慧城市通过数据来实现对现实社会的映射,只有做到数据完整和流通顺畅,才能在海量数据中捕获有价信息,从而实现智慧赋能发展。在以城市、部门为主体的发展实践中,仍有不少数据存在明显的区域、部门边界,如社保信息、婚姻信息、个人房产信息等,仍存储于地方各部门数据库之中,缺乏有效的互通,为实现智慧城市应有功能人为设置了障碍。
  (三)线上治理与线下管理应做好“无缝衔接”
  疫情期间,某地市民郭某鹏私自离境感染新冠病毒,接连乘坐多种公共交通工具,致使多名密切接触者被隔离、其单位所在办公地点停工,给当地疫情防控工作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郭某鹏事件中有两个关键节点,一是当其归国入境后,大数据系统未第一时间捕获其入境信息并由北京传至当地;二是当其返回所在地,通过扫码进入小区后,社区未第一时间掌握其行踪并有效实施隔离。这充分暴露出线上线下信息不同步、管理部署不衔接,管理出现“真空地带”等问题。
  智慧城市是对传统模式的效率改造和质量变革,两者并行存在,相互衔接。应用中,要注重发挥线上治理的优势,尽可能堵住线下治理的缺口,同时也要结合线下治理的特殊性,设计更为准确的线上数据处理和预警体系,确保线上与线下的有机衔接,真正实现治理全覆盖和精准化。
  (四)智慧应用应做好规划避免“昙花一现”
  5月以来,随着多地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级别降为Ⅲ级,各大小区、楼宇相继取消扫码进出的限制要求。作为抗击疫情的应急产物,曾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采集了大量信息、拥有众多用户的健康码该何去何从,多地尚未给出定论或规划。日前,作为最早上线健康码系统的城市,杭州公布了关于健康码的后续设想,该市计划通过扩充监测范围,将饮酒、吸烟、运动等因素纳入健康码,记录用户的健康状况。暂且不论该设计是否合理,但透过健康码可以看出部分地方在智慧应用设计中,存在着只注重满足短期需求,缺少长期规划的问题。
  智慧应用是发挥智慧城市功能的载体,是以人为本地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智慧应用的生命力在于公众的采纳度和满意度,要以问题为导向,以需求为驱动,做好智慧城市各类应用的统筹规划,不以数量而以质量制胜。   (五)个人信息安全的保护措施亟待完善
  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多数人通过所在单位、学校或社区等渠道,如实上报了个人信息,为疫情防控提供了有效支持,但同时也使个人信息安全面临严峻挑战,比如个人在通过企业构建的平台进行信息上传时,存在如何避免信息泄露或被企业利用的问题。另外随着疫情的缓解,大量个人健康信息是否需要进行销毁等应做出规划,以避免占用过多的信息存储资源。
  防止用户信息泄露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底线,也是未来智慧城市面临的最大挑战,应从制度和技术两个层面加强设计,对数据进行分类和分层管理,加强重要信息安全的保护力度。
  三、高质量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相关建议
  面对疫情防控带来的众多启示,在推动新一轮智慧城市建设时,应以满足政府精准治理要求和人们美好生活需要为导向,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向“精细化”“应用化”转变,实现人性化、服务型管理的跨越式发展。
  (一)在发展目标上,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智慧城市建设兼具社会功能和经济发展功能,解决城市治理问题、提高城市精准治理水平是根本目标,同时在技术系统研发和智能化应用过程中,应进一步延伸出拥有支付场景的数字经济业态和新的产业群体,抓住新经济发展创新契机。本次新冠疫情激活了公众的在线消费潜能,对此要把握机遇,化危为机,紧贴公众消费需求培育新经济业态,鼓励发展智慧服务、智慧产品等,并通过与传统产业进行跨领域、跨地域的深度融合,释放发展新动能。
  (二)在组织体系上,坚持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互动
  智慧城市建设离不开顶层规划,也离不开基层实践,应加强上下统筹协调,做好有机互动。中央和省级政府要主动作为,及时掌握各城市发展进度,加强在基础设施、标准规范、网络及数据安全等方面的顶层规划,确保各地智慧城市建设基础扎实、方向正确。同时,各城市应深耕地方特色,在充分考虑自身财力和发展规划的前提下,从公众最迫切的“痛点”入手,“自下而上”地拓展智慧应用场景,形成各具特色的智慧城市方案,呈现“百家争鸣”之态。
  (三)在推进思路上,坚持立足当下和应对未知相衔接
  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源于发展的不确定性。面对不确定性风险,及早发现苗头、建立预警有助于把握最佳的干预时机,减少风险损失。智慧城市借助大数据技术,在海量信息中抓取重点,在无序中把握规律,为有效应对不确定风险提供了重要保障。因此,智慧城市建设中,既要脚踏实地,立足现实问题,扎实做好技术和应用工作;更要心存高远,借助大数据检索与数据挖掘功能,对潜在风险进行预警,同时在技术储备、空间安排、功能规划等方面预留弹性发展空间,提高工作前瞻性和预见性,以增强智慧城市建设的风险预判能力和快速响应能力。
  (四)在发展模式上,坚持技术创新和数据流通相同步
  通信和计算机技术作为原动力,决定了智慧城市能否建成;而完整有效、流通顺畅的数据信息则是智慧城市的根基,决定了智慧城市能走多远。在新一轮发展中,一方面应以创新为驱动,加快攻克一批制约智慧城市建设的技术难题,从服务长远发展的角度,前瞻性地做好技术储备,在数据端口、存储空间等方面预留增长的弹性空间。同时,抢抓国家促进新基建发展机遇,加快城市公用设施、建筑等智能化改造,有效采集数据信息,让大量的数据突破部门、地域限制,汇聚成融通互认的大数据,最大限度地发挥技术和数据的价值,满足各方现实需要。
  (五)在功能拓展上,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引领相融合
  智慧城市承载着人们对于解决城市发展难题,实现美好生活愿望的期望。因此,衡量智慧城市的好与否,不是体现在智慧应用的数量上,而是体现在提供问题解决方案的质量上和满足老百姓需求的程度上,这是起点,更是归宿。针对当前智慧应用普遍缺乏亮点,公众体验感、满意度总体不高的突出问题,下一步发展中应坚持问题导向,以公众需求为引领,将发展的重心聚焦于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安全隐患等人民群众反映突出的城市“痛点”问题,根据城市自身规模和发展特点,选取1-3个领域,打造极具体验感的“精品”应用,做深做透做到极致,再由点及面逐步扩大,实实在在地提高智慧城市建设的内在质量,增强公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六)在建設运营上,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驱动相协调
  智慧城市是一项系统工程,影响着每一个社会主体,需要政府、市场、社会各类主体广泛参与。针对前期智慧城市建设中普遍存在的以政府为主导,依靠财政投入,缺乏成熟的可持续发展的运营模式等问题,应坚持“政府引导、多元参与”的原则,强化政府在规划引领、统筹协调、政策扶持、应用示范等方面的主导作用;同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积极吸引国内外优势企业合作成立合资公司,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激发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活力。
  参考文献:
  [1]文玥琨由突发公共事件对智慧城市建设产生的思考[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0(05):63+72
  [2]李国庆智慧城市助推城市治理转型[N].社会科学报,2020-04-30(004).
  [3]于明明科学运用大数据助力城市治理升级增智[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20(02):10-14
  [4]马红丽疫情不影响百姓过智慧“宅生活”[J].中国信息界,2020(02):26-29
  [5]杜泽疫情防控催发数字经济大机遇[J].中国信息界,2020(02):30-33
  [6]唐斯斯,张延强,单志广,王威,张雅琪我国新型智慧城市发展现状、形势与政策建议[J].电子政务,2020(04):70-80
  〔本文系河南科技智库调研课题“河南大数据产业发展与智慧城市建设研究”(项目编号:HNKJZK-2019-06B)阶段性成果〕
  (付阳,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财政税务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3202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