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政府会计制度》下高校财务工作人员素养能力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于钰

  【摘要】高校财务人员作为学校的教辅工作人员,虽然无法直接带来学校教育水平、学生自我能力的提升,但是财务工作却是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的有力保障。因此,财务人员作为学校财务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对于学校发展至关重要,也就意味着高校财务人员如何提升自身能力,适应社会、高校的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性。本文针对现阶段高校人员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提高高校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行阐述。
  【关键词】高校 ;财务队伍;管理水平
  1引言
  自2019年1月1日新政府会计制度正式实施以来,深深影响着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新形势下更对高校财务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而且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经济业务的日渐复杂,基建工程、后勤项目和科研经费的剧增,内控体系建设规范的出台,对高校财务水平能否满足学校的发展提出了较高需求,财务水平的提升其实就是财务人员能力的提升,对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和创新意识以及沟通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要求。为了迎合社会的发展、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财务人员必须具备综合的专业素养、诚信素养、道德素养、能力素养。而目前因为学校整体环境及职务职称评聘等条件的制约,无法使财务人员最大程度发挥自身优势,投身于学校教育财务事业的发展。一支高质量的财务工作队伍,才能保证高校财务核算、预决算等业务的财务管理水平,只有保障好学校的财务人员水平,才能提升高校财务业务能力,进而推动高校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2高校财务工作人员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高校财务人员能力、素质参差不齐,管理会计能力普遍较低。地方高等院校多为事业单位,招聘人才方式受国家政策及学校人员编制的影响,且多数高校并未完成招聘改革,在人员编制受限的情况下,引进劳务派遣人员也是相当有难度,这样就造成了地方高校财务人员年龄断层较大,学历参差不齐的不均衡现状。
  高校财务处核算会计人员多,管理会计人员少。一直以来,地方高等院校的教职工对财务人员的角色存在误解,无论是财务处专业会计人员还是其他各部门工作人员,只是简单地将会计定义为报账人员,尽管 《会计法》规定,会计的基本职能是核算和监督,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高校经济活动的复杂变化以及会计电算化等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财务人员的职能也应与时俱进,逐步由简单的核算职能发展为以监督经济活动、管理职能为主、核算职能为辅,集预决算、资金筹资管理、收费管理、对外投资、财务分析等多种职能于一体的发展模式,这种形势下就要求会计人员应具备较综合的管理能力。
  (2)财务人员晋升空间狭隘,工作积极性降低。近年来,随着财务人员新生力量的补充和新政府会计制度改革需求对财务人员的多方培训,高校财务人员的知识水平、职业技能也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是个人能力的提升却不能和职称晋升速度相匹配。会计人员属于高校的教辅岗位,而高校职称晋升偏向于一线教师,且很多学校存在行政岗超编现象,每年分配给教辅岗的中高级职称少之又少,而且会计人员的实操能力强,理论及科研能力较弱,这就造成了在职称评定中,会计人员竞争优势小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财务人员在高校决策中的地位和分量仍不被广大教职工认可,并不重视财务人员在学校管理和重大决策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只是简单将会计人员定义为“报账者”。晋升难,职称名额少,职务限制,工作量大,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这种现状都未能给财务人员提供一个将自我能力最大化发挥的平台,就造成了大多数财务人员工作积极性差,满足现状,缺乏创新意识,对新制度、新技能、新理论的学习不够系统,仅仅流于表面过得去就行,无法深钻业务,更无法获得职业认同感。
  (3)教职工对财务人员误解较大。由于职称职务限制等原因造成的财务人员行政职称职务等级较低的社会现象,以及国家、省级、地方、学校等各项财务制度、巡视组、审计等多方位的检查监督,使得财务人员在行使正常管理权力时,教职工对财务人员误解较大,常常认为财务人员是故意刁难报账人员、高校一线教学人员与财务人员的不对等关系给学校事业的健康发展带来弊病。
  3改善高校财务人员现状,提升工作素养和能力的措施
  (1)高层领导应重视学校财务水平,为财务工作营造和谐发展的工作氛围。打破人员编制招聘的限制,多渠道招聘人才,采取劳务派遣的形式解决财务人员匮乏的现状。并且在招聘财务人员时,遵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聘任责任心强、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诱惑、认真仔细踏实的工作人员;此外,为财务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培训提供资金保障,鼓励财务人员“走出去”,积极参加财务软件、国家政策、财经制度等新文件的学习,多提供和上级部门以及兄弟院校沟通交流的机会。同时财务人员要明白,工作并不是学习的终点,而且另一种学习的开始,除了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培训外,自己也应时刻秉持一颗学习的心,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多留意与财经工作相关的公众号或者网站,注意收集和整理相关的学习内容,时刻葆有与时俱进的心态,政治理论与业务实操能力两手抓,准确及时地掌握和运用相关的新技能、新知识、新法规,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适应社会及学校财务水平的发展,推动高校的持续发展。
  (2)健全财务管理人员职称评定、职务晋升方式。目前,高校教学、教辅人员的职称评定方式主要是通过课时量多少、科研水平的高低来进行考评,但是高校教辅人员的职称、职务评定方式不能简单的同一线教学人员划等号。教学科研人员的自身工作就是授课、科学研究,因此在职称评定中,同教辅人员相比,有很大的优势。身为教辅人员的财务工作者,除了承担预决算、核算、收费、资金管理、校园卡等繁重的日常工作外,还要做好上级部门与教职工之间的承上启下作用,加班加点就已经成为工作常态,根本没有空余时间来承担上课或者学术研究等其他任务。因此如果仅仅只是通过和教学人员一样的职称评定方式,无疑是给财务人员不平等的工作收入关系雪上加霜,更不利于其工作积极性的发挥,久而久之,必然人心涣散,工作质量堪忧。因此,高校人事部门必须综合考虑学校人员现状及工作内容,设立不同的职称评聘和职务晋升的管理方式,建立公平、公正、科学的财务内部晋升、奖惩机制,涵盖事业编人员,以及人才招聘制度改革后引进的派遣制员工。根据他们的工作年限、表现、成果等内容综合考核后,选拔出操作、管理等不同层面的工作岗位,对人才进行更合理的安排,在待遇上有所区别,对有潜力的员工进行重点培养,最大限度激励教职工的工作潜能,为学校发展贡献最大力量。
  (3)出台财务人员考核及定期轮岗制度。聘任、考核和定期輪岗制度的推行,能充分挖掘财务人员自身才干,调动其工作的积极主动性,不仅可以加强科室人员之间的沟通协调,更能实现财务人员的全面发展。财务人员轮岗制度是一种新型的财务管理制度,也是学校发展的必要条件,轮岗制度在高校财务工作的应用具有较为广泛的优势,财务工作逐步发展为一项综合性的工作,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具备综合的财务分析能力。定期轮岗,既能避免职业倦怠、又能一定程度规避财务风险,更有助于财务人员熟练不同岗位的工作技能,接触不同岗位的业务,尽快成长为一名综合能力较强的财务人员。其次,轮岗制度能进一步复核财务工作,当每位成员到新岗位时,通过交接及熟悉工作,就完成了对之前财务工作的检查监督,对之前的账目进行核对、发现纰漏要及时的指出,进一步复核了财务账目,在优化成本的前提下强化了高校财务部门的复核机制,完善高校监督职能。通过几年的轮岗工作后,几乎每个人都对不同的工作有了新的认识,更有利于财务人员了解自己工作岗位的要求,更清楚自己的工作优势,从而为工作发展提出更有效的意见。在进行岗位轮岗过程中,学校或财务负责人应将绩效考核评定工作做好,提高财务人员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积极性,做到多劳多得,能进一步减少高校这种事业单位吃“大锅饭”的现象发生,加速高校改革。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等教育事业要发展,学校档次要提升,高校的财务工作就要与时俱进,不断满足学校的发展。因此高校应重视财务人员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激励约束机制、严肃财经法纪、加强培训教育,提升财务人员业务素质及工作能力,构建一支高素质、高效率、和谐有效的高校财务团队。
  参考文献:
  【1】边秀丽.地方高校“报账难”的成因及解决措施分析.赤峰学院学报,2018(1)
  【2】张彦如.Z高校财务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探讨.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9(9)
  【3】王海妮,王晓燕.大数据时代高校财务人员素质提升研究.商业会计,2018(1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34629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