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智能化发展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陈旭

  摘 要:装备制造业是国之重器,是工业的核心部分,为带动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保障。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装备工业基地,在电力装备、重型机械、轨道交通等领域为国家提供关键的工业装备。然而,近年来随着国内智能制造发展的迫切需求,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智能化发展相较滞后,基础配套能力较弱、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综合性人才稀缺、企业智能化转型发展路径不够明晰等问题阻碍了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智能化发展的有效推进。为此,通过对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智能化发展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对策建议及发展路径以促进装备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升级。
  关键词: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智能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F4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0)35-0029-03
  为抢抓新一轮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大机遇,面对国内外装备改造升级的迫切市场需求,黑龙江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十三五”规划,对接《中国制造2025》发展方向,相继出台一系列关于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转型发展的政策建议,以推进其向智能化、绿色化、协同化、国际化发展,进而实现全省工业结构优化,拉动经济稳定增长的战略目标。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推动装备制造业智能化发展是传统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是黑龙江省装备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攻关方向。
  一、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智能化发展现状
  (一)产业基础
  黑龍江省装备制造业以哈尔滨、齐齐哈尔、大庆、佳木斯四城市为核心,分别形成了以哈尔滨市为首的发电设备、飞机、汽车、燃气轮机、机器人产业聚集区,以齐齐哈尔市为核心的铁路货车、数控机床、重型冶金成套装备产业聚集区,以大庆市为首的石油装备产业区和以佳木斯为首的农机装备产业区。其中,电力装备在国内水电市场占有率达50%,火电市场占有率为30%,核电市场占有率达23%;轨道交通领域累计为全国提供了1/2的铁路货车(其中重载铁路货车产品产量被列为世界前三名,亚洲第一名);重型机械领域累计为全国提供了1/3的重型高档数控机床(其中铣镗金属切割类机床和多工位压力金属成型类机床国内综合市场占有率达到50%)。
  (二)政策扶持
  继国家出台《中国制造2025》、《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0 年)》、《 智 能 制 造 发 展 规 划(2016—2020年)》等规划建议,黑龙江省政府相继推出《黑龙江省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工作实施方案》、《黑龙江省制造业转型升级“十三五”规划》等一系列政策建议,以进一步推进装备制造业向智能化、绿色化、国际化发展。2019年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印发《黑龙江省工业强省建设规划(2019—2025)》,将智能制造定位为工业发展的主攻方向,之后进一步推出《“数字龙江”发展规划(2019—2025年)》,建议装备制造业生产过程进行智能化改造,将信息技术与制造工艺、生产过程相融合,建设一批自动化生产线、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等,以实现装备产业智能化转型。
  (三)智能化推进成果
  2016年,中国航发哈尔滨东安发动机有限公司通过利用PDM设计制造平台实现了生产工艺的智能化设计。通过对条码报工系统的应用,大幅提高了系统信息反馈的实时性和准确性,降低了整体运营成本。作为哈南高端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的主要代表,为装备制造业的智能化发展做出良好示范。同年,哈电机研发出远程故障诊断系统,对发电机组出现的问题进行智能分析、排查、监测一站式解决,使运营成本降低20%以上,生产效率提高超20%。该项目是我国大型发电设备制造行业里唯一被国家工信部列入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名单的,也是黑龙江省首个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2017年齐重数控公司研发的“机床联网监控与数据采集分析系统”和“机床远程运维云平台”对机床工作情况进行实时分析及远程运维,从而实现了精益生产,降低了运行成本,实现了智能产品的增值服务。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正向智能化发展逐步推进,多领域进展积极,以良好的发展势头响应智能制造发展的迫切需求。
  二、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智能化发展面临的阻碍
  (一)基础配套能力较弱
  黑龙江省虽然建立了相关产业园区,但园区内信息化、自动化程度较低,与国内同行业相比差距较大,大型制造企业自身现代网络管理、信息管理、精益管理还没有完全实现,不利于产业智能化发展的推进。园区内相关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未能对装备制造业智能化发展形成强有力的支撑。与国内其他地区同行业相比,装备制造业在智能技术供应、设计、监测和智能管理等方面缺乏能够提供产业智能化发展所需的相关现代服务。
  (二)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在关键领域的技术研发、应用大多为引进、吸收、模仿、创新,虽然在部分领域有所突破,但绝大多数装备制造业所需的先进技术仍依赖国外进口,拥有自主核心技术的智能制造装备企业不到10%。原始研发创新能力欠缺为装备制造企业的智能化发展带来巨大挑战。被动的复制沿袭,将无法赶上国际先进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步伐,不利于装备制造产业智能化发展及转型升级的有效推进。
  (三)综合性人才稀缺
  装备制造业智能化发展是一种全新的生产方式,需要配套的高技术性人才。而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面临综合性、高技术性人才稀缺的问题。为应对网络化、智能化、系统化的新型生产模式迫切需要在虚拟网络、现实机器、工厂控制系统和生产管理系统中进行组织和协调的产业工人,但具备这种综合素质能力的人才供给严重不足,且专业性人才培训服务体系发展滞后,内部培养还需要耗费大量的成本与时间。综合性、高技术性人才供给匮乏对装备制造业智能化稳步发展造成巨大阻碍。
  (四)企业智能化转型发展路径不清晰
  企业作为实施智能转型的主体,对产业智能化发展至关重要,然而装备制造企业对智能化的理解差异较大,对推进智能化转型发展的路径不够清晰。有的企业认为,智能化就是生产设备的智能化,用“机器换人”对生产设备进行自动化改造更新,即可实现企业智能化转型。而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生产链多采用传统模式,智能化程度较低,如强行进行设备更替,不仅会改造成本压力较大,还会因后续缺乏相应操作、管理的高技术性人才及与产业智能化发展配套的现代服务,而使更新的装备不能很好地发挥其效用,导致企业不敢或无力进行改造升级。   三、推进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智能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协同推进装备制造业智能化发展
  建立智能制造工业协同发展体系,鼓励装备制造业企业建立数据库,将生产信息转化为计算资源,推动数据共享,打造上下游企业协同设计、协同研发、智能管理、智能服务等协同发展的良好局势,为产业智能化、数字化发展夯实基础。同时,完善装备制造业产业链,加快上下游各端口传统生产设备改造升级,推进产业信息化、自动化转型发展。对于产业内遇到的现实问题,建议成立智能制造产业专项领导小组,有效统筹社会资源,对企业诉求和现实困难进行分类、分层指导,协调解决问题,形成资源共享、协同发展的智能制造新格局。同时积极推进政策落实的相关工作,维护智能制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形成产业智能化转型强有力的助推剂。
  (二)建立智能制造创新中心
  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企业、科研院所与研究机构等广泛参与的智能技术与系统的创新中心,借助科研院所的研发优势和企业现实应用的实验平台,进行关键技术的应用创新研究,推进工业软件创新、智能系统集成创新和智能制造区域性数字创新,为装备制造企业的智能化发展提供专业解决方案,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同时,建立互联网的研发资源共享平台,加强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鼓励企业面对产业问题协同开发关键技术、协同攻关共性难题,实现产品创新和模式创新,促进成果转化。
  (三)构建智能制造人才培养体系
  支持高校建立智能制造学科体系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培育装备制造业智能化发展必需的高端研发人才,为智能制造核心技术研发创新提供智力支撑。鼓励大专院校与制造企业联合建立装备工业智能制造实训基地,协同社会性职业培训机构提供技能提升教育与培训计划,培养一批能够了解高新技术、驾驭现代科技、具有创新能力、能够解决现实问题的综合性技术人才,为企业智能化转型提供有效的人力资源保障。最终在产业内形成由具有实践经验的创新型科研人才和具有科学知识功底的复合型专业技术工人组成的符合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需求的多层次人才队伍。
  (四)制定智能装备产业的发展规划
  全面对接《中国制造2025》,制定黑龙江省智能装备产业发展规划及专项行动计划,为全省装备制造企业智能化发展明确方向、目标及转型升级的路径支撑。通过实地走访、网络公开课、媒体等多种形式,进行对装备制造业智能化发展总体规划的解读与指导,引导企业根据自身条件,对能够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竞争力的关键环节进行自动化、数字化提升。并搭建以政府牵头,企业参与的互联网资源共享平台,加强上下游企业间交流与合作,明晰上下游确切需求,引导企业适宜地改造自身短板,协同推进发展,实现提质增效、智能化转型升级。
  四、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智能化发展的路径探析
  (一)推进生产智能化
  推进装备制造业信息技术与制造工艺、生产过程的深度融合,改造原有生产线为自动化生产线,建立数字化车间,进行生产过程智能化升级。在关键工序上推进智能化改造,如在生产过程中加大精密智能仪表及传感设备、人机智能交互、工业机器人、数控装备等技术的应用,建立智能工厂,实现人与机器良好共存的系统机制,以提高数据采集、信息传送、智能分析、决策反馈、自主协调、自我修复的能力,在新一轮的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中占据优势地位。
  (二)推进工业互联网应用
  建立工业云公共服务平台,为装备制造业供應链上下游企业在产品设计、制造、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管理和营销服务等领域提供数据采集、数据集成、数据分析、应用开发、流程优化、生产管控、远程运维等服务,以推进装备制造业智能化稳步发展。将互联网运用到装备制造业服务智能化的推展当中,发展远程运维服务模式,提供应用装备(产品)运行状态监测、工作预警、故障诊断等在线服务功能,建设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开发与应用全供应链追溯系统,使企业由传统生产型向现代服务型制造企业转变。
  (三)搭建智能制造创新平台
  建立由大专院校、科研机构、装备制造业企业等共同参与的智能制造创新平台,整合全省智能制造产、学、研、用等各方面资源,为装备制造业智能化发展提供高水平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促进成果转化及推广。依托平台优势,联合产业链上下游,开展关键共性技术、智能关键技术、智能测控装置、智能成套装备的研发和应用,提高智能制造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的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水平,增强智能制造供给能力,从而在根本上优化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智能化发展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黑龙江省工业强省建设规划[EB/OL].2019.7.http://gxt.hlj.gov.cn/pages/ArticlePage.aspx?PID=0&NodeID=671&PNodeID=0&ArticleID=16334&PageID=0&Name=.
  [2]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数字龙江”发展规划(2019—2025年)黑政规[2019]7号[EB/OL].http://www.hlj.gov.cn/wjfg/system/2019/07/29/010904759.shtml
  [3]  张岭.加快装备制造业智能化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N].黑龙江日报,2019-01-16.
  [4]  李明.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智能发展水平提升的路径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商业大学,2018,(6).
  [5]  霍文慧.基于全球价值链的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升级路径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商业大学,2018,(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3863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