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探索编研工作新理念 谋求档案事业新发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结合档案编研工作实践,从编研选题、编研形式及运作模式等方面系统阐述了城建档案编研工作如何创新工作思路,在打造城市记忆工程,服务城市经济、文化建设方面所做的尝试,探索档案文化建设朝着顺应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趋势发展。
   关键词: 城建档案资源开发 ;档案编研 ;城市建设
  Abstract: this paper combine with Roll Compilation work practice, discussed how the Urban Construction Archives Compilation innovation ideas from editing and studying the topic, editing and studying the form and mode, as well as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to create the memories of the city engineering services to the urban economy,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attempt to explore the construction of archival culture trend towards conform to the socialist 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prosperity.Key words: development of urban construction archives resources; Roll Compilation; urban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G27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2-0020-02
  
   在城市发展越来越快的今天,信息资源已经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城建档案作为一种原生性的信息资源,其重要性正日益显现出来。编研工作是城建档案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系统提供城建档案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服务的主要方式,也是开发利用城建档案信息资源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馆城建档案编研工作与时俱进,顺势而动,为本地区的文化建设、经济建设服务,在保护城市历史文脉,打造城市记忆工程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创新思路,编研选题多元化
   我馆编研工作在选题上全方位多元开拓的新理念,是在近些年具体的工作实践中总结并丰富起来的。主要体现在:
   1、围绕城市建设中心工作,主动找好切入点。长期以来,档案编研工作更多的是作为一种提供服务的手段,忽略了其信息的传播功能和积累,忽略了档案信息和本地区经济建设及各个时期主要工作的关系,所以编研工作不能紧扣主题,编研成果不能发挥作用。编研工作要想在新的发展机遇中有所作为,就必须转变观念,拓宽思路,密切关注本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进程,寻找和发现档案满足于社会需求的切入点、着力点,把编研工作融入到社会大环境中去思考。近几年来,随着一大批重点工程的展开,武汉拉开了大建设、大发展的帷幕,投资之多,规模之大、任务之重、综合效益之高,是武汉城建史上前所未有的。2010年我馆紧紧围绕市城建委中心工作,将我市53个重点工程项目分别归纳为七大类,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编辑出版了大型画册《武汉城建重点建设工程》。画册推出后得到市城建委的高度重视,在当年全市城建工作会议和建管工作会议上作为会议资料很好地宣传了武汉的城市建设,得到领导和同行的一致好评。2011年随着各项重点工程建设的逐步完成,我馆又将已建成的重点工程进行了补充完善,再次重印了《武汉城建重点建设工程》,该画册受到市人大、市政协领导的充分肯定。为此我馆将此项工作列入了每年编研工作计划,编研工作为现实服务的作用很快凸现出来,城建档案工作也受到领导的重视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2、突出地方特色和行业文化特点,立足编研的实用性。2009年,在“两型社会”大的背景下,武汉市委市政府提出“打造工程设计之都”的战略性规划,这不仅有利于整个行业的发展,而且对于彰显武汉市的综合实力和发展底蕴,提升武汉市在国内和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地位将会进一步强化。围绕武汉市城市建设这些大的战略目标,我馆立足行业文化特点和地方性特点,有针对性地利用城建档案和建设信息中反映城市文化历史个性和特色的资源,进行分类、梳理、编研成专题,编辑出版了《武汉高层建筑集锦》、《武汉桥梁》、《武汉湖泊》、《武汉城市雕塑》、《武汉文化体育建筑》等作品。在2011年11月武汉美术院举办的首届“武汉设计双年展”上,《武汉百年金融建筑》引起全国各地来汉的专业人士和学者的关注。该书依托了馆藏近60万卷原始真实的城建档案数据资源和建筑设计院多年的设计成果,生动形象地介绍了现代金融建筑与西洋金融建筑的风格,展示了武汉金融建筑的成果,也使尘封已久的金融档案“活”了起来,为武汉打造“工程设计之都”备下了详实的资料。这些编研成果也提前拉开了我们配合、呼应我市打造设计之都的序幕。为地方和行业的文化建设发挥了独特作用。这也是我馆档案编研工作搭乘地方文化建设的客车,朝着顺应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趋势发展的见证。
   二、创新形式,编研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
   在近些年的工作实践中我们意识到,必须在对专题档案开展系统编纂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多层次的开发;在编研形式上,采取图、文、声像等相结合的多形式、多载体的编研方法,才是扩大档案编研成果的有效途径。
   1、专题展览――推进档案文化建设。图文并茂的专题档案展览,是以对该专题档案的研究为前提的,就此而言,编研的过程便是一个展览筹备的过程。2010年,我馆在编辑完成《武汉城建重点工程》、《鹤舞汉源――武汉市支援四川汉源灾后重建纪实》画册后,又配合市城建委制作了《武汉城建重点工程》、《鹤舞汉源》图片展。采用不同形式宣传展示城市建设取得的成就,在利用城建档案推进我市文化建设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2、声像制品――承载城市建设记忆。档案是电视文献纪录片的最好素材,是最直接最有力的历史凭证。针对武汉市城市建设步伐加快,旧城改造规模扩大的情况,我馆从1995年开始,对老城区的部分片区,如花楼街、江汉路、永清片等旧城改造前的原貌进行了拍摄,为城市建设留下了宝贵的声像资料。今年由我馆投资拍摄的大型电视系列片《武汉百年建筑》于5月19日在馆庆30周年之际面世。这是武汉市首次为历史建筑拍摄的“集体影像”。在首发式上,武汉市一批知名专家学者高度肯定了《武汉百年建筑》,认为该片是对城市记忆的守护,是最鲜活、最具生命力的“城市记忆工程”。《武汉百年建筑》记录了武汉市发布的148处优秀历史建筑,以“一幢建筑、一个故事”形式,请历史学家、城市学家、建筑专家带领观众穿越历史、触摸建筑、走近历史人物,是武汉市首次大规模的城市建设档案影像制作工程。全片共148集,每集5~8分钟,历时4年现已制作完成100集,该片是武汉市目前唯一全面、系统地诠释武汉老建筑的电视片。此外为配合我市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我馆将《辛亥民居》、《红色记忆》两部专题片单独制作,并与《武汉百年建筑》同时发行,受到媒体和社会广泛关注,极大提升了城建档案馆的影响力。

   3、系列研发――打造编研成果精品。对编研课题,有计划有分工地进行专题系列研究,并将学术研究贯穿于编纂工作的始终,这样既可推动业务工作的开展,又可促进编研人员学识水平的提高。2003年编辑出版的《武汉湖泊》成为武汉市第一本可读性强,具有学术价值的武汉湖泊百科全书,弥补了武汉对湖泊研究的空白。2008年我馆再次把探究的目光投向比湖泊更广阔的领域,对武汉的水资源、水文化、水战略进行了更深层次的研究,编辑出版了《水都武汉》。该成果获得武汉地籍类图书特等奖。十多年来,我馆充分运用馆藏资源,编写了《武汉市城市建设档案馆指南》、《武汉市城建办事指南》、《武汉市城建档案利用指南》、《城建档案管理》等一批高质量的编研成果,其中多部编研成果通过了专家评审并获奖。这些“适销对路”的编研成果真正体现了城建档案的价值,起到了为城市建设服务的作用。
   三、创新方法,编研运作方式多元化
   近几年来,我馆通过内外结合的途径,充分利用各方社会资源编纂、出版了一些份量重、影响大、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编研精品。城建档案编研的运作方式由过去关门编研向开门合作方式转变。
   1、借助外力,尽量出产上档次的编研精品。只有编出高质量和深层次的编研成果,才能在社会上产生应有的效益,编研工作才具有生机和活力。为提升编研工作档次,近几年我馆与市建筑设计院、中南建筑设计院开展联合编研,充分利用两家设计院设计成果丰富的优势与我馆馆藏档案相结合,相继编辑出版了《武汉高层建筑集锦》、《武汉文化体育建筑》、《武汉百年金融建筑》等编研精品。这些作品集中展示了武汉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成就和精华,反映了武汉地区的建筑艺术水平,在总结推广城市建筑技术成果、荟萃建筑精华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此外我馆还与高等院校及相关部门合作,联合编辑出版了《武汉湖泊》、《水都武汉》等反映我市城市个性和特点的水资源、水文化建设为主题编研作品,使我市中心城区的27个湖泊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其中《武汉湖泊》获得了武汉市社会科学成果创新奖,《水都武汉》获武汉地籍类图书特等奖。
   2、馆际合作,达档案信息资源之共享。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为了使档案馆的服务宗旨得到充分体现,使读者能获得更多更广泛的知识信息,馆际之间的合作是一个重要途径。我馆在档案编研工作中充分利用各区城建档案馆的丰富资源,将部分涉及各区馆的档案资源纳入到全市的编研成果中。2006年编写的《武汉市城市建设档案利用实例100例》和2010年编写的《武汉市“十一五”城建档案利用效益汇编》,将全市的城建档案利用效益与我馆的编研主题融合,不仅拓展了编研作品的宽度,也促进了各区馆对编研工作的重视。同时也使读者得到更多的资料信息,获得更多的有效的服务。
   城建档案编研成果是一种文化财富,首要的是为城市建设中心工作服务,这是我们的职责;而能够抓住机遇,在城市的发展进程中使档案信息资源存史留真的文献价值、济世育人的社会价值和弘扬文明的文化价值得到深入挖掘、发挥也是档案编研工作者的使命。近几年,在市城建委以及馆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我馆档案编研工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这些工作不但提高了城建档案馆在社会上的影响,而且也获得了上级领导的关注和支持。实践证明,要做好编研工作,应当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和富于探索的精神,进一步丰富编研工作的思路和工作方法,拓展编研选题项目,不断探索多样化的成果形式及传播渠道,使编研作品更加符合时代特点和公共需要的档案文化精品,更好地为发展城市经济建设,弘扬先进文化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432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