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大数据时代国家审计的实践与创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赵华擎

  摘 要:通过阐述大数据的发展对数据采集处理、技术及成本方面对国家审计的影响,分析大数据审计相较于传统国家审计的优势,并对现阶段大数据背景下国家审计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结合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国家审计带来的诸多机遇与挑战,对大数据环境下的审计新模式进行展望,提出创新审计平台和方法的建议,以期更好地促进大数据在国家审计中的应用和发展。
  关键词:大数据;国家审计;创新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2)15-0112-03
  当今商业社会已步入“无数据不入网,无物体不互联”的深度网络化时代,大数据所带来的海量信息正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工作和思考方式,也为审计工作改革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国家审计是指国家审计机关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对各级政府、行政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执行政府预算收支的情况和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合理性实施检查审核、监督的专门性活动[1]。我们必须认识到传统审计中以样本为基础的数据采集与处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实际需求,探索一种依托于大数据思维的全局性、持续性审计模式已成为必然。
  一、大数据背景下的国家审计与传统国家审计的比较分析
  (一)审计数据来源与采集
  审计证据的质量取决于数据来源的真实性和规范性,因此在审计之前对数据来源的判断非常重要,只有源自于真实可靠数据的审计证据才具有说服力[2]。在传统国家审计中,因为数据较为分散、技术落后等各种制约条件,数据采集非常困难,审计人员的数据收集工作通常需要持续较长一段期间,这导致数据处理时效性不强,审计效率低下。随着大数据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技术创新的不断突破,审计机构获取审计数据的难度得到有效降低。相关政府机构可以从不同单位收集审计数据并进行整合,定期向大数据信息系统报送真实可靠的数据。国家机构的审计人员可以远程访问信息系统,收集审计数据,从此渠道获得的审计资料既具有可靠性又具有全面性。
  (二)审计技术方法
  传统环境下,审计人员主要采用现场手工审计,通过查阅、复核、函证等方法分析审计数据,得出审计结论,在数据量巨大且数据结构复杂化的今天传统审计方式显然效率不高。而通过互联网系统收集企业的财务数据,运用数据挖掘、云资源、可扩展存储等技术,审计员可获得更丰富详细的数据资料,并能够通过大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对有关数据进行精准分析,进而筛选出更有价值的审计数据。此外,通过使用大数据存储技术整合有关国家审计的重要数据指标,方便了对国家以及各地区的审计绩效开展审核和评估,使国家审计机构可以更准确地查看有关政府机构的决策。
  (三)审计成本
  传统审计模式通常采取现场审计,这受到时间、地点以及人力的制约。同时,因数据及专门技术人员较为分散,审计资源无法得到充分整合。大数据环境中,海量信息呈指数式增多,审计成本也不可避免地随之上升。借助互联网技术,审计师能够通过各审计主体在数据库系统中的信息平台得到所需的审计材料,无须亲自前往便可开展审计工作。所以大数据信息化审计既避免了现场审核过程中繁杂的流程,又破除了审计人员和部门受地理位置限制的问题,节约了时间、金钱和人力成本,提高了审计效率。
  二、大数据时代国家审计工作面临的机遇
  (一)大数据有助于实现国家审计全覆盖
  大数据从概念和技术上对审计范围的扩大和国家审计的全面覆盖提供了支持。从国家审计的广度上看,计算机网络平台显然改变了来源不同的审计数据原有的分散状态,方便国家审计人员从不同的视角实现审计。大数据技术使不同部门、不同地区和不同机构的信息易于合并分析,极大地拓展了信息的广度;审计抽样也从以往的样本数据转变成了全体数据,实现被审计单位数据信息的全面覆盖,以及审计单位内外数据信息的广度覆盖[3]。而从国家审计涵盖的时间范围来说,被审计对象的实时信息可由审计机关通过其数据终端同步获取,审计师能够及时发觉可能隐藏的风险,随时对被审计主体的经营活动、规范化信息进行跟踪审计,在时间上对审计对象实施全面监控。
  (二)大数据有助于实现持续审计
  大数据信息系统通过对全面数据进行分析和管理,重点关注国家审计的防御和预防功能,有效O督并控制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风险,强化国家审计的治理作用。此外,国家审计还有助于监测政府部门受托责任的履行效果。当今时代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中不确定因素更多,国家审计机构必须随时监控这些因素的变化情况,以获取更全面准确的信息,大数据环境为国家审计创造了崭新的技术平台,能够不断扩大在线审计范围,实施跨部门、跨行业网络审计。并利用大数据分析预测平台及时发现可能产生的风险,以便对被审计单位开展持续性审计[3]。
  (三)大数据有助于提升国家审计工作效率
  传统的审计是运用因果关系分析处理样本数据,这样虽然较为准确,但审计周期长,极大地降低了工作效率。大数据环境下,审计人员能够在执行审计之前运用总体分析方法,对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做一个全面了解,然后利用大数据审计思维,对审计实体的数据开展相关分析和模块筛选,去除冗余信息,找出重点怀疑对象并形成待核清单,有针对地制订基于清单的具体审计计划,最后进行现场审计或远程控制。对全样本数据运用关联性原则开展相关性分析,迅速挖掘所需数据并跟踪审计线索,使审计工作效率不断提升。
  三、大数据环境下国家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数据平台不够完善
  大数据审计若离开数据源,一切都是空谈[4]。大数据库目前仍处于推进阶段,我国已经开始逐步搭建大数据信息平台,但结构不平衡的问题依然存在。地方审计机构尚未建立长期的数据收集机制,也没有建立起完备的数据平台,数据分散于不同的部门中。审计收集的大部分数据都是从特定审计项目的实施中获得的,数据无法按时更新、较分散,且相互之间关联性较低。而只有当数据有机地关联、汇聚、融合后,大数据的优势才能显现出来。

nlc20220620141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434019.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