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会计制度下国有企业会计核算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卫淼淼

  摘要:当国家发展日益强盛、国民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更多企业得到了肉眼可见的增长。企业作为国家经济支撑体系的一部分,要想良性发展,合理的财政管理必不可少。随着国家企业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国有企业从事着不同行业的生产、研发、开创等相关工作,所涉及的财务管理活动也越来越复杂。为了让国有企业的财务运作能够合理、良好的开展,结合国家出台的新会计制度合理优化现有国有企业会计核算内容,其意义重大。新会计制度的颁发给各企业实现会计制度优化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在新会计制度的指引和制约下,国有企业如何通过可实现指数较高的优化方案紧跟国家会计制度方案,关键性问题就在找准当下所产生的问题,并针对问题开展合理的优化。随着国有企业日益扩大、企业内部沉淀和固有会计制度障碍会给全面优化和升级带来一定的困难。其中,认识到企业内部的问题、找出会计制度滞后的地方、结合现有工作模式提出可优化的关键点,这一系列的举措能够让国有企业实施新会计制度关键性问题浮出水面。针对总结出来的关键性问题提出改善、优化、解决的相关措施,能够让优化方向有的放矢。文章结合国有企业目前情况总结出了相关显著性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的方案,为更多会计从事者提供相关参考和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关键词:新会计制度;国有企业;会计核算
  中图分类号:F235.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23)03-0136-03
  DOI:10.13939/j.cnki.zgsc.2023.03.136
  我国企业获得成功发展的首要基础离不开国家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1]。国家作为推动国有企业发展的“外因”,既会给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也会给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其中,国家出台的新会计制度是促使企业实现全面会计核算升级的挑战之一。在国家的制约和控制下,国有企业要想得到良性发展,重视会计核算就是实现稳步发展的首要因素[2]。另外,企业要想得到持续性的发展,自我优化则是十分关键的“内因”。而在优化的诸多方向中,会计核算无疑是重要分支中的一支。国有企业实现自我会计核算升级的意义在于更加明确自身经济情况,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更合理的资源配置,从而促使企业能够以良性的发展节奏保持强有力的经济竞争实力,保障企业在日益残酷的竞争浪潮中,始终保持屹立不倒的姿态。国有企业的会计核算问题由于受到企业管理层面、部分工作实施层面、人员意识层面、信息化层面各种各样的问题限制,导致会计核算改革和优化难以在国家新会计制度的引领下实现全面革新。基于以上问题,找准国有企业所面临的显著问题,针对问题找到相关的解决措施,并将问题和解决方案进行汇总可帮助企业有效进行会计核算革新。企I需结合自身情况实施优化方案,只有将问题和解决细节落实到日常工作中来才能跨出企业经济财政改革的第一步,让企业会计核算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实施改革的重点需要按照循序渐进的步骤开展,企业需深入了解新会计制度的内容,认识到新会计制度的特点,结合特点梳理企业遇到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思考解决方案。只有在这样的思路下,国有企业会计核算的优化思路才不会混乱、毫无章法,而基于此流程的梳理也将更加深刻的总结出相关问题,解决方案能够直击问题核心。
  1新会计制度概述
  新会计制度明确要求了企业需定期或者至少每年年度末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并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3]。在进行了准确的资产预估后企业需要合理制定新一年的资产配置方案,做好计提资产减值的准备。这一系列的要求将形成一个有序的链路,即企业划定核算时间―进行全面检查―结果汇总―预估资产―合理配置―落实方案。
  结合会计制度的核心内容,该制度的出台重新规范了企业的固定资产,同时强调了需将个人资产与企业财产进行准确划定,并且不能出现分割不清的状态。核心的内容重在引导相关工作从事者进行工作的规范化和细致化,力求提升工作的精确性和全面性。
  2新会计制度的特点
  新会计制度的落实使会计核算内容更为细致,其中新会计制度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项要素进行了更加细致的明确和划分,希望通过这六项要素的改变为企业资金管理和会计核算优化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可靠的依据。从五项要素中整合新会计制度表现出来的显著性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2.1会计报表结构调整
  新会计制度丰富了对会计核算的要求,由此原有的会计报表已经不能适应新的会计制度要求,需要在原有报表的基础上调整结构。得益于新制度的实施,原有财务报表编制中的要求和体系也迎来了阶段性的变化。在主体结构框架里,会计结构需结合新制度要求加入资产负债表、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收入支出表三项。因为这三项的加入,原有的报表结构势必会得到调整,而调整的作用就是充分保证报表的全面性和细致程度,确保企业财务系统能够得到正常的运行。
  2.2会计核算管理增强
  新会计制度的出台与落实需要企业及时提升信息化程度以便跟进国家新的要求,实现快速改革[4]。这就需要企业拥有比较健全的信息化管理体系,才能保证企业与时俱进,跟进国家要求。信息化体系的建立健全不光会对收集信息产生作用,对自身会计核算的管理也将起到重要意义。这是因为信息化处理更加具备全面性和可追溯性,通过信息数据整理、分析、汇总,会计人员能更加精准掌握目前企业经济情况,并且能通过数据的表现及时找到问题所在,及时进行优化。同时,信息化平台的建设还能在自我完善与自我优化中实现更多功能,这将极大程度减轻管理的难度和工作量,让管理工作更加有章可循。
  3新会计制度下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
  国有企业的特征是具有较为庞大的体系并且各体系盘根错节,复杂性较高[5]。同时,国有企业不比小规模的私有企业,由于私有企业耦合程度较高,所以在实施某项改革的时候,能够迅速反应并将工作尽快落实到基层。国有企业体现出的问题往往是具备层级性的。在领导层面会出现领导自我意识、管理方面的问题;下放到会计核算部分,则会体现出部门局限、管理机制方面的问题;落实到具体的相关负责人身上,还会出现专业、意识方面的问题;涉及部门与部门的配合,容易出现信息共享、及时实施等问题。从不同层面分析、细化相关问题,较为显著的有以下四方面。

nlc202302131250



  3.1领导层面问题
  3.1.1领导对会计核算不够重视
  部分国有企业领导容易产生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错误思想,将工作重心落到直接为企业产生收益的项目或部门上,对会计部门的工作并不重视。领导层面的不重视会导致部门在开展相关工作时得不到领导的充分支持,可能会引发工作进展缓慢、工作内容配合度差、领导只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等问题。并且,由于领导层面不重视会计工作的开展,有可能会存在相关人员配置缩减的问题,这将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会计核算工作的进度和完成度。
  3.1.2领导对会计监督不敏感
  会计核算的成果需要领导层面进行充分监督,结果才会具有相对客观性[6]。这是因为会计核算的内容需要有人对最终结果负责,而会计核算工作人员由于参与其中,难以做到客观。领导层天然具有监督、核查的工作使命,但部分国有企业领导对会计监督并不敏感,甚至对相关工作放任不管。这会导致会计成果最终无人对其负责,出现会计工作上的问题也很难落实到具体的人当中。并且,由于领导层的不重视,容易让会计人员产生惰性,影响自身工作能力和核算进展。领导层面对此不敏感,相关管理也会相对滞后,这会导致国有企业无法对自身资金流进行有效监管,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3.2会计部门问题
  部分国有企业虽然设有专门的会计部门,但人员的缺失依然是显著问题[7]。受限于人员的不足,大部分财务会计人员在进行工作时往往会出现工作分工不明、工作内容杂乱、工作涉及层面较多等问题。这会导致会计人员无法在自我擅长的专业领域充分发挥作用,因部门的局限性还会从事其他相关工作。并且,会计部门由于职能规划的混乱还容易丧失掉人员提升的机会,对人员的自我成长形成阻碍。
  3.3人员实施问题
  国有企业中容易存在个人资产与企业资产混淆不清的问题,还容易存在人员以公徇私的问题。若人员意识不强烈,在其职位希望谋取私利,那么企业财务管理将出现巨大问题。然而现在会计核算中还存在各环节细化不够充分的问题,容易给部分人群造成徇私舞弊的漏洞。并且,由于财务人员中大部分人员缺乏综合业务能力,对此问题的控制和改善也相对滞后,容易造成突出问题无法解决的现象。
  3.4部门配合问题
  3.4.1财务部门与相关部门配合问题
  会计核算需要国有企业各部门相关数据和实际情况作为参考,从而实现数据精准、覆盖全面,促进会计核算发展。但现目前大部分国有企业部门之间的配合较为松散,特别是与财务部门的配合,因为不涉及部门核心利益,所以其他部门大多数情况都处在放任不管的状态下。
  3.4.2财务部门与信息化配合问题
  与信息化的配合问题也值得注意。这是因为随着信息化、互联网的进步,要想做好会计核算,以大数据、精密系统做支持必不可少。但大部分国有企业还未形成健全的信息化建设,导致财务部门在进行数据收集、处理等环节时,缺乏信息化的配合。
  4相关解决方法
  4.1强化各阶层人员意识
  从领导层做起,各领导需要改变错误观念,意识到会计核算的重要性。在进行自我意识加强之后需要将后续工作充分优化。领导层应该给予会计核算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同时全面优化部门建设,让更多专业、优秀的人员进行相关工作优化。同时,领导层还应该起到重要的监督作用,并对会计核算的最终结果负责。人员层面,从事会计工作的国有企业人员除了要加强自我意识,认识到会计核算的重要性以外,还应该增强自身的使命感。在自我意识提升的情况下,人员还应注重专业技能的升级,同时做好与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配合,保障会计核算顺利进行。
  4.2优化管理制度
  制度的健全能有效帮助会计核算工作进行。在制度方面可以引入绩效考核制度,对会计、各部门配合人员进行绩效考核。对不同的国有企业员工制定不同的绩效任务并评估其完成质量。最终成果与工资和奖金挂钩,使其能够在物质激励的作用下完善工作。同时,管理制度还需与时俱进,多思考、借鉴国内外优秀的企业管理制度,通过自我修改与完善进行管理制度革新,力求在更加人性化和精细化的管理制度下,完成好国有企业的各项管理工作。
  4.3健全会计核算科目
  会计的科目设置目的是服务于企业群体,开展更好的会计核算工作[8]。基于国有企业的需求,会计科目可实现一定程度的变化和增加。从现目前情况来看,部分单位已在原有会计科目基础上增加了“累积折旧”和“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这两项科目。目的是保证会计业务的需求,单位在把权责发生制应用到会计核算中来时,可深入分析固定资产使用时产生的无形消耗,有效帮助会计从业者更好地评估单位无形资产消耗问题。这样做有利于全面掌握固定资产的价值和现状,将从前不被重视的资产折扣问题通过会计核算的方式重新以数据的方式展现出来。在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方面,实施后可对财政资金进一步进行精细化的核算管理。同时,还能对财政补助收入的核算口径进行统一,减轻相关核算人员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
  4.4加强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处理能够极大程度降低会计工作的任务量和任务难度。由此国有企业需充分重视信息化的建设。在建设方面,首先需引起高度重视,而后需注重专业人才的引入。在专业人才的努力下首先要建立起符合国有企业内部需求的信息化平台,将会计工作转移到线上处理。利用信息化数据采集、汇总、分析的优势减轻会计人员工作量,能够帮助会计核算更快、更高效的完成既定工作。同时信息化平台的建设还能帮助国有企业保留庞大会计数据形成数据库,有利于在查漏补缺环节尽快找到问题。
  5结论与展望
  新会计制度下国有企业之间存在的个性化问题往往存在一定差异性,但显著问题却值得引起高度重视。在强调问题核心关键点的同时思考问题的有效解决措施,这个过程的重点在于掌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施实践的节奏,并且积极总结经验。各项问题的解决方案不是固化的、机械的,需要在灵活变通中找到适合自身运用的最优方式。
  参考文献:
  [1]陈康洁.论国有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J].中国民商,2021(2):114,116.
  [2]李克茹.新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影响[J].中外企业家,2020(26):10.
  [3]巩竹.新会计制度下国有企业的会计核算[J].经营者,2019,33(2):70.
  [4]汪志媚.新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问题的探讨[J].财会学习,2020(26):99-100.
  [5]陈烨.关于国有企业新会计制度下财务核算管理模式的探讨[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20(13):67.
  [6]叶远康.基于新会计制度视角的国有企业财务管理路径探索[J].现代商业,2021(24):175-177.
  [7]张良.新会计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影响及对策分析[J].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2021(11):25.
  [8]叶玉英.新会计准则下企业会计报表数据核算存在问题探讨[J].中国市场,2021(2):151,156.
  [作者简介]卫淼淼(1989―),女,江苏无锡人,本科,中级会计师,研究方向:会计核算。

nlc20230213125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445195.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