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信息化背景下电网企业财务管理效率与风险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亓帅 袁和成

   摘要:近年来,随着信息化时代的高速发展,“大、云、物、移”技术成为各个行业提升信息化水平的主要武器,电力行业也不例外。其中,财务管理信息化一直是电网企业的工作重心,但是信息化在提升财务管理效率的同时,同样提高了内部管控风险,信息泄露、岗位审批流于形式等问题时常出现。文章在分析信息化对电网企业财务管理效率作用的基础上,指出了信息化带来的风险并提出有关建议,旨在充分发挥内部管控的风险防范作用。
   关键词:财务管理效率与风险;信息化;电网企业
   一、电网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
   电网企业致力于为广大电力客户提供更加清洁高效的电力能源,无论是居民日常生活还是企业发展都离不开电力,所以如何提高电力服务质量,让客户用上满意电、放心电是电网企业一直探索的问题。在过去,电能表还是机械表的时候,抄表工作繁琐复杂,抄表人员不得不上门抄表,不仅工作效率低下而且给客户带来不便。如今,随着信息化水平提升,智能表已经全面普及,不仅抄表数据准确而且效率也高,降低了电网企业成本,方便电力客户用电管理。
   当前,一方面,信息化水平随着数据时代的发展得到大大提升,为电网企业信息化工作创造了条件,例如数据中台的构建和应用。另一方面,国家下大力度做好营商环境工作,提升电力客户满意度和获得感,对电网企业提出了更高的工作要求和标准。这就使得信息化在电网企业中应用广泛,财务管理信息化是企业管理信息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电网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能够作为核心,推动电网企业管理信息化的进程,对于信息共享、实时控制及决策导向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具有较强的推动力。电网企业财务管理在信息化背景下得到了长足发展,财务人员工作效率大大提升,电力客户用电更加高效和便捷。
   电网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会计电算化时期,在原电力部(即国家电力公司)财会应用计算机规划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本着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组织开发的原则,在系统内全面推广应用会计核算软件,实现会计核算电算化。2003年年底,国家进行以“厂网分开、主辅分离”为主要特征的电力体制改革,彼时分立的电网企业在财务管理信息化方面高度趋同,也为后续电网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2014年以来,国家将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作为会计改革与发展的重中之重,理论、指引、人才、信息化加服务的“4+1”管理会计发展模式逐步形成,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研究与应用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通过新建或整合、改造现有系统等方式,建立面向管理会计应用的信息系统,以信息化手段作为支撑,实现业财融合,推动会计管理功能的充分发挥,成为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未来发展方向。引入“大、云、物、移”技术对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架构做出调整或重构,全面开展财务管理信息化工作,以满足新时期管理会计I务需求,成为电网企业的共识。
   在此背景之下,以“大、云、物、移”技术为主要手段的信息化工作全面开展,例如线上审批签名,使得业务流转效率大大提升,但账户权限滥用等问题也接踵而至。由此,本文认为:信息化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财务管理效率,但相应地,内部控制风险也会提高。
   二、电网企业电费退款业务概述及现状
   财务管理工作一直是电网企业的一项重点工作,企业决策、核算等都离不开财务管理工作,财务管理与电力营销、电网建设等工作更是密不可分,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其中,财务管理与电力营销的联系最为直接、涉及面最广,主要因为目前电费账务工作需要营财配合,两者对电费工作要求相一致,营销作为业务前端完成电费的初始入账和销根,财务作为后端完成电费的集中回收和上交,营财之间通过凭证传递完成各自的记账工作。
   (一)电费退款业务概述
   电力营销直接面向客户,提供用电检查、电费管理等服务,电费管理中一项典型的业务就是电费退款业务。目前电费退款业务的基本流程是,客户携带资料前往电力营业厅或线上发起电费退费工单,营销人员进行各岗位审批,之后传递至财务。财务人员根据财务分级授权要求,审查资料后依次审批,并完成支付,同时反馈信息至营销系统,营销侧完成归档,至此整个电费退款业务结束。
   (二)资金集约中心简介
   近年来,山东省电力公司认真落实国网公司“1233”新型资金管理体系建设决策部署,上下同心、攻坚克难,扎实推进各项建设任务,走出了一条既符合总部要求,又契合山东实际的新型资金管理变革之路。2019年11月发文成立山东省电力公司资金集约中心,立足于全省“资金调控中心、收支处理中心、信息集成中心与安全监控中心”,聚集于“制度建设、人员配置、系统支撑”。资金集约中心是公司实施现金流“按日排程”、收付款“省级集中”及资金安全监控的业务支撑机构,下设资金调控处、收款处、付款处、账务处四个处室。
   其中,收款处旨在构建“集约化、精益化、智能化”电费管理体系,包括电费账户省级集约、收入按日精准预测、核算一体化线上完成、电费收入智能清分和销根、各级财务凭证联动生成、三方自动对账五方面建设内容。本文涉及的电费退款业务分析及流程优化,主要是在资金集约中心收款处的配合下开展并完成的。
   (三)电费退款业务现状
   目前,电费退款业务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即线上工单传递、线下资料审批。2020年4月份,为规范公司电费退款业务、提高电费退款效率,山东省电力公司财务、营销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电费退款业务处理规范>的通知》,规定了电费退款业务实行全流程线上操作(支撑资料线下同步流转)模式,并区分资金额度明确退款时限要求。退款流程规定:退款由营销部门发起,经营财数据接口集成至财务管控系统,退款成功后,系统自动反馈信息至营销,营销据此开展相应的业务操作和账务处理。该业务在财务侧共有2个步骤、5个岗位。步骤1具体包括2个岗位(以下简称岗位1、2),步骤2具体包括3个岗位(以下简称岗位3、4、5)。退款时限要求:5000元以下的,从电费业务受理开始到完成付款手续,不超过4个工作日;5000元及以上的,不超过5个工作日。通知下发后,各单位认真执行,公司电费退款业务实现全过程线上流转退款工作质量得到一定提升。

   电费退款业务错综复杂,目前部分下级单位还存在退款时限过长、退款对象选择标准不一致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选择2020年11月至2021年1月电费退款情况进行深入分析。这三个月期间,共计发生电费退款19432条,涉及金额5003.29万元。其中5000元以下的由18319笔,涉及金额447.03万元;5000元及以上的有1113笔,涉及金额4556.26万元。
   (四)电费退款业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1. 超时限问题
   本次y计涉及电费退款业务19432笔,平均时长5.56天,超时限8876笔,占比达45.68%。其中,5000元以下的8539笔,平均时长6.71天;5000元及以上的337笔,平均时长5.92天,超时限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流程环节方面,针对超时限电费退款单据,从线上单据审批、支付制证包含的2个环节、5个岗位看,主要体现在单据审批环节(岗位1、2),岗位1影响退款业务超时限占比达30%以上,岗位2影响退款业务超时限占比达50%以上。主要原因是部分单位在线下纸质资料尚未整理完善,就率先发起线上流程,工单只能暂时停留在单据审批环节。并且部分单位线下资料整理时限过长,也严重影响了退款效率。
   2. 退款账户与营销用户不一致问题
   本次统计涉及电费退款业务19432笔,退款账户名称与营销用户名称不符的有6619笔,占比达34.06%。其中,5000元以下的有6168笔,5000元及以上的有451笔,退款账户与营销用户不一致的问题较为突出。对公账户退款至个人账户的有726笔,涉及金额461.47万元,占比达10.97%。其中,5000元以下的有563笔,5000元及以上的有163笔,对公账户退款至个人账户的问题较为严峻,资金安全风险较高。
   3. 电费退款业务其他管控指标
   为了对电费退款业务进行具体管控,综合考虑三个指标,分别是业务真实性、会计资料归档及时性和岗位不兼容落实情况。
   指标1:业务真实性,即电费退款业务真实发生,不存在操作指标等情况。
   指标2:会计资料归档及时性,即电费退款业务发生后,相关的会计资料能够按照期限要求及时归档。
   指标3:岗位不兼容落实情况,即在整个电费退款业务审批过程中,各岗位人员严格按照程序审批,不存在一岗多批的情况。
   经过审计检查发现,部分单位存在退款资料未经审批或资料不全便进行支付的情况,但业务均为真实发生的业务,仅有1笔为重复业务,工作人员未能及时发现作废,但未导致重复支付,所以指标1完成较好。
   线下资料审批虽然易造成退款超时限,但由于财务人员收到资料后方进行支付,因此会计资料归档能够按时完成,指标2完成较好。
   线下资料在签字审批过程中,各岗位人员均能严格落实岗位不兼容原则,不存在一岗多批的情况,仅有2笔业务出现同一人重复签字的情况,但属于误签,线上审批仍由各岗位人员分别审批,所以指标3完成较好。
   三、电网企业电费退款业务优化及成效
   (一)电费退款业务优化概述
   针对电费退款业务当前存在的两大问题:超时限问题、退款账户与营销用户不一致问题,山东省电力公司资金集约中心积极进行优化改进,采用信息化手段,在全省推广无纸化操作,对退款资料进行严格审核,提高退款效率。
   一是实现影像资料传递。参考资金中心集中支付审批的规定,扩展营财系统集成信息,打通营财影像传递通道,集成营销、财务、云平台、影像等4个系统,实现营销侧书面凭证影像化传递。财务人员根据影像资料先行进行审批支付,线下资料按期交接。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基础上,最大限度提升电费退款效率。
   二是增加退款工单回退功能。电费退款工单发起后,对影像资料有问题的工单,财务人员可以将进行回退操作,将工单回退至营销系统后,由营销人员补传相关资料后重新发送至财务系统。这样既提高了工单流转灵活性,也确保影像资料完整准确,每笔支出有据可依。
   三是规范线上审批流程。当前公司电费退款线上流程与资金分级授权线下签字流程,营销侧已经实现完全一致,财务侧尚未一致。按照资金分级授权要求,完善财务侧审批环节(增加岗位2),对退款资料进行层层审批、严格把关。
   四是取消线下资金支付申请表签字。整个电费退款流程完全采用线上审批,流程结束后统一进行打印归档,确保会计资料归档完整。
   通过采取以上信息化手段,营销及财务系统自动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整个营财流程更加畅通,业财融合度大大提高。
   (二)电费退款业务优化效果
   公司于6月份开展试点应用,并于7月中旬全面上线推广。从7月份线上推广至10月份,全省发生电费退款业务累计14231笔,金额合计3197.14万元。其中,5000元以下的有13615笔,涉及金额264.80万元;5000元及以上的有616笔,涉及金额2932.34万元。
   1. 超时限问题
   从7月份线上推广至10月份,全省电费退款业务财务支付平均时长为3.27天,较优化前缩短2.29天,超时限2778笔。其中,5000元以下的平均时长3.30天,较优化前缩短3.41天,超时限2641笔;5000元及以上的平均时长2.69天,较优化前缩短3.23天,超时限137笔。
   流程环节方面,针对超时限电费退款单据,由于在财务侧增加了1个岗位(即岗位2),现有业务流程包括2个环节、6个岗位。虽然超时限问题仍集中在单据审批环节,但因岗位1、3(对应原来的岗位1、2)超时所占比重已大幅度下降,所以造成部分单据超时是因为岗位2为新增岗位。在一定程度上,电费退款流程优化提高了岗位审批效率。

   2. 退款账户与营销用户不一致问题
   退款账户名称与营销用户名称不符的有2196笔,占比达15.43%。其中,5000元以下的有1981笔,5000元及以上的有215笔,退款账户与营销用户不一致的问题得到明显改善。对公账户退款至个人账户的有181笔,涉及金额103.91万元,占比达8.26%。其中,5000元以下的有67笔,5000元及以上的有114笔。对公账户退款至个人账户的问题也有所减少,资金安全风险得到有效管控。
   (三)问题及采取措施
   此外,对无纸化操作上线以后发起的退款业务进行检查发现,有3笔单据未上传或漏传影像发起支付,而且存在少数单据(1笔)为调整指标发起,实际并未发生支付,属于空走流程,这为电费退款业务管控带来风险。同时,由于流程优化后,财务人员通过线上审批即可进行支付,这为会计资料归档带来了不便,降低了归档效率。针对新增岗位,由于权限配置问题,1笔工单出现使用一个账号进行两次岗位审批的问题,违背了岗位不兼容原则。所以,电费退款业务流程优化后,上述的指标1、2、3(分别对应业务真实性、会计资料归档及时性、岗位不兼容落实情况)均出现问题,指标管控较差。
   核查出上述问题后,公司立即要求有关单位进行整改并通报。第一,对于影像缺失的工单,借助线下资料进行重新核查,资料均完整准确,资金支付合理。第二,对于空走流程,改进系统设置,同时严肃要求各单位不得发起该类工单。第三,收集全省财务账号,重新进行权限配置,使之符合岗位不兼容原则。第四,针对会计资料归档不及时的问题,定期进行抽查,对电费退款业务资料归档不及时的单位,加强通报考核。同时,要求各公司开展营财协同培训,抓紧学习电费退款业务新流程,避免人为原因导致电费退款不及时,引发客户投诉,助力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客户用电体验。
   四、相关建议
   针对电费退款业务,采用信息化手段优化流程,提高了电费退款效率,优化后财务支付平均时长明显缩短,退款账户与营销用户不一致问题也得到了明显改善,但也出现了空走流程等问题,加大了内部控制风险。因此,本文得出如下结论:1.信息化对电网企业财务管理效率的提升有积极作用;2.随着信息化水平的提升,电网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风险也加大。这些都是今后信息化工作开展的方向。
   一是完善原始凭证稽核控制。随着对财务系统进行技术优化,大量的原始凭证由线下转移到线上,这就要求系统控制也要相应优化,对上传的资料进行严格检查,确保原始凭证上传完整,严禁财务人员对缺乏资料的业务流程进行审批。
   二是加强业务流程管控。优化系统控制,对发起的每笔业务流程均应进行严格审查。做好事前预防,严禁发起虚拟业务、空走流程。事中监控,发现异常数据立即终止流程。事后分析,定期对业务流程进行统计,抽查业务的真实性。
   三是严格落实岗位不兼容原则。落实“一人一岗、职责分离”原则,对同一账号进行多岗位审批的业务,系统应发起预警,终止流程或回退到上一岗位,重新进行审批。同时,应对系统账号做好权限分配,严禁一人多岗的情况发生。
   四是健全会计资料电子化管理制度。对线上传递的原始凭证,要做好技术支持,合理进行数据存储与调用,严格执行数据保密工作要求,防止数据泄露。同时,要开发电子化凭证打印功能,方便财务人员打印使用,确保会计资料及时归档。
   五是打造信息化复合人才。在信息化基础上,要做好业财职责分工与落实,实现业务闭环管理,提升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大人才梯队的建设力度。业务人员应掌握财务工作要求,财务人员也应积极学习业务,并熟练掌握业务流程,同时积极主动参与跨领域交流与合作,成长为复合型人才。
   五、结语
   信息化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工作面临着机遇与挑战,电网企业更是如此,在为电力客户提供清洁高效能源的同时,做好财务管理等辅助活动,落实各项信息化举措,提升企业价值链管理。
   一方面,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提升电网企业财务管理效率,解放财务人员的双手,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企业管理决策中。但另一方面,信息化也带来一系列问题,例如数据保密、岗位审核等。只有妥善处理好效率与风险的关系,找到两者之间的平衡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才能达到价值最大化。下一步,山东省电力公司资金集约中心将加大力度应用“大云物移智链”等先进技术,努力拓展收付款“省级集中”应用深度,深耕现金流“按日排程”管理细度,加大资金安全管控力度,进一步提升资金中心运行质效,为“1233”新型资金管理体系的常态化运行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叶明,周振,贾晓希,郑天娇,汪瑾.电网企业厚云薄端财务信息化建设与应用――以A公司财务信息反映应用为例[J].财会通讯,2018(16):112-115+129.
   [2]马桂玲.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J].电气传动,2019,49(11):118.
   (作者单位:国网山|省电力公司资金集约中心)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445569.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