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要了解自己的风险承受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占昕

  北京四年、英国两年,王颖经历了从求学到创业,到出国深造再到回国。2004年,加入花旗银行,再一次从上海出发在新加坡在职学习两年,2006年,终于回到了本土,开始就职于花旗(中国)银行。
  人生就是一次长时间的投资,最重要的是自己想要什么。
  要了解自己能够承受什么样的风险,或愿意承受什么样的风险,“我给自己做过风险测评,我是一个相对保守的投资者。”王颖笑着对记者说。平时的工作比较忙,王颖告诉记者,个人的理财重在求稳,选择的产品通常只要跟着大的市场看就可以。
  在王颖看来,理财亦是项十分考究的细活儿,面对让人眼花缭乱的产品信息,“投资者要知道自己买的是什么,知道产品的风险点在哪儿?每月我会先把三分之一的钱放起来,剩下的再来做投资”。
  王颖告诉记者,买的最多的还是国外的债券和国内的基金。“债券的一个好处在于每年有固定的票息,只要公司不违约,即公司不倒闭和经营状况没有出现特别的不善,一般都会固定付息;指数型基金只要抓住市场大势,无需做太多功课,对于忙碌的上班族,还是非常合适的。”
  如此稳妥的投资,大概收益率会是多少呢?
  “5%~10%,当然,对于风险偏好较高的客户而言,这样的投资回报会显得较低。”王颖告诉记者,“但对于我,8%的收益率是我能够接受的一个理想回报。”
  不求高但求稳,王颖买债券基本都会“持有至到期”。“短期的交易投资,考虑到交易费用,说实话,没有一个很划得来,所以我更偏向于长期持有。在合适点位买进的债券,我基本都会持有到期满。”王颖告诉记者。
  聊起投资债券的经历,王颖颇有心得,“光看收益了解产品是不够的,很多产品收益率还可以,但伴随的风险有多大,拿到收益的机会有多大,都要清楚。”
  例如2008年,澳元汇率让人眩晕的跳水,短短的三个月内澳元/人民币跌幅高达36%,王颖看到了机会,“当时通用电气(澳元)债券价格跌到了80元左右,债券是这样的,不管市场价多少,只要发行人不违约,到期了一定按面值100元给你,加之8%的票息,看到这两点,我将人民币换成了澳币,买了债券。”
  “当时的这笔收益对我来讲主要有三个部分,一个是外汇汇率变动,一个是资本利得,一个是8%的年票息。”提起判断的经历,王颖至今记忆犹新,“8%的票息是稳定的,只要发行人不违约,是一定可以拿到的。”
  对于当时的澳元汇率变化,王颖告诉记者,虽然不是不存在进一步走弱的风险,但从2007年的6块多跌到2008年的4块多,个人判断其下行的风险不会很大。“有的人在市场低迷时非常恐惧,但我认为,在市场低迷时可以分批小金额的资金慢慢地投入,在一个已经跌了30%到40%的市场中,反弹的可能性往往大于下跌的可能性。”当时,王颖还配置了丰田汽车(澳币)债券,用来分散投资的风险。
  从早期的单身公寓小户型房产投资,到出于喜爱投资小额艺术品,再到现在投资日常的债券和指数基金,王颖告诉我,现在愈发地深刻体会到:有一个固定收益是多么的好!
  王颖建议,一方面,在市场震荡时,每个人都需要一个稳固的回报,固定收益型产品就是最好的选择;另一方面,个人和家庭在资产的配置中,亦需要一大部分投资在稳固的产品上,帮助稳定收益,降低风险,毕竟高风险是点缀。“例如部分基金的波动性较大,当市场起来的时候,会得到很高的收益;相反在市场不好时,其下跌的幅度也很大。这部分只是点缀,最主要的还在固定收益。”
  投资有时是需要调整的,从自己本身的风险承受力来看,王颖就会考虑配置较小一部分的资金在本地的指数类基金。比如去年年底,市场估值偏低,适当配置一些股票型基金,这样可以分享市场的涨幅。若对于股票类基金的风险有所忧虑,那么王颖告诉记者,还可以关注一些债券型基金,“要知道投资的是什么,如果是高收益的债券型基金,它的风险可能也不低,我会细查产品,包括主要投资的债券评级,投资市场,是否有固定或目标配息等等。比较起来,债券和债券型基金,还是相对适合保守型投资人。”
  “这里分享的主要是一点个人投资心得,投资前要了解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如果一个追求高收益的投资人,那么就要做好承担高风险的心理准备;不过我建议大家一定要考虑资产配置,自己的投资组合里既有债券,也有股票,既有国内投资标的,也要适当配置海外资产,这样才能在不同的市场环境内承受相对较低的波动,获得相对稳定的收益。”王颖笑着说。■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6617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