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京津冀大中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比较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自主创新已经成为企业持续生存与发展的动力和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以创新支撑和引领区域经济的科学发展,越来越成为地方政府的共识,通过对京津冀地区大中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进行评价,企业可以将自主创新和发展战略结合在一起作为企业发展的驱动因素,不断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同时根据评价结果,还可以发掘各地区企业自主创新的优势和不足,为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提供参考建议。
  【关键词】自主创新;指标体系;综合评价
  
  1.引言
  
  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灵魂。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自主创新已经成为企业持续生存和发展、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加强企业自主创新,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的一项重要的战略决策,也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1]。自主创新已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动力和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科学、准确地认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大小是企业确定提升其自主创新能力方法与途径的前提。因此,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的研究具有很大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通过对京津冀地区大中型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的评价,可以对区域内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水平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发掘各地区企业的创新优势和市场价值,同时根据评价结果,可以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提供参考依据,从而进一步提高企业乃至区域整体的自主创新能力。
  
  2.京津冀地区大中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模糊性的存在,有些指标难以用现有的统计指标直接衡量,如反映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情况等,在现实中很难科学准确地量化,需要经过反复调研和推敲。此外还应考虑评价指标体系的可操作性,所选取的指标最好能够从各种统计资料上直接获得或者通过计算后获取,使理想化的指标体系能够现实化,并可以进行量化处理。评价指标的经济含义要明确,口径要一致,核算和综合方法要统一,以达到指标的动态可比性,保证指标比较结果的合理性、客观性和公正性。
  2.2 区域大中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本文在建立指标体系时,参考有关研究资料,结合京津冀地区大中型企业自主创新的实际情况,综合运用专家调研法、相关性分析、鉴别力分析等方法,本着可比性与可操作性、全面性与代表性、层次性与系统性、科学性与准确性相结合的原则,选取了4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最后得到区域大中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3]-[6]如表1所示。
  
  3.区域大中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
  
  3.1 指标权数的确定
  权数是表征因子相对重要性大小的表征量度值。客观的权数能反映实际情况,使评价的结果有较高的实际价值。用层次分析法计算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权数,是解决综合评价中对非定量事件作定量分析的一种简便方法,也是对人们的主观判断做客观描述的一种有效方法。使用该方法确定的权数,能反映实际情况,使评价的结果有较高的实际价值。本文采用层次分析与德尔菲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指标的权重如表1所示。
  3.2 评价方法的比较分析
  每一种评价方法都有其各自的优点和局限性,各有不同的适用范围。如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属于多元统计评价方法,是一种不依赖于专家判断的客观方法,因此可以排除评价中人为因素的干扰和影响,而且比较适宜于评价指标间彼此相关程度较大的对象系统的综合评价,并且无视指标的实际重要性,过于强调指标数据的客观性,而且评价结论具有相对性;功效系数法和综合指数法都适用于有明确目标或参照系的问题;数据包络分析法的应用范围限于一类具有多输入、多输出的对象系统的相对有效性评价;灰色关联分析法要求样本数据具有时间序列特性等。本文综合比较各种评价方法,根据京津冀大中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的目的和需求,同时也考虑到评价效率、复杂性及成本的问题,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京津冀大中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进行评价。
  3.3 自主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模型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可以有效地分析和处理各种不精确、不完备、不确定性的信息,在评价过程中能够考虑一些模糊因素,综合各种因素对事物做出评价[2],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主要原理如下。
  设为种因素(或指标),为种评判,它们的元素个数和名称均可根据实际问题需要由人们主观规定。由于各种因素所处的地位不同,作用也不一样,当然权重也不同,因而评判也就不同。人们对种评判并不是绝对肯定或否定,因此综合评价应该是上的一个模糊子集,其中反映了第种评判在综合评价中所占的地位(即对模糊集的隶属度:。综合评价依赖于各个因素的权重,是上的模糊子集:
  其中表示第种因素的权重。因此,一旦给定权重A,相应地可得到一个综合评价B。
  3.4 我国各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
  根据以上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本文根据2007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4-2007年《中国统计年鉴》及部分地区的统计年鉴和科技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对全国30个地区的大中型工业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
  为了更好地说明模糊综合评价法在区域大中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研究中的重要应用,本文以北京地区为例详细介绍其大中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过程。由于篇幅有限,其他地区只给出评价结果,过程不再详细叙述。
  首先,计算北京市大中型企业自出创新能力评价指标隶属度,得到隶属度矩阵,如二级指标所对应的二级指标隶属度矩阵为:
  
  相应的权重为:,则用模型计算得:,同理,可以得出其他地区的大中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结果。
  根据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得到的最终结果,如果按照最大隶属度原则,从整体上看,北京的大中型企业有很强的自主创新能力,但这一概念较为模糊,无法准确刻画地区之间的差异。为了从综合的角度来评价各地区大中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进行比较研究,本文采用等级参数评判法进一步进行评价。首先,对评语集V中的各评语给出相应的等级参数:80分及以上表示自主创新能力最强,75-80表示自主创新能力较强,70-75表示自主创新能力一般(处于中等水平),60-70表示竞争力水平最弱(自主创新能力亟待提高)。然后,根据等级参数列向量,利用向量的内积运算计算出各地区大中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得分,根据评分得到我国各地区大中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强度分布表,如表2所示。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区域大中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所有指标,都对评价结果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为了能更准确地做出评价,本文选用了加权平均模型。
  
  4.京津冀大中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析
  
  从整体上来看,京津冀地区北京市的大中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最好,天津次之,分别列于全国30个地区中的第6位和第7位,河北省处于中等偏下水平,自主创新能力一般。京津冀具有科技、人才和信息比较优势,科技经费投入总量较大,众多科技领域成果丰硕,区域科技合作机制初步建立,并形成了三省市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区域科技发展格局。北京在科技活动成果方面领先,已成为京津冀地区的基础科学园区、自主创新基地和高技术产业中心;天津在发展高技术产业方面突显实力,成为国家科技产业化的重要地区;河北在传统工业改造、农业科技发展等领域也取得瞩目进展,在消化吸收京津科技资源方面前景广阔[7]。下面对京津冀区域内的大中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区域科技发展能力,进行一下内部比较分析。

  4.1 企业自主创新综合能力呈现两高一低局面
  北京在科技进步环境、科技活动投入、科技活动产出、高新技术产业化等方面处于领先优势,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强;天津在高技术产业化方面具有明显的领先优势,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河北省的科技水平、科技人力资源等创新要素与以上两地相比,差距较大,绝大部分主要创新要素指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三省市的科技创新资源分布不均衡。
  4.2 科技投入水平呈现一高两低局面
  从评价结果可以看出,北京在R&D投入、科技活动人员比重、R&D投资比重等方面处于绝对优势,总体上呈现两高一低局面。2007年,三省市科技经费筹集总额分别为992.28亿元、278.14亿元、164.01亿元,占全国比例分别为12.89%、3.61%和2.13%(图1),一高两低状况明显。
  从三省市2007年地方R&D投入情况可以看出,北京的投入约为天津的4.4倍,河北的5.6倍。2007年,北京的R&D支出占GDP比重约为天津的2.4倍,河北的8.2倍(表4、图2)。
  随着全社会科技活动经费的不断增加,京津冀地区R&D经费投入也不断增长[8]。与2007年相比,2006年北京、天津、河北的R&D经费投入分别为433亿元、95.2亿元、76.7亿元。可以看出,北京的绝对数量是最高的,但天津的科技投入增长速度十分引入注目,科技投入有望迅速提高。
  另外,三省市科研经费投入来源比重显著不同:北京市科研经费中政府投资占很大部分,主要是由于首都的各大科研单位承接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较多;而天津及河北则是由企业提供的满足自身生产目的的研发资金占优势。再结合R&D经费投入量来看,一方面,反映出北京的科研实力比津冀两地要高很多,属于全国性的研发中心;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北京和津冀两省市的差距并不是仅仅由经济因素决定的(图3)。
  4.3 企业自主创新产出各具特色及优势
  北京市智力资源密集、科技投入多,加之国家和北京市政府高度重视基础科学和高技术研究,使得北京市在科技活动成果方面遥遥领先,已成为区域内创新成果分布的重心地区,并且北京市在发明占全部专利授权量的比例上,较天津和河北省高,体现出了其自主创新的力量和基础研发的实力。
  天津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产业规模初步形成,很多指标已经超过北京或与北京相当,高新技术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普遍高于其他企业。目前天津市已经初步形成了以电子信息为主导,生物和现代制造、新能源以及环保等快速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群,而且国家北方环保科技产业基地、国家软件产业基地等都落户于天津。
  河北省在传统工业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创新、传统工业节能降耗技术创新、传统工业以清洁生产为共性的先进适用技术创新、传统工业新材料技术创新等多方面取得一定进展及经验积累;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在农作物抗逆、轧制技术等方面形成一定规模的研究群体;在农业科技领域,河北省将主要力量集中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技术、果蔬等新品种选育及开发等方面。
  
  5.小结
  
  以北京为龙头的京津冀地区是我国三大战略性发展区域之一,而且也是我国知识创新资源最为密集、知识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提升区域内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强技术创新,建设和完善京津冀区域创新体系,不仅可以释放北京的创新能量,发挥北京的知识和技术辐射作用,而且通过互联互通,交流合作,可以形成跨部门、跨地区产学研网络,达到区域协同创新和区域繁荣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中国统计局网站.各地方统计局网站.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7.
  [2]李国平,李岱松等.京津冀区域科技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4).
  [3]邹林全.企业创新能力评价的比较[J].企业管理,2007.
  [4]张首芳.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相关理论问题探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4).
  [5]唐琼,张克俊.地区大中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应用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08.
  [6]任彪,李少颖,梁婉君.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7(11).
  [7]仇菲菲,庞智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测度与评价方法研究综述[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8(2).
  [8]周民良,于美霞.省域创新能力的比较与评价[J].学习与实践,2008.
  [9]刘俊芳.京津冀都市圈协同发展与金融支持[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7.
  
  作者简介:
  黎朝晖(1970―),男,北京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管委会产业规划发展处主管工程师,研究方向:项目评估、产业规划和企业管理。
  张小薇(1983―),女,黑龙江牡丹江人,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数量经济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企业评价、项目评价。
  李岱松(1971―),男,北京工业大学兼职教授,研究员,北京市科学技术评价研究所所长,研究方向:科技政策、科技规划、科技项目评价与管理、企业评价。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681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