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听话听音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瑞起

  “何支书!――吃元宵――啦!”
  ――戏曲《夺印》地主婆“烂菜花”当街的吆喊
  
  家乡,是一个缺少歌声的地方。现在人们盖房时,也不再吟唱过去的“夯歌”了,那夯地基、扛着房梁上房时抑扬顿挫的歌声,已经逝去了。真要细究起来,现在大概很少有人能再说全歌词、拿准曲调了。以往这个在家乡仅有的、还能听到唱歌的场面,而今也不存在了。所以我一直以为家乡是一个缺少音乐韵律的地方。
  不擅长用引亢高歌来表达感情,这既与地理环境有关,也与家乡人文化性格上的含蓄、内敛有关。如果有谁站在村后放大嗓门高歌吟唱的话,肯定会被别人认为“这个人的脑瓜子有毛病,是个大傻子”;如果有谁闷在青纱帐里伸长脖子大声喊唱,保不准会被别人误以为里边出了人命案。家乡人习惯借用其他方法来宣泄感情、排解烦闷,方式有很多,比如哼哼戏曲台词,低声慢吟几句流行歌曲,最主要的还是拈词造句的说话,通过言语来表达为多。在本地将这称作“说话拉套(音涛)”,以“拉套”来形容可谓画龙点睛。乡下人说话是很有学问的,寓意丰富,人人都可称得上是语言艺术的匠人。我就曾在家乡参与过一场关于WTO话题的讨论。
  有一次到距村子十里多地的一个亲戚家去串门。这个亲戚的年龄近七十岁,没多少文化,仅有的“文化”也是解放以后扫盲后补的。不过他在村中威信高,是一个村干部。
  快到中午吃饭时,恰巧一个从城里来的亲戚也来串门,三个人坐在炕上,吃饭时就闲聊起来。当话题涉及到城里亲戚所在工厂的生产情况时,他就抱怨地说:“我们厂放假都快一周了,原来厂子生产的产品外销挺好,可现在根据WTO国外说我们的产品是‘倾销’,订单的活全停了,现在大家都等着听‘息’呢!”说到这个话题,当村干部的亲戚似有不解,他问什么叫“WTO”啊?这个“WTO”在乡里、县里开会也常听人说,它究竟有什么好处?这个“洋码子”的念法总也记不住,它与我们农民种地有关吗?
  我们两位城里人极尽能事地向这位当村干部的亲戚解释了“WTO”,并且一致断定目前好像还未与家乡农民的种地发生直接的联系,但以后可能会有影响。最难办的就是让这位村干部亲戚念准这三个英文字母了。不过,还是在城里搞生产的亲戚有办法,以一种联想记忆的方法说道:“那个‘W’你就记成先打你一个‘大脖溜’,那个‘T’记成‘梯子’的‘梯’,那个‘O’记成一个‘套’,‘沤肥’的‘沤’就得了”。当村干部的亲戚想了想,最后来了一个概括:“不就是有便宜大家伙一起‘占’吗!这个叫‘大脖溜’(W)的洋码子,依我看,更像是一个老娘儿们翘举着两腿躺在地上,要躺大家一起躺,谁也别站着!要么就像大家一起泡澡堂子,都光着屁股,谁也别穿衣服。这个叫‘T’的‘梯子’,不是‘梯子’,它是只有一条腿的‘凳子’,一条腿的‘凳子’就是‘踩高跷’,就看你会不会玩了,玩不好就会跌跟头。那‘沤’肥的‘O’,实际就是个‘脖套’,拴羊牵狗的‘脖锁’,你可以牵我,我也可以牵你,对不?”这一番话差一点没把我震倒――太绝妙了!谁说中国人不懂国际规则?连我村野之中都能有这般高论。它生动形象并已农村特色地将“WTO”所有的利弊、所有争议全囊括了进去。
  这番话对我也产生了想象深化的引导,它使我回忆起小时候泡澡堂子的情景:在天津南市的“玉清池”,每当你进入雾汽腾腾的澡堂子时,你总能看到有一些比你已早来的一帮大老爷们泡在池子里了。因为你是小孩,又是后来的,他们总会有意无意地把你上下打量一番,这些人赤条条的泡伏在水池子里,你也不知道他们究竟穿没穿内裤,总之你看不清他们的全貌。当时我常在心中暗骂:“妈的,你们这些‘老梆子’!看什么看?跟你有什么不一样?”其实这不正是“后来”加入WTO的年轻中国与“早来”的老牌发达国家之间关系的映照吗?
  它继而又使我想起那句俗俚的话:“我们一起洗过澡,谁还不知道谁那个雀儿!”这话似乎有莫逆亲切“不见外”的意思,好像也有“谁不知道谁那两下子”互无猜忌的含义。想必有时候人们对规则、制度设立的初衷及其有可能带来好处的期望即是如此的吧,而无须管它是国际的、还是国内的了。
  依此可见,家乡人的语言包含的信息常常周转而含蓄,富有意味,而接受信息的一方则一定要准确判明全部内容。有时“听话听音”补全对方未言的语句及“潜台词”是基本的方法。
  
  委婉的否定句
  
   按现代汉语语法,运用否定句式时,只管先将“不”放到中心词的前边即可,例如表示对一种事情不了解、不清楚,我们采用直接否定的方法“不知道”就是了。但是这个意思的表达在家乡则要说成“知不道”,也即把表示否定的副词“不”,放到动词“知”的后面。或者,家乡人这么认为,当头就拒绝多难为情,还不如躲在后边,埋藏得不显眼更婉转些。不直接的否定,于是就有了“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效果,这就是柔和的否定句。
  熟人之间当然就不必有这样的拘泥了。乾隆十九年,乡人纪晓岚准备参加会试,想约同乡才子张琏同行,在纸上写:“纪五问张五,进京会试不?”这是探试的语气,将“不”放在了最后。张琏则在原信上大大地写了个“不”字作了回信。
  
  绕着弯的骂人话
  
  国骂“妈的”,北骂“操”、粤骂“”都显太过直白。在本地是以“丫”为俗骂的,与京骂的“丫”是同字。关于“丫”骂是京人频频挂在嘴边的,但从未见过全解,“痞子文学”中也没找到原委。其实家乡中这种俗骂的全句是“丫头养的”。什么叫“丫头养的”,也即是说被骂者是非婚生的,生母是在做丫头时就生养孩子了,这不仅涉及到生母的操守,更害及生子的尴尬,攻击面广且悠深,是“骂街不吐核”。
  骂的方法中还有一种转移、嫁接的技术,女性在此方面最见长。如果两个妇女有成见,不愿直接冲突,便会采取打自家孩子,伴与骂骂咧咧来指桑骂槐。一妇女手举得高高的,但手落下时又轻轻的,正在“打”自己的孩子,而眼睛却盯着一位正路过的妇女,说道:“我打死你这不识好歹的孩子,你这张臭嘴到处瞎嚷嚷,下次我就撕烂了你这张臭嘴,看你还敢乱说话不!”这八成是“打”孩子的妇女听到路过的妇女曾私下议论自己了,她提出了警告。两家邻居一墙之隔或门对门,由于宅基争议有了矛盾,又不便直接大闹,你就听吧,各自打狗撵猪轰鸡的骂词就别有含义了:“你这不懂规矩的‘畜生’,你天天往屋里钻,这是你呆的地界吗?你下次再没规矩的乱跑我就打断你的腿!”骂者往往都说得暗有所指,细听内容,你就可以猜出影射的是谁,说的是什么事了。
  直接的对骂不一定是仇人,有很多是调侃。我在集市上就见过两人的“表演”:甲与乙在相距不足五米的地方遇见,只见甲快步扑向乙并念念有词:“你个王八羔子,我找你找得好苦,总算让我逮着你了。”再看乙,劈头就给甲一拳:“你个兔崽子,我还以为你被车撞死了,你没死呀?”粗看,以为仇人见面分外眼红,再看两人早已勾肩搭背拉拉扯扯互敬香烟。呵,原来是莫逆的熟人,以对骂开场,取代了俗套。
  
  诚恳的虚让
  
  在乡村中,人与人之间的往来,有很多客套话、虚让话。对待这些寒暄你不能仅看言辞的内容,你一定还要参照环境,注意其他的形体语言,如此才能听出真实意图,否则你就容易会错意,闹出尴尬来。比如,路过某村,遇见熟人或亲戚,常有的礼让词是:“你进家来坐坐吧?”、“吃完晌午饭再走?”,如果你当真进去做了客,并打算吃了中午饭再走的话,那可能就会尴尬了。说话者并不虚伪,他(或她)是诚恳的,只不过他的表达仅是向你流露出一种敬意和亲切而已。中国人对敬意、亲切的表达一般不愿采取直接的方式,不像西人直白的“我崇敬您”、“我喜欢你”或“牛仔”的坦率――“我欠你一个人情!”“我欠你的人情已还了,谁也不欠谁的了!”中国人似乎更愿意倾向于在其中加入实惠的内容。实际上,这样的表达是一种托词,它“托”出了盛情及决心,而人情关系也由此烘托而出。但如何分辨是客套还是诚心的邀请呢?你注意句尾的语气就是了。如果是设问、试问的语气,那仅仅是友好的虚让,如果语气斩钉截铁,并伴有拉、抓的动作,那就是十足的诚意了。

  
  先有铺垫的求助话
  
  贸然求助于人是难于启齿的,而且还惧怕对方的拒绝,这是人之常情。但是善于言语社交的乡人,大多数时候是会很好的处理这类事情的。有求于人的事无外乎借钱、为子女在外找工作,或遇到麻烦事需要帮助找关系这几种。这些请求帮助的开场通常是迂回、周转、预热、联想,而后根据彼此认同的程度再点破主题或者干脆到此为止什么也不说了。求助的事项重大,铺垫的长度、厚度就越大,如果学会了听话听音,基本上你就能从求助者的第二、三句话中听出来意了。
  “是我,听出来是谁了吧?你前院的五叔。”电话那头传来你分辨不清是谁的声音;“你歇下了吧?”明明才是夏天的晚上八点;“你吃了吧”顺序倒错了。话已至此,你就要打醒精神了,接下来肯定会有你意想不到的事要讨论:“你不忙吧?我有点事跟你说,你记得吧,我家的大小子,你兄弟……”我未见过这位“兄弟”,但是在说出正题之前,顺着这位“兄弟”,还会有一段渐进渗透、徐徐切入的过程……
  这类事经历多了,我也逐渐明白了家乡人这种叙事的苦衷,拉长话题是让你尽可能设身处地的想象问题所在,更重要的是不想让没有思想准备的你有额外的为难。拉长的过程实际上是时时处处让你有机会可以含蓄间接地表示拒绝、否定。这样,即使帮不上忙,两厢也不会互伤情面,也即在求助之前,早已为你留下了退路,由你定夺吧。
  我一直在想这些语言习惯是怎么形成的,这种高超的水平是怎么炼就的。这些饶有意味又不失深刻的语言不是大众在生产劳作或生活中自发产生的。我推想,它的原创大概应是散落在村村庄庄中以耕读为业,能“识文断字”的那些农人吧。这些人是农村话语的主流,特别是当北方漫长的冬天来临,家家户户处于农闲之际,几个大老爷们儿偎在火炕上,有的吧嗒着旱烟袋,有的嗑着瓜子,盘腿坐在炕上还能做些什么呢?在这悠闲的猫冬时光里,长长短短的各色故事便开讲了,那些鲜活的词语、色彩斑斓的段子也就从那张火炕上卷带着热气一起“蒸发”出来了。
  更何况,沧州原本就是《诗经》的国度,《诗经》的以口相传,能不在本地留下痕迹吗?我一直在揣度,而且总有这样的发现,本地人的口音、咬文嚼字的韵律和节奏总能在《诗经》的吟颂中找到影子,有着暗合《诗经》赋比兴的手法。《诗经》不就是古代的“歌曲集”吗?其最初的表达方式是“说唱”,并且还有曲调及乐器伴奏。现在周杰伦及歌曲的“说唱”风是否也是从中汲取的灵感,或本就是人的“歌性”使然而不谋而合也未可知。《诗经》中的民歌、官腔、雅歌、土调、颂曲、骂声大规模地普及传播首先是在沧州开始的――沧州原来还是中国最老的歌曲发祥地,中国音乐的故乡。从来“诗”与“歌”是难以分离的,而“诗”与“歌”的韵味仍在家乡流传。
  原来家乡还是一个出产“诗”与“歌”的地方。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775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