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含义和形式研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谢洪兰

  摘要: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环节,其地位和作用不容忽视。迄今为止,实践教学的开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诸多问题,阻碍其达到实效性。笔者对多年教学经验进行总结,认为主要问题之一是人们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含义和形式没有清晰的了解。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含义;形式
  
  一、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含义
  
  思政课是高校的一门公共课,长期以来其教学主要依靠单纯的理论教学来进行,暴露了诸多弊端,表现如下:以课堂、书本、教师为中心,授课方法单一,以理论说教、灌输为主,重课堂轻课外;重理论轻实践;重说教轻养成;教学内容脱离社会和学生实际;缺乏感染力和说服力。很多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没有积极性和主动性,甚至产生抵触情绪,教学效果很不理想。为了改变这种状况,理论界对思政课教学改革进行了积极探索。
  1.思政课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思政课课程的一种教学形式。当前诸多高校在制订的教学计划中,对思政课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学时比例定为2∶1。笔者认为,这种安排比较合理,因为思政课毕竟是理论课,实践教学应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进行,虽然没有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但没有理论的实践更是盲目的。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进行的实践教学可以通过活生生的事实、图像、资料以及亲身感受加深对理论教学内容的认识,甚至可以“解惑”,这种形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了课程教学效果。思政课实践教学是思政课课程的一种教学形式。之所以强调这点,原因在于人们往往把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和专业实习混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青年学生按照学校培养目标的要求,有计划、有组织地参加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教育活动。这些活动主要是团学组织和学生会通过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社会调查、社会服务、勤工助学等形式开展的,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一种把所学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的表现形式。实践教学则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手段,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的一种教学形式。可见,二者有许多相通的地方,但实践教学是一种课程意义上的社会实践活动,它与课程理论教学相呼应,为该课程教学目的服务。把宽泛意义上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纳入到思政课范畴是不明智的。专业实习是为达到专业课教学目的进行的教学环节,与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目的也是有差异的。
  2.思政课实践教学是通过具体的实践形式对理论知识的内化。思政课实践教学是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实践形式让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实践形式”简单地讲就在于要学生亲自去做。除了上课听老师讲理论以外,还要把全身调动起来去“看”、“听”、“做”、“写”,去感受理论的真实,实现对理论的内化。所谓“看”,也就是参观,通过参观中国革命圣地、中国革命纪念馆、博物馆、各种建设科研成就展览等,以获得更多感性认识。所谓“听”,就是请专家、模范等给学生作报告,让学生拓宽眼界,感触社会中的真实。所谓“做”,是指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主题,让学生亲身去参加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如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寒暑假“三下乡”活动等。所谓“写”,就是在“看”、“听”、“做”的基础上写体会,写感想等。
  综上所述,笔者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内涵进行如下概括:思政课实践教学,就是在完成思政课理论教学的基础上,通过具体实践途径,达到对思政课课堂上学习的基本理论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吸收、内化,实现对思政课基本理论、原理的应用,从而进一步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形式
  
  1.校内实践教学的形式。校内实践教学主要是在学校内,根据理论教学内容安排的非传统理论教学形式的教学活动。根据不同的理论教学内容具体包括以下形式:①案例教学,围绕相关教学目的,把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课堂,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来思考、分析这些案例,并且独立地作出判断和决策,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②观看记录片等影视资料。组织学生观看毛泽东、邓小平等伟人的相关纪录片,为真实全面理解他们的思想奠定基础;观看中国革命和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经验教训等方面的纪录片,如《复兴之路》、《大国崛起》等;观看当代大学生最关注的问题的影视片,如《青春中国》等。让学生在声情并茂中深化对课堂理论教学内容的理解。③开展读书活动。教师要求学生有目的地阅读一些原著与名篇,写读书笔记,并定期批阅和组织心得体会交流,这样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理论兴趣,又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还可以强化学生的自学能力、理解能力、综合能力和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质,同时也能为搞课题研究提供智力的支持。④安排授课实践。根据学时安排,教师可以每学期组织学生进行一次授课实践,规定相应题目,让学生备课、讲课,从中体会教师的辛苦,也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⑤组织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当前,校园文化建设围绕的核心内容是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活动主要包括:文化艺术节活动、科研征文活动、演讲、辩论比赛等。这些活动不仅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要求,而且还能调动学生学习理论的兴趣,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2.校外实践教学的形式。校外实践教学主要是在学校外开展的思政课非传统理论教学形式的教学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具体形式:①参观考察。根据理论教学的内容安排,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参观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等,考察具体地区或单位的具体情况,找问题,并思考解决问题。如利用学生假期,参观伟人故里、革命遗址、纪念馆、烈士陵园等重要历史纪念地;考察厂矿、商场、公司、农村,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各方面发生的深刻变化。参观考察后撰写观后感和调查报告。②志愿者行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参加公益性劳动,关心社会的发展,如普法宣传,禁毒宣传,环保宣传,慰问老人,为残疾、贫困者献爱心活动,参加法律咨询,参加抗灾救灾以及义务生产劳动,参加边远山区的支教活动等,使学生在活动中得到真实的锻炼。③见习、实习、勤工俭学、课外科技活动。通过让学生亲眼目睹,亲自动手,达到加深认识、强化记忆、自觉践行的目的。通过勤工俭学,课外科技活动,使大学生重新认识和发现自我,领悟到自我的价值,学到书本上所学不到的东西,看到自己与现实的差距。
  作者单位: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工程系
  
  参考文献:
  [1]王金全.张善英高校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环节的内涵和目标初探[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06(9):23-25.
  [2]柳礼泉.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形式[J].思想理论导刊,2007(3):36-38.
  [3]周长春.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索[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78-86.
  [4]王小云,王辉.大学生社会实践概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94-10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835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