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建立高效有序的农产品流通市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喻国华

  我国加入WTO后,农产品市场逐步地外开放。由于进口农产品越来越多地参与市场竞争,我国国内农产品流通的难度也随之增加。
  现阶段我国农产品流通面临着的主要问题是市场主体素质低、市场机制不健全。具体表现为我国国内农产品市场流通基础设施缺乏、产品营销方式和手段落后和国内农产品市场混乱、管理不善。这种状况极大地阻碍了农产品的流通效率。因而,在市场主体和市场制度本身这两方面做出改进和提高,是发展我国国内农产品市场的必要之举。这种改进和提高所要达到的根本目的就是在我国建立一个高效有序的农产品市场。
  
  建立高效的农产品流通市场
  
  农产品流通不畅的主要根源是市场主体素质不高,农产品市场上经常出现产品滞销、产品品种不丰富、卖家竞相压价、优质新产品卖不出优价等现象。
  建立高效的农产品流通市场,就要从提高市场主体的素质入手。力求改善主体的经营模式、营销手段及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做出改进:
  (一)改进营销方式
  近年来,随着农业丰产,农产品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农产品销售竞争压力变大。而消费者的消费方式和消费需求也发生了变化,倾向于快捷、方便的购买条件和优质安全的产品,而农贸市场分散经营这样的销售方式越来越不能适应客观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寻求新的市场营销形式,而农产品超市和农产品批发市场就是能够适应新形势的营销方式。
  目前在发达国家,超市是农产品零售的主要形式之一。如美国和德国居民从超市购买的农产品占整体农产品流通量的95%。农产品超市经营,可以减少流通环节,可以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可以为消费者提供良好的购买环境。要加速农产品进入超市的进程,首先要提高农产品生产组织化程度,只有高度组织化的生产才可能有较大的规模和产量,为超市提供稳定的货源。其次要对农产品超市做好定位,应该立足于消费的便利性。此外还要提高农产品质量,加强食品安全。
  与零售市场相对应,我们同样也要重视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是为农产品集中批发交易提供场所的有形市场,是我国农产品流通的中心环节和衔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完善与否将影响我国整个农业市场化的进程,当然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同类市场重复建设;不能充分发挥“批发”的功能,多为即期现货交易且批发又兼零售;市场服务差,储运、金融服务等不配套等等。相应的措施有:推进远期合同交易和远程交易,推进拍卖交易方式、创新拍卖交易;完善农产品批发市场的配套服务设施;健全市场法制等。
  (二)运用现代营销策略
  在现代市场上,产品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不仅要提高产品质量,做到物美价廉。经营实践表明:市场竞争中从心理和感情上赢得顾客,才能是真正地赢得市场。农产品若要在市场上高效流通,必要改进销售策略。而品牌策略是现代产品营销战略中较为有效的一种。
  传统上农民经营的农产品一般无品牌,只有一些具有特色的产品以其产地作为品牌如新疆葡萄干、西湖龙井等。而现在农民已经越来越多地注意到了品牌的重要性。品牌可以起到极大的产品宣传作用以扩大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可以建立起一种优势,在市场竞争中,或以较高的价格获取得超额利润,或以相同价格压倒普通品牌的产品;品牌的标记经商标注册后可以维护专用权利,维护企业的利益。
  品牌战略如何实施是摆在农产品经销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首先,品牌产品应是优质产品,所以应对各地方的优势特色农产品进行品牌包装。同时,要严格生产标准,使农产品保持优质。
  品牌战略中,宣传手段很重要。由于同种农产品本身差异并不很大,因而所宣传的品牌形象一定要清晰、准确。尤其是某些特色农产品如库尔勒香梨等要强调其原产地,实施区域品牌策略。
  由于我国目前市场还不够规范,“假冒”、“仿冒”现象时有发生,而且名牌产品的生产者在获利一段时间后,会有不重视质量的情况发生,使品牌本身的含金量下降。所以对品牌的保护也是不容忽视的。首先就要强调商标管理,加强法律保护。同时要建立健全农业名牌评价体系,规范农业名牌评价行为,以免出现低品质的所谓“名牌”。要提高生产经营者自我保护意识,保持农业名牌内在品质。
  (三)发展农产品物流业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产量增加,但流通却陷入困境。这种困境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农产品流通模式不合理,流通中间环节多造成的。因而发展农产品物流业是我国农产品高效流通的前提。发展物流是解决农产品供给与需求不匹配这一矛盾的根本途径。尤其是农产品进入超市和批发市场,对于配送有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在物流支持下,才可能达到这一要求。同时,流通环节过多,在运输路程上农产品的质量可能会降低。而且由于一些农产品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要用特定流转方式。只有专业的农产品物流业才可以提供这种必要的服务。同时,培养农产品物流业也有助于减少运输中间环节以降低成本从而降低农产品的价格。
  发展农产品物流业的措施有:(一)建立农产品物流配送的专业组织。物流组织的产权应归农户所有,这样整个组织才会以保证农民利益。也就是说。要把分散经营的农户个体整合到物流组织中,依靠集体力量完成农产品配送。(二)合理布局农产品物流配送的组织。农产品销售量大、经营品种繁多。而且农作物生长的地域特点、运输距离与费用等因素各异。所以要综合考虑农产品物流配送组织的布局,实现供应链系统的整体最优化。(三)政府的政策鼓励。物流业的市场准入以及先进的流通观念、现代流通意识是农民很难把握的。物流配送组织在资金融通、运输存储设备、管理水平等各方面都会出现问题。因此,政府应从制度上对农民成立农产品物流配送组织加以鼓励,为其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同时也要在信贷和工商、税收方面给予支持。
  (四)农产品市场信息化
  农产品生产必须面向市场,农产品营销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营销者的信息意识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随着农产品生产的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消费者的需求差异又日益呈现出个性化特征。我们必须建立国内农产品市场信息系统,为农产品生产经营者提供技术及信息服务,以保证农产品的高效营销。
  农产品市场信息化首先要重视基础网络设施的建设,建立为农产品销售提供信息服务的网站。同时要提高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能力。同时提高对商品流转信息化管理的水平。市场把商品信息转换成条码信息,进发货及流转信息均可以统一公布和处理。
  市场信息化不仅是网络的建设,同时也要重视大众媒体对农产品信息的传递。目前,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大众媒体才是我国广大农民能广泛利用的信息源。由于传播农业信息没有高收益,媒体传播农业信息的积极性较低。为此,应由政府对有效传播农业信息的媒体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和鼓励。
  
  建立有序的农产品流通市场
  
  从农产品流通市场的现状来看,存在着管理混乱、制度法规不健全等缺陷。建立一个有序的市场,是农产品高效流通的保证。建立有序的农产品流通市场应从市场准入、市场监督两方面来着手。
  (一)建立合理的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
  合理的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是保证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效途径之一。合理的市场准入制度应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是市场主体的准入,也就是限定农产品经营者进入市场的资格。由于现在主体准入制度的缺乏,很多品质不高的农产品同样进入市场参与流通,在消费者中造成了消极的影响。进入市场的农产品资格的“门槛”应该设定得高一些,这样可以也促成流通的主体向较大规模发展。
  其次是商品准入,也就是对进入流通市场的商品实行统一的质量标准。不达标者不能进入市场流通。
  要特别提出的一点是,准入的标准应是明确合理的。这个“门槛”过低或过高都将起到负面的作用。过低则达不到保证质量的目的,过高则会限制了农产品的流通,挫伤农民生产经营的积极性。
  (二)建立完善市场监督制度
  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同样是市场有序的保证。它同样包括对主体的监督和对商品的监督两方面内容。
  对主体的监督主要是规范其行为,防止恶意竞争、违法违纪等行为出现。
  对商品的监督则是要对现有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进行完善。现有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并不健全,部分地区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的建设相对滞后,基层综合性检测机构少,而且检测能力弱。同时,质检队伍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对此应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首先是加强法制建设,出台专门的质量法规及配套规定。同时加快与农产品质量安全密切相关的《动物防疫法》、《农药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修订。在完善法律法规的同时,要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加大实施力度。
  其次要完善标准体系标准。应尽快制定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产地环境标准、质量分级标准、安全限量标准、检验检测标准和质量安全评价标准,为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提供统一的标准。
  第三是要充分发挥政府的监督作用。严格规范各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机构。
  最后要加强培训,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检测技能。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879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