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我国旅游业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韩小荣

  摘要:我国旅游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面临着旅游经济管理体制不健全、旅游设施落后、急功近利与亡羊补牢式的开发、旅游产品缺乏特色等问题,走旅游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成为旅游业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整合旅游资源,强化政府主导,进行科学的开发与保护,建立环保技术支持体系,强调游客消费过程中的理性行为,实现旅游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旅游业;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1-0104-02
  
  经过改革开放30年来的发展,我国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体系中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同时,旅游业是资源环境依托型产业,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一方面对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潜在的威胁;另一方面对环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采取更切实的措施保护自身赖以生存的旅游资源与环境,这与循环经济的内涵不谋而合。旅游业对资源环境的依托性使它的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循环经济理论的指导,大力发展旅游循环经济,促进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旅游业界的重要研究课题。
  一、旅游循环经济的内涵及意义
  旅游循环经济是涵盖旅游的开发活动、旅游活动和旅游区的工业、农业等各类社会活动,包含着绿色旅游、生态旅游,在各种新型技术支持下,按照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的所谓“3R”原则,在各产业内部和各产业之间形成多产业链、多闭合循环路径,并需要法律法规作保障,实现再思考、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和再修复五原则的旅游模式[1]。旅游循环经济具有高度的综合性特点,能够实现旅游社会经济系统对物质资源在实际空间数量上的最佳运用,实现旅游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的友好、与环境承载力的适应,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旅游业的广泛关联性、发展目标的多维性决定了旅游业是推进循环经济实践的重要载体。实施旅游循环经济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旅游业作为资源环境依托型产业的本质要求,是旅游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承担社会责任的客观要求。发展旅游循环经济是防治污染、保护环境的重要途径,是实施资源战略,促进资源永续利用的重大战略措施。发展旅游循环经济,一方面有助于降低能源消耗、保护旅游资源与环境、减少污染;另一方面在推行旅游循环经济的过程中借助各种宣传教育力量,向公众普及循环经济的相关基础知识及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呼吁把节约资源、回收利用废弃物、保护环境变成全民的自觉行动,有助于把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同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机结合起来,全面推进循环经济,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共进。
  二、我国旅游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旅游业经济管理体制不健全
  旅游经济管理具有综合性,涉及到旅游、财政、物价、公安、交通、文化、劳动和卫生等政府职能部门,要求必须通过政府牵头、部门联合行动,但是目前旅游经济管理体制不健全,限制了旅游行业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各级旅游主管部门职能不明确,职权比较弱,难以实现对旅游经济的有效管理,这就造成了旅游经济管理水平参差不一,难以形成强大的旅游经济管理合力,影响了旅游环境的改善和旅游经济效益的持续增长,也影响到旅游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
  2.旅游设施和基础设施落后
  首先,由于财政困难,对旅游设施的投入不足,设施不全,造成好的天然旅游资源的严重浪费闲置,制约了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其次,旅游设施不配套。旅游业包括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由于管理部门对上述旅游服务设施仅有少量直接投资,以致服务设施不配套,造成花大量人力开发的旅游资源却没有实现高效利用,导致旅游资源的浪费。再次,旅游景区主要通道的周边绿化程度低,城市生态、景区环境和现代旅游的发展不匹配,连接景区的旅游道路及景区内游览通道的建设滞后,污水、垃圾处理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影响了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在景区的保护与利用上还存在着许多问题,管理者在长远利益和短期利益之间选择时,容易受到短期利益的驱动,在旅游景区出现了“不发展不破坏、小发展小破环、大发展大破坏”的尴尬局面,严重违背循环经济发展的要求。
  3.急功近利与亡羊补牢式的开发
  一种开发模式是为开发而开发,对资源只开发、不保护,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完全基于经济利益。不仅在资源开发之初不考虑环境和资源问题,在某个已经开发的资源遭到破坏后也没有及时进行保护和弥补,经营者最有可能做的就是再去盲目地开发下一个景点,如此循环直到当地的生态环境遭到完全破坏。在我国的旅游业起步之初很多景点的开发都处于这个状态,如在20世纪90年代初,南方某景点区推掉半个建豪华饭店,造成水土流失、生态环境退化等,造成了不可逆转的损失。这种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完全是鼠目寸光的行为,更谈不上贯彻“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了[2]。另一种模式是为保护而保护,这是一种纯事后的行为,即在开发旅游资源之初完全没有考虑3R原则,当造成严重的甚至是毁灭性的后果时才意识到保护,这种开发和保护模式是消极的,属于亡羊补牢行为。亡羊补牢模式是以资源的破坏和高额的治理费用为代价的,因此,3R的循环经济发展原则在补救过程中必须贯彻才能达到恢复生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的。
  4.旅游产品缺乏特色
  产品供需错位是经济开放型旅游景区普遍存在的问题,不能进行个性化产品设计,满足不了游客的需求,自然会被市场所淘汰。一些旅游景区尤其是主题公园试图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新颖的体验,但由于缺乏独特性设计,游客难以留下深刻印象,客源随之慢慢萎缩,难以实现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另外,旅游产品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导致恶性的价格竞争,行业的高失败率。难以实现人、自然环境和科学技术这个大系统的良性运转。作为一种科学发展观的循环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我们应以循环经济新视野去思考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旅游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
  三、实现旅游业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整合旅游资源,强化政府主导
  旅游业是一种涉及面广、关联性强的综合性产业。要牢固树立大旅游观、大资源观、大开发观、大发展观。必须从大局出发整合好旅游资源,用品牌景区景点带动周边旅游景点的发展。杜绝旅游资源部门化,部门权利利益化问题,积极探索建立符合政策法规、生态市场经济要求和现代旅游产业发展规律的旅游经济管理体制。在旅游开发过程中,由于旅游资源的不可再生性、生态环境系统的脆弱性,决定了旅游生产要素布局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必须做到科学规划,全面部署,统筹安排。因此强化政府主导发展战略,加强宏观调控力度,才能对旅游资源及其所依存的环境条件进行长远规划和综合利用,为实现我国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2.实施以保护为目的和为开发而保护的开发模式
  以保护为目的的开发模式,是适合自然生态景观的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模式。如果某个景观是唯一的、独特的、不可再生的,必须是通过保护来开发。如一些湿地资源和一些特殊的地理地貌资源如果被破坏了,就难以恢复。这样的旅游资源,就要在高起点的规划指导下,严格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3R原则进行规划,在保护自然资源的前提下,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开发,经济利益要为自然资源的保护让路,这种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一般投入高、收益慢,所以一般以政府为主导进行整体规划和投资。为开发而保护的开发模式是适合人文景观的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模式。如一些古代建筑群、摩崖石刻等,要想对其进行开发,必须同时对其进行保护,这些资源历经了千百年的风雨,如果只开发不保护只能使其消失的更快。可以选择首先由政府进行3R指导下的循环经济规划,然后再以企业为主体进行开发,这样就可以保证这些人文资源既可以得到高效的开发,又可以达到保护的目的,实现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旅游产品生产观要不断创新
  旅游循环经济生态系统之间,生态系统是通过向旅游者提供旅游产品来满足其社会需求的。向社会提供什么样的旅游产品关系到旅游循环经济生态系统的生态安全和健康发展以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甚至是关键性的基础工作,这使旅游产品生产观要不断创新。旅游产品应运用循环经济理念去考虑旅游产品对环境的影响,以改善和提升旅游产品的环境友好性质。主要工作包括生态旅游产品的设计推广、能源综合节约利用和新能源应用、物资循环使用和回收再利用、推进产品信息交流系统等的开发与运用。
  4.建立环保技术支持体系
  在我国,传统的旅游经营方式一般都是粗放型的,与循环经济的基本理念背道而驰。要实现我国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改变这种经营方式,不断采用先进的环境保护技术,主要包括环境友好技术和污染治理末端技术,如清洁生态技术、绿色消费技术、污染防治技术、生态工程技术、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废旧物资回收处理技术等。通过这一系列环保技术的综合利用,最终建立起旅游循环经济体系。
  5.旅游消费活动必须强调理性行为
  旅游发展规划、旅游资源开发、旅游项目建设、旅游产品创新等,都是从旅游经营角度来衡量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研究旅游消费活动可能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危害,则是从旅游者的角度来考虑的。在旅游活动开展过程中,旅游者作为消费主体,其行为总是不同程度地对生物群落、水体资源、空气质量、环境卫生、地域文化等众多方面产生影响。这种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既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既有游客故意为之的,也有游客无意使然的。因此,为了实现循环经济模式中“可持续消费”的基本理念,要通过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以提高生态伦理道德,强调游客消费过程中的理性行为。
  
  参考文献:
  [1] 明庆忠,李庆雷.发展旅游循环经济的科技支撑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85-86.
  [2] 王华.我国旅游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J].经济纵横,2006,(11):15-1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986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