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格雷欣法则、国际所有制与国际货币体系进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泽春

  摘要:从货币的全部职能而不仅仅是流通、支付职能来看,不是劣币驱逐良币,而是良币驱逐劣币。格雷欣法则虽然错误地解释了货币替代规律,但却道出了货币单一化的根本原因:统一的市场需要统一的交换媒介。货币单一化的所有制基础是国际所有制由私向公的不断转化。随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逐步进化为世界中央银行,如果经合组织实现了货币单一化,就可以确认全球货币单一化基本实现。
  关键词:格雷欣法则;国际所有制;货币单一化;国际货币体系
  中图分类号:F8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09-0086-02
  
  随着欧元的诞生,在人类历史上,信用货币首次超越了个别国家的主权,成为国家联盟集体主权的象征,国际公有制由此诞生。同时,格雷欣法则所揭示的货币单一化动因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欧元所代表的货币单一化模式,生动地向人们展示了国际货币体系的所有制基础及其进化方向。
  
  一、对格雷欣法则的再认识
  
  16世纪英国银行家汤姆斯・格雷欣发现了著名的“劣币驱逐良币”规律,被称为格雷欣法则。这一规律提示了在金属货币流通时代,在金银复本位制下,金银市场比价和法定比价发生差异,且金属货币量充足时,实际价值较高的所谓良币会被实际价值较低的所谓劣币驱逐,被收藏或输出而退出流通,而劣币会充斥市场。
  事实上,所谓良币被驱逐,只不过是其所执行的货币职能从国内流通、支付职能转移到了储藏职能被用来保值及世界货币职能被用来套利,而劣币却被牢牢地限定在国内,只用来执行货币的流通、支付职能了。这就是说,在货币的五大职能即价值尺度、支付手段、流通手段、储藏手段、世界货币中,劣币只能执行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两种职能;而良币不但可以执行价值尺度、储藏手段、世界货币职能,也完全可以执行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两种职能。这样看来,劣币能做到的良币都能做到,而劣币做不到的,良币也能做到。所以,从货币的全部职能而不仅仅是流通、支付职能来看,不是劣币驱逐良币,而是良币驱逐劣币,把劣币严格限定在国内流通领域。
  在信用货币时代,货币已与黄金脱钩,判断信用货币良、劣的主要标准:一是由其发行者的信用能力所决定的流通范围的大小;二是由其发行者的资信程度所决定的币值是否稳定。由于欧洲中央银行集中了所有欧元国家的货币发行权,不论是在信用能力还是在资信程度方面,欧洲中央银行都将强于欧元国家各中央银行。德国一向实行低通货膨胀政策,价格长期相对稳定,德国马克成为全球屈指可数的硬通货――良币,而相对于包括德国在内的欧洲经济货币联盟的单一货币――欧元,它就显得相形见绌了,成为劣币,要被驱逐。
  因此,格雷欣法则错误地解释了货币替代规律,可谓愚弄世人数百年。同时,货币替代规律并不因采用金属货币还是纸币而改变。但很多学者并未认识到这一点,他们认为“货币替代现象可谓是古已有之,但理论界一直用‘格雷欣法则’来描述这种现象。……‘格雷欣法则’讲述了金本位制下劣币驱逐良币的规律。而当金属货币为银行券或纸币替代后,‘格雷欣法则’就被倒置了,即良币驱逐了劣币。”“与‘格雷欣法则’相反的是,货币替代更为普遍地反映了良币驱逐劣币的现象,而不是劣币驱逐良币。”
  格雷欣法则虽然未能反映出真实的货币替代规律,但其发现的货币运动现象在货币理论研究方面功不可没。格雷欣法则所描述的现象反映出这样一个事实:货币按其本性来说具有排他性、独占性。统一的市场需要统一的交换媒介。这是货币单一化的根本原因。
  
  二、货币单一化的所有制基础
  
  市场一体化对货币单一化的客观需求能否得到满足,取决于一体化范围内的所有制状况。就像一国所有制构成该国社会制度的根本基础一样,国际所有制构成了国际社会制度的根本基础。货币单一化是国际生产关系的高级形式,因此。它的实现取决于国际所有制状况。国际所有制是以国家为主体,安排全球生产要素所有权关系的国际社会制度。如果生产要素在若干国家间是在统一的大市场中共享的、可流动的,那么在这些国家间就建立了国际公有制,反之则是国际私有制。
  自由资本主义的发展基本上完成了国家对全球生产要素的分割,进而形成了国家利益对全人类整体利益的分割。使国与国之间以国家主权的方式确立了对生产要素所有权的相互独立性。国际私有制从此产生:代表各自国家利益的一百多种纸币,将全球货币体系分解得支零破碎。可见,国际私有制必然导致货币分散化,不触动国际私有制,就无法实现货币单一化。
  在金属货币时代,不论是劣币驱逐良币还是良币驱逐劣币,是一种自然的过程。在信用货币时代,单一化货币驱逐国家货币是一种人为的过程。这种人为的过程就是顺应市场一体化对单一货币的呼唤而进行的政策协同化。由于各国经济情况不同,利害各殊,目前还难以进行全球性高度的政策协同。主要困难是:市场统一与主权分立的矛盾、市场化与政府干预的矛盾、国家主权与国际法的矛盾、国家利益与全球利益的矛盾。可以想象,如果没有国家主权的保护,美元、日元等良币早已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货币驱逐掉。不可否认,国家目前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间仍是人类社会最基本、最重要的单位。因此,在维护全人类的共同利益,促进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同时,绝不能否认每一个国家和民族利益的存在。但国家经济主权正逐渐被全球经济自由化浪潮下放,被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上收也是事实。欧洲中央银行就上收了欧洲国家的货币主权。欧洲国家货币主权的统一,则表明国际公有制已开始萌芽。虽然对外是国际私有制的主体,但欧盟内部却已部分地实现了国际公有制。国际所有制的公、私占比开始了此消彼长的漫长演化。
  国际公有制通过对各国生产要素的汇合,从根本上解决了国家利益与全人类整体利益的矛盾。欧洲统一大市场的建立,废井田,开阡陌,实现了商品、资本、人员、劳务四大要素的自由流通,有效克服了市场要统一,主权要独立的矛盾。在此基础上,欧洲中央银行上收了各成员国的货币主权,发行单一货币。这必然触动欧盟范围内的国际私有制,引发欧元国家间所有制的重组,开始建立国际公有制的历程。因此,动态地看,货币单一化的所有制基础就是国际所有制由私向公的不断转化。
  
  三、国际货币体系进化趋势预测
  
  一百多年来,世界经济的发展淘汰和正在淘汰着国际金本位制、代表着国际经济旧秩序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和牙买加体系等国际货币体系。欧元的出现,强烈地震撼着旧的国际经济秩序,使人们看到了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曙光,看到了国际货币体系的进化方向――货币单一化。货币单一化包括全球性的和区域性的两个层次。黄金、白银曾作为全球性单一化货币而存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也曾是全球性的货币单一化,由于这一体系的内在矛盾,20世纪70年代逐渐走向解体。与此同时,区域性货币单一化迅速发展。看来,全球性货币单一化最终将出现各区域性货币单一化合成。这个合成一方面有待于各区域性货币单一化的普遍成熟,另一方面有待于联结各区域性单一化货币的纽带――世界中央银行的产生。因此,对未来全球货币单一化走势的预测,主要是对区域性货币单一化和世界性中央银行的预测。
  关于区域性货币单一化,目前有两种模式,即欧元模式和美元化模式。因前者的所有制基础为国际公有制,后者的所有制基础为国际私有制,故欧元模式将成为未来区域货币单一化的主要模式。同时,由于跨大西洋联盟的组建,欧元区和美元区将合并。美元、欧元、日元也必将被经合组织单一化货币驱逐。因而,经合组织国家货币将率先完成单一化。
  关于全球货币单一化的标准,有的学者认为,“15年以后世界的货币种类将从目前的一百七八十种减少到10种以下”。但笔者认为,如果经合组织实现了货币单一化,尽管全球还存在另外上百种货币,然其占全球金融资产总量却不足20%,就可以确认全球货币单一化基本实现。
  关于世界性中央银行,早在1943年英国财政部顾问、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制定的“凯恩斯计划”中,就有设立一个世界性的中央银行,发行一定量黄金表示的国际货币“班柯”(Baneoy)的设想,后来由于政治原因没有付诸实践。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事实上已部分地承担起世界中央银行的职能,这种职能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潮中将进一步得到发展。经济一体化来源于系统大于要素之和规律基础上对全球生产力的整合效应,它是经济全球化的聚合反应。经济增长源于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经济一体化要求把全球经济作为一个整体对象加以管理,即把分散在各国的经济管理汇集起来。这终将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进化为世界中央银行并将使联合国的世界政府职能强化,摆脱国际社会的几乎无政府状态。
  
  [责任编辑 张凌]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047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