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美贸易摩擦原因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焦知岳 靳丹丹

  一、中美贸易关系现状
  
  中美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自1979年两国建交以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自2002年起,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美经贸关系更是进入加速增长的新阶段。据美国公布的统计数据,中国己由2001年美国第九大出口市场跃升为2007年的第三大出口市场。2001~2009年美对华货物出口额增长262.8%,是同期美国总体出口增长率的5.8倍。尽管中美贸易额飞速增长,但不可忽视的是我国在对外贸易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特别是对外贸易摩擦,以及由此产生的争端。2009年美国对华发起的贸易救济案件达到23起,涉及金额超过72亿美元,占当年中国所有贸易救济案件案值的57%。美国是与中国贸易摩擦涉案金额最多的国家,尤其2009年9月由奥巴马签署的轮胎特保法案,对中国出口到美国的轮胎实行惩罚性关税,案值高达22亿美元。
  
  二、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
  
  (一)美国贸易保护抬头。金融危机之下,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对外贸易政策具有明显的两面性特征,即在出口贸易上推行自由化原则,在进口贸易上则坚持保护主义,要求实行所谓的“公平贸易”,在这种政策的主导下中国受害最大。然而,就在全球贸易环境好转之时,中国却未能从中受益。2009年11月5日,美国商务部再度“重拳出击”,宣布对中国油井管征收最高达99.14%的反倾销惩罚性关税。此前的2009年6月10日,美国商务部己对中国油井管做出10.9%~30.6%的反补贴惩罚性关税。油井管案,按照美方统计,价值26亿美元;按照中方统计,价值则达到32亿美元。但不管按照哪个统计口径,这都是迄今为止外国对中国发起的案值最大的一起贸易制裁案例。
  (二)美国对中国实施的“非市场经济条款”。美国对中国出口产品的限制措施增多,除了传统的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等WTO允许使用的贸易救济措施外,美国又从中国加入WTO协议中拿到15年的“非市场经济地位”,根据世贸组织的《反倾销协议》,对于从非市场经济国家进口的产品实施反倾销调查时,用其国内价格进行比较可能是不适当的,而用第三国替代国的价格,这样导致美国频繁应用“非市场经济条款”对华反倾销,使其迅速成为国外对华反倾销的第一大国。
  (三)贸易摩擦政治化倾向日益突出。在任何时候、任何国家,贸易政策从来不可能是单纯的经济问题,更何况对于不少国际经贸问题,美国经常易于陷入政治运作而将它们演变为一种政治课题。这是因为在美国特有政治结构及其操作方式的影响下,各种既得集团为了共同利益目标向政府机构提出要求或施加压力,使政策符合他们的利益。他们可以打着维护美国战略利益的旗号,针对某一热点或外交事件,通过媒体,抓住公众视野,营造氛围,制造舆论,意在制造和激化经贸摩擦的“法案”和“要求”,并迫使其政府在具体处置时不得不给予非经济方面的考虑。同样,将这种经贸摩擦赋予政治色彩来转嫁或平息国内面临的政治和社会等方面的压力,有时也成为美国政府愿意选择的一种有效措施。
  (四)贸易与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环境与贸易问题成为中美经济领域关注的焦点之一。主要的原因有两个:客观上,环境与贸易的发展有不协调甚至冲突之处;主观上,美国利用环境壁垒实施贸易保护。新的贸易保护主义在环境问题上的表现有:环境标准对出口商具有隐含的歧视性;实行内外有别的双重环保标准;专门针对出口国家或商品制定环境条例;制定超出国际公认标准要求的环保标准等,使得原本针对国内的环境政策日益国际化和全球性。
  
  三、中国应对贸易摩擦的对策
  
  随着“中国因素”在全球贸易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中国频繁遭遇贸易摩擦仍将不可避免。贸易摩擦几乎是相对落后的经济体在走向发达经济过程中的必修课,能否处理好这场贸易争端是中国走向贸易强国的一个重要关口。
  (一)充分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WTO争端解决机制,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有效地解决纠纷与争端的办法,避免了由于经济实力较弱而在国际纠纷中所处的被动地位。作为wro的正式成员,我们应该充分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来维护本国的正当权益,避免他国对中国滥用贸易保护措施。
  (二)建立技术性贸易壁垒预警与快速反应系统。相关政府部门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快人才培养步伐,建立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预警和快速反应系统,疏通部门与部门之间,以及部门与企业之间的沟通渠道;要加强信息收集与分析,加快信息传递与协调,及时应对突发性事件的发生;要建立国外技术壁垒信息数据库。一个有效的预警系统需要政府、行业组织和企业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政府应提供宏观政策指导;行业协会应正确定位,加大统计力度,对政府进行合理的政策建议;企业应以市场为导向进行生产和销售,要关注市场的变化,并积极研究对自身的影响。
  (三)在我国经济进入结构战略调整阶段时,扩大内需是我国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发展内需型经济要求建设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国内市场的对内和对外开放,国际市场的扩大和不断深化,既是建设开放型经济的题中之意,也是发展内需型经济的重要内容。因此,要大力推动内外经贸一体化、全球物流的综合运作能力以及全球供应链管理。发展内需型经济要求结构深化,变投资和出口为消费、投资。不断深化内需,尤其是培育和扩大包括住宅、汽车等耐用品消费、信用消费、负债消费、农村最终消费、休闲服务消费、人力投资等新内需结构,以内需为主逐步延伸扩展到外需,并努力促进满足外需能力的不断转型升级。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071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