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怀旧文化与城市旅游吸引力提升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郑宇飞

  提要现代意义上的怀旧就是人们对过去的一种怀有情感的记忆,怀旧文化越来越表现为社会的普遍现象。城市怀旧文化旅游开发可以满足人们对于城市怀旧旅游的需求,从而提升城市的旅游吸引力。本文结合城市旅游吸引力系统分析,提出通过怀旧文化提升城市旅游吸引力的途径。
  关键词:怀旧文化;旅游吸引力;城市旅游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
  
  当越来越多的古城、古镇、古村落、古街区等成为旅游热点的时候,人们潜意识中怀旧的思绪被进一步的激发出来。人们可以依托传统文化中的一些元素寻找对乡村的记忆、对故乡的回忆和对田园的向往,怀旧正在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受到人们的推崇。人们生活的聚落包括乡村和城市,人们对怀旧文化的向往不仅有过去的乡村生活,还有过去的城市生活。而在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大量的传统文化不断地消失,以至于人们对于过去城市生活的记忆和怀念只能从一些影像片段中去寻找。由此可见,城市已经成为怀旧文化产业供需矛盾最突出的地方。
  在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城市不仅是旅游客源地,也是重要的旅游目的地或旅游集散地。城郊游憩和乡村旅游虽然满足了城市居民休闲度假的需要,但不能从根本上提升旅游城市的吸引力。一些中小旅游城市依托周边地区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但却出现了城市旅游产业空心化的现象,城市越来越成为纯粹的旅游集散地,甚至成为旅游过境地,城市未能从区域旅游发展中获得利益,城市旅游吸引力进一步下降。
  基于以上两方面的原因,我们认为城市怀旧文化旅游开发可以满足人们对于城市怀旧旅游的需求,从而提升城市的旅游吸引力。
  
  一、怀旧文化与怀旧旅游
  
  从时间的维度分析人的心理历程,都存在对过去的回忆,对现实的思考,以及对未来的憧憬。现代意义上的怀旧就是人们对过去的一种怀有情感的记忆。对于怀旧的理论问题,赵静蓉(2003)从美学的角度对怀旧进行了研究,她认为“怀旧是一种独特的审美心理,是一种基于回忆之上的价值甄别和想像构造,是一种想像的文化记忆。”怀旧的实质是对过去和传统的一种诠释。怀旧已经超越了其“思乡”的本义,其内涵包括了对纯粹的自然、人与自然的和谐、感性世界和艺术美、过去与传统的文化意境的向往。周平(2007)进一步对目前的怀旧文化进行了解读,他认为“现代意义上所谓的怀旧文化,指的是伴随着工业文明的大规模挺进,消费主义的深入人心,在全球化浪潮的席卷下,由某些特殊事件所引发的怀旧情绪、思维与行为方式的整合。最终导致怀旧成为人们浸润其中并习以为常的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当怀旧文化成为一种潮流的时候,怀旧的客体已经拓展到整个历史传统文化领域,指向人类共同的精神家园;怀旧的主体则呈现群体化的特征,表现为整个社会的普遍现象;怀旧的方式则表现出商业化、符号化、生活化和流行化的特征,怀旧旅游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的。迟景才(1998)认为,“怀旧旅游是指专门为寻觅古代社会风情、古代建筑、古代生活用具、古代歌舞文化、古代名人故居或墓地的旅游活动。”现代技术的发展不仅使人们可以更全面、更深入地感受古老文化,而且可以通过模拟、仿真、重建等手段重现过去的生活场景,让人们身临其境地体验古老文明,满足人们怀旧心理需要。怀旧旅游的本质是人们以怀旧为目的的异地性、暂时性的消遣和审美活动;怀旧旅游的主体是所有具有怀旧情结的旅游消费者,它包括了寻根游客、访古游客和怀乡游客等;怀旧旅游的客体则是具有怀旧属性的旅游吸引物,包括“过去”的自然、“过去”的乡村、“过去”的城市街区、“过去”的文化现象等。对怀旧文化的旅游开发包括了对怀旧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以满足人们怀旧的精神追求。
  
  二、城市旅游吸引力
  
  关于城市旅游吸引力,首先要提到马里奥蒂(1927)的旅游中心地理论,即“旅游者喜爱的是对艺术、考古、风土和保健等自然条件,人为的诸多条件和设施、娱乐、旅店的组织等这些外部构造在一起的外部环境,前两者是自然发生的吸引力,后者是派生的吸引力,能很好地取得两者之间的平衡是旅游吸引力,就可以成为旅游的中心地。”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通常具备了成为旅游中心地的条件。对于吸引力问题,保继刚等(1986)提出了旅游资源吸引力模型;张凌云(1999)对旅游目的地的吸引范围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车裕斌(2001)分析了影响旅游目的地系统吸引力的因素,并提出了旅游目的地系统吸引力的数学模型;张辉(2002)对旅游吸引力概念和性质进行了分析;王海鸿(2003)对旅游吸引力进行了系统解析,并将旅游吸引力分为旅游需求引力与旅游供给引力,分析了旅游需求引力与旅游者感知度之间的关系;郑宇飞(2007)提出了旅游地吸引力的概念及特征,并系统分析了旅游地吸引力的影响因素。
  我们认为城市旅游吸引力可界定为:由潜在旅游者对城市及相关因素的综合感知印象所产生的旅游心理倾向,是对城市及相关因素客观情况的主观反映。城市旅游吸引力具有综合性、系统性、开放性和针对性等一般特点。城市旅游吸引力系统是由多个吸引力子系统构成的合成系统,包括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旅游资源、接待设施、旅游服务、旅游交通、旅游宣传等。旅游资源吸引力子系统是城市旅游吸引力的核心系统,接待设施和旅游服务两个吸引力子系统是城市旅游吸引力的支撑系统,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个吸引力子系统是城市旅游吸引力的背景系统。目的地旅游吸引力系统离不开旅游交通和旅游宣传两个子系统,它们是影响吸引力强弱的重要因素。由此,城市旅游吸引力系统建设涵盖五个方面的内容:旅游环境营造、旅游吸引物建设、城市旅游营销、旅游交通建设、旅游接待服务等。
  
  三、怀旧文化对城市旅游吸引力的提升途径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城市可以通过开发怀旧文化发展旅游业,通过怀旧旅游提升城市旅游吸引力,具体可从以下方面进行:
  (一)城市怀旧文化意境的整体保护。怀旧文化对游客的吸引是一种符号化的整体环境,是人们心目中感性的、统一的认识。这种意境在城市中表现为一片历史街区或一栋历史建筑及周边地区,是人们能够感觉到的、一致性的内容,比如北京的什刹海、上海的新天地、厦门的鼓浪屿、福州的三坊七巷等,他们都承载了当地的历史和文化,是城市怀旧文化的集中体现。在旧城改造的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加强对城市怀旧文化意境的整体保护,这种保护不能停留在对单体的、孤立的建筑作品的保护上,更应该强调历史环境整体特性的维护,这种整体环境就是城市本土意境和原生环境的组合,是最能体现城市怀旧精神的人与自然和谐的空间。
  (二)城市怀旧景观观赏体验的立体创造。越来越多的游客在城市旅游中选择自助旅游的方式,对他们而言,对于城市历史和文化的理解大多来自于城市怀旧景观的观赏体验。怀旧景观是怀旧文化意境的核心,也是游客关注的焦点,因此必须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特别强调。城市怀旧景观的观赏体验可从点、线、面的城市立体空间去创造。
  在城市游憩空间的一些轴点建设怀旧小品可以激发人们的怀旧情绪,增加城市的历史感。这些轴点包括街道交叉转角处;城市中心广场;小公园;车站、码头和机场前的旅客集散广场;步行街区的部分路段等,这些地方建设的具有历史意义的纪念碑和具有本土文化特点的雕塑往往可以形成游客对城市的典型记忆。比如,武汉阅马场公园的孙中山先生铜像、重庆解放碑步行街区的抗战胜利纪念碑等。

  在城市游憩空间的重要路径营造怀旧的建筑立面可以形成人们对城市历史与文化的一般印象。这些路径主要是城市重要的景观街区,包括古建筑街区、仿古购物街区、商业步行街区,可能是街道和小巷,也可能是江河湖边或运河两侧。所谓建筑的立面,按照西方建筑学的理解就是建筑的外立面,简言之,就是建筑的脸面,它和建筑结构并无直接的关联,而更像是建筑的面具,正是这些各具特色的建筑立面构成了城市街道建筑的交响曲。比如,威尼斯大运河两侧的建筑、上海的外滩等。
  在城市游憩空间某些制高点可以远眺或俯瞰城市的全貌,形成城市空间的领域圈,让游客可以从面上形成对城市的现时一般印象,在和历史感知的城市印象比较中感受城市时过境迁的魅力。比如,香港的太平山顶、重庆的一棵树、上海浦东的东方明珠电视塔、北京的景山等。
  (三)城市怀旧旅游产品的创新开发。随着怀旧客体范围的扩大,城市怀旧旅游产品开发也越来越广泛,几乎涵盖了城市文化旅游的各个层面。吴必虎(2001)认为,文化旅游产品包括一般性的文化旅游、遗产旅游、博物馆、美术馆旅游、艺术欣赏旅游、民俗风情旅游、历史人物遗迹旅游、祭祖旅游、宗教旅游、文学旅游等。这些旅游产品都可以和城市怀旧旅游产品开发进行对接。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很多传统文化面临消失的危险,可以通过怀旧旅游产品开发进行保护和传承。对于已经消失的传统文化,我们可以通过模拟、仿真和重建的方式来创新城市怀旧旅游产品。比如,香港的星光大道、杭州的宋城、上海的松江影视城等。需要注意的是怀旧旅游产品创新开发中的整体文化意境的问题,要避免出现不伦不类的伪文化旅游产品。
  (四)旅游商品开发中怀旧元素的体现。在怀旧成为大众消费的年代,人们在城市的购物也越来越趋向怀旧商品,比如唐装、旗袍、手工制品、草编物品、蜡染棉布等。其实这些商品在很大程度上具有成为旅游商品的天然条件,它们大多反映当地的传统文化,它们在形态、材料或功能的一个或多个方面具有传统特色。旅游商品开发中怀旧元素的体现除了在旅游商品本身围绕“过去”的文化做文章,还需要在购物设施和场所方面彰显本土意义。游客在城市旅游中的购物消费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所购物品本身的吸引力;二是购物环境的特殊体验。在具有怀旧文化氛围的购物场所更有利于增加旅游商品的附加值,增大旅游商品的销售量。
  (五)旅游配套设施建设中怀旧氛围的营造。游客在城市中体验怀旧文化应体现在城市逗留的任何时间和空间中,其中居住、出行和就餐的过程所感受到的怀旧事象也会形成游客对城市的整体记忆。因此,在旅游配套设施的建设和服务接待方面营造怀旧氛围可以使游客的旅游经历锦上添花。城市可以和航空公司、铁路部门、游船公司、汽车公司合作营造城市外部交通怀旧文化氛围。游客中心可提供城市怀旧文化自助旅游指南,比如可设计古建筑旅游专线、传统美食专线等。游客中心也可开展城市民间传统活动迎宾,比如厦门鼓浪屿的博饼。城市设立怀旧文化旅游专线巴士,配备专业导游,为自助游客提供便捷服务。城市住宿机构可在客房、楼层、大堂及其他区域通过特色装饰和服务突出城市怀旧文化,也可设计怀旧客房。另外,城市内地方特色饮食街区能进一步强化游客的怀旧体验,比如西安的回民小吃一条街等。
  (六)城市怀旧文化的宣传推广。城市旅游吸引力的提升需要加强外地游客对城市旅游的感知深度,以旅游目的地营销为中心的宣传推广工作必不可少。面对市场上的怀旧思潮,赋予城市旅游形象怀旧的涵义就显得尤为重要。城市旅游形象的提出需要深度挖掘本土文化,寻找和怀旧需求市场的结合点。另外,节事活动、网络营销、旅游展览等方式也是城市怀旧文化宣传推广的重要途径。
  
  四、结语
  
  我们现在对怀旧的解读是指现实普遍意义上的怀旧,是一种时间意义上的倾向,着重于对过去的依恋,和斯宾格勒的空间意义上的怀旧存在差异,因为其怀旧的主体仅限于精英和贵族。这种特殊的怀旧表现为现代人对大城市的依恋感,主要是在共时层面上的“思乡”。这里“乡”的概念指现代社会中的大城市及其所代表的文化精神。我们可以用拼搏进取的工作精神、竞争的氛围、遍布城市生活中的各种机会、种种趣味和情调等词汇来概括这种精神。这是在城市化达到一定程度,中产阶级成为城市主流之后的怀旧,是未来意义上的“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怀旧文化的重新解读也会对城市怀旧文化旅游产生新的影响。
  (作者单位:三峡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106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