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经济学中理性人假设的缺陷性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唐 承

  提要西方经济学中有一个基本假设,即“理性人”假设,这个假设在模拟人的行为时有很大的缺陷,它将人看作是理性的机器,而事实上人会因为各种原因往往表现的不那么理智。本文探讨这个假设的缺陷,并估计产生的原因,以及展望“理性人”假设的发展。
  关键词:理性人;理性;博弈选择;风险
  中图分类号:F0文献标识码:A
  
   理性人的假定,就是指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中所讲的“经济人”。这个假设是整个西方经济学思想体系中的前提性假设,西方经济学的诸多命题都是在这一假定条件下推出的。这个假定的主要主张有三点:1、人是有理性的。每个人是自己利益的最好的判断者,在各项利益的比较中选择自我的最大利益。2、利己是人的本性,人们在从事经济活动中,追求的是个人利益,通常没有促进社会利益的动机。3、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只有在与他人利益的协调中才能实现。交换是从“理性人”的本性驱使下自然而然地发生的。人类的交换倾向是利己本性的外在形式和作用方式。“理性人”假设作为一种高度抽象的模型,使得经济学研究公理化和逻辑化,但是随着经济学的发展,“理性人”假设的局限性也越来越明显。
  与之相对的,理性人假设的三点都具有缺陷性:
  第一,人并不是完全理性的,甚至在现实生活中,人更多地表现为不理智。从认知的角度看,人类所处的外部世界复杂多变,而作为个体在信息加工和处理上会有诸多限制,从而使个体不可能达到假设中所设想的完全信息状态。而现实社会中个体地位不同,所处于的信息优势就有很大区别。因此,个体不可能掌握完全同等的信息,所以个体决策也会因为无法实现完全掌握信息,比如股市里散户和庄家所处的信息地位就很不同。正是由于现实中个体和环境的原因,使得个体不可能是全知全能的。个体由于信息掌握不同,面对选择时就不会达到“理性人”要求的完全理性。而即使是自己掌握的信息,人们也不会理智的处理一切问题。个体一方面具有努力追求最大化的理性倾向,同时也具有不努力追求最大化的非理性倾向。由于行为人的直觉、意志、冲动、习俗、本能和欲望是理性逻辑所难以描述的。不同的人由于不同的性格、气质、喜好以及许多不确定的因素,经常违反理性原则。
  例:一个人会请保姆打扫房间,并支付50元,但是如果让他去打扫同样的房子而给他100元,他却不愿意。这个例子用“理性人”就很难解释。
  第二,人也不是绝对自私的。人类在具有自私特征的同时,也具有公正和利他的特征。研究发现,平均有40%~60%的人愿意为公共事务做贡献,如无偿献血,捐助,等等。大量实验已经证明,像利他主义、忠诚以及愿意报答等品格是很常见的。所以,现实社会中才会有志愿者以及社工的存在。其实人类行为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由很多因素决定的,比如道德、信仰等会约束人的行为。再者,人类在社会中的需要有很多层次,一个唯利是图的人很难得到高层次的满足和自我实现,因此“理性人”的自私假设是很不全面的。
  第三,每个企业在现实市场竞争中很难实现最大化原则。经济学家莱本斯坦认为,由于存在“X-低效率”,企业不会达到新古典理论所给出的最大化目标规范。
  可见,在现实经济活动中,“理性人”的假设有很多缺陷,这其中固然有很多原因是由于外在的环境和人内在的一些不可确定因素的影响,但是分析一下现实中人类的行为,也可发现一些确定的现象。这些现象从经验上看很好理解,但是却不满足“理性”的要求。这种现象有很多,这里只简单探讨个别例子。
  在经济生活中人们更多的是面对选择。而在社会生活中,大量的人在一起进行博弈选择中则很容易出现跟风现象,这在股市中尤为明显,被称为“羊群效应”,即人类进入现代社会只是很短的时间,在原始社会人类只有群居才有最大可能保全自己,所以人类有和大部分人保持一样的心理。在这种情况下,行为本身是否理性就处于次要位置,而和别人保持一致,从而在心理上获得一种安全感就更重要。心理学的大量实验研究已经证实,在面临高度不确定问题和问题的判定模棱两可的情况时,个体往往表现为知觉与判断更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尤其需要以他人的认知和判断的信息作为决策的“锚定”。
  同样还是人类心理影响选择的例子,是对于风险和利益的比较。人们在面临风险和利益时会表现出不“理智”的行为。例如,有两种选择:1、你有50%的几率得到500块,50%得不到。2、你有50%的几率得到1,000块,50%损失500块。绝大多数人都会选择第一种,事实上即使将第二种的损失适度减小,人们还是会选择第一种。这说明大部分人都是“风险规避”型的人,事实就是如此,当同等风险和利益存在时人们会选择规避风险。这个规律还可以解释学生写作文。假设一个学生很怕写作文,一定要托到最后一天晚上写。事实是在最后一天前,学生为了规避这种写作文的痛苦,选择不写,而最后一天晚上写,是为了规避第二天被老师处罚的风险。其实这种选择是有生物优势的,在原始社会中,假设一个原始人去深山打猎,有可能获得更好的食物,但也有可能被野兽吃掉。所以,风险规避型的人虽然没有活得更好但存活几率高。但例子如果改一下就不一样了,如果改成,如果输,那500块不用立刻支付,可以分期付款,那选第二种的人就多了。这说明,人们对于近期利益的选择大于远期的风险。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贷款买房可以促进房子的出售;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很多人会把当月工资花掉而不是存起来以备养老。人们面临选择时,通常会首先考虑近期的风险和利益,这里反映了人类对于自身安全的考虑要大于对利益的追求。
  另外,有一种研究人的选择的学科博弈学里对处于博弈状态下的人类行为模拟则更接近现实。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囚徒博弈了。这种处于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一种均衡选择更好地体现了对现实的模拟。
  在博弈社会中,每个个体所处的社会地位不同,造成个体的信息优势不同。同时,不同个体的学识、性格、见解、追求都不同,再加上一系列的不确定因素导致人的行为模拟的难度。当代学科越来越注重学科间的合作。比如心理学就和经济学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并形成了一个分支学科――行为经济学。
  随着经济学的发展,“理性人”假设也会有所发展。最突出的表现在于心理学研究的加入,从而给经济人这个注重数学和逻辑的概念以更多人性,从而可以更加真实的模拟人们在经济生活中的行为。人脑是一个令人惊叹的器官。大脑不是一部完全理性的计算器,在经过了几千年漫长的进化,它已经有了很多捷径、简化、偏见,甚至是一些不良习惯。很大一部分更适合在原始社会中生存,但放在今天看就会有问题。此外,大脑的缺陷还会来自后天教育和周围的社会环境影响。然而,就算是纯粹的大脑本身也会产生不稳定的选择。因此,“理性人”的未来可能会在多学科交融的影响下发展,不只是经济学、心理学,还会有脑科学、社会学、博弈论,甚至教育学、生态学和历史学等跨度很大的交叉。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这种交叉不但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
  (作者单位:南京林业大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106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