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企业内部财务风险来源与防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赵学军

  提要财务风险总是以千变万化的形态呈现于企业内部,管理者如果没有敏锐的洞察力去识别它,没有有效的手段去控制它,就很可能在企业内部埋下祸根。那么,如何有效地对财务风险进行防范呢?笔者认为,必须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
  关键词:财务风险;来源探究;风险防范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
  
  一、财务风险的来源
  
  在企业的发展历程中,风险无时不在,也无处不在,既有源于企业外部的不可控因素所导致的风险,如社会动荡、自然灾害等,也有源自企业内部可控因素所导致的风险。下面仅就企业内部风险的渊源进行分析。
  (一)企业内部风险渊源之一:急功近利。企业急功近利的行为是导致企业内部风险的一个主要渊源,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盲目的扩张倾向。(1)单纯追求生产领域的规模经济。但规模经济并非意味着企业的规模越大越好,过于扩张反而使企业难以将技术、市场开发、人力资源、组织管理等推上一个更高的层次,这样就造成了企业内部机能的失调,使企业无法形成一个均衡的“有机体”,从而导致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大大降低。(2)盲目地搞多元化经营。多元化经营一方面起到分散待业风险的作用,但同时却加重了企业内部的风险,这是因为:第一,实行多元化经营的企业必须涉入自己原本并不熟悉的产业或产业群,这一方面给企业带来了在新的领域里进行市场开发和技术开发的风险;另一方面也增加了管理的难度,加重了企业的管理风险。第二,多元化经营需要筹措更多的资金,在内部积累有限的情况下,企业往往要走负债经营的道路,这样更加大了企业的财务风险。
  2、“赶鸭子上架”。一些缺乏经验、技能较低、没有受过正规培训的职工充斥在职工队伍中;一些管理能力、技术水平明显不够的人员被推上重要的岗位;技术研究、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信息管理等重要部门的职位被不合格的员工所担任。这种种现象好比“赶鸭子上架”。由于缺乏经验和能力,企业的这些员工免不了经常犯一些“愚蠢”的错误,这难免会引起顾客投诉的增加,从而对企业的形象造成不利的影响。
  (二)企业内部风险渊源之二:企业文化误区。良好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成功的基石,而企业文化的误区却给企业带来潜在的风险。
  1、不敢面对“坏消息”。企业在获得成功之后,“坏消息”常会被中途截止,很难传到领导人的耳中。这一方面是因为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产品差异性增大及从业人员增加,信息流经的等级增多。在信息的传递过程中,下属员工由于害怕“坏消息”会影响企业形象或怕被上级责备而处处隐瞒这些信息,久而久之,形成了“报喜不报忧”的风气;另一方面则是由于领导者在赞誉之声的包围下,渐渐产生了骄躁情绪,对“坏消息”产生了抵触。当这种情绪注入到企业文化中后,那些谈论危机、障碍和险境的员工常被视为杞人忧天,或者被当成与集体精神格格不入的人了。
  2、冒险赌一赌的心态。企业的成功为企业管理者壮了胆。在尝到成功的“甜头”之后,一些企业企图通过投资高风险领域以获取高额回报。在这种企业文化的熏染下,管理者进行决策时容易被市场的表象所左右,往往表现得过于激进而缺乏稳健性,甚至还抱着冒险赌一赌的心态,这种心态常常将处于辉煌中的企业一步步地推向陷阱。
  (三)企业内部风险渊源之三:信息管理失误。企业内部除了物质资源的流转之外,还有一种信息资源的流转。信息资源的畅通与否是企业管理效率能否得到提高的关键,但在实际信息管理中总是伴随着一些潜在的风险,这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1、交易的复杂性。市场成功常得益于产品的升级、服务的多样化以及产品和服务组合的新创意,等等。但这些进步同时也提高了交易的复杂性。随着交易复杂性的提高,隐藏于合同中的风险越来越难以辨识。企业如果处在信息非对称或不完全的情况下,就更容易产生决策失误,引致风险。所以,在签约前,企业对协议各方的情况及相关的法律法规都应有个全面的了解,这就要求管理者必须充分地搜集信息。
  2、企业预警管理系统的失效。总的来说,如果企业出现下面四种情况之一,就预示着企业预警管理系统在某种程度上失效:(1)管理者想得到却又不能得到准确无误的信息(数据);(2)计算机系统中的信息没能及时得到更新,查阅到的数据已过时;(3)管理者为了获得一个本应由计算机提供的信息,却花费太多的精力;(4)管理者对绩效报告或损失报表遗漏或延误抱无所谓的态度。
  3、过分分权的负面影响。首先,分公司或部门的管理者无法站在整个企业的战略角度上分析和处理信息;其次,分散化的组织结构缺少一个纵横畅通的信息共享渠道。过度分权的企业存在着比较明显的信息传递链现象,因为分散化的决策方式加强了等级内信息的流通,却相对弱化了等级内信息的传递。在这种情况下,就可能造成高层管理者得到的信息严重失真,或者由于不能及时地获得重要的信息而延误了时机。
  
  二、财务风险的防范
  
  通过对企业内部风险渊源的分析,我们发现风险总是以千变万化的形态呈现于企业内部,管理者如果没有敏锐的洞察力去识别它,没有有效的手段去控制它,就很可能在企业内部埋下祸根。那么,如何有效地对财务风险进行防范呢?
  (一)以会计控制为基础和核心,逐步健全内部控制体系
  1、指导思想。各企业单位在构建内部控制体系过程中,应坚持以下指导思想:以《会计法》和其他有关法律制度为依据,以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为中心,针对会计工作和经济管理中最为薄弱的环节,研究制定便于操作和监督检查的、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规范单位内部管理,有效防范经营风险,保护单位财产的安全和完整,保证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制度的贯彻执行。
  2、在内部控制的具体目标和内容上,可采取以点带面全面展开的策略。以会计控制为核心,逐步健全多目标、多层次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
  3、在企业实际操作过程中,应采取分步走的策略。对于会计核算混乱、管理基础工作薄弱的企业,应该从定岗定员、明确岗位职责、完善内部牵制制度着手,按照合规经营的基本要求建立内部控制框架;内部牵制、班组核算、责任中心管理、预算管理等基础工作做得较好的企业则可以直接按效益性要求构建内部控制框架。
  4、企业应适时地对内部控制进行评估和调整,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经济环境。制定内部控制制度的重点在于解决单位经营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和问题,也要充分考虑管理工作的发展趋势和经济发展的要求,考虑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方法,既有适应性,又有前瞻性,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又能引导各单位向更好、更高的管理方向努力和发展。
  (二)完善现代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对经营者的控制不但要有以资本市场、产品市场以及法律制度为主体的外部控制机制,而且要有以董事会、监事会、审计委员会为主体的内部控制机制。公司治理结构是实行内部控制的制度环境,而内部控制是手段。现代运输企业需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公司治理的实现更需要内部控制。我国《公司法》规定,董事会在公司管理中居于核心地位,董事会应对公司内部控制的建立、完善和有效运行负责,可下设内部审计委员会专门负责内控工作,这样能够形成以董事会为中心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严密内控系统,即股东会通过监事会对董事会实行内控,董事会通过内部审计对总经理及其他管理者实行内控。
  (三)改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提高企业管理者和员工的素质。现代企业间的竞争就是企业人才的竞争。良好的人力资源政策,对培养企业员工,提高企业员工素质,更好地贯彻和执行内部控制有很大的帮助。因此,首先要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以人为本的观念反映到企业内部控制中就是以人的发展为出发点来展开企业内部控制活动的各项内容,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其次在企业中大胆引入竞争和激励机制,通过绩效评价体系、连续培训计划以及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等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手段来吸引人才、发展人才。尤其要加强会计及其他管理人员的岗位培训,为内部控制培育良好的环境基础。
  (四)对内部控制的设计和执行进行有效的监督检查。内部控制设计的充分性需要定期检查,而控制是否按照设定的程序运行也需要进行监督。监督机制的建立要注重自我监督与独立评估并重。各级管理层首先应在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注重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监督,如果发现错误、舞弊等异常情况,不仅要就事论事的加以处理,还必须考虑其中是否隐含了内部控制出现漏洞的信号,亡羊补牢,惩前毖后。同时,单位或者流程的负责人应考虑使用专业化的工具,或在有关咨询机构的协助下,依据其自身对风险情况的掌握,定期对所辖单位或流程的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并将自我评价的结果上报上级单位。
  企业还应着重建立有效的舞弊汇报、监察机制,使各种舞弊事件或舞弊迹象能够迅速、有效地汇报给有能力采取行动的管理层级甚至董事会。及时有效地采取行动,纠正、处理舞弊事件,同时应检讨导致舞弊事件出现的内部控制漏洞,查漏补缺,使内部控制真正成为闭环运行的良好过程。
  (作者单位:中铁快运石家庄分公司)
  
  参考文献:
  [1]彭延周.企业内部财务风险的防范及控制,《集团经济研究》,2005年09期.
  [2]张小平.企业内部制度性财务风险的防范方法,《生产力研究》,2006年1期.
  [3]田蓉蓉.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现代企业》,2007年12期.
  [4]白晶.企业内部财务风险与防范,《商业经济》,2008年1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107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