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北京生产性服务业投入产出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韩艳娟

  生产性服务业是根据经济学中生产与消费的分析框架,对服务业所作的一种分类,与消费性服务业相对应。从内涵来看,生产性服务业是指为三次产业的实物生产和服务生产过程提供中间服务而非直接向个体消费者提供服务的行业;从外延来看,它主要包括三个领域:为农业提供的生产性服务、为工业提供的生产性服务以及为服务业提供的生产性服务。本文将生产性服务业分为以下八类:金融保险业、商务服务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运输仓储业、邮电通信业、批发业、科学研究事业、综合技术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具有知识密集、空间可分性、经济聚集性以及较强的产业关联性。
  生产性服务业的出现是社会分工细化的结果,同时也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市场竞争的加剧、城市内产业格局的变化等共同作用的结果。生产性服务业的出现和发展,一方面不但降低了制造业的交易成本,而且为制造业提供了急需的智力服务和急需的劳动力;另一方面对于城市经济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作用:优化了城市的产业结构,提升了行业整体竞争力;减少资源的消耗,不断转变城市经济的增长方式;同时,也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有效缓解了就业压力,创造和增加了社会财富。
  
  一、北京生产性服务业投入产出现状
  
  (一)北京生产性服务业投入现状
  1、从纵向比较看,投入明显加快。比较2002~2005年投入产出表,可以发现,北京生产性服务业投入额由2002年的2,325.45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7,576.11亿元,增加额为5,250.66亿元,总体上来看以每年1,416亿元的速度递增,2005年投资额是2002年投资额的3.26倍。
  2、从横向比较来看,与上海、香港还有一定的差距。2002年上海投入额为3,770.71亿元,香港投入额为6,905.12亿元,北京为2,325.45亿元,北京投入额是上海的61.67%,香港的36.78%。与上海、香港相比,北京生产性服务业的投入偏低,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迅速的城市相比,还有很大的供给能力。
  3、从内部结构比较看。北京生产性服务业投资主要集中于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行业、金融保险业和商务租赁业,投资比例为68.70%,而邮政业、科学研究事业和综合技术服务业等投入比例较低,大约为17.67%,这说明北京生产性服务业的投资结构偏重于金融、计算机软件行业,而对于对工农业和服务业有较强的推动作用的科学研究事业和综合技术服务业的投入较低,结构不尽合理。
  (二)北京生产性服务业产出现状。衡量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产出效益的指标,一个是生产性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反映的是生产性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一个是增加值的增长速度,反映的是服务业发展的快慢。(表1)
  从生产性服务业占GDP的比例来看,北京为53.3%,上海为39.3%,伦敦为84.9%;从数字上看,北京生产性服务业占GDP的比重比上海要高,与香港基本持平,而与伦敦还有较大的差距,2002年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为2,305.9亿元,2004年为3,097.1亿元,2005年为3,626.18亿元,以每年400多亿元的速度递增。以上数据说明了,北京生产性服务业不但具有很快的发展速度,而且对于北京的生产总值,即经济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北京生产性服务业投入产出分析:产业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分析
  
  任何一个产业部门的生产活动通过产业间联系方式,必然要影响或受影响于其他产业的生产活动,这种相互影响就是波及。我们把一个产业影响其他产业的“程度”叫做该产业的影响力;把受到其他产业影响的程度叫做该产业的感应力。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某产业的感应度系数若大于1或者小于1,表明该产业的感应度系数在全部产业中居于平均水平以上或者以下;某产业的影响力系数大于1或者小于1,表明该产业的影响力在全部的产业中居于平均水平以上或以下。
  根据以上准则,从表2中可以看出交通运输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零售业、金融保险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和综合技术服务业的感应度系数大于1,表明这些产业受到其他产业的影响程度要高于全行业的平均水平,而邮政业和科学研究事业的感应度系数小于1,这些产业受到其他产业的影响程度并不是很大,低于全部行业中的平均水平。生产性服务业的8类行业影响力系数基本上都在1附近,也就是说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力系数约等于1,表明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力在全部行业中居于平均水平。而除此之外的其他大部分服务业的感应度系数要小于1,尚未到达到平均水平。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北京生产性服务业各部门的前向联系要强于后向联系,增加对生产性服务业投资的效益明显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因此,加大对生产型服务业的投资,重点发展金融保险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业、综合技术服务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零售贸易业等行业,可以有效满足北京经济建设的需求。
  
  三、北京生产性服务业存在的问题
  
  通过上面的分析,北京生产性服务业存在着一些问题值得引起注意:
  (一)从需求角度看,生产性服务业需求还有待于进一步发展。目前,在京的中央企业总部的需求开始释放,但垄断行业的服务外包意识不强,大型企业虽然需求释放,但只是从事政府的公关、媒体策划等工作,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运营、资本操作业务。区域经济没有形成合力的产业分工体系,北京生产性服务业的辐射能力不强,不能对周边省份起到为工业发展很好服务的目的,使得某些服务业的发展比较落后。
  (二)从供给角度看,生产性服务业对北京而言是一个新兴的产业,存在供给不足的现象。生产性服务业在北京地区近几年获得了很快的发展,但是由于服务的标准不足,能够提供优质服务的大中型企业较少,现在是小企业比较多,但是提供的服务质量和数量有限,因此相对于目前的需求来讲,能够提供优质、有效需求的企业很少。
  
  (三)从市场竞争角度看,秩序混乱,竞争无序。生产性服务业小企业不断涌现,但是服务的标准不明确,行业自律能力差,没有统一的管理机构,使得价格竞争成为了主要的竞争手段。比如,在物流行业中存在着打游击的现象,以低价格来和大企业竞争,但是很难获得保障。
  
  四、北京生产性服务业今后应该发展的重点行业
  
  根据北京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本文认为今后北京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应该是所有的行业齐头并进,而是应该有所侧重。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中明确提出“大力发展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培育低消耗、低投入、高产业关联度和高附加值的行业”,通过提高产业质量和推广循环经济模式,减小对首都的资源压力。所以,现代服务业的有重点发展也是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
  从产业关联角度看,根据2005年投入产出表感应度系数实际测算数据显示,交通运输及仓储业的系数最高,计算机软件行业、金融保险、综合技术服务业的系数也很高,说明增加对这些行业投资,其经济效益要高于其他行业。此外,无论是从增加就业的角度还是从提高科技含量、提升服务业层次的角度而言,今后几年都要大力发展以下行业:
  1、金融产业。不断优化北京的金融发展环境,构建功能丰富、竞争有序、监管有力的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推进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吸引国内外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等各类金融机构落户北京。着力推动产权交易和风险资本市场发展。发挥金融资源的集聚和辐射效应,扩大区域金融交流与合作。
  2、高新技术产业和软件产业。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整体产业竞争力为核心,重点发展以软件、研发、信息服务业为主的高技术服务业和以电子信息产业、生物产业为主的高新技术制造业。加快中关村软件园二期、用友软件园等软件产业基地建设;以系统集成带动软件开发,重点突破嵌入式软件、中间件、信息安全、数字内容等关键技术;依托国家软件出口基地,扩大软件外包出口;继续通过政府采购等方式支持国产软件的发展。
  3、现代物流。着重整合物流资源,提升物流效率,重点推进顺义空港、通州马驹桥等公共物流园区建设,形成物流基地、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互为补充、协调发展的物流基础设施格局。大力发展产业物流,积极推进国际物流和航空物流,重点优化城市配送物流。以信息技术和供应链管理技术为核心,显著提升物流企业的专业化、信息化和社会化水平,加快培育一批重点企业。
  4、商贸商务服务。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信息技术改造提高传统服务业。大力推动连锁经营等现代流通方式和便利店、专业店等新型业态的发展,加快发展社区商业和郊区村镇商业,构建城乡现代化流通网络。规范现有批发、零售市场,促进有形市场的升级改造。适应产业和市场发展需要,积极引进国际知名的会计、法律、咨询、评估等中介服务企业,形成立足北京、辐射全国的商务服务体系。■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118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