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经济学人性假设的道德基础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郗芙蓉

  经济学是不是严格的科学,一直存在着争论。其中,经济学前提假设的科学性是这一争论的一个根本性问题。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最能体现经济学的哲学方法论,它是经济理论体系赖以建立和理论分析展开的逻辑起点。经济学实际上在背离人类的道德与现实,因为经济学总有其逻辑前提与假设,而这些前提和假设的背后总有道德基础这样的文化因素。
  
  一、经济学的主要人性假设
  
  (一)经济人假设。经济人就是使市场经济得以运行的人,即会计算、有创造性、能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人。追求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假设认为,人类存在着尽可能增加自身利益的愿望和行动,即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生产者追求利润最大化,生产要素所有者追求收入最大化,政府官员追求选票最大化。
  经济人假设不断受到各种各样的挑战,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类需要分为基本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等五个层次,从而否定了传统的经济人假设把经济利益作为人类唯一需要的观点。西蒙的有限理性学说认为,由于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信息的不完全性,以及人类认识能力的有限性,不可能把所有的价值考虑统一到单一的综合性效用函数当中。了解所有备选方案及其实施后果,实际上是办不到的。因此,决策过程中人们寻求的并非最优解,而是满意解。威廉姆森认为,既然人是自私自利的,就总是有损人利己、投机取巧的意向,这种意向变成具体的行为,就是机会主义行为。莱宾斯坦认为,由于人的能动性不是一个常量,因此,企业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模糊起来,管理者和工人的行为在大部分时间里就成为最大化的,此时,最大化成了一个特例。诺斯认为,人类行为比经济学家模型中的个人效用函数所包含的内容更为复杂。有许多情况不仅是一种财富最大化行为,而是利他的和自我施加的约束,它们会根本改变人们实际作出选择的结果。
  (二)效用人假设。人类追求的利益目标是一个多元的效用函数。问题不在于什么是满足,这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答案,它取决于人的偏好体系,而人们不同的偏好来源于不同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从效用最大化的角度来看,由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作用,人们要获得最大效用,就不能只有一元的效用函数。因此,人们增加效用的途径,便是需求多元化,即不局限于只对经济利益的需求。这就是效用人假设。
  
  二、经济学人性假设存在的问题
  
  (一)把人性简单化。许多经济学研究者没有区分人性和人的本质这两个概念,从而把人性简单化处理。一方面这是研究简化的需要,另一方面这也造成了经济学的简单化。
  人性是人之成为人的属性。人性是一个复杂的、有机的系统,有五个最基本的方面:一是生物性;二是意识性;三是社会性;四是实践性;五是历史性。
  人的生物性,即人的生理属性。这主要是人体的生理结构和生理结构产生的本能行为。任何一个现实中的个体和任何一个阶段的人类都具有那个时期和阶段的地域、文化、经济、政治的印记。
  意识性,即人是有思想、有意义、有心理、有感情的动物。这是人区别于动物,成其为人的显性指标。与生物相比,这完全是人的属性。
  实践性,即人能主动改变世界,获得自己需要的资料,与动物本能地适应世界并改变世界相区别。
  社会性,人因群而成社,因互动而相会,故有社会。社会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主要方面。群居团体有边界,就有人群的差异,互相沟通交往就有个体差异,从而形成了人的各种社会属性,如地位、阶级、分工、职业等。于是又产生了社会管理。马克思认为这是人的根本属性即人的本质。
  历史性,人因代代相传绵延而成文明。如果放弃历史,人类一切从头开始,则无异于其他动物。
  总的来说,人性的主要方面就是使人这样的生物体在社会中能够获得自我的意识,并会去实践自己的意识成果。通过历史性,使人类的文化、知识等得以发扬光大。
  人性是这样一个复杂的系统,不是单一的某个方面可以涵盖整个人性的。即使我们将人性简化为人的本质,即人的最根本的属性,那么这个属性也在不断的缓慢的变化着。将某一时期某一方面的人性表现作为整个人类的人性假设,理论上是以偏概全,将问题简单化了。
  (二)割裂了人性各方面的有机联系。人性是一个复杂的有机系统,人性的不同方面综合在一起形成了人性的现实表达。生物性是人性的基础,没有生物性,人不存在,因此,人的许多属性是由生物性决定的。人类还没有完全解开人类生物性的奥秘,许多属性对人们来说还仍然是未知的,对待求知的东西,我们不能轻易地下论断。社会性是人成为人的条件,没有社会性,人只有生物体,而不是人。意识性是人性的表现,人性都是通过人有意识的行为表现出来的。实践性是人性的目的,是人类的生存方式。历史性是人性得以延续的保证。各属性之间的互相作用才构成了真正的、现实的、具体的人。
  经济学的人性假设把这样复杂的关系和相互作用割裂开来后,就使鲜活的人性变成了僵化的、死板的人性,用这样的人性假设去解释充满活力的经济行为,是无法完成的。这就是经济学不能真正解释现实经济的根本原因。
  
  三、经济学人性假设背后的道德基础
  
  经济学家在对人性做出假设时,是在活生生的现实生活中,在自己的研究过程中找到的。而这一过程,从科学社会学的角度来说,经济学家的时代、地域、人文背景等对经济学家的立场有极大的干预作用,不可避免地打上经济学家个人生活与环境的烙印。这是因为理论的逻辑起点不是先天存在是,而是人们在对对象有了深刻研究、认识后所确立的一个依据。就理论体系而言,逻辑起点往往是表述在前,这就给人一种错觉,似乎是由逻辑起点推出了这一理论体系。其实某种意义上而言,逻辑起点只是理论表述的需要。所以,不论是经济人假设、效用人假设,或是其他的人性假设,如前所述,都是经济学家所处那个时代,人们对人性认识的一个表现。这就是我们研究经济学人性假设道德基础的依据。
  经济学中的人性假设实际上大多是基础于这样一个历史现实的,就是长期以来人类物质十分匮乏,人类研究经济学大多是为了解决匮乏,不同经济学只是解决的思路不同而已。
  道德,特别是现实中存在的道德,不是有什么先天的公理来支撑的一个体系,而是在人类生活中,为了种族的发展相机确立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面对人类物质匮乏的现实,人类又该确立怎样的自我保护机制呢?一般而言,人类的道德行为存在着金律、银律、铜律、铁律不同的道德律之分。金律是“欲人是欲己,亦是欲人”,银律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二者是道德律。铜律“人施于己,反施于人”,是非道德律,所谓非道德律,它既不好也不坏,是一种价值中立。铁律是“己所不欲,先施于人”。铁律是反道德的。这四个道德律在每一个人身上都有体现,只是各个所占的比例不同罢了。
  经济学的人性假设恰恰就是在人类物质匮乏的条件下,道德律不同的组合与表现。人们在物质匮乏时代,一般都会选择铜律来作为人性的道德依据;而在极度匮乏时代,会选择铁律来作为人性的道德依据;在物质丰富时代,会选择银律来作为依据。经济人假设就是以物质匮乏又开始大发展起步时的选择,这时如何从有限的资源中获得最大的利益就成为经济学要考虑的问题,所以经济学家选择了经济人的假设。
  同时,人们的道德取向还取决于人们的需要。人的需要有真实性需要与意识性需要。人的真实性需要是本真的需要,是人没有其他干扰下身体的需要和精神的需要;人的意识性需要是在文化的影响下,自己思考形成的需要。人的真实性需要不多,所以在道德律上,人们采取铜律的态度比较多一些,因为铜律是对等律,真实需要虽不是公平的,但是对等的。而意识性需要则复杂得多,在不同的条件下,人们对社会和物质匮乏的认识不同,会有不同的选择。如同一时代,富裕的人应该不如贫穷的人贪吧,但事实上,贪不贪取决于其意识性需要。为富不仁就是富裕的人采取铁律的态度。
  随着物质财富的丰富,人们的人性和道德会发生变化,至少表现形式会发生变化,那么经济学的人性假设也会发生变化。现在许多国家都走出了极度贫困的时期,道德宽容等多了,经济学主张也温和一些了。这就是因为经济学人性假设的道德基础发生了变化。
  所以,经济学的人性假设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其背后的道德基础也在不断地变化。■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128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