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利用外资发展我国医药产业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周行 冯国忠

  摘 要:外资大量进入我国医药产业,在此时代背景上探讨我国医药产业应该如何利用外资进入的机遇发展壮大自己,提高产业竞争力。
  关键词:医药产业;外资进入;技术创新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7000302
  1 引言
  20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进入本世纪之后,大量外资纷纷进入我国医药市场。全球最大的20家外资企业纷纷进入我国医药市场,争先恐后地建立了合资以及独资企业,全球性的跨国药企对我国医药产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更关键的问题是,它们也是推动医药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基于此种背景以及我国各产业都面临外资进入的挑战,我们应该抓住历史机遇,利用好外资,发展壮大我国本土的医药产业。在进入本世纪以来的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大潮中,跨国医药企业也一直在积极推进在全世界范围内的行业资产的重组和研发生产制造销售业务的大量转移。在当前的历史形势下,抓住机遇,积极地利用外商投资推动我国的本土医药产业的发展,并且提高我国的医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也是提升我国医药产业经济的重要途径。
  从总体情况来看,外资最主要的作用首先是弥补了我国医药产业资本的不足,在原始积累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国医药引入外资,不仅扩大医药产业的资本总量,也提高了资本质量。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对本土的医药产业的发展还是有很大的裨益的。
  2 外资对我国医药产业的积极影响
  2.1 外资促进我国医药产业的技术更新
  技术进步是一个国家高新科技产业最核心也是最直接的竞争力的体现。而新药创新是中国医药产业竞争力提升的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途径。行业的新技术新工艺等可以通过不同的渠道随资本流动跨国界流动。跨国医药公司生产研发新产品的研发投入远远超出我国医药产业的投入,是世界医药产业的新技术的研发创新者。它们不仅拥有巨大资本,也拥有中国企业缺乏的高新技术。
  作为东道国,各行业积极引进外资,不仅仅是为了引进资金,更是希望能够借此机会得到自己不具备的先进技术,趁机产业升级,并借此提高本国产业的创新研发能力,从而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大大提升国际竞争力。
  根据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劳动要素资本要素等因素可以深刻影响一国的产业经济的发展,更重要也更加根本的是技术要素。跨国医药集团公司作为医药高新技术的创造者和拥有者,对本土医药产业的技术进步的作用就更加明显了。这些跨国医药公司主要通过两种渠道来影响我国的医药产业技术发展,进而提升我国医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一是通过技术转移的途径,直接影响技术进步;二是通过技术扩散和技术溢出效应,间接影响产业的技术进步。
  直接的重复生产投资并不是我国医药产业长远发展的思路。创新研发这才是是药企发展最好的的源动力。然而,我国本土的医药产业由于历史原因,底子薄,基础弱。投入的R&D费用仅仅才占到销售收入的1%左右,这连跨国企业的十分之一都不及。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医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根据有关资料统计,全世界最大的跨国公司R&D的费用将近要占到全球R&D费用的70%甚至以上。平均每个企业的技术开发的费用几乎要占到产品销售额的十分之一。随着人们对新医药产品需求不断加大,新药开发的费用需要投入更多才能占领市场份额。由此可见,发达国家的跨国企业对比我国本土的药企来说,在资金规模和新药研发创新方面都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
  因此,我国不仅要积极引进外资,利用外资,更要最大程度地利用外资带来的技术效应,吸收先进技术,提升自己的技术创新能力,从而提高其国际竞争力。
  2.2 外资促进了我国医药产业的全球化和国际化
  在全世界的医药产业的国际分工过程中,来自发达国家的药企一般以研发新药为主,依靠各方面的优势和政府的政策优势,长期占据国际分工的高端位置,获取了利润的大部分。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广大发展中国家药企主要依靠生产仿制药,生产原料药和中间体等,这在医药产业链中明显处于较为低端的位置。而且跨国制药巨头们纷纷通过兼并重组并购等方式大大地提高了对市场的垄断程度之后,将大量的资金投向了更新的生物工程以及天然药物等新方向,愈发的注重开发新药为主的高端制药业务发展。在此过程中,它们逐步把技术含量低的业务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这种国际形势有助于我国医药产业更好地参与到全世界医药产业的国际分工中去。
  在经济一体化和跨国公司纷纷调整产业结构的大背景下,许多跨国药企改变策略,将生产制造中心设立到其他发展中国家去,尤其是某些成本较低而市场又较为广阔的发展中国家,比如中国和印度等国家。
  由于种种现实利益和法律政策的影响,制药巨头们将生产原料药中间体的低端生产基地设立在了发展中国家,但是它们却在国内主要进行新药研发的关键流程。跨国公司通过合资或者并购和合作的形式,在中国、印度等国家设立医药企业,生产它们所需的原料药,但是却非常注重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多年激烈竞争的结果是,世界医药市场形成了以美国欧洲、日本为首的三足鼎立,而多个新兴国家奋起直追的局面。大量外资流入其实是有助于我国医药产业逐步打破发达国家垄断的局面的。
  2.3 外资促进了我国医药产业的对外贸易和交流
  总体上看,我国医药产业大多数时候是出口大于进口,暂时处于竞争的优势状态。利用外资对我国医药产业的贸易能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帮助我国医药企业开拓了国际市场,赚取了大量外汇,也帮助我国企业优化了结构,这对我国医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提高产生了较明显的正向作用。
  市场占有率是表现一个国家医药产业的竞争力最直接也是最有说服力的指标,某国家的产品如果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率高,说明产业竞争力强。国际市场的占有率衡量了产业的相对竞争力,该指标表明了某产业在国际竞争中具有的相对实力。而我国虽然占有市场比率不高,但是却在逐年进步和增长,外资间接地对我国医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提升有较强的正向作用。   3 利用外资提高我国医药产业的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就我国医药市场的情况而言,极为巨大的国内市场这一天然优势是世界上的任何国家不能与之相比的。现实情况是,巨大的国内市场不仅是培育我国本土的医药产业的沃土,也是我国吸引众多外资的因素之一。以市场换技术这种策略不失为提高我国医药产业创新技术水平的实际又简单可行的好方法。
  当前我国还没有把市场出让与转让技术作为引进外资的对等条件加以规定。要想充分发挥外资提升我国医药产业竞争力的作用,我们就要在利用外资的过程中加以注意:作为我国医药产业的主管部门,比如卫生部以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等有关部门应尽快地转变职能,进行宏观调控,注重监管的同时要确保医药产业的发展政策的统一性和透明度,积极营造和谐开放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
  3.1 积极鼓励国内的医药企业联合重组并购整合资源,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并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医药市场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作为医药产业,是具有高投入高技术高风险特征的高薪行业。少数发达国家和跨国药企几乎垄断了世界医药市场。全世界前100家的大型医药企业供应了几乎接近80%的医药产品,而前25家医药企业则控制了几乎50%的医药市场。我国的医药产业存在规模小,产业集中度很低的现实情况,面对严峻竞争形势,我们必须要鼓励国内医药企业通过生产要素的变革,如重组并购等方式,全力提高产业集中度。在有可能的情况下,支持大型医药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并且尽早地实现专业化的生产和规模经营方式,增强自身实力,提高国内医药企业的集约化水平。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实现经营机制的转换,全面提高国际化程度。
  3.2 合理引入利用外资,切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技术引进以及技术外溢提供政策支持和便利
  在外资进入的背景下,开放的市场和先进技术的引进为中国本土的医药企业去学习先进科学技术提供了百年不遇的机会。可是跨国医药公司为了保持竞争的实力和它们对市场的垄断地位,也会采取措施避免技术外溢效应的发生。对此我们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充分贯彻用市场换技术的规则,还有培养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也是促进新技术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为了提高医药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引进技术的确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后续工作,即引进技术后加强对新技术的消化吸收利用。许多因素,包括企业研发能力以及R&D投入等诸多因素都容易影响医药产业的技术吸收能力。对此,政府要采取财政补贴和税收杠杆以及贷款优惠等金融政策,积极鼓励医药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这样才能增强吸收能力。
  就市场经验而言,技术引进不等同于技术进步。技术引进仅仅才提供了学习机会,只有对引进的新技术进行消化和吸收并能够转化成实际生产力和市场占有率,才能够达到利用外资来提高我国医药企业的研发创新能力的目的。我国的企业要在开放条件下,在积极利用外资的基础上,鼓励研发投入,坚持自主创新,从各方面充实提高,这才是提高我国医药产业的竞争力的正确选择。
  4 我国医药企业应该积极融入全球市场,利用历史机遇发展壮大
  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对外开放程度也不断扩大,有许多跨国医药公司在中国投资后,扩大了对华采购活动。这种情况为我国医药企业进入全球市场提供了良好契机。而跨国公司在华采购为我国医药企业提供了一个开拓国际市场、带动企业产品出口、建立稳定销售渠道的重大机遇。可以使我国有竞争力的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在竞争中提高自己的实力。使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得到提升。
  引进外资的根本目的,在于提升自己,超越对方。我国医药企业要想学习和超越对方,就必须加强市场意识,自主创新,在更高层次上开展国际合作,更好的发展我国的医药产业。
  参考文献
  [1]徐涛.引进FDI与中国技术进步[J].世界经济,2003,(10).
  [2]刘鹏飞.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影响分析[J].兰州学刊,2006,(9).
  [3]陈飞翔,胡靖.利用外资与技术转移[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4]祝年贵.利用外资与中国的产业安全[J].财经科学,2003,(5).
  [5]唐玲,邱家学.对跨国药企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的思考[J].上海医药,2005,(06).
  [6]何维达.开放市场下的产业安全与政府规制[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2003.
  [7]徐建中,刘琳.国内外医药行业并购特点及应对策略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4,(0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1489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