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金融危机对我国劳动就业的影响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昌明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国际经济环境的恶化直接导致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下滑,使原本艰难的就业形势变得更为严峻。在国际国内环境双重压力作用下,我国经济进入了转型升级的深度调整期,企业面临的压力空前增大,这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是人力资本积累不够,不能有效支撑经济结构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全面科学地分析金融危机对劳动就业的影响十分必要。金融危机既是当前面临的现实危险,也是面向长远的重大机遇,从国家战略高度加强就业和人力资本投入也刻不容缓。
  
  一、当前金融危机影响劳动就业的基本判断
  
  (一)经济增长速度下降是导致就业形势严峻的根本原因
  发展是硬道理,经济增长是劳动就业的源动力。只有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劳动就业才能得到切实保障。2008年第三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9.9%,这是自2006年以来我国GDP增速首次降至个位数,并有可能导致全年GDP增速低于10%。居民消费能力不强,消费倾向偏低,消费信心不足,这是导致内需不振的重要原因。由于劳动力需求是产品和服务需求的派生需求,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必将通过就业弹性带来就业水平的降低,这不仅包括就业总量的减少,也包括就业质量的恶化。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对84个城市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信息调查显示,2008年第三季度以后的用工需求下降了5.5%,这也是多年来在第三季度用工需求持续增长的情况下第一次出现下滑。
  (二)劳动力的行业结构性需求差异明显
  由于市场不景气,金融、外贸、出口型制造业纷纷调整用人计划,尽量不进新人,甚至有部分企业开始通过裁员来缓解成本压力。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行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较强,就业人数在就业总量中的比重较高,加上薪酬待遇相对较好,其就业量减少对全社会就业水平的降低将产生更大影响。行业结构性需求差异首先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出现,然后将逐步蔓延到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在这些行业比较集中的地区,行业结构性需求差异就更为显著。虽然各级政府正在努力通过多项措施来鼓励用人单位不裁员,但这毕竟属于短期性政策,长期效果难以估算。同时,就业结构的变化反过来将会推动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因此需要科学引导和合理控制。
  (三)劳动密集型、出口导向型企业的就业下滑更快
  我国劳动密集型企业大多数技术含量偏低,主要以廉价劳动力来获取竞争优势,抗风险能力较弱。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劳动密集型企业的产品市场需求大幅度降低,导致企业开工不足,甚至停产或关闭。特别是纺织服装、加工制造领域中的部分中小企业,目前生产经营困难,大幅度削减招工人数,甚至要通过裁员来降低生产成本。部分企业短期内可以通过停薪休息、停工培训来缓解员工的就业压力,但从长期来看,如果产品市场得不到及时复苏的话,裁员将成为这些企业的无奈选择。金融危机对出口导向型企业的影响与其出口产业链密切相关,出口产业链越短,其所受到的冲击就越快,影响力度也越大。
  
  二、金融危机对我国劳动就业影响的预期分析
  
  金融危机引发的实体经济动荡会大大压缩我国劳动就业的增长空间,从这个角度来说,劳动就业的前景预期与我国宏观经济的变化趋势密切相关。
  (一)失业率有可能继续提高
  据统计,2008年1-9月全国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员936万人,为全年目标任务1000万人的94%;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为409万人,为全年目标任务500万人的82%;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19万人,为全年目标任务100万人的119%;截至9月底,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员830万人,登记失业率为4.0%。由于金融危机对劳动就业的消极影响从第三季度开始才迅速显现出来,前三季度劳动就业的完成情况相对比较理想,但这并不能掩盖就业形势的急剧恶化。目前东部沿海地区中小企业订单大幅减少,开工严重不足,后续资金难以为继,而大型企业的生产经营压力也在日益加大,保障就业任务也愈为艰巨。虽然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就业保障政策,但在市场环境整体欠佳的背景下,政策实施效果距预期目标仍将有一段差距,预计2009年登记失业率将会有所提高,预计调查失业率将达到10%左右。
  (二)平均失业时间将会延长
  预计世界经济复苏尚需时日,短期内我国出口增速仍有可能继续下滑。我国经济调整也需1-2年,各项保增长政策的功能发挥存在时滞性,这将增大劳动就业状况改善的难度。尤其是失业人员和就业困难人员,技能素质整体偏低、年龄偏大的群体特征使其就业竞争力减弱,再就业水平将会有所降低,从而导致平均失业时间的延长,生活将更为困难。
  (三)大学生就业压力空前加大
  据统计,2009年我国将新增大学毕业生610万,其中大约有20%无法实现当年就业,这将给全社会带来巨大的就业压力。大学生就业属于增量就业,因此受宏观与微观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较大。同时,目前大学培养的学生管理岗位偏多,而用人单位需要大量的生产、服务一线员工,大学生就业的供需结构不合理,这也加大了大学生的就业压力。
  (四)农民工就业前景不容乐观
  近年来,农民工已经成为城市经济发展中一支不可或缺的劳动力大军,农民工也将外出务工视为经常性的劳动模式,并逐步融入城市生活中去。由于农民工的就业岗位主要集中在以简单劳动为主的加工制造业、低端服务业等领域,可替代性较强,受金融危机的冲击力度更大。农业生产的收入水平相对太低,大多数农民工对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不高,农民工的务工去向将成为摆在各地政府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据保守估计,2009年全国大约有650万农民工面临再就业问题。如果不能保障农民工较好就业的话,农村发生返贫现象的可能性非常大,甚至可能影响到社会稳定。
  
  三、当前稳定和促进劳动就业的政策建议
  
  (一)集中释放一揽子短期刺激政策,增强社会公众就业信心和预期
  公众信心是应对金融危机的关键要素,公众信心对金融危机的政策效率具有倍增效应。当前中央政府不断出台扩大内需的宏观调控政策,涉及到财政、税收、金融和投资等领域,遏制经济下滑态势,有助于稳定社会公众的不安情绪。短期内,宏观调控政策应以范围广、见效快、惠民多的措施为主,如加强廉租房建设、增加社会保障投入、实施劳动技能免费培训、增加一些专项补助和减免部分税费等,切实提高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提升居民的消费预期。各地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重点宣传政府应对金融危机稳定就业局势的重要部署、促进就业的社会经济政策,营造全社会关心就业工作、互帮互助、共渡难关的良好氛围。
  (二)积极实施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措施
  当前应贯彻落实《就业促进法》和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指导意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和支持有利于扩大就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和服务业更好发展,从而更多吸纳就业。但由于指导意见在操作层面上缺乏具体措施,导致地方政府在实际执行中无法掌控尺度,实际标准也高低不同。因此应抓住时机,将指导意见切实转化为政策行动,真正发挥其对劳动就业的促进作用。应届大学毕业生和返乡农民工是创业的主力,建议相关优惠政策的重心应以他们为主,充分考虑到其群体特征和实际需要,尤其要在资金上提供支持。可考虑设立创业风险投资基金和创业风险担保基金,前者直接为创业者提供资金资助,后者为创业者申请贷款提供担保,以发挥政府资金的杠杆机制和引导作用。

  (三)大量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
  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是政府运用财政资金稳定劳动就业水平的重要措施之一。当前我国城乡公用事业领域存在大量的公益性岗位可以开发,这些岗位都能吸纳较多的低技能劳动者。公益性就业岗位既可以通过政府购买的形式来实现,也可以采取政府直接资助的形式。在公益性岗位开发上,尽量少使用人工可以较好替代的机械化作业,短期内以增加劳动力就业为导向。公益性岗位以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为主,并尽量实现其体面就业,所需资金由财政负担。公益性岗位的工作机制可以灵活安排,以合同制就业为主,但不排斥灵活就业,将增加就业岗位放在首位。
  (四)大范围开展劳动力技能培训,增强人力资本战略储备
  劳动力技能总体水平偏低是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当前应抓住金融危机这一机遇,大范围开展劳动力技能培训,以做好人力资源储备工作。劳动力技能培训对农民工尤为重要,既可以切实提高农民工的劳动技能,同时也可以缓解农民工的就业压力。技能培训以满足实际需要为目的,注重实践,能切实提高参训人员的技能素质。培训所需经费由财政负责,个人无需承担费用,可由政府提供就业培训券。另外,还可在全社会组织开展大规模的职业培训,将更多的城乡劳动者组织到职业培训中来,使得劳动者在提高就业能力和素质的同时能够使失业找工作者处于一个积极准备就业的状态。瞄准和培育10年、20年后的核心竞争力,做好战略谋划,加大社会基础设施、关键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的投入,为我国在全球金融危机后的新一轮持续发展奠定必要的物质和人力资本储备。
  (五)组织实施大学生就业专项措施和海外人才引进计划
  为应对金融危机,应号召机关、事业单位和政府主导的非营利组织增加吸纳应届毕业生的用人计划,以提高大学生的初次就业率。建议政府实施大学生就业专项措施,将大学生就业作为促进就业的重要任务来抓。政府向企业等用人单位提供岗位补贴,以促使后者增加用人计划,并保证最低雇佣年限。政府免费组织应届毕业生的集中岗前培训,提高其实践技能和工作适应能力,以减少企业的员工培训成本,从而提高新增大学生的就业水平。政府积极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在政治待遇、经济待遇和未来个人发展上给予优惠政策,并提供相应资金支持和服务保障。积极支持和组织大中企业、沿海地区抓住发达国家高端人才就业低谷时期,加快实施海外人才引进计划,以优惠措施广泛招揽金融、投资、高科技、管理等各类海外高端人才,为我国现代服务业、制造业和研究开发充实战略人才资源。
  (作者单位:中国民航飞行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184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