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于美国经济政策走向的分析和判断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云林

  (一)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以内需为主的经济体,虽然其自由度和开放度都较高,但政府宏观政策对经济仍有一定的影响力,特别是在经济低迷期,政府宏观政策对经济走势的导向和刺激作用比较明显。本文主要对2001―2005年美国经济政策的运用特点进行分析。
  
  一、2001―2005年美国财政政策的运用特点分析
  从财政政策看,除减税和扩大政府支出外,美国政府还注重了国债政策的运用,利用债市与房市的市场关联关系,通过调整长期国债的供求,压低长期利率,基本达到了刺激房地产市场从而带动经济复苏的政策目的 。在因伊拉克战争而扩大的国债融资中,美国财政部调整了发行的期限结构,大量发行中短期国债,收缩了长期国债规模,对压低长期利率起了一定作用。
  
  二、2001―2005年美国货币政策的运用特点分析
  从货币政策看,2001―2005年是美国联邦基金利率加速下降和连续调升的时期。美元利率的大下大上,对全球资本流动和美元走势产生了重要影响。
  美联储降息是在2001年经济出现衰退时才开始的,似有应急的味道。前5个月的5次降息,每次都降了50个基点。六月和八月的降息幅度缓和了一些,仅各降25个基点。但降息力度刚有所缓和,又因“911”事件而被迫加大。九月至十一月又以50个基点连续3次大力度降息。在两年半内持续13次的降息中,2001年占了11次,当年联邦基金利率水平从6.5%迅速降至1.75%,可见降息力度相当之大。大力度降息虽对阻止经济衰退产生了一定作用,也致使美联储继续通过降息刺激经济的空间大为缩小。2002―2003年的两年里,美联储只降了两次息。
  毫无疑问,美联储大力度降息的直接目标是应对衰退和刺激复苏,但也对外形成了与欧洲国家的负利差和美元弱势。所以,弱势美元的形成,不仅仅与小布什政府的赤字有关,也是美联储货币政策持续放松的必然结果。2004年6月开始的连续17次提息,其表面理由是控制通胀,但更重要的原因是调动全球资本流向,吸引外资和促使美元回流,从而改善美国的财政和国际收支平衡,并借助外力支持经济增长。
  随着利率水平的提高,美国货币政策对国内紧缩(内力)的力度在加大,同时外资扩张内需(外力)的力度也在加大。所以在内外力度变化中似应存在一个上限均衡点。均衡点以下,外力大于内力,政策效果更近乎扩张;均衡点以上,内力大于外力,政策效果更近乎紧缩。
  由于美联储本轮连续提息政策的初衷就不是单纯的紧缩,而主要是借助外力刺激经济,所以,一旦联邦利率水平达到均衡点,联储一般会考虑停息。综合各方面因素判断,本轮提息上限均衡点的最大可能范围似应在5―5.5%之间。
  
  三、2001―2005年美国能源政策的运用特点分析
  从能源政策看,油价成为2001―2005年美国政府能源政策的核心问题。小布什通过发动伊拉克战争,强化了美英对全球石油资源的控制,也加大了对石油定价的发言权。从石油美元流向的实证看,油价暴涨后多余的石油美元中有一部分确实回流到美国债市,对支持美国经济增长起了一定作用。高油价既是2004年美联储加息的主要动因,也成为2006年美国货币政策面临的难题。因为高油价引发的通货膨胀是成本推动式的,而成本推动式通胀问题很难靠单纯紧缩需求的方式来解决。
  
  四、2001―2005年美国外经政策的运用特点分析
  从外经政策看,小布什政府通过国际宏观政策的合作,吸引到大量外国官方资金流向美国债市,促成了债市繁荣和长期利率下降,从而使美国经济安全渡过了美联储提息后半年内的低息难关。
  从2004年以来的实证看,美国宏观当局重视国际融资对解决其“双赤字”的重要作用,特别重视与东亚和中东两大融资来源地区的合作。联储提息要达到吸引美元回流,本外币利差的扩大是关键。2004年下半年至2005年9月,美元利率直线上升,而日本和欧元区国家利率基本未变。美元与欧元利差不断加大,改善了美国的国际融资环境。从与两大融资地区的合作看,美国政府的东亚合作有所收获,但中东合作却不十分如愿。
  研究表明,在2002年以来流入美国债市的外国资金中,东亚美元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而石油美元回流也有一定贡献,但其中的中东地区石油美元回流规模并不大。在2004年以前,不包括非洲成员的OPEC国家对美中长期国债的增持规模一直排在全球20位以外;2004年上半年只增持了15亿美元,进入第15位;下半年又增持了75亿美元,排位最高只升至第7位;2005年后增持幅度又大大下降。
  据有关中东石油美元流向的有关分析,中东产油国的高油价收益较少转投美国国债,其原因除美元连年贬值外,还与“9・11”事件后美国吸引中东石油美元的环境恶化有关。受反恐调查阻碍,本应流入美国的石油美元小部分流向中东当地项目投资和减少债务上,而大部分流向中东股市。截至2005年底,中东地区迪拜和阿布扎比两大股市的市值5年里飙升了15倍以上。近来中东局势表明,美国政府正在采取措施,在中东创造吸引石油美元回流的国际环境。
  
  (二)
  
  对今后几年美国经济政策走向的预测如下:
  由于今后几年美国经济基本上呈弱势走向,所以支持经济增长和解决就业仍是美国经济政策面临的主要挑战。
  美国货币政策走向是今后几年人们关注的焦点。初步预测,2009年以前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可能走向基本上是缓升后进入平稳。如果国内外局势不出现突变,今年联邦基金利率不会超过5.5%这一均衡上限。明后年美联储出台进一步提息的政策可能会更慎重。只要油价不出现进一步的持续飙升,预计联邦基金利率最高可能升至6%,不大可能再出现2000年时6.5%的高水平。美联储结束连续提息后,进一步的提息将会带有较强的相机抉择特点。未来美联储眼光可能放得更长远,提息政策会越来越慎用,不会因短时的油价冲高而轻易提息,也不大可能单纯靠提息手段去对付成本推动式的美国通胀。
  在财政和外经政策方面,2009年以前,美国财政政策对内还会延续减税增支的走向,对外最大的变数是伊朗核问题。从目前局势发展看,发生战争的可能性在逐渐缩小。在外经政策走向上,今后几年美元趋贬的走势,有可能使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有所增大。
  在能源政策方面,油价走势与美国能源政策走向密切相关,而政府能源政策与美联储货币政策又密切相关。尽管美国政府对油价没有百分之百的控制权,但发言权相当之大。从总体上看,油价对美国来说仍处于可控范围之内。受大国能源战略导向影响,2009年以前国际油价仍呈趋高的走势。
  (作者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197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