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道桥防水混凝土的施工要点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闫华

  摘要:随着我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道桥建设和道桥通车里程不断增多,人们对道桥防水混凝土的施工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是通过对防水混凝土进行探究分析,从而提出道桥防水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所要注意的问题 ,确保防水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希望对我国基础设施的建设提供帮助。
  关键字:道桥;防水混凝土;施工要点;建议
  
  一、道桥施工中所存在的问题
  1、道路桥梁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调拱调坡层的施工过程中,要确保种材料的级配及配合比符合要求,同时,保证该层的有效宽度内的平整度和压实度,从而保证基层施工质量的基础;对于基层的施工,严格抓好松铺厚度,在最佳含水量的碾压尽量减少基层成型,经初压后进行人工整修,特别要加强基层边缘立模处的压实度,当某些地方由于别的原因碾不到位的,必须安排工人进行振动等工作。此外,要时刻加强基层养护,采用麻袋将其覆盖进行养护,或者采用喷洒沥青乳液保护,还要适当限制交通车辆的载重与行速等。
  施工中要严格控制基层的平整度,必须使用 3米直尺对基层进行平整度检测,并安排相关人员对平整度不合格的路段进行再次整平,同时,在面层摊铺前,需要确保基层表面干净、整洁,避免其他杂质的渗入,进而影响施工质量。施工完成后,用压力水将面层残留的泥土冲洗干净,如基层表面局部下封层脱落,则应将脱落处基层表面清洗干净后补洒透层沥青或补做下封层,以确保面层平整度。
  2、出现蜂窝与气泡等缺陷
  从调查分析可知,若道桥防水混凝土出现蜂窝与气泡等缺陷时,混凝土结构的严密性、承受能力、强度以及耐蚀性等将急剧下降,严重影响施工质量和道桥上行人与车辆的安全。本文经过探究可得出此类型缺陷的几方面诱因:①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没有按照相关的标准要求来配备好混凝土材料;②施工工艺差,没有严格按照工艺设计的要求施工,随机性调整时有发生;③浇筑混凝土后,不按既定程序进行振捣,使某些区域出现结构疏松的现象,以及撤膜后容易出现蜂窝麻面等现象;④从搅拌到浇筑的间隔时间过长,有些混凝土在浇筑之前已经凝固或变质,使得混凝土结构不密实,粘附性不良。从以上分析看出,在施工过程中的许多不当操作都可以导致混凝土结构产生不同程度的蜂窝以及气泡等缺陷。
  3、裂缝的形成
  在混凝土施工工程中,裂缝是最普遍也不可避免的病害,裂缝的出现,往往会降低混凝土结构的强度,若在持续的受力作用下,其破坏更为强烈,甚至还会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
  据可靠数据分析,施工中许多因素都会造成混凝土裂缝,本文主要提及以下几方面的因素:①施工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没有按规定设计混凝土的配合比;②施工时使用质量差、不合格的混凝土;③混凝土浇筑后,由于混凝土在水化热自干过程中受到混凝土结构不均衡的预应力制约并形成裂缝,在浇筑灌浆时对混凝土的振捣过多或不足。
  二、道桥防水混凝土施工的建议
  1、严格控制防水混凝土的配合比
  对于防水混凝土的试配,必须使抗渗水压值比设计值提高0.2Mpa,混凝土中水泥用量、灰砂比以及砂率等的技术参数都必须符合如下标准:①要确保水灰比小于0.55; ②水泥用量要大于300kg/m3,对于掺有活性掺合料的水泥,其用量也必须大于280kg/m3; ③灰砂比最好选在1:2~1:2.5的范围,而砂率则为35%~45%,;④混凝土的坍落度要小于50mm;⑤对于预拌混凝土其入泵坍落度最好控制在100~140mm范围,入泵前坍落度每小时损失值不应大于30mm,总损失值不应大于60mm。
  2、严格把好防水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关
  在施工过程中,要做到严格把好防水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关,就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①水泥可供选的范围为: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以及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等,同时,要确保其强度等级大于32.5级,绝不允许使用过期或受潮结块的水泥;②对于沙粒,最好采用中砂,并要确保含泥量小于3.0%;③石子用碎石或卵石,粒径宜为5~40mm,含泥量不得大于1.0%;④外加剂采用引气剂、减水剂、防水剂及膨胀剂等,其技术性能必须符合行业标准;⑤对于试配混凝土的原材料,必须严格按要求及时送检并上报详细情况,不合格的材料严禁使用,重点控制砂石含泥量及级配,只有合格的材料才能保证桥梁防水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3、计算准确的搅拌计量
  施工中,相关人员要合理安排人员定期检查拌制混凝土所用材料的规格、品种和用量,每盘混凝土各组成材料计量结果的必须符合设计标准。材料的投料顺序为:石子――砂――水泥――掺合料――外加剂――水。投料先干拌0.5~1min再加水,水分三次加入,加水后搅拌1~2min。添加外加剂时应根据外加剂的技术要求确定搅拌时间,不得擅自修改混凝土试验室配合比的相关操作数据。混凝土在浇筑地点的坍落度每工作班至少应检查两次,现场搅拌普通防水混凝土坍落度不宜大于50mm,泵送时入泵混凝土坍落度宜为100~140mm。
  4、道桥防水混凝土的拆模与护养
  当防水混凝土最终凝固后,应安排固定人员来进行养护,前三天内确保每天浇水4~6次,以后每天浇水2~3次,同时,保证有足够14天的养护时间;为了减少防水混凝土由于气温变化引起的裂缝,必须适当延长带模养护时间,例如,在常温下墙体必须在第五天后才能拆模,拆模后还要用草袋等覆盖其表面,并喷水保湿养护10~14天;同时,要切记只有在混凝土强度达到40%以上,才能进行下道工序,强度达到70%时才能拆模;拆模时要控制好混凝土结构表面与大气间的温差,不宜超过20度。大多数建筑物的底板都是大体积混凝土,应根据施工季节气候条件制订合理的养护控温措施,使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大气温度的差值均不得大于20度。夏季应进行防晒、保湿防护,冬季则用塑料薄膜等材料覆盖进行保温保湿养护。此外,当地下工程完成后,应尽快安排人员进行回填工作,确保道桥防水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三、结语
  在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道路桥梁的建设是其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只有保证道桥防水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才能更有效的促进我国基础设施的建设健康、快速向前发展。本文主要是通过对道桥防水混凝土的施工要点进行探究分析,得出了对于防水混凝土的施工工程,一定要严格把好质量关,确保各程序按要求就行,绝不允许出现任何的疏忽与差错。同时,还要求相关人员合理规划、精心施工、科学探讨、技术到位,保障道桥防水混凝土的施工质量,进而加快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进程。
  参考文献:
  [1] 周莎,张小荣,易婷. 浅谈道路桥梁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及控制[J]. 民营科技, 2010,(11).
  [2] 余明林. 论桥梁施工中的技术质量问题探讨[J]. 科技创新导报, 2009,(06) .
  [3] 刘建跃. 园林施工中的技术管理探究[J]. 经营管理者, 2010 (12) .
  [4] 张正. 关于桥梁施工安全生产与技术工作问题的探讨[J]. 河北企业, 2008,(04) .
  [5] 肖明辉. 防水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02).
  [6] 刘大力, 赵志臣. 浅谈防水混凝土施工[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8,(07).
  [7] 魏景星. 道路桥梁施工管理对策研究[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1,(04) .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219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