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大学生恋爱误区及正确婚恋观的培养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治钧

  摘要:大学生谈恋爱的不少,具有正确婚恋观的并不太多。错误的婚恋观带给大学生诸多负面影响,甚至成为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隐患。根据大学生恋爱易陷入的误区,有针对性地进行婚恋观教育,引导他们处理好婚恋过程中的各种关系,对当今大学生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关键词:恋爱时机;恋爱误区;正确婚恋观;大学生
  
  爱情不仅仅是浪漫的感情体验,而是一种由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的复杂的精神现象,是一个严肃的人生课题。选择什么时机谈恋爱,怎样正确处理婚恋过程中的各种关系,树立什么样的婚恋观,是每一个大学生必须认真思考和面对的现实问题。
  一.正确选择恋爱时机的条件
  大学校园是最容易滋生爱情的地方。大学生谈恋爱在大学校园里已相当普遍,恋爱学生约占在校生的1/3到1/2,甚至可能高达4/5,[1]以至于有了“大一没有恋爱不必费神,大二没有恋爱情有可原,大三还没有恋爱就有些丢份儿,大四没有恋爱简直不可思议”这样的说法。据调查,有52.6%的男大学生和47.4%的女大学生主动向异性提出建立恋爱关系,92.2%的大学生认为对在校谈恋爱应“正确引导”和“不应干涉”。[2]
  当前大学生恋爱呈现低龄化、周期缩短、频率增快的特点,大一就开始恋爱的人数多了起来。恋爱行为低龄化导致恋爱动机的盲目性。80%以上恋爱中的学生往往是在自己心理、能力等各方面尚未做好准备的情况下,不经慎重考虑,“遇上了就爱”、“闪恋”。[3]
  正确选择恋爱时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恋爱的盲目性,对青年学生的成长发展有利。总的原则是不宜过早,以不影响学业为前提。一般来说,恋爱时机的成熟需要具备以几个条件:生理、心理都比较成熟,情绪相对稳定,有一定的意志力和自控力;人生观基本形成,确立了一定的人生目的和理想,把握了相对客观、理性的择偶标准;对自我、他人和社会有客观的认识,恋爱建立在承担责任和较为现实的基础之上;对爱情的本质有了较成熟的认识和把握,能够处理好爱情生活的一些复杂问题。
  二.大学生恋爱易陷入的误区
  大学生谈恋爱的不少,但能正确全面理解爱情的本质、具有正确婚恋观的并不太多。当代大学生的婚恋观主流是积极、健康、理性的,确实也存在一些消极和非理性的因素。
  误把友谊当爱情。难以区分友情与爱情,常有“为何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的感叹。
  错置爱情的位置。爱情至上,没有了爱情,就没有了一切。
  片面或功利化地对待恋爱。干得好不如嫁(娶)得好。
  重过程轻结果。57.6%的大学生认为恋爱与婚姻是两回事,校园恋情是难有结果的,谈恋爱的目的不是婚姻,“不求天长地久,但求曾经拥有”。[4]
  大学生的婚恋动机呈现功利化、多元化趋势,具有盲目性与复杂性等特点。调查显示,近一半的大学生恋爱是为了填补内心的空虚和孤独;近10%的学生恋爱是因为“看到别的同学都恋爱了”,自己也得恋爱,否则显得没有魅力或不正常;近2%的学生同时和几位异性同学保持多角恋爱关系或关系模糊。[3]在相关调查中,选择“满足心理生理需要”、“打发无聊时光”、“舒解紧张的学习压力”、“随大流,不落伍”这四项共占被调查学生的74.5%,反映出部分大学生恋爱动机不纯,恋爱心理不成熟。[5]
  三.恋爱对大学生的影响
  爱情是一把“双刃剑”。恋爱对大学生学习、事业和道德影响具有两重性:处理好了可促使恋爱双方奋发向上,成为学业的催化剂,能给人带来一生的幸福与欢乐;处理不当也易使当事人沉溺其中,分散精力,浪费时间,成绩下降,甚至给人带来终生的痛苦与不幸。
  正确的婚恋观从萌发到确认的过程,也是思想品德修养纯洁化的过程。莫里哀曾说,爱情是一位伟大的导师,教会我们重新做人。恋爱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着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是人格再造的契机。健康的恋爱能给双方带来积极上进的精神动力,能强化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感,从而塑造出一对另一种意义上的新人。恋爱越健康,恋人积极的改变就越多。反之,这种改变就可能是消极的。
  部分大学生的性观念过于开放,给自己和他人带来身心伤害,影响和妨碍学校正常的学习、生活秩序,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了尴尬的难题。大学生婚恋观念和行为尽管是个人化的、私人的问题,但其影响与后果却是社会化和长期性的。
  四.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引导大学生走出婚恋误区
  大学生在渴望爱情的同时,也同样渴望对此问题得到有益的指导。大学生只有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把爱情融进立志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中、建立在为实现崇高理想而共同奋斗的基础上,才能使爱情成为奋发向上的力量。
  1.建立健康的爱情基础
  尊重人格平等;自觉承担责任;文明相亲相爱[6]。
  受社会不良风气、网络性文化泛滥和西方性自由观念的影响,对于最为敏感的两性问题,当代大学生总体来说已持宽容和相对开放的态度,“偶尔一次一夜情没关系”、“同居是个人的权利,不存在对错”等观念在大学生中呈蔓延趋势,反对以校规等行政手段来干涉。大学生应在遵循爱的道德规范、具备社会责任感的基础上才能恋爱。增强大学生爱情责任感,需扭转顺其自然的恋爱观和宽容的性观念,使他们懂得责任是爱情的衍生物,选择了爱情也就是选择了责任,爱情的归宿是婚姻家庭,其本身就包含着对对方的责任义务。
  恋爱具有社会性,少数学生在恋爱过程中出现的不尊重对方的感受或不尊重在场其他人的过分亲昵行为,反映出了他们在婚恋观方面的肤浅和不成熟。
  2.端正婚恋动机,确立正确的择偶标准
  不能一味地追求外表美,切忌金钱至上,要求对方十全十美也是不可能的。
  靠漂亮的外表产生的爱情是短暂的,爱情会随着外貌的衰老而消失。正如歌德所说:“外貌美丽只能取悦一时,内心美方能经久不衰。”
  爱不是纯感情的东西,它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大学生缺乏足够的社会生活经验,也不具有独立生活的经济能力,恋爱缺乏物质基础。在爱情选择中适当考虑财富、地位和学历等条件是合乎情理的,如果纯粹为了满足自己的功利需求,把这些条件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就会使爱情成为“交易”。完全建立在物质、金钱基础上的爱情是不牢靠的,常常会因对方丧失了优厚的物质条件,而失去凝聚两人心灵的吸引力。需知:以利交者,利尽则散,以色交者,色衰则疏,以心交者,方能永恒。
  3.摆正爱情在人生中的位置
  首先要处理好爱情与学业的关系。学习知识第一,提高素质第一,培育能力第一。这是大学生处理爱情与学业关系的准则。学业上取得了丰硕成果,会为今后爱情打下良好的基础。部分大学生思想上“学业第一”,行动上则“爱情至上”。一旦坠入情网就在不知不觉中变得“儿女情长,英雄气短”,但爱情毕竟不是人生的全部,更不是生活的唯一目的。
  大学生真正需要的是友谊和理解,应提倡晚恋,低年级学生不宜恋爱。
  其次,要处理好“两人世界”与“大世界”的关系,把“两人世界”融入集体,取得集体的认同和同学的理解,关心集体、关爱他人和社会。据调查,有近1/4的大学生的恋爱动机出自打发无聊时光,原因是校园文化生活匮乏。因此,学校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通过积极健康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合理宣泄,帮助学生从单一的“两人世界”、老乡会、小宿舍的小圈子中走出来,慢慢地谈恋爱就不再是他们打发无聊日子的唯一方式。
  4.培养爱的能力,做个会爱的人
  鲁迅曾说,不要只为了爱,盲目的爱,而将别的人生要义全盘疏忽了。爱不仅仅是一种情感,还是一种动力,一种艺术,“谈情说爱”并不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本领。爱一个人就意味着你有能力去帮助他(她),且善于帮助他(她)。仅靠有一颗爱心是不够的,还必须有爱的素质、爱的能力,唯此才能创造出真正的爱。
  应用严肃的态度对待爱,懂得真爱与假爱;发展成熟的爱,克服不成熟的爱;培养迎接爱的能力(包括表达爱的能力和授受爱的能力)和拒绝爱的能力(要敢于对并不希望到来的爱情说“不”,要掌握恰当的拒绝方式,尊重他人的感情);培养承受失恋的能力(培养无私的品格和奉献精神,有效化解恋爱生活中的矛盾纠纷,为恋人负责,为自己负责,为社会负责。对把爱情设想得过分美好、心理承受力较差的同学,尤其要重视培养承受失恋的能力)。
  5.理智地对待恋爱挫折
  大学生恋爱挫折现象日趋严重。恋爱挫折是在恋爱过程中受到压制和阻力而产生心理上的痛苦。大学生恋爱的挫折承受力较弱,恋爱心理不够成熟,恋爱挫折心理准备欠缺,恋爱挫折在时间上提前,恋爱受挫折的人数明显增多。数据表明,谈恋爱的学生大部分在一年级就发生过程度不同的挫折。[7]
  恋爱时期男女双方仍有权进行考察和选择,任何人不能强迫对方服从自己。一旦失恋应做到:失恋不失德,不能转爱为恨;失恋不失态,不能消极颓废;失恋不失学,不能贻误正常学习生活;失恋不失命,不能出现意外。
  6.理性对待网恋
  网络是当今大学生获取信息、交流、沟通的重要方式,传统的婚恋指南和一些大学生的“网络”心理拉开了距离,网聊、网恋、网婚等网络游戏,使一些大学生的感情表达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针对网络的虚拟性及可能给大学生婚恋观带来的负面影响,高校思政工作者应关注大学生网络婚恋道德,教育引导学生不要轻信网恋、正确对待网恋,遵守网络道德。
  此外,学校、家庭、社会教育要形成合力,为大学生正确婚恋观的养成、身心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总之,大学生只有培养和树立积极、健康、理性的婚恋观,才能端正婚恋动机,正确处理婚恋中遇到的问题,亨受真正的爱情,促进自身成长发展、家庭幸福,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参考文献:
  [1]王剑慧.当代大学生婚恋观及教育对策研究.[J].网络财富.教育前沿,2010.04
  [2]刘亚丽.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特点及引导.[J].思想教育研究,2003.10
  [3]牛丽丽.浅析大学生婚恋观教育.[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第23卷第3期,2010.06
  [4]孔燕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230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