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河道设计存在的问题及生态治理建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为了有效地实现城乡建设以及环境建设两方面的协调发展,我国的各大城市加大了对河道的综合整治力度。这对河道设计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设计人员改变以往治河的传统理念,本着生态、自然、人水和谐的的理念进行河道设计。本文针对河道设计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解析和对策整理,并对河道周边的生态治理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河道设计;问题;对策;建议;生态治理
  中图分类号:TV147+.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河道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存在的问题
  (1)河道规划控制线的可实施性
  一般来讲,河道规划控制线主要可以分为河道中心线、管理范围线、河道上开口线以及绿化范围线等四种。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一方面会因为拆迁投资难以落实,而另一方面由于工期紧以及拆迁难度大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很难保证按照之前所规定的河道规划控制线的正常实施。
  (2)规划流量的合理性
  伴随着城市建成区面积的逐渐增大, 开展对于河道规划的流量一直处于持续增长的状态,这样的情况下也会给河道的行洪压力带来十分巨大的压力。
  (3)功能定位与治理措施之间的问题
  纵观河道治理的整个过程,也曾经存在着走弯路的阶段。较为突出的例子就是在六七十年代的时候,虽开展治理的河道大多数都是衬底、衬邦范围内的“三光”河道,这种治理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对于生态环境造成了相当大的破坏。但是庆幸的是,现在人们已经充分地认识到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的重要性,逐渐地在河道治理过程中充分地体现出新的治水理念, 同时也再采用更加生态的方法恢复并保护河流的自然属性。一般来讲,河道按照其属性归属可以划分为天然河道和人工渠道两种;如果按照其功能来划分的话,则可以分为行洪、排水、输水河道三种类型;除此之外,河道堤防按照相关的防洪标准则可以划分为5 个等级,所以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则根据河道的功能以及重要性的状况来及时地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进行规划和治理。
  (4)自然河流的渠化使生态环境单调化
  直线型的人工河道取代了原有蜿蜒性的自然河道,河道断面为简单的矩形和梯形断面,原来深潭与浅滩交错的格局可以支持多样化的生物群落,渠化的河道生态环境变得单调,生物种类减少。
  2、对策
  (1)提高前期规划的可实施性
  首先政府应当加强相关方面的立法工作,同时还要强化推进各个部门雨洪综合利用方面措施的制定及实施,使得各建设区的外排雨水量保持不增加的状态,从而也使得河道的规划流量处于相对较为稳定的状态。还应当尽快制定水利工程管理设施方面的总体规划,逐步地完善工程实施方面的落实工作,从而实现避免管理设施的随意性的出现。
  (2) 因地制宜,采取科学、合理的工程措施
  ①城镇河流近自然化城镇河流近自然化,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岸坡种草植树,或者放羊鱼类水禽,保证清水流淌等。城镇河流近自然化工程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②扩大河流滩地空间。既可提供防洪能力,又可增强河流的侧向流通性,扩大湿地面积。
  ③恢复河流廊道的乡土物种,辅助以必要的植物种植和其他生物措施(如韩玉玲的植物措施;构建河心洲、河漫滩、深潭等措施)。
  (3)要注重设计的美学
  ①复苏真正的河流:所指的不是一般抽象意义上的河流改造,而是要构建一条具有当地特色的自然形态河流。
  ②营造构图简约的景观:近自然河道建设的根本目的,不是像在某个地方为鱼类准备一个栖息场所,或在另一个地方为萤火虫特意辟出停留地那样,朝着环境护岸的方向发展。而是要面对全部水域进行构思,以建设一条“普通的河”为终极目标。
  ③营造朴素优美的景观:近自然河道建设,因最大限度地使用了天然植栽和石材,并构筑成近似自然的形态,故可避免设计上的个性色彩过分张扬,表现出一种朴素的美。哪怕是在采用混凝土施工时,也要利用树脂灰浆,构筑成近似于天然石块的样子,或在混凝土墙表面进行錾凿加工,使其凹凸不平,露出五颜六色、形态各异的砾石。消除人工构造物特有的冷漠和呆板,使其融入到自然中去。
  二、生态治理建议
  随着生态河道理念逐步被人们所接受,河道生态治理也日益成为治河的主流,本文就河道生态治理提出几点建议如下:
  1、水质保护 
  杜绝工业废水入河,进一步加强对印染、热电等行业企业的冷却水排放管理,督促企业进行冷却水回用,努力减少对河道水体的影响。加强对雨污水管道的监督管理。各单位有权责令有偷排漏排污水行为的企业进行整改。如不整改的,按环境保护和排水管理的有关法规进行处理。严格固体垃圾的管理,严防固体垃圾入河。
  2、河道管理制度完善
  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使河道功能的多样性日趋明显,河道管理机构不应固守陈规,应当与时俱进,因时利势积极制定、出台诸如《河道卫生保洁管理办法》、《水源保护区保洁规定》等相关法规制度,堵塞河道管理缺位,弥补管理存在不足,剔除不合时代之处,以适应新形势下河道管理需求。加强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公民素质立足于各大媒体定时宣传河道管理法规,各种群众性集会与重要活动宣传河道管理法规。
  3、植被保护河岸 
  植物护岸是采用发达根系植物进行护坡固土的护岸工程,其在水土保持方面有很好的效果,国内外对此研究也较多。植物护岸的目的就是形成以植被为重要组成的保护河坡的生态系统,即生态河堤。国内多条河道的治理都使用了这一技术。国外某些国家都曾采用草芦苇,土堤上生根,逐步繁殖,对岸坡起到了较好的防护作用;有些河道流域采用了编柴施工法进行植物保护河岸的方法,种植柳树,待柳条生根成树后可以很好的加固河岸。
  4、修建生态水工建筑 
  水工建筑物的能够起到改变水量的分配与流态的巨大作用。河流上的水工建筑物主要是橡胶坝,跌水,水库和一些闸门。橡胶坝能有效缓冲水流的冲击力,起到保护河道河岸的功能,橡胶坝工程不仅为为群众生产生活用水提供了方便,而且沿河两岸农田灌溉提供水源,更重要的是为湿地生物的可持续生长创造了比较好的生态条件,其中河流上的闸门除了提高河道水位外,还能够起到其他的一些保护河到的作用。 
  5、河道岸坡
  传统的河道护岸多数采用混凝土及浆砌块石等硬质材料,只考虑了河道的安全性,忽视了对河道生态系统及其他生物生存环境的影响, 即所谓的河道被硬化,阻碍了河流生态系统的横向联系,破坏了水生和湿生生物的生存环境,也降低了河流的自净能力。河道变成了封闭水体,不利于城市的生态化发展要求。
  河道岸坡应采用缓坡与规划地面相连,地下水与河水能够自由沟通,岸坡坡面可以进行景观绿化,种植花草及小型灌木,有利于水生动物、两栖动物营造良好的环境,有利于维持河道的自净能力,通过植被的过滤和吸收,有利于降低面源污染对河流水质的影响,而且成本低,岸坡单侧坡面宽度14.5m。坡面中部设1.0m宽休闲步道,将岸坡分隔成上下两部分。亲水平台挡墙与休闲步道之间绿化带采用植草砖护坡,以增强抗冲刷能力。岸坡坡顶设有坡顶挡墙,高出设计堤顶0.6m,采用M10浆砌MU30块石砌筑,压顶采用花岗岩细料石。正对挡水坝的两岸岸坡设有下河台阶,台阶踏步均为花岗岩剁斧石,台阶基础采用M10浆砌MU30块石,砌筑厚度不小于400mm。
  6、河道生态补水
  城市河道,特别是沿海城市的河道,往往是季节性河流。此类河道非雨季往往河道断流、河床裸露,造成河道生物因干涸而无法生存。因此此类河道应进行生态补水,将污水厂尾水、或设置调蓄池储存雨水进行河道生态补水,满足河道生态需水量的要求。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河道设计过程中仍面临很多问题,所以只有各方面协调一致之后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还要做好河道周边的生态环境管理,才能更好的完善河道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性。
  参考文献:
  [1] 马以超,王鑫. 平原生态河道设计思路[J]. 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 2010,(01) .
  [2] 余玉龙,汪捷敏. 解析现代城市河道的生态景观设计[J].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08,(08) .
  [3] 施兴会,方斌斌. 生态河道设计实例分析[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07) .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2755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