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发展乡镇企业 促进新农村建设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信练

  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战略任务,而乡镇企业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乡镇企业的发展开始面临一些困境。所以,找到解决当前乡镇企业困境的合理对策,对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十分重要。
  关键词:乡镇企业;新农村;困境;对策
  
  乡镇企业是指由农民投资或控制的,承担支援农业义务的各类企业。经过“二次改制”后,乡镇企业出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但不论采取何种经营方式,只要是由农民控制,承担支农义务,都应该属于乡镇企业的范畴。改革开放前,毛泽东对社队企业做出很高评价,说“我们的光明灿烂的希望也就在这里。”但是,当时乡镇企业只能在计划经济体制中夹缝中艰难发展。改革开放后,乡镇企业的发展迎来了春天,开始异军突起,形成“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局面。“九五”以来,乡镇企业开始进入了以明确产权为核心的“二次改革”,改革初见成效。但是,由于内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乡镇企业开始受到内外双重的压力,面临重重困难。
  
  一、乡镇企业的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艰巨的历史任务,而乡镇企业植根于农村,与农村、农业、农民有着密切的联系。正如十七大报告指出,“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这说明了发展乡镇企业在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一)乡镇企业是农村经济的支柱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没有经济的发展一切无从说起。而乡镇企业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是农村经济的支柱,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同时,乡镇企业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是市场经济的先导力量,同时对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国民经济均衡发展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乡镇企业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创造物质条件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村各项公共事业的发展、改善村容村貌、推进小城镇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任务。完成这一任务,需要充足的物质支持,这些物质来源除了一部分来自国家政策倾斜外大部分应该靠农民自身创造,这就需要抓住富裕农民这个中心从不同渠道增加农民收入。而乡镇企业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成为农民就业和增收的主渠道,对繁荣农村经济、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乡镇企业还是我国政治、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一个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没有农村的稳定也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稳定,而发展乡镇企业,则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为地方政府的有效运作提供经济上的支持,竖立地方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从而顺利地推动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使整个农村走上一个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也就有利于整个农村的稳定。
  
  二、乡镇企业面临的困境与解决对策
  
  (一)乡镇企业面临的困境
  1、乡镇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压力。(1)市场经济下竞争加剧。乡镇企业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中获得飞速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的宏观经济形势和微观经济基础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国有企业经过改革和适应,竞争力不断加强。而且,随着改革开放程度的提高,外资企业不断涌入我国,市场环境的嬗变为乡镇企业树立了更多、更强的对手,在市场上的竞争压力不断加大。(2)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改革开放后,各级政府逐渐出台了一些针对乡镇企业的优惠政策,使乡镇企业的飞速发展获得了政策上支持。但是,当前政府的经济政策明显调整,不同企业的身份差别待遇将逐渐淡化,特别是经过乡镇企业的“二次改制”后,政府开始扶持私营经济、中小企业,但这种政策并没有体现城市与农村中小企业的地域差别。特殊优待政策一旦消失,乡镇企业的生存压力必然加大。(3)融资条件变化。政府在乡镇企业发展初期的资金获取过程中扮演着积极的角色,但是改制结束后,政企分开,乡镇企业也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主体,再加上金融体制改革后,金融机构的贷款行为更多考虑的是经济上的利益而不是政治上义务,而且,由于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金融机构很难满足众多中小企业的融资要求,因此乡镇企业的融资渠道缩小,资金问题困绕着乡镇企业的进一步发展。(4)地理环境偏僻。乡镇企业存在明显的环境劣势,也必然转变为竞争中的劣势。很多乡镇企业由于处在市场的边缘,信息闭塞、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落后等给其造成严重的封闭性。“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局面不能产生聚集效益、形成区域的竞争力。特别是某些两头在外的乡镇企业,受原材料涨价和运输成本的提高,必然会面临资源环境制约因素加大的压力。
  2、乡镇企业的自身内部素质不高。(1)产权模糊。计划经济条件下乡镇企业的产权归属存在明显缺陷,这种产权安排已经不能适应乡镇企业的进一步发展,表现在:政企不分,难以规范和约束政府、企业行为,导致乡镇企业资产消耗严重;产权虚置,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导致企业的行为失控,影响企业的健康发展;生产经营权与资产经营权分离,不利于集体资产进入市场和实现资产的增值保值和有效流转。(2)技术创新不足,产品同构性较大。乡镇企业的技术创新方面存在诸多问题,表现在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不明确,主体意识淡薄;技术创新资金不足,新技术推广应用速度慢;技术创新的整体素质差,绝大多数的经营者的文化素质低,企业缺乏创新技术人才。该方面的问题造成了乡镇企业的技术水平明显落后于城市企业,乡镇企业单位产值能耗、物耗高,产品模仿性、同构性大,一旦产品更新换代,造成产品积压。(3)地区发展不平衡,产业分布不合理。乡镇企业地区发展的十分不平衡,不仅在经济总量,而且在技术水平、素质、效益等方面的差距逐渐拉大。同时,低水平重复,不但没有使城乡企业形成互补,反而导致竞争过程中乡镇企业更处于劣势。从产业结构看,乡镇企业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第二产业主要以初加工为主,产品附加值低;从布局结构看,东、西部和城乡差距严重,布局分散,不能更好地服务于新农村建设。(4)环境污染严重。长期以来,乡镇企业走的是一条粗放型发展道路,加上环保意识薄弱,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对生态的破坏日趋严重。随着全社会环保意识的加强,政府的环保政策和管理日趋严格。同时,国际社会实行更加严厉的环境标准,一些外向型企业还将受到“绿色贸易壁垒”的限制。所以,乡镇企业将面临强大的环保压力,社会责任更加繁重。
  (二)解决乡镇企业困境的对策
  1、区别对待,政策引导。不同地区的乡镇企业要分析自身的优势和劣势,特别是区位条件相对较差的地方,要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同时,要结合农村劳动力的特点,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而对于区位条件好、实力强的企业,则应该大力开辟国际市场,也可以发展一些高新技术产业。同时,面对乡镇企业产业、布局结构问题,首先要加强政策引导和统筹规划,通过专业化分工,以求地区间协调发展。其次是要立足于农村,服务于农业,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第三产业,逐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技术改造,加强技术创新。乡镇企业粗放型的发展道路已经难以为继,只有依靠科技进步,走节约型发展道路。为此,乡镇企业应该在大力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设备的同时,着重消化吸收,增强技术开发应用能力,创造出一批技术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少的优质产品。同时,要加快引进人才,创造好吸引、使用和留住人才的机制。加强对员工的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同时,建立自己的研发机构,制定好激励技术创新机制,为乡镇企业大力培养和输送富有创新能力的各类人才。
  3、产权改革,加快制度创新。原先的模糊产权限制了乡镇企业的健康发展,必须对乡镇企业进行以明晰产权为中心的产权制度改革,进行制度创新。首先,要按照建立社会主义现代企业制度的原则对其进行改革,解决乡镇集体企业政企不分的状况,转变乡村政府职能。其次,对现有乡镇集体企业进行组织制度改革,鼓励乡镇企业发展、联合,形成规范化的企业集团,建立科学的企业管理体制和利益分配机制。最后,要加强法制建设,制定乡镇企业基本法和外部环境的有关法规,依法保护投资者和经营者的利益。
  4、形成产业集群,做好环境保护。不同地区要根据自己的产业基础、资源优势和地理环境特点,以开发利用当地资源为切入点,培育骨干企业,发挥“引擎”带动作用,选择一些重点项目,形成企业集群,使乡镇企业规模经济效益达到最大化。同时也要对乡镇企业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第一,加强宣传,提高广大农民的环保意识;第二,提高职工的素质和企业的技术水平;第三,对布局进行适当集中,加强集中治理,系统防治;第四,加强对环境保护的立法工作,决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5、拓宽融资渠道。要解决乡镇企业资金不足的难题,首先,要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出台一些优惠政策,同时要取缔向乡镇企业乱收费的行为,进一步规范收费行为。其次,要拓宽中小企业资金渠道,采取资金、资源、设备、技术、劳动力入股等多种形式,形成多元化的资金来源。再次,加大对龙头企业的融资力度,为乡镇企业的集群发展加大的资金支持。同时还要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支持,重点扶持涉及高科技乡镇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邓小平.邓小平理论(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1994.
  2、马恩成,周森,陈文学.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与农村现代化[M].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
  3、潘维.农民与市场[M].商务印书馆,2003.
  4、邵继勇.中小企业集群与经济发展[M].科学出版社,2007.
  5、文龙光.当前乡镇企业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2(6).
  (作者单位:漳州师范学院政治法律系)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299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