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今年已有1147家机构参与定增:基金汇添富最积极 保险泰康最活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薛玉敏

  过去两年,由于资本市场低迷,定增市场破发现象层出不穷,很多机构损失惨重。不少的上市公司由于股价一直低于发行价,不得不延迟定增计划。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定增市场开始回暖,定增的收益率也开始增加,机构们重新燃起热情。
  同花顺iFinD显示,今年以来,参与定增的机构达1147家,公募基金、券商、保险是主力。
  往年活跃的私募却淡出定增市场。如天津博弘数君投资公司、浙江硅谷天堂、江苏瑞华、上海凯石等私募公司曾在定增市场翻云覆雨,动辄参与几十家公司的定向增发,但今年仅有博弘数君还参与了两家公司,其余的不见踪影。
  破发率下降
  尽管IPO暂停,但是资本市场上的融资行动并没有减缓,定向增发规模猛增。
  今年以来,有138家上市公司实施定向增发,募集资金达到2259亿元;而去年同期仅有76家公司完成定向增发,募集资金为1770亿元。
  此外,已经实施增发或终止实施的公司,目前尚有206家公司等待实施增发预案,计划募资超过3700亿元。
  随着资本市场好转,破发率在下降。138家公司中仅有44家公司跌破增发价,破发率仅有31%。而去年同期76家定向增发公司中,仅有35家浮盈,其余都有破发情况,破发率达到46%。
  目前来看,大部分参与定增的机构都会赚的盆满钵满。从数据上,《投资者报》记者注意到定增公司股价翻一番的公司高达15只。
  6月26日实施的国睿科技增发,让参与的对象赚取了5倍的收益。国睿科技,曾用名高淳陶瓷,2009年就提出定向增发预案,直到4年后才获得证监会核准。值得注意的是,增发价4年未变,依然维持了2008年的6.96元/股。只不过,此次定向增发的对象是公司的原有股东和4位自然人,机构未参与这场盛宴。
  有意思的是,超发行价涨幅排名前4的公司:国睿科技(5.3倍)、广州药业(2倍)、华星化工(1.95倍)以及科大讯飞(1.87倍)的定增对象,都是公司指定的股东抑或高管,机构投资者则无福消受。
  机构参与定增公司中涨幅最大的是欧菲光,上涨了173%,参与的机构有易方达基金、景顺长城、嘉实基金、海富通基金以及国金证券。
  基金:汇添富最积极
  在各类机构投资者参与者中,汇添富基金是最积极的,它一共参与了21次定增。从目前的盈利状况来看,汇添富成绩不错。
  其参与的20家公司中,有4家公司浮盈超过1倍,分别是三力士、浙报传媒、新纶科技以及北方创业。仅有两家公司浮亏超过10%,分别是梅花集团和大有能源。
  其次的是平安大华基金,参与18次定向增发中,没有暴涨的公司,浮亏的有4家,分别是兴发集团、锡业股份、经纬纺机及天马精化。
  排名前列的还有兴业全球、财通基金、华安基金、招商基金、工银瑞信、民生加银等。基金公司参与定向增发的主力基本是债券类产品。
  保险:泰康最活跃
  泰康是最活跃的保险公司,旗下泰康资产管理公司、投连险产品、分红产品、万能险以及管理的年金产品都积极参与定增。
  泰康喜爱“抱团”,会集中主力参与一家公司。昆明制药在今年7月5日的公开增发中,泰康有12只产品进行配售。但是从价格来说,股价并没有受到追捧,一直在25.9元的发行价附近震荡,参与收益并不高。
  泰康还集中青睐另一只公开增发股——华海药业,有六只产品获得配售。这次的选择收益颇丰,发行价仅有12.5元,但在增发后,股价一路飙升直到20.1元,可以说是大获全胜。
  除两只医药股,泰康还参与了西南饮食、宇顺电子、江山化工、铜峰电子、伊利股份、浙报传媒及三力士,浮盈还不错,后三者涨幅翻番。
  活跃度仅次于泰康人寿的是国华人寿。国华人寿成立于2007年,发展速度比较快的一家中型保险公司。它曾开创性将万能险搬上了网络,大获全胜。相比一些大型保险公司,它更青睐资本市场。今年以来,国华人寿参与了7家公司的定向增发,分别为五矿稀土、怡亚通、金州管道、保龄宝、民丰特纸、莱宝高科以及宝钢股份。它更青睐传统行业的股票,目前仅有莱宝高科一家出现了浮亏。
  太平洋人寿的活跃度在保险机构中排名第三,参与的公司有昆明制药、兴业证券、华海药业、中航光电以及京能热电。新华保险、太平人寿有零星参与,一向激进的平安人寿在定增市场几乎没有建树,仅参加昆明制药公开增发。
  券商:东海证券取胜
  参与一级市场最活跃的券商来自东海证券,今年以来一共参与了12家公司的定向增发,分别是长城电工、西安饮食、北化股份、怡亚通、金瑞科技、航天动力、长春燃气、宏大高科、新纶科技、华意压缩、特发信息和华邦颖泰。
  东海证券参与定向增发的主要是自营部门,资管部仅参与了华意压缩一家的增发。东海自营部门一向激进,2011年曾巨额亏损。
  其次是东吴证券、中信证券、东方证券、光大证券、国泰君安、长江证券。这些保险公司参与的公司在5~6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31945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