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研究:1979~2004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于 洁 刘润生 庞景安

  摘要:文章采用非参数的DEA-Malmquist指数方法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定量分析。1979~2004年,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在大部分时间里都保持增长,平均增长率为1.8%,其中,技术水平提高产生的促进作用比技术效率更显著。分阶段来看,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全要素生产率一直处在不断上升阶段,随后经历了一些起伏,这种状况延续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1995年以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渐趋稳定。
  关键词:DEA;Malmquist指数;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
  
  一、引言
  
  在魏权龄(1988)系统地将测度相对效率的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方法引入我国之前,国内学者主要采用索洛余值法对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TFP)进行测度。随着DEA方法的推广应用,近年来,国内学者纷纷用它来测度TFP,并通过Malmquist指数将TFP分解为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等,对经济增长源泉进行评价。有学者认为我国TFP增长主要是由技术效率的提高引起的,更多的学者认为它主要是由技术进步引起的。
  
  二、方法
  
  本文采用DEA-Malmquist方法对TFP进行测算。DEA方法是基于数学规划模型来评价具有多个投入和多个产出的“部门”或“单位”(决策单元,DMU)间相对有效性的非参数方法。其本质是判断DMU是否位于生产可能集的“生产前沿面”上。它不需要对经济体进行较强的行为假设和制度假设。
  Malmquist指数首先由瑞典经济学家Malmquist于1953年提出。1982年,Caves et al 首度将它作为生产率指数使用,现在已经成为衡量TFP变动的一个重要指标。
  参照Fisher指数的编制思路,学者们通常将规模报酬不变下基于产出的Malmquist指数定义为以t时刻和t+1时刻为技术参照的两个Malmquist指数的几何平均值:
  Mt,t+1=[Mt•Mt+1]1/2=[ • ] ①
  上式中,Dc(x,y)为规模报酬不变下的距离函数。其中1/Dct(xt+1,yt+1),是以第t期技术为参照所表示的t+1期的技术效率水平;是以第t期技术为参照所表示的当期的技术效率水平;1/Dct+1(xt+1,yt+1)指以第t+1期技术为参照所表示的当期的技术效率水平;1/Dct+1(xt,yt)指以第t+1期技术为参照所表示第t期的技术效率水平。
  为了研究规模报酬可变的情况,根据F re et al(1994),可进一步将面向产出的Malmquist指数定义为:
  Mt,t+1= ×[ / ]×[ • ] ②
  上式中,Dv(x,y)为规模报酬可变下的距离函数。第一项为纯技术效率变化,第二项为规模效率变化,第三项为技术水平变化。第一项与第二项的乘积为技术效率变化。当Mt,t+1>1时,TFP进步,当Mt,t+1<1时,TFP退步,当Mt,t+1=1时,TFP不变。当技术效率变化、纯技术效率变化、规模效率变化或技术水平变化大于1时,即表明它是TFP增长的源泉,反之,则是TFP后退的根源。
  为了求解公式②中的4个规模报酬不变下的产出距离函数,需要采用产出导向的CCR模型,相应的4个线性规划可以分别表示为:
  [Dct(xt,yt)]-1=maxδ③
  s.t. λjxj,t+s-=x0,t λjyj,t+s+=δy0,tλj≥0,j=1,2,…,ns-≥0,s+≥0
  [Dct+1(xt+1,yt+1)]-1=maxδ④
  s.t. λjxj,t+1+s-=x0,t+1 λjyj,t+1-s+=δy0,t+1λj≥0,j=1,2,…,ns-≥0,s+≥0
  [Dct(xt+1,yt+1)]-1=maxδ⑤
  s.t. λjxj,t+s-=x0,t+1 λjyj,t-s+=δy0,t+1λj≥0,j=1,2,…,ns-≥0,s+≥0
  [Dct+1(xt,yt)]-1=maxδ⑥
  s.t. λjxj,t+1+s-=x0,t λjyj,t+1-s+=δy0,tλj≥0,j=1,2,…,ns-≥0,s+≥0
  其中,x为投入向量,y为产出向量。δ(1≤δ)表明规模报酬不变下第j个决策单元的技术效率,λ为常数向量,s+和s-为产出与投入的松弛变量。
  由于需要进一步了解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变化,因此还需按照公式②求解另外4个规模报酬可变下的产出距离函数,对上述线性规划增加 λi=1的约束条件,将上述CCR模型变为BCC模型即可,不再赘述。
  
  三、定量分析
  
  本文采用上述产出导向的DEA-Malmquist指数方法,利用Coelli T.J开发的DEAP 2.1软件和省际经济总量数据对我国大陆各省的TFP进行测度。
  (一)数据来源及选择
  本文首先选取了我国大陆31个省(区、市)作为决策单元,又为了保证数据口径一致,将重庆市的数据并入到四川省,因此,最后的决策单元为30个。样本数据为各省1978~2004年的面板数据。
  选取国内生产总值GDP(1952年为基期)作为产出指标,数据取自《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1949~2004》。除海南外,本文利用其公布的各省GDP指数(1952年=100)和1952年GDP总量,将各省的当年GDP折算为按1952年不变价计算的GDP。海南的部分缺失数据予以补齐。
  采用各省的物质资本存量和就业人员作为投入指标。资本指标一直是TFP研究的重点。张军等(2004)利用《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资料(1952~1995)》、《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1949~1999年》和《中国统计年鉴》等权威统计数据对我国各省的物质资本存量进行了详细和全面的测量,根据永续盘存法估计了中国大陆30个省区市1952~2000年各年末的物质资本存量,后来有学者按张军等的方法将数据更新到2005年,并补充了西藏的数据。张军等人的数据处理比较合理,考察的时间序列较长,各省数据比较完备,因此直接引用了张军等人测量的1978~2004年的物质资本存量数据。而1978~2004年各省就业人数取自《新中国55年统计资料汇编1949~2004》。
  (二)结果及分析
  第一阶段:我国改革开放初期(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TFP平均增长1%,技术效率和技术水平进步都促进了它的增长,但前者的拉动作用更大些(见表1),其中,技术效率增长又主要是由于纯技术效率提高引起的。这一时期,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解放了生产力,使之前压抑的巨大生产力潜能快速爆发出来,带来了技术效率和水平的改进。1978年全国科技大会召开,国家加大了科技投入力度,全国科技水平明显提高。但这一时期,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的TFP增长并不平衡。TFP增幅最大的顺次是西部、中部和东部(见表2)。
  第二阶段:我国改革开放深化时期(20世纪90年代初到21世纪初),TFP平均增长2.7%,增幅明显。其中,技术效率和技术水平都对TFP的增长产生了拉动效应,但后者的作用更大。这一时期,我国明确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采取一系列优惠政策引进外商投资,促进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在中国的传播。我国“技术追赶”的后发优势突显。劳动力资源的优化再配置促进了TFP的增长。我国实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科技创新成为科技政策的引导方向,劳动者素质不断提高,企业生产和科技创新的积极性高涨。期间,我国东、中部的技术效率都有提高,东、中、西部的技术水平增长分别达到4.1%、1.2%和2%。东部的技术效率和技术水平优势明显,成为全国最快的经济增长极。在经历了1992、1993年的最高峰值后,TFP增长率出现下滑和起伏。对此,郑京海和胡鞍钢(2005)解释为,一方面,90年代初的过度投资造成产能过剩;另一方面,90年代中的经济转型遇到了制度瓶颈,地方政府对地区经济发展干预不当,造成生产系统低效运行。

  第三阶段:我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的新时期(2001~2004年),TFP平均增长2.1%,这主要得益于技术水平的大幅提高,其增长率为3.8%,是三阶段中技术水平增幅最大的时期。东、中、西部的技术水平增长率分别为5.6%、1.7%和3.8%。这一时期,我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2001年底中国正式加入WTO。我国一方面积极引进外国资本、技术,技术赶超的后发优势仍然明显。另一方面,我国日益重视科技自主创新,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发展高科技产业。
  但这一时期技术效率反而对TFP产生了“促退”作用,东、中、西部的技术效率都出现了衰退,并且表现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在衰退。也有学者得出了类似的结论(赵伟等,2005)。技术效率衰退通常与产业结构、企业产权制度、治理机制、管理经营能力等因素有关。但需要更长时期的数据观察才能进行全面的判断,这一现象值得我们注意。
  
  四、结论
  
  本文对1978~2004年我国TFP进行了测度。结果表明,1979~2004年,中国TFP增长率平均为1.8%(见表1)。从TFP变化趋势来看,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TFP增长率一直处在不断上升阶段,最高的达到5.2%,随后有些起伏,90年代中期逐渐平稳(见图1)。1995~2004年TFP增长率仍达到平均1.8%,比郑京海和胡鞍钢(2005)的测量结果更加乐观,他们的测量值为:1995~2001年TFP增长率平均为0.6%。
  
  总之,我国经济要保持可持续发展,一方面,应重视要素投入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应大力提高TFP。我国应继续加大对教育和科技的投入力度,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技术水平;同时也要继续深化改革,优化资源配置,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提升技术效率。
  
  参考文献:
  1、郑京海,胡鞍钢.中国改革时期省际生产率增长变化的实证分析[J].经济学,2005(2).
  2、赵伟,马瑞永,何元庆.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分解――基于Malmquist生产力指数的实证分析[J].统计研究,2007(5).
  3、金相郁.中国区域全要素生产率与决定因素:1996~2003[J].经济评论,2007(5).
  *本文为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重要科研项目预研基金项目,项目编号:yy-200705。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其中,于洁为助理研究员;刘润生为研究实习员;庞景安为研究员)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3641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