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于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如今高速发展的社会经济促进着城市建设的发展,由于城市建设的发展与土木工程的施工技术是紧密联系的,所以对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混凝土施工技术就决定着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对其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做一详细的探讨是很有必要的,使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建设中发展成为一种更为科学、更加安全的施工技术。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O213.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混凝土施工是工程必备的施工程序,施工过程和工程质量都会决定建筑物的质量与和生命财产安全。所以说土木工程施工过程的好坏,不但会直接影响整个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对企业的施工信誉也有很大的影响。混凝土具有容易成型、可连续作业、输送能力大等特点,尤其是对高层建筑、体积较大的基础施工,更能体现优越性,如何选择性价比较高的材料,如何确定好施工技术和过程,这成为工程师们亟需探讨的问题。
  1.混凝土搅拌技术的现状和发展
  土木工程中混凝土的集中搅拌是建筑工程生产管理方面一项意义重大的改革。预拌混凝土应用量比重的大小,标志着一个国家的混凝土生产工业化程度的高低。根据国外实践表明,在采用预拌混凝土之后,正常可提高劳动率百分之200~250,水泥节约可达10%~15%,生产成本能降低5%左右,还具有保证质量、节约施工用地、实现文明施工等方面的优越性。
  但是,就全国而言,预拌混凝土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我国已建成的预拌混凝土站,多属企业集团管理或者建筑企业,而在经济发达国家预拌混凝土已成为独立的新兴行业,有很多的专业公司专门供应和生产预拌混凝土。
  2、 影响混凝土质量的成因
  2.1 水泥混凝土强度偏低
  试验室与施工现场条件存在差异,混凝土的配制强度按相应的保证率进行配制。然而,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有时过多考虑经济成本,强度评定采用系统整体考虑,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考虑富裕强度较经济,因此在单项工程中混凝土配制强度偏低。如水泥安定性较差的话会使混凝土产生体积膨胀性裂缝;强度上下波动也会使混凝土强度产生相应的变化。
  2.2 砂石含水量变化时不能及时调整用水量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实质上就是确定水泥,水,砂与石的这四种基本骨料用量之间的三个比例关系。水灰比、砂率、单位用水量是混凝土配合比的三个重要参数。根据规定,搅拌站应采取相应措施,保持砂石骨料具有稳定的含水率,比如工作班测定含水率应至少每天一次,遇到雨雪天气时应增加含水率的测定次数,然后再及时调整含水量,以便满足混凝土施工的要求和强度等级。
  2.3 施工现场随意增加水灰比
  在相同工艺和相同原材料下,混凝土的强度主要取决于水灰比,即混凝土强度随水灰比增大而降低。然而有些技术作业员因为对混凝土强度的认知不足,导致以用水稀释的拌合物,能增大坍落度,便于搅拌、浇筑和泵送,从而忽视了对其强度的要求。
  3.关于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
  3.1搅拌和配料要求
  3.1.1配料准备前提:水泥进场的时候,要按照标号、包装、品种、出厂日期、装配仓号等进行一一检查,而且还要对安全性、强度等性能指标实行复验制度。其质量一定要符合国家标准。如果在使用过程中,对水泥的质量与出厂日期产生质疑,可以要求复验,复验不合格的水泥产品,不得继续使用。预应力混凝土中,绝对不能使用含有氯化物水泥。
  3.1.2混凝土要根据用量按批准的配合比搅拌。所有混凝土材料,除水可按体积计外,其余均应按重量计。称量应准确,称量设备的精度应为正负0.4%。过了初凝时间的混凝土不得再使用,不能用加水或其他办法重新改变混凝土的稠度。
  3.1.3搅拌时,应保证混凝土材料搅拌均匀,使每个颗粒都被砂浆覆盖,并保证混凝土密实、均匀且无过量水分。每次搅拌的混凝土最大量不超过搅拌机的额定容量。 每盘料进入滚筒时,在水泥和骨料进入前,应先把滚筒润湿。流入滚筒的水应均匀,并且在搅拌的最初15秒钟内全部注入。滚筒的进料口应无材料集结,以免阻碍材料的顺畅流入。
  3.2浇筑工艺要求
  在混凝土浇筑前,应检查模板的标高、定位,尺寸和强度是否达到要求;检查钢筋和预埋件的位置、数量和保护层厚度,并将检查结果填入隐蔽工程记录表;清除模板内的杂物和钢筋的油污;对模板的缝隙和孔洞应堵严;对木模板应用清水湿润,但不得有积水。
  在地基或基土上浇筑混凝土时,应提前清除淤泥和杂物,并安排排水和防水措施。对干燥的非粘性土,应用水湿润;对未风化的岩土,应用水清洗,但表面不得留有积水。在降雨雪时,不宜露天浇筑混凝土。混凝土的浇筑,应由低处往高处分层浇筑。每层的厚度应根据捣实方法、结构的配筋情况等因素确定。在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前,应先在底部填入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浇筑中不得发生离析现象;当浇筑高度超过3m时,应采用振动溜管或串筒溜管使混凝土下落。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支架、钢筋、模板、预留孔洞、预埋件的情况,当发现有移位、变形时,应马上采取措施处理。
  3.3混凝土养护目的和要求
  为了保证混凝土有适宜的硬化条件:水泥充分水化,要让强度不断增长:防止混凝土成型后出现不正常的收缩、裂缝破坏等现象,必须对混凝土进行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及时洒水养护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混凝土表面的养护要求:
  3.3.1应在浇筑完毕后的12h以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保湿养护,混凝土浇水养护的时间: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d;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
  3.3.2混凝土应该连续养护,养护期内必须确保混凝土表面处于湿润状态。
  3.3.3新浇筑的混凝土应进行覆盖养护,并在修整后立即进行并至少延续7天
  4.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方面的控制
  4.1加强施工现场监控
  在施工现场监控方面。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制定管理制度,提高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质量意识,增强工作责任心 。
  4.2操作控制
  严格按照施工程序操作,不盲目赶工,杜绝过早上施工材料。只有在科学组织基础上才能合理的保证施工速度。如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0Mpa之后,堆放比较重的物体时应在两根梁之间放下方木,将重物重量通过方木传递到梁上,以减低对楼板混凝土的冲击。在混凝土强度未达到1.2Mpa之前,不允许随便堆放较重物体。
  4.3工艺控制
  第一,减小混凝土内外的温度差、防止出现温度梯度,避免出现裂缝;
  第二,为了避免将混凝土放置于低温区,尽量让混凝土放在一个最低稳定温度范围内。对土木工程中混凝土的养护,就在于使混凝土保持最好的品质,避免干缩,同时我们也要保证水泥水化作用的顺利进行,尽可能达到预期的抗裂能力以及强度。
  4.4模板质量控制
  现在许多工程项目施工中的模板都存在平整度、拼缝、空洞、密实度、未涂隔离剂、沾有垃圾等现象,这样会导致混凝土表面出现不规则的蜂窝麻面等现象。我们应建立监督管理长效机制,积极推行质量指标评价考核和制度行业诚信建设。各生产企业应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生产的质量标准、和原材料检测使用及验收等相适应的质量管理体系,实施过程控制,使其保持有效性、连续性、稳定性,切实提高商品混凝土的质量。
  5.结束语
  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在对整个土木工程建设中起着非要重要的作用,针对施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地处理和研究,才可以促使问题快速得到解决,以得到保障混凝土施工质量达标,为土木工程建设打好基础,从根本上提高混凝土的结构安全使用寿命,一方面对社会有交代,另一方面对人民有负责,造福于百姓。
  参考文献:
  [1] 陈观明,土木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J],施工技术,2007(24).
  [2] 罗明明,浅谈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J],中国科技博览,2011
  [3] 孙凤仪,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探讨[J],商品与质量: 学术观察,201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3735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