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发挥政府规制在企业自主创新中的作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赵颖新

   【摘要】自主创新是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我国企业要真正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离不开政府规制的调控与推动、扶持与激励,需要提高政府规制干预作用的有效性。本文针对我国企业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对发挥政府规制在企业自主创新中的作用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自主创新 政府规制激 励与控制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科技竞争日益成为国家间竞争的焦点,科技创新能力特别是自主创新能力的高低成为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一个国家如果能够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竞争优势,就能够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和发展主动权。目前,我国企业产品的开发能力已有了较大的提升,很多产品的国际竞争实力不断增强,但仍存在以政府为主体的投入增长滞后于发展需要,且投入不足和浪费低效并存,没有形成科技投入总量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风险投资保障机制不健全,企业难以成为自主创新主体;自主产品和品牌的培育过程中,缺乏政府采购等政策环境支持;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不完善,管理评价体系简单僵化;创新型人才总量不足,高中级技术职称人员、高端复合型人才缺乏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关键在于发挥政府在企业自主创新中的作用。
  
  一、发挥政府制度保障作用,营造创新环境,构建自主创新保障体系
  
   1、构建政策保障体系
  自主创新的主导是政府,关键就是政策。政府要提出自主创新的目标,并为自主创新提供有利的政策保证和政策环境,在法律政策、财税、政府采购等方面全方位支持企业自主创新。一是营造有利于知识产权创造的“创新环境”,有利于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制环境”,有利于知识产权利用的“市场环境”,有利于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教育环境”。二是有效运用政府采购制度,不断提高政府采购中创新产品和服务的比例,对企业开发的符合政府采购技术标准的产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实行政府优先采购制度,创造对自主创新产品的市场需求。三是用政策引导企业成为自主创新主体。包括加快推进企业产权及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改革,克服研发投入的体制性障碍,增强企业自主创新的内在动力;同时,强化相关财税优惠、资金奖励、知识产权保护等政策措施激励的落实。支持企业建立健全研发中心;强化产学研结合的重要地位;鼓励和支持企业建立和发展多个形式的自主创新战略联盟等。有针对性地选择一定数量的企业进行培育、试点、示范,在此基础上形成辐射效应,推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2、构建投入保障体系
  虽然创新技术产品具有很强的外部性特征,一项创新技术或产品一旦被应用和推广,就会在比较大的范围内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企业的前期R&D投入却是十分巨大的,并且高投入还伴随着高风险,世界上产生收益的技术创新占全部技术创新的比例不到10%。这是实力有限的企业不愿承担,也无法承担的。因此,政府必须通过持续的投入机制来扩大科技实力,同时充分发挥政府投入的杠杆作用,拉动企业和社会资金进行自主创新投入。一是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积极申请政府创新资金的支持,在政府投入的同时,确保企业配套投入及时落实到位。二是注重通过适当降低其税、费等支出的负担,给予政府优先采购等竞争性方式对坚持自主创新的企业提供间接资金支持,增强企业全新的动力和活力,确保创新的可持续发展。三是培育完善地区资本市场,畅通各种投资渠道,发挥好风险投资、技术交易、融资担保等中介机构群体的作用,形成“政府投入+企业投入+社会投入”的模式,为自主创新的发展提供可靠的经费支持。四是有效避免政府投入分散化,需要照顾多方面的关系而被“撒胡椒面”式地分配使用,难以形成创新投入合力的状况。
  
  3、构建组织保障体系
  通过深化经济和科技体制改革,发挥政府对创新资源的整合和组织作用,建设以企业为核心、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通过系统内各要素的互动作用,推动以市场为基础的知识和人才资源流动,实现知识有效的积累、传承、增长,通过技术扩散和产业集群效应,有效提高投资回报率,实现技术创新。政府在继续重视大中型企业自主创新基础平台搭建的同时,更应推动为数众多的中小型企业发展,使之成为自主创新的重要生力军。在组织平台的搭建中,科技孵化中心是一种重要的扶植小企业的成长组织形式,应在中心城市或次中心城市建立一定数量的功能齐全、服务一流的科技孵化中心,逐步完善科技创业机制,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加速技术创新成果向生产领域的转移。
  
  4、构建服务保障体系
  在服务保障体系的构建中,科技公共服务保障体系是一个重点。科技公共服务保障体系是一个开放高效的科技创新创业的服务体系和保障体系,属于社会共享的公共产品范畴。主要是通过科技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科技基础数据与科技文献资源的共享、科技资源的保存与利用等,促进跨学科、跨部门、跨系统、跨地域的合作,提升科技创新和产业化的效率与效益。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应成为科技创新创业不可或缺的基础条件。
  
  二、发挥政府的宏观产业导向作用,以自主创新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
  
  1、优化主导产业
  主导产业是地区经济的支柱,是地区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主导产业的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增长会产生扩散作用,把自身已有的优势辐射到其产业链上相关的产业中去,进而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政府应主动加大供给与需求的不均衡,对重点产业进行重点投资,并带动关联产业的发展,进而使产业整体发展。地区产业结构是区域分工的产物,分工就要求有差别,不同区域应有不同特色产业结构,以各具特色的比较优势立产业,以自主创新提升产业竞争优势,进而带动区域经济整体的发展。因此,不同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应把握几个重要方面,具有较强的价值创造能力,能够不断将资源转化为产业竞争力,将潜在的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具有较强的产业内生增长能力,能够通过企业的自主创新消化竞争劣势,创造竞争优势;具有足够的需求收入弹性,能够通过长期持续的市场需求潜力释放,拥有较长的产业发展周期;具有较强的依靠自主创新,获取新的生产函数的能力,能够较快地吸纳先进技术,从而提高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增加产品的技术附加值,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能力;具有较高的产业关联度,能够发挥产业技术结构和产品需求结构的扩散效应,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
  
  2、提升传统产业和基础产业
  相对于主导产业来说,传统产业和基础产业的规模效应和受关注程度均不及主导产业。但自主创新进入传统产业和基础产业,其生产效率同样能够得到显著提高。如交通设施和条件的创新、运输管理的创新大大提高了物流、人流的速度,也在客观上提高了资本流的速度,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通过自主创新充分挖掘潜力,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和基础产业,促使其产生新的亮点,诱导资本进入,不断扩大规模和领域,体现聚集效益,优化资源利用。
  
  3、催生新兴产业
  自主创新是新兴产业产生的源头。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认为,产业更替是技术创新的结果,产品的生命周期决定了发展的过程:进入成熟阶段后期的主导产业,需求收入弹性下降,资本供给增长势头减缓,市场饱和,生产增长缓慢,甚至是负增长。原有的潜导产业增长速度加快,规模迅速扩大,与处于停滞的主导产业的规模相当时,更开始达到主次产业的交替更换。应抓住目前高新技术不断融入市场,产生一系列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高新产业,高新产业正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的机遇,结合不同地区资源、人才、区位等优势,以高新技术产业化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的重要构成。

  
  4、培育特色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是同类企业的密集布局,彼此间产品的品种、质量和价格差别不大,为了更好地求得生存,企业必须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和组织管理创新。因此,产业集群带来的竞争压力,既加剧了竞争,也成为了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在集群中企业之间相互学习彼此交流,不断地产生着新的想法、新的观念,实现自主创新。要通过产业集群形成强大的企业间协同效应,达到外部规模经济,提升产业的质量。通过依靠传统产业的基础、地区资源的优势、外部市场的引力形成和发展产业集群,依托中心城市形成和发展都市型产业集群,依靠高校资源和科技人员创业自发形成产业集群等方式,大力培育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
  
  三、发挥政府的有效调控作用,优化配置创新资源,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1、完善政府对企业技术创新激励,增强企业技术创新“源动力”
  通过深化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强化国有企业依据市场需求变化和市场竞争格局自主选择适合本企业发展目标的创新项目并进行筹资、投资和承担相应风险的意识,使国有企业成为推动区域创新的主导力量。通过鼓励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国有企业的科技人员、留学回国人员和社会各界领办和参与创办民营科技企业。促进民营科技企业上规模、上水平,使民营科技企业成为推动区域创新的生力军。地方政府通过预算控制、招投标等形式,尽可能优先采购本地产品,同时也要创造条件使本地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品进入政府采购系统。通过鼓励企业在技术引进的同时,大幅度增加技术消化吸收的投入,提高技术消化吸收经费占企业科技经费支出的比重,对企业引进的关键技术和装备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2、积极推动企业建立技术开发中心或技术联盟,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企业技术开发中心或技术联盟的建设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企业自我发展、提高竞争力的内在需求和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的必然选择。要引导企业,特别是规模以上企业建立技术中心或技术联盟,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要鼓励“产、学、研”通过联营、投资、参股等多种方式与企业联办技术中心或技术联盟,发展以企业为主体,科研机构、高校相互连动的技术创新网络,根据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原则,实现技术资本、产业资本和人才资本的优化组合。要选择部分条件较好、积极性较高、具有先进、成熟科技成果的企业、科研院所,建成一批为高新技术产业、支柱产业提供技术依托和产品开发的技术开发基地,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系统化服务。
  
  3、构建风险投资机制,提高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狭窄是制约自主创新提升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发展资金很难从银行取得,原因在于一是中小企业的信誉、规模以及财务状况等方面的问题;二是技术创新有很大的风险性,与银行贷款的安全性要求相矛盾。风险投资所具有的高风险性、高收益性、采用不加重企业的债务负担的股权投资形式、为投资企业提供规范企业法理和管理等增值服务等特性,对于中小企业自主创新活动的开展具有较强的适应性。风险投资是伴随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而发展的,在促进西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创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风险投资主体主要是民间资本,而我国的风险投资资金中80%以上是政府投入的资金,政府承担的风险太大,而且政府的财力也难以满足风险投资的发展需要。政府应制定有利于风险投资发展的鼓励支持政策,主要包括税收优惠政策、贷款担保政策等;建立完备的风险投资运作机制,强化风险投资项目评估与选择机制等,引导民间资本的进入,并逐步使民间资本成为风险投资的重要力量。
  
  四、强化中介组织的联动集成,完善创新服务体系
  
  强化中介机构包括研究中心、技术服务中心、信息中心、行业协会、检测中心、商会、咨询公司等的联动集成,完善中介组织的服务体系,就是要发挥其联系企业与政府以及区域市场之间桥梁的作用,通过建立一个交流、合作、自律的平台,为企业提供多方的服务。一是为创新企业提供信息咨询,协助注册;二是为企业申报项目提供咨询和评估服务协;三是帮助企业进行技术和管理培训;四是为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和R&D牵线搭桥,寻找科研院所和高校合作伙伴,提供所需的科技成果;五是为企业提供国际贸易方面的咨询服务,包括产品、设计、价格、渠道、招标、结算、信用证等;六是帮助中小企业建立网络,开展电子商务业务,为宣传企业产品提供扶持等。
  
  五、培育创新文化氛围,提高公众对创新产品的认知水平
  
  一是创新文化的核心就是创新意识和公众的理解支持。一方面,企业要有创新意识和创新勇气,要有不畏强手、敢为人先的精神;另一方面,需要适宜的社会文化氛围,需要公众的理解和支持。韩国的媒体在引导和培育国民树立“消费自主创新产品光荣”的消费观念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是需要建立起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知识产权的创造和保护是全社会各领域进行创新活动的动力支持和法律保障。一方面,要制定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另一方面,要全面普及与知识产权相关的各种法律法规,通过普法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公众的知识产权意识和法制观念。同时,还需要加强市场监管,严厉打击侵权的违法行为。
  
  【参考文献】
  [1] 北京创造学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理论读本[M].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6.
  [2] 孙万松:高新区自主创新与核心竞争力[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3] 黄寰:自主创新与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4] 杨云母:自主创新:当前中国企业突破重围的有效途径[J].国际贸易,2008(10).
  
  (责任编辑:周 晓)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416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