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建设优秀企业文化之粗浅认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赵清等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市场全球化的日益加剧,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任何一个在社会上有影响、有作为的企业,都要逐步从单一追求企业经济利益的不断增长或利润最大化目标,走向全面实现企业、社会和环境和谐发展的更高境界。为了不断增加自身在社会上的美誉度,企业就要大力建设追求各方面和谐发展的优秀企业文化。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企业文化于八十年代中期传入我国,通过多年的宣传、造势和实施,企业文化现状仍不尽如人意。鉴于此,如何建设优秀企业文化,是企业界共同关注的问题。
  
  一、建设优秀企业文化必须富有特色、个性鲜明,切忌千篇一律
  
  所谓企业文化主要是指企业成员所共有的行为方式、共同信仰和价值观。从严格意义上讲,企业文化属于“个体文化”,具有自我封闭性。企业应表现出自己特色的个性文化色彩。有个性才有吸引力,有个性才有生命力。许多深谙个中道理的企业管理者在长期经营管理实践中都十分注重建设富有特色、个性鲜明的优秀的企业文化,而这些独特的优秀企业文化不但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的发展进步,也给其他企业提供了非常有益的成功经验。
  青岛海尔集团以创新的价值观,构建了先进的精神文化、制度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创立了“三层次说”的企业文化构建模式;上海宝钢集团则以企业理念满意为先导,以产品和服务满意为重点,将企业管理文化与经营文化融为一体,开拓了“用户满意工程”的企业文化建设的新型模式,还有浙江横店集团、江苏华西集团等也都根据企业及其环境特点创立和发展了自己的企业文化建设模式,并且得到了广泛的认同。
  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尤其要把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很好地结合起来,在企业文化理论的指导下,从本企业的实际出发,建设富有特色、个性鲜明的优秀的企业文化,要知道,每一个企业的发展历程不同,企业的构成成份不同,面对的竞争压力也不同,所以其对环境作出反应的策略和处理内部冲突的方式都会有自己的特色,不可能完全相同。同样属于日本文化,索尼公司的企业文化强调开拓创新,尼桑公司的企业文化则强调顾客至上;同样属于美国文化,惠普公司的企业文化强调对市场环境的适应性,而IBM公司的企业文化则强调尊重人、信任人,善于运用激励手段,我们每一个企业不难从中获得很多有益的启示。
  
  二、建设优秀企业文化必须突出重点,精心塑造企业之“魂”
  
  企业文化理论博大精深,企业文化内容丰富多彩,从企业道德、企业民主、企业教育到企业行为、企业制度、企业形象、企业精神等,都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优秀企业文化的实践中,哪一方面都很重要,不可偏废,但在企业文化的诸要素中,只有突出重点,才能集中精力建设好优秀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理论中最深奥、最具魅力的内容,无疑是企业精神,而企业精神是企业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是企业的精神支柱和精神推动力,是一种自觉养成的特殊意志和信念,是企业之“魂”。
  目前,在我国许多企业里,对企业精神的塑造还没有引起企业管理者足够的重视,即使有所谓的“企业精神”,也是诸如“团结”、“求实”、“开拓”、“创新”、“拼搏”等词汇的排列组合,抽象化、一般化、雷同化,用在哪个行业、哪个企业都可以,毫无个性色彩,以致于许多人看多了,反而连自己的是什么都不记得了,但这并不是说,除了海尔之外就没有把共性与个性完美结合的优秀企业精神,象北京同仁堂的“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一听就知道是同仁堂独有的,而宁波雅戈尔集团的“装点人生,服务社会”的企业精神,既有行业特点,又有独具的文化底蕴,很值得我们每一个企业学习。
  培育和塑造优秀的企业精神,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要精心提炼,严肃确立。一个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由于每个时期所处的内外环境不同以及管理者的思想观念不同,都会影响企业的价值取向,因而每个时期的企业价值观就可能不同,这样,企业就很难有一个一以贯之的共同价值观念,这就要求我们在塑造企业精神的时候,首先要对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不同价值观念进行分析整合、精心提炼出最适应本企业发展、最有价值的精神,而不是简单地模仿别人提出“团结、进取、求实、拼搏”这样没有任何本企业鲜明特征的所谓的“企业精神”,而一旦提炼出了新的企业精神,就要经过员工代表大会这个最高权力机关予以严肃确立,使全体员工对新的企业精神有一种自豪感,从而自觉地以实际行动实践企业精神。
  二要大力宣传,深入人心。企业精神确立后,要想真正被员工所接受,就必须通过各种宣传工具、各种宣传途径、各种宣传方式进行灌输教育,把企业精神所提倡的观念、意识和原则,把体现企业精神的先进思想灌输到员工的大脑中去,使之深入人心,从而使员工在企业活动中自觉或不自觉地表现出来。
  三要身体力行,发扬光大。企业精神不是说在嘴上,写在纸上,挂在墙上的装饰品,而是需要企业从上到下,从管理者到员工身体力行的规范。企业管理者在实际工作中要做到“绝知此事须躬行”,率先垂范,自觉实践企业精神,要求员工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员工不做的,自己带头不做。作为企业主人翁的员工,也要处处事事体现出企业精神的要求,真正把企业精神落实到自己的日常工作中去,只有上下同欲,同心同得,劲往一处使,企业精神才能发扬光大,才能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总之,作为企业文化核心的企业精神,是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相互结合的产物,从提炼确立,到成为企业的精神支柱和全体员工的力量源泉,需要不断地培育和塑造,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企业精神在企业发展进程中的积极促进作用。
  
  三、建设优秀企业文化必须面向未来、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国内外市场的激烈竞争和企业之间的兼并进一步加剧,如何在新的形势下谋求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实现企业的奋斗目标,是广大企业界共同面临的问题。优秀的企业文化带动的卓越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将是企业成功经营不竭动力,美国著名的麦肯锡咨询公司提出了“协作竞争、结盟取胜、双赢模式”的21世纪企业新战略也正体现了这一点。
  实践告诉我们,任何一种成功的企业文化都是随着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当一种企业文化形成时,它反映了企业成员的动机和价值取向,但这种文化是以开始的条件为基础的,随着企业的发展和条件的变化,这种文化就可能与形势的需要不相适应,这时,企业文化建设的组织者就要及时地予以发展和完善,创新企业文化,促进企业的不断发展进步。
  建设学习型组织的企业文化、协作参与型的企业文化,高度重视企业形象的设计,是企业在面向未来、与时俱进中应该特别把握的三个方面,不仅如此,还必须努力开拓,不断创新,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们只有锐意进取,勇于创新,才能建设具有时代特征和企业特色的优秀企业文化。
  (作者单位:中石化河南油田分公司第二采油厂)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451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