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议FIDIC条款下海外工程材料采购风险的防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参加海外的工程投标和建设。而在FIDIC条款下的海外工程施工中存在诸多风险。仅从材料采购方面来说的风险有,承包合同、项目采用的规范标准、交通运输条件、气候变化、材料货源、物价上涨,以及法律法规等多方面的风险。如果对上述风险认识不到位、防范措施不力,其结果不仅会造成项目亏损,无法履行合同,走上法律途径,甚至会引起国家外交级别的国际纠纷。本文以我国某大型国企在海外亚洲某国一个引水隧道工程项目材料采购面临的种种风险为例,对材料采购方面的风险与防范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FIDIC条款海外工程材料采购风险 防范措施
   Abstract: with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 more and more Chinese enterprises go abroad, to participate in overseas project bidding and construction. In overseas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under the FIDIC clause has many risks. Only from the material procurement in terms of risk, contract, project by the specification of the standard, transportation conditions, climate change, material supply and rising prices, as well as the risk on the aspects of laws and regulations. If lack of awareness that the risk does not reach the designated position, preventive measures, the result will not only cause losses to the project, not to perform the contract, on the legal way, and even cause national diplomatic level of international disputes. Based on our country some larg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in overseas Asian a diversion tunnel engineering project material purchasing faces all sorts of risks, for example, on the material procurement risks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were discussed.
  Keywords: FIDIC clause overseas engineering materials purchasing risk prevention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 TB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引言: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战略发生变化,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市场竞争愈加激烈,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中国的建筑企业把目光投向了海外建筑市场,参与国际竞标。但是有的承包商对国际建筑市场游戏规则不熟悉,对在执行国际惯例FIDIC条款下的工程材料采购方面的诸如,承包合同风险、规范标准风险、材料设备价格上涨风险、建筑材料采购货源风险、交通运输条件风险、气候方面的风险、法律法规风险等缺乏足够的认识,没有制定相对应的防范对策;没有经验丰富的合同、技术、试验、商务等相关人员参与投标、合同谈判和现场管理。往往会造成中标单价偏低、业主指定的合同条款苛刻、执行标准要求高等矛盾,这些矛盾使得承包商要么承担巨额亏损履行合同,要么走法律途径,甚至会引起国家外交级别的国际纠纷。本人在国外工程项目工作5年,认为项目材料采购工作在项目成本管理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往往会占到合同成本的百分之七十,或者更多。抓住了材料采购这个环节,成本管理就成功了大半。所以我们在参与海外工程国际竞标和合同执行过程中,要特别注重材料采购方面的风险分析,采取可靠必要的防范措施。
  一.FIDIC条款下海外工程材料采购过程中的一般风险
  众所周知FIDIC合同条款是国际工程承包中使用最为广泛的合同条款之一,其中与项目工程所需要原材料、半成品有直接关系的合同条款、技术规范;这些合同条款和规范一般都是欧美一些国家的咨询公司采用欧美标准规范,编制的具有很强的偏向性和针对性。所谓偏向性,就是欧美的咨询公司在编制合同和技术规范中关于材料质量、技术参数、加工工艺是偏向于采用欧美地区习惯的工程设计理念、施工方法、施工工艺、材料标准等要求来编制的。并不考虑项目所在欧美以外的国家、地区实际情况特别是施工工艺水平、建材资源的相适应。所谓针对性:是指他们在编制合同和技术规范时对施工外部环境,气候、交通情况等这些制约项目进展主要问题,尽量通过合同条款、技术规范的严谨表述,避免将来承包商有任何向业主索赔的机会。在FIDIC合同条款下项目的实施,工程材料采购方面的风险,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项:
  规范标准差异风险
  2. 材料价格上涨风险
  3. 材料采购货源风险
  4. 交通运输条件、气候方面的风险
  5. 法律法规风险
  二. 案列分析
  以本人参建的某国一个引水隧道工程项目(以下简称:本项目)为例,分析材料采购中的有关风险,并提出相对应的防范措施。
  (一)本项目有关概况描述
  1. 隧道工程概况
  本项目系某国政府计划在连绵不断的大山脉开挖一条总长度为30公里、断面为12.7平方米的引水隧道,从一个山谷引水到另一个山谷边沿的一座城市(以下简称:目标城市)。
  施工分布及进场道路情况
  项目计划分为四个工作支洞。四个工作支洞沿着唯一的一条盘山公路分布,离引水目标城市的距离分别为:77.5公里, 79.6公里,98公里,99公里;进场道路为单车道,三分之二为只铺设一层的表面处理沥青碎石路面,三分之一为土路面。路面崎岖不平,全是盘山路,弯道多,坡度大。项目所需要全部材料设备,必须从引水的目标城市出发沿这条线路运达至四个工作支洞。
  3. 气候对交通影响情况
  该国是个内陆山地国家,每年6月初至9月底近四个月的漫长雨季,雨季期间大部分道路因山洪频发,泥石流堵塞而中断,雨季期间大批量物资进场相当困难,急需物资只能由运费昂贵的直升机运输到现场。
  4.运输工具及运能情况
  长度超过十米物资如钢材、型钢等只能运到引水目标城市,经过切割后才能找到合适运输车辆送抵各施工工作支洞。从边境到达引水的目标城市不通火车和轮船,所有的大宗建材只能靠汽车运输,由于路况限制,每车载重不能超过二十五吨;从引水目标城市到施工工作支洞每车载重不能超过十五吨。
  材料市场货源情况
  该国的建材工业特别落后,除了地材(砂子、碎石)、少量的低标号的高碱性水泥和少量采用本国标准建筑用钢材外,大部分建筑材料都是依赖从周边国家进口。
  6. 项目执行的合同条款和技术规范
  本项目是亚行贷款项目,执行的是FIDIC合同条款2006 版,合同及技术规范由欧洲咨询公司编制。合同上的一些材料特别指定必须要从欧洲某些国家采购。
  (二)本项目在材料采购中存在的风险分析及防范对策
  1. 标准差异风险
  本项目材料标准在技术规范1.02上是这样规定的:“工程上使用的全部材料通常应具备所在国的标准质量,并且,除了另有规定或指明要用的专用标准外,要符合以下国际上公认的组织确定的有关惯例标准和规范,如美国材料标准ASTM, 美国混凝土标准ACI, 英国材料标准BS, 挪威标准NCAP, 国际标准ISO。”实际上所有的材料都是规定或指明要用这些欧美国家的标准。另在规范条款的最后还要求:“如果某种材料或半成品、成品,在合同或技术规范已经明确使用那一个生产厂家的或是明确了那一个商标的产品,则承包商想采用别的生产厂家或商标替代,条件是,在工程师看来,将选用替代产品在各个方面都和原明确了生产厂家或商标的产品具有相同或更高的质量”。
  还有理论上符合标准的材料按技术规范指定标准生产,生产不出符合技术规范的特殊要求的产品。
  在投标时由于相关投标技术人员经验不足、不熟悉招标中业主指定的各种标准,或因为对招标文件理解产生偏差,而直接根据经验采用中国的一些标准,甚至是直接套用国内标准进行投标报价,在实施过程中因标准不一致而被监理工程师拒绝接受批准,使材料采购成本比投标价格大幅增加。
  本项目隧道支护所使用的喷射混凝土,采用的是挪威混凝土协会(1999年NCAP no. 7)标准,但是要满足技术规范对混凝土的特殊要求:“本项目必须使用低碱水泥,以免引起碱骨料反应。要求混凝土中碱的总含量(Na2O)低于3kg/m3” 。本项目试验室根据挪威喷射混凝土标准和经过批准的合格材料进行混凝土设计后测算其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碱含量如表一。
  从表一第四列,我们可以看出各种材料碱含量合格标准:水泥碱含量≤0.6%,硅粉碱含量≤1.5%,减水剂碱含量≤7%,速凝剂碱量含量≤0.1%,监理工程师批准的各种材料也合格,满足上述规范要求。本项目采用的是挪威混凝土协会(1999年NCAP no. 7)喷射混凝土的标准,水泥的用量特别强调必须是在440~550Kg/m3之间。本项目试验室依据这一标准要求进行反复试配,最终确定水泥的用量为490 Kg/m3,其他材料的用量如表一第三列所示,
  
  表一:
  ALKALI CONTENT OF THE C40 WET SHOTCRECTE(1M3)
  每立方C40湿喷混凝土碱含量计算表
  
  
  如果按各种符合标准材料的碱含量上限值计算,这样每方混凝土的总碱含量理论计算值为4.4513KG(见表一第四列)远大于技术规范要求的每立方不能超过3KG,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各种符合标准的材料都不一定设计出符合该项目技术规范达到该“要求混凝土中碱的总含量(Na2O)低于3kg/m3”要求的混凝土。为了履行合同,符合规范要求,所有喷射混凝土的组成材料都要向厂家提出特别要求以控制碱含量的具体上限值:如水泥要求≤0.44%;硅粉要求≤0.65%;减水剂要求≤6.05,速凝剂要求≤0.04%。这就变成了所有的这些材料都是要求厂家专门为本项目生产,前期做投标报价的人如果对这两个互相套用标准了解熟悉,那么他们依据当时市场上所调查到的材料价格,作出正确投标报价,可以避免这个风险。 针对此类风险,承包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防范:
     一是优化内部管理,多了解不同的国际标准,建立多个国家的标准库;不断提高承包商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完善标准化管理工作,加强各专业之间的沟通,提高语言水平。
    二是实施投标控制,提高风险意识,认真审查招标文件,发现问题及时与业主澄清,并聘请这方面的专家加强采用、执行标准的审核工作。
    三是争取合理要求,如果确实由于采用、执行标准经验方面原因造成报价偏低,可依据合同公平的原则,以重大误解为由向业主发出解释,争取得到一定的经济补偿,但经验方面的原因不能作为项目索赔的依据。
    2. 材料价格上涨风险
    本项目合同采用的是固定总价合同,物价上涨是不调价的。而材料的采购从项目投标、中标、合同签订到具体实施,需要经历比较长的时间,其价格受政治、经济等众多因素影响,因此投标时的价格与实际采购价格之间会存在较大的价差。此外,全球金融危机、国际市场需求变动、国际原油价格起伏以及国际货币市场汇率波动等,都会对材料的价格造成重大影响,成为承包商面临的一个主要风险。另外投标时间短,技术人员对招标文件及现场情况了解不深入,各专业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容易造成对施工图工程量缺漏的审核,最终导致项目实施过程中采购成本的增加。还以C40湿喷混凝土为例,有关数据如表二。
  从表二我们可以看到, C40湿喷混凝土用的水泥、外加剂投标时的调查价和实际采购时价格作一下比较,每立方C40湿喷混凝土的实际采购价比投标报价就高出579.31元,本项目工程清单计划数量3万立方,由于受制造标准和物价上涨双重风险影响,仅C40湿喷混凝土一项就要亏损1737.93万元人民币。
  
  每立方C40湿喷混凝土水泥及外加剂投标价与实际价比较
  表二
  
  
  在合同形成阶段,如果承包商投标时所做的询价工作不够充分,没有准确掌握主要材料的采购地区、采购渠道以及市场价格变化趋势等信息,在合同谈判时没有及时修订条款,对价格比较敏感的材料未获得宽松的合同要求,或者供货合同不具有较强的约束力,都会造成实际采购价格高于合同报价而产生巨大亏损。针对此类风险,承包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防范:    
   一是了解工程所在国的经济形势,掌握国际市场各种物价浮动的趋势,在投标报价时对于某些受市场影响较大的材料价格考虑适合的价格上涨系数,确定合理的风险费用。
   二是在项目主合同签订谈判阶段争取合理的合同条款,尽量包含针对材料价格波动的调价条款,比如约定材料价格涨幅在±5%内风险自担,涨幅超出±5%予以调整;如果合同中已包含了调价条款,承包商应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积极准备和提供各阶段材料涨价的记录和证据,并严格按照合同要求计算采购变动费用,并且及时与业主进行沟通和交涉。
      三是在实际采购过程中调整采购计划,根据市场价格变动趋势和工程计划进度选择合适的进货时间和批量;根据周转资金的有效利用和汇率、利率等情况采用合理的付款方式和付款币种等,尽可能减小价格变动对工程总成本和期望效益的影响。
  3. 材料采购货源风险
  FIDIC合同条款下国际工程项目招标中存在着因材料采购货源紧缺导致的风险。风险成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工程项目招标文件中一般都会附有供货商清单,承包商需要在此清单范围内进行供货商询价。这些供货商对业主来说都是长期供货商,但对于承包商来说则比较陌生,甚至根本找不到联系方式,更别提获得报价了。在此情况下只能通过以往供货商或国内供货商进行询价,但在项目实际实施过程中,业主却要求必须使用指定供货商,常常导致采购价格与投标价格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例如,本项目中,投标时钢拱架的报价采用现场加工投标报价,但在项目实施时,业主规定采用国外厂家生产供货;我们做了大量工作,工程师才同意由当地有实力的钢构加工厂生产,仅此一项支出成本就比投标时增加了22万元。在整个项目施工过程中,因采购货源风险的发生就造成了承包商近千万元的损失。
  本项目中,投标阶段由于技术标准、规范要求很不完善,许多国外供货商不提供报价,或者报价反馈时间较长,超过投标规定时间。这也是采购货源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大量的FIDIC合同条款下工程项目招标,使采购市场货源相对稀缺,逐渐倾向于“卖方市场”,在这种情况下供货商对于承包商投标阶段的预询价往往会报价虚高,很可能会使投标价格过高而产生流标的风险。  
   针对此类风险,承包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防范:
    一是在投标阶段寻求业主支持,努力获得指定供货商的联系方式以便获得准确的采购报价。在符合招标文件规定的情况下,投标报价时应在当地考虑多家货源,并报请业主同意潜在的供货商的选择,尽量报2~3家。如果可能,请求业主取消强制性要求,适当放宽供货商范围。
    二是对于业主指定的供货商,如果发现其在以往的项目合作中出现过重大事故,或有过供货不良记录,承包商应主动收集信息并及时向业主提出更换请求。
    三是对于只能从唯一供货商处采购的材料,承包商应尽早与相关设计人员进行沟通并优化设计,减少对该材料的依赖程度,以避免采购实施时受制于供货商。
   四是对于大宗材料的采购,承包商应尽量采取招标方式选择供货商。必要时,签订有约束力的供货合同,即若承包商中标,承诺按报价购买,供货商承诺按报价供应,同时加大违约金额度。
  交通运输条件、气候方面的风险
  本项目实际能进入现场的道路是唯一的且受自然条件和气候条件影响很大的三级公路,在进行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在选用物资、设备、预构件、加工时不得不考虑材料的几何尺寸、每单的重量,还需考虑合适的运输工具,不然因道路状况等原因,导致材料不能运输到现场、工期被延误,承包商也得不到任何的补偿。如在本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所需的螺纹钢材厂家只提供12米产品,每次钢材先要在目标城市,切割成6米长度后,才能送达每个工作支洞。每吨至少要增加成本人民币100元,以整个工程需螺纹钢材5000吨计算。则须增加额外费用50万元。
  本项目为保证隧道开挖进展不受响,在技术规范1.01.04.7规定:承包商将准备并在合同履行期间的每个开挖工作支洞处建设直升飞机机场,适于在道路堵塞时进行紧急开挖和和重型设备的空运;在7.04开挖支护- 总则规定:隧道支护的所有材料和设备将贮备在工地现场,方便使用,并备有足够的数量,避免因为交货时间不及时或供应的中断而延期。贮备量最低是工程数量清单给出的合同量的10 %。如果必要的支护材料储备不及时,工程师可以要求终止开挖,直到具有足够的贮备量。以本项目水泥为例:工程量清单上支护的水泥需用总量5万吨,按10%量贮备需要贮备5000吨。但是实际情况是如整个项目四个工作支洞都是五级、六级围岩时每个月总需用是1000吨,5000吨可用五个月,如果是四个工作支洞全是4级以上围岩时,那么5000吨足可以用10个月,水泥有效期一般是出厂后三个月,采用全密封仓贮也只能存放6个月。本项目使用的是低碱水泥,需从2500公里之外的第三国进口,从厂家发出到达施工现场至少需20天。合同执行期间就因厂家水泥到边境道路被台风、瀑雨引发的山洪冲毁不能及时运输到施工现场,导致停工待料,在这些可以索赔的证据资料十分充足的情况下,我们向业主进行索赔;但是工程师、业主引用上述规定拒绝索赔。  
  针对此类风险,承包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防范:
   一是在合同谈判时要据理力争将台风、暴雨等达到不可抗力标准的自然灾害约定为可项目索赔条款。
   二是对于项目所在地区气候气象条件的掌握,主要收集权威部门发布的降水量、季风、台风等资料,供编制投标文件和项目实施参考及以备索赔依据。
    三是在投标阶段应该对项目所有运输道路情况如对道路等级、通过能力包括限制高度、宽度、重量(吨位)等作详细的现场考察。
    四是加强技术、物资、合同等部门的有效沟通,共同编制科学合理的材料仓储、使用计划,对于大宗材料特别是有保质期限的材料,要严格执行采购计划。
  5. 法律法规风险
    项目主合同形成阶段时间紧,任务重,承包商通常不可能对项目所在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包括宗教信仰、环境保护、强制代理规定、进口许可规定、海关监管制度、禁止进口规定、税法及第三国法律适用要求等)进行细致深入的调研分析,会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遭受损失,本项目属于新开发的国际市场,此类风险极易发生。
    本项目投标阶段因不了解当地对于进口方面的规定,在中标后的项目初期,需要进口大量的施工设备材料至项目所在地,由于承包商未及时在项目所在国注册公司,只能将已采购的材料设备物权临时移交所在国负责进口的公司,自己失去对材料设备的实际控制权,后来发生材料标准不符、清关时间滞后等多项风险事件,极大地影响了项目的进度及工期。针对此类风险,承包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防范:   
    一是在合同形成阶段,对项目所在国当地情况进行深入调查了解分析,包括与当地的中国工程公司、中国驻外使馆以及工程咨询协会等积极进行沟通,尽早完成相关法律法规内容及应对措施的研究。
     二是委托项目所在国的相关行业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物流公司、清关代理公司等)提供与该工程相关的法律法规与政策规定等,依次制定计划并形成合同。
  三是雇佣、聘请熟知项目所在国法律法规的法律顾问全过程策划指导项目合同谈判、执行,使此类风险始终处在可控之中。
   结束语
  作为一个成熟的、有经验的国际工程承包商,在参与国际竞争应当是透彻理解合同文件特别是技术规范的要求,对投标项目所在国或地区材料市场货源、交通运输情况、自然环境、气候条件等要做仔细认真的调查,对工程师指定了厂家和品牌的产品的材料先不要抱有可替代产品的幻想,以及对项目所在国或地区的法律法规等等,都要认真分析各种可能发生或潜在的风险,这样才能做出一个合理的投标报价,在项目实施阶段方可驾驭各个环节,实现项目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如何防范物资采购风险》. 2005,(06)理财杂志, 作者:季辉.
  [2] 《采购风险管理的一种新方法》. 2007,(02)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蒋望东..
  [3] 《企业物资采购风险研究》. 2008,(12) .中国物流与采购, 作者:邓永国.
  [4] 《商品价格波动与采购风险管理研究》. 2006,(03)科学与管理 . 作者:胡学兵,甘小冰,郭芸.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5343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