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财务和公司治理信息的财务危机预测模型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肖民赞

  摘 要:本文把财务信息和公司治理信息作为样本数据,采用发达国家的金融机构在预测财务危机时流行使用的Z分数预测模型,并在进行行业分类的基础上,对我国4个行业上市公司的财务危机预测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财务和公司治理信息在预测财务危机中具有重要地位,而且基于财务和公司治理信息建立的财务危机预测模型是有效的、合理的;不过在不同行业中,财务和公司治理信息在预测财务危机的作用以及在财务危机预测模型中的权重或影响是不同,并由此提出四项财务危机防范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财务信息;公司治理信息:财务危机;Z分数预测模型
  中图分类号:F27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72(2008)01-0015-07
  
  Z分数模型是最早用来对公司财务危机预测研究的模型,而且由于其模型简便、成本低、效果佳等优点而被众多金融机构竞相采用。如目前日本开发银行、德国、法国、英国等国家的金融机构在z分数模型的基础上研制了各自的判别模型。在本文中,将本着简单、实用、易操作的原则,利用财务和公司治理信息进行指标设计,采用Z分数模型来构建适合我国不同行业的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测模型。
  
  一、基于财务和治理信息的Z模型构建
  
  (一)Z模型构建说明
  1.样本选择
  根据沪深证券交易所的相关规定,ST(“specialtreatment”简写)公司主要指两种情况:一是上市公司经审计两个财务年度的净利润均为负值的公司;二是上市公司最近一个财务年度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低于股票面值的公司。
  本文选择4个行业(按照我国证监会的行业划分标准)中2006年新增的ST上市公司作为财务危机公司样本,以这些财务危机公司2003年财务信息、治理信息为样本数据(根据以卜对sT的相关规定,2006年新增的ST上市公司在前一年(即2005年)就已经亏损两年了,在前两年(即2004年)这些公司开始亏损,因此,选择2004和2005年亏损年份的数据作为样本数据进行财务危机预警研究缺乏实质性意义;进一步,以2003年的数据来建立财务危机的预测模型比较恰当,而且这还可以根据对2003年样本数据的研究成果对2004年、2005年等年份的样本进行预测检验);每个行业的样本都包括ST样本和非ST样本:ST样本主要是2006年新增的ST上市公司;非ST样本主要是整个行业除ST样本以外的几乎所有样本(在筛选样本时,剔除了数据严重缺失的上市公司、B股上市公司、深圳中小板块上市公司等上市公司)。
  2.财务指标选择
  对于样本的财务数据,由于国内外学者研究财务危机的预测模型时基本采取公司的营运能力、盈利能力、成长能力、偿债能力等方面的财务指标的数据为样本,本文也遵循这种方法。本文所涉财务信息指标如表1。
  3.治理指标选择
  从成熟市场的经验看,上市公司治理的好坏主要从股权结构(如流通股比例、股权集中度)、董事会(如外部董事构成、独立董事比例、薪酬委员会等专职部门是否建立)、管理层特性(管理层持股比例)等方面反映。
  长期以来,我国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绝对控股、“一股独大”比较普遍,所以公司的董事会成员以及投资决策、财务、人事等基本为第一大股东控制,公司股东大会也同样如此。尽管上市公司治理法规在2002年出台,但是董事会内部结构及其相应实际功能存在不少问题。总体上,目前董事会的特征明显为股权结构所决定。
  另一方面,由于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法规2006年才开始实施,对于国有上市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基本没有在自己服务的公司里拥有股份。对于其他性质的上市公司,高层也很少持有激励股份,股权激励机制在绝大多数上市公司至今并没有有效实施和发挥。而且对于国有上市公司,不少高层身兼国家公务员职位,再加上职业经理人市场还处于萌芽时期,高层的聘用制度存在较大弊端。总体上,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的特征也基本由股权结构所决定。
  因此,在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还没有实质性改善的背景下,股权结构的特点基本能全面反映目前公司的治理情况,加上公司治理的信息披露并不翔实。基于此,本文中反映公司治理信息的指标主要为股权结构中的指标。
  一般来讲股权结构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股权构成;二是指股权集中度。
  (1)股权构成。股权构成是指各个不同背景的股东集团分别持有股份的多少,即国家股东、法人股东、社会公众股东的各自持股比例。陈晓和江东发现,在竞争性较强的行业,国有股比例与公司业绩负相关,流通股比例与公司业绩正相关;而在竞争性较弱的行业,则没有发现这些结果。陈小悦和徐晓东发现,国有股比例和法人股比例与企业业绩之间没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但在公司治理对外部投资者利益缺乏保护的情况下,流通股比例与企业业绩之间负相关。以上学者的研究表明股权构成对公司发生财务危机有显著影响。本文认为,国有股比例和法人股比例本质上是一致的,在股权分置改革尚未完成之前是不能流通的,应当作为一个整体;而社会公众股比例是可以流通的,同时,为方便起见,以下研究将以社会公众股比例(即流通股比例)作为衡量上市公司的股权构成的关键指标。
  (2)股权集中度。在公司治理中股权集中度主要表现出两种相反的效应,即利益趋同效应和利益侵占效应。Shleifer和Vishny指出,股权集中型公司相对于股权分散型公司具有较高的盈利能力和市场表现。Agrawal和Mdelker认为,当股权越集中于大股东手中时,其越有动机监督管理者,因而可提高公司价值。另一方面,Leech和Leahy的研究显示,股权集中度与企业价值及利润率之间显著负相关。Mudambi和Nicosia也发现股权集中度与公司业绩之间存在负相关。LaPorta等人则认为,在缺乏外部控制威胁,或者外部股东类型多元化的情况下,股权分散型公司的绩效和市场价值要优于股权集中型公司。国内学者也有这方面的研究,但也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许小年和王燕、张红军等人发现,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存在正相关关系。但是施东晖的研究显示,股权分散型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市场表现都要好于股权集中型公司;郑德程和沈华珊也认为,股权高度集中与公司的经营绩效存在负相关关系。孙永祥和黄祖辉等发现,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业绩呈正“U”形关系。以上学者的研究表明股权集中度对公司发生财务危机有显著影响。本文选用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第一大股东控制力(由于大股东之间存在力量差异,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第一大大股东的控制力度对公司会有更大的影响。为了界定第一大股东对公司的控制力度,本文采用第一大股东与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的比值)等两个关键指标来衡量股权集中度的情况。
  4.行业分类的必要性
  不同行业有不同的特点,因此财务预测模型研究

需要对所研究的公司进行行业分类处理,这样才能建立适合不同行业特点而具有针对性和现实意义的预测模型。
  第一,经营方式不同影响财务目标及风险。以房地产为例,房地产是高负债高风险的行业,目前53家房产上市公司资产负债平均为70%,超过其它行业的平均水平(一般行业,70%是负债水平的警戒线),尽管高负债是该行业的普遍现象,但是这很容易受到宏观调控等外来因素的影响,因此,高负债公司就特别需要加强和提高资金的营运能力和周转速度,保持充足的现金流以应对突变的市场和政策调控因素,有效避免、减少财务风险。
  第二,上下游产业影响财务目标及风险。对于上游企业,比如一些生产性工业企业,在扩大经营收入的同时需要严格控制成本,提高毛利率等盈利指标;处于下游产业的批发零售业公司,毛利率上升的空间较窄,因此必须扩大经营实现规模经济,从而降低单位成本和费用,提高销售净利率,这样才能有效规避和降低风险,提升公司竞争力。
  第三,竞争开放程度影响财务目标及风险。对于准入门槛较低的批发零售公司需要攻城略地以实现扩大规模、抢占市场,国美电器收购永乐就是经典案例;而国民经济基础性行业,如大型机械装备的行业,其开放程度相对有限,但是行业内部竞争也是残酷的,因此公司应当实施科技为核心的战略,严格控制经营成本,不断提高盈利能力,徐工机械引进战略投资者凯雷就是经典案例。
  第四,信息技术因素影响财务目标及风险。信息科技类公司由于前期的资金投资比较大,投资期限又相当长,因此公司要开辟多渠道的融资方式,又要不断加强自身的经营管理,不断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以避免因为负债水平的不断上升而陷入偿债危机。以中兴通讯为例,该公司为了抢占3G市场早在3年前就大幅度对3G的科技研发、网络基础建设、人才引进和培训等多方面进行了巨大的投入,而如果未来的3G业务不能为公司创造较高的盈利,公司可能陷入财务危机。
  第五,不同的行业,需要不同的公司治理结构。在遵循我国公司治理相关法规下,考虑到各个行业的经营特点、发展周期、影响因素等方面的不同,发生财务危机的相关因素各有千秋。比如,对于资金投入较大、容易受到宏观调控、而且经营风险巨大的房地产可能就需要相对集中而不是较为分散的股东结构,这样才能快速而有科学决策,从而较少财务危机的风险;对于第一大股东控制力并不大的批发零售行业来讲,第二大股东持股数量的增加在一定意义上就意味着是对第一大股东控股地位的挑战,这可能对公司本身来讲产生不少消极影响。因此,不同的行业需要不同的公司治理结构,这样才能有效地减少财务危机。
  
  (二)Z分数模型的形式
  本文选择的是z分数模型。在不少相关文献中,Z分数模型中右边的变量都是自变量,没有常数项。本文在建立模型当中发现,设置有常数项(模型以“C”代指)的Z分数模型更容易通过检验指标的检验,对模型预测的效果也更好。基于此,本文Z分数模型的基本形式设定为:
  Z=C+a01X01+a02X02+a03X03+…+a27X27+a28X28+a29X29… (模型1)
  在模型1中, “C”为常数项; “X”为自变量,为上表1的财务指标; “a”是“X”的系数; “Z”是因变量,反映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的指标(是一个虚拟变量),分别以“0”、“1”代指,即如果上市公司出现财务危机,则以“0”表示;如果没有出现财务危机,则以“1”表示。
  
  二、四大行业的实际应用研究及分析
  
  (一)房地产上市公司的财务预测模型
  1.预测模型的参数估计及检验
  在房地产行业中,选择的样本数据包括上市公司财务和治理信息的29个指标,其有效样本以2003年的数据为准,总共53个,其中,ST样本4个,非ST样本49个。经统计软件运算,其z分数模型的主要结果[主要检验值:R-squared:0.513;D-W:1.728;Prob(F-statistic):0.000]: Z=0.626X07+1.010X10-0.217X22+0.573X26+0.733X28… (模型2)
  2.预测模型的预测能力检验
  从表2看出,使用z分数模型对2003年的估计样本进行实证检验,在最佳分界点为0.50的条件下(Z值小于或等于0.50的为财务危机公司;Z值大于0.50为没有财务危机的公司,以下类推),4家被ST的公司被误判的概率0%;49家非ST的公司被误判的概率为2%,总体上,53家房地产上市公司的回归准确率为98%(不过,这跟非ST公司样本的绝对数量较大有关,以下同)。在相同的分界点的条件下,使用z分模型对2004年的样本进行预测,结果显示,被ST的上市公司被误判的概率25%;预测准确率为98%(不过,这跟非ST公司样本的绝对数量远大于ST公司样本有关,以下同)。
  
  3.预测模型的经济意义及特点
  第一,从整体上看,在房地产行业,公司的财务风险与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毛利率、资产负债率、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流通股持股比例5个变量均显著,具有统计意义(R、D-W、Prob等统计值基本符合检验要求,下同)。表明这些变量对公司是否发生财务危机均有显著影响。第二,从变量符号的含义看,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毛利率、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流通股持股比例等变量增大,公司陷入财务危机的可能性减少;资产负债率等变量增大,公司陷入财务危机的可能性增加。第三,从变量系数的大小看,销售毛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流通股持股比例是对公司是否发生财务危机最重要的3个财务指标;从各自对公司发生财务危机的权重(或影响力度)看,销售毛利率的权重为31.98%,位居第一,而且其权重进行简单加总后的结果反映,财务指标信息的权重为近60%,公司治理指标信息的权重为近40%,因此财务和公司治理的主要指标的信息可以对公司是否发生财务危机进行有效判断和预测。详见表4。
  注:其权重的计算方法,以总资产周转率为例,总资产周转率=0.626/(0.626+1.010+0.217+0.573+0.733)×100%=19.83%,其他类推。
  从以上可看出,对于房地产上市公司,一方面公司需要加快资金的周转以扩大经营收入,严格控制经营成本以提高盈利能力,销售毛利率显然是其中一个关键性的财务指标。
  另一方面,房地产公司是资金密集型企业,高负债是行业普遍现象。从这个角度看,负债率水平很难成为一个直接反映公司是否陷入财务危机的关键性指标。但是,这类公司很容易受到宏观调控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这要求公司加快资金周转以实现用最少的

资金产生最大的收入,从而保证充足的现金流。因此提高总资产周转率才能保证公司稳健扩张,否则,过高的负债容易在突发因素的影响下引致财务危机。
  公司治理指标在预测财务危机的权重高达41.33%,这说明对于以资本密集型的高风险的房地产公司,调整和优化公司治理(从而制定和实施科学的发展政策)是防范财务危机的重要手段。在房地产公司的股权集中度相对分散的情况下(第一大股东平均持股比例为37%左右,许多行业的这一比例都超过了40%),提高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流通股持股比例都有利于防范财务危机的发生,只不过是提高流通股持股比例更有效。
  4.仅基于财务信息研究的缺点
  在仅基于财务信息的相关研究中发现各预测模型的参数估计及检验情况都不错,而且其预测能力也达70%以上的准确率,但常数项C对是否发生财务危机的权重上升到35%~40%,这可能会掩盖除财务变量之外的其它变量在发生财务危机中的影响,降低对公司是否发生财务危机预测的准确性。因此,增加财务信息以外的变量有利于降低常数项的影响力度或权重,从而能更全面、真实、准确地对公司是否发生财务危机进行预测。
  
  (二)批发零售上市公司的财务预测模型
  1.预测模型的参数估计及检验
  在批发零售行业中,选择的样本数据包括上市公司的财务和治理信息的29个指标,其有效样本以2003年的数据为准,总共58个,其中,ST样本13个,非sT样本45个。经统计软件运算,其z分数模型的主要结果(主要检验值:R:0.582;D-W:1.919;Prob:0.000):
  Z=1.275+0.101X07+0.429X09-0.949X22-0.910X27…
  (模型3)
  2.预测模型的预测能力检验
  研究发现:使用Z分数模型对2003年的估计样本进行实证检验,在最佳分界点为0.60的条件下,13家被ST的公司被误判的概率23%;45家非ST的公司被误判的概率2%,总体上,58家批发零售行业的上市公司的回归准确率为70%。在相同的分界点条件下,使用z分模型对2004年的样本进行预测,结果显示,被ST的上市公司被误判的概率15%;预测准确率为70%。
  3.预测模型的经济意义及特点
  第一,从整体上看,在批发零售行业,公司的财务风险与总资产周转率、销售净利率、资产负债率、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4个变量均显著,具有统计意义。这表明这些变量对公司是否发生财务危机均有显著影响。第二,从变量符号的含义看,总资产周转率、销售净利率等变量增大,公司陷入财务危机的可能性减少;资产负债率、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等变量增大,公司陷入财务危机的可能性增加。第三,从变量系数的大小看,销售净利率、资产负债率、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是对公司是否发生财务危机最重要的3个财务指标;从各自对公司发生财务危机的权重看,资产负债率的权重为25.91%,位居第一。而且其权重进行简单加总后的结果反映,财务指标信息的权重为近40%,公司治理指标信息的权重为近25%,因此财务和公司治理主要指标的信息基本可以实现对公司是否发生财务危机进行有效判断和预测。
  
  上述表明,对于批发零售行业的公司,一方面需要不断扩大经营规模,严格控制费用及成本,以提高销售净利率等盈利指标,避免规模不经济现象。
  从该行业的公司经营性质看,由于可以有效占用生产企业(上游)的资金,加上其快买快卖的经营方式,决定了其资产负债率并不很高,因此,过高的负债水平可能导致财务危机,由模型结果看,资产负债率对公司是否陷入财务危机的关键性财务指标,因此,该类公司必须严格控制资产负债率。
  从公司治理角度看,该行业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目前相对比较分散(第一大股东平均持股比例为36%,许多行业的这一比例都超过了40%),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的上升很可能危及控股股东的地位,从而导致控股股东为了维护控股地位而采取的行为很可能不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近年来,该行业不少上市公司连续被举牌并购现象而给公司发展带来较大的消极影响就是一个佐证。
  
  (三)信息科技上市公司的财务预测模型
  1.预测模型的参数估计及检验
  在信息科技行业中,选择的样本数据包括上市公司的财务和治理信息的29个指标,其有效样本以2003年的数据为准,总共67个,其中,sT样本15个,非sT样本52个。经统计软件运算,其z分数模型的主要结果(主要检验值:R:0.568;D-W:1.67;Prob:0.000):
  Z=0.993-0.002X02+0.218X07+0.994X13-0.766X22-0.0676X23… (模型4)
  2.预测模型的预测能力检验
  研究发现:使用z分数模型对2003年的估计样本进行实证检验,在最佳分界点为0.75的条件下,15家被ST的公司被误判的概率20%;52家非ST的公司被误判的概率10%。总体上,67家批发零售行业的上市公司的回归准确率为88%。在相同的分界点的条件下,使用z分模型对2004年的样本进行预测,结果显示,被ST的上市公司被误判的概率13%;预测准确率为87%。
  3.预测模型的经济意义及特点
  第一,从整体上看,在信息科技行业,公司的财务风险与存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净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等5个财务变量均显著,具有统计意义。这表明这些财务变量对公司是否发生财务危机均有显著影响。第二,从变量符号的含义看,总资产周转率、净资产收益率等变量增大,公司陷入财务危机的可能性减少;存货周转率、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等变量增大,公司陷入财务危机的可能性增加。第三,从变量系数的大小看,净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率、总资产周转率是对公司是否发生财务危机最重要的3个财务指标;从各自对公司发生财务危机的权重看,净资产收益率的权重为25.91%,位居第一,而且其权重进行简单加总后的结果反映,财务指标信息的权重为67%,而公司治理指标信息在本文中对预测公司的财务危机的影响不显著,因此对于该行业上市公司,财务指标是预测公司是否陷入财务危机的主要指标。
  信息科技公司需要大量的启动资金,成长性阶段的公司尤为明显,这就要求公司加强资金的运作能力。如提高和改善存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最大可能提高有限资金的效率,节省更多的资金,从而减少现金流的压力、避免陷入资金不足的尴尬困境。另一方面,从现实来看,这类公司资产负债率总体上处于40%~50%的水平,虽然并不是相当高,但是借款的绝对数额较大,而且其投资大都是长期投资。因此这类公司对资产的盈利要求非常高,只有不断提高净资产收益率等财务指标才能有效克服偿债风险,否则,资产负债率的上升很可能成为公司发生财务危机的诱因。

  
  (四)工业行业上市公司的财务预测模型
  1.预测模型的参数估计及检验
  在工业行业中,选择的样本数据包括上市公司的财务和治理信息的29个指标,其有效样本以2003年的数据为准,总共202个,其中,ST样本33个,非sT样本179个。经统计软件运算,其z分数模型的主要结果(主要检验值:R:0.572;D-W:2.17;Prob:0.000):
  Z=0.694-0.002X02+0.188X07+0.519X10+0.220X13+0.114X15-0.444X22+0.258X26… (模型5)
  2.预测模型的预测能力检验
  研究发现:使用z分数模型对2003年的估计样本进行实证检验,在最佳分界点为0.70的条件下,33家被ST的公司被误判的概率18%;169家非ST的上市公司被误判的概率15%,总体上,202家工业行业的上市公司的回归准确率为85%。在相同的分界点的条件下,使用z分模型对2004年的样本进行预测,结果显示,被ST的上市公司被误判的概率27%;预测准确率为80%。
  3.预测模型的经济意义及特点
  第一,从整体上看,在工业行业,公司的财务风险与存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毛利率、净资产收益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资产负债率、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7个变量均显著,具有统计意义。这表明这些变量对公司是否发生财务危机均有显著影响。第二,从变量符号的含义看,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毛利率、净资产收益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变量增大,公司陷入财务危机的可能性减少;存货周转率、资产负债率等变量增大,公司陷入财务危机的可能性增加。第三,从变量系数的大小看,销售毛利率、资产负债率、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净资产收益率是对公司是否发生财务危机最重要的4个财务指标;从各自对公司发生财务危机的权重看,销售毛利率的权重为21.3%,位居第一,而且其权重进行简单加总后的结果反映,财务指标信息的权重为61%,公司治理指标信息的权重近11%,因此财务和公司治理的主要指标的信息基本可以实现对公司是否发生财务危机进行有效判断和预测。
  
  由前述,本文中的工业包括的范围相当广泛,其具体特征比较复杂,这就需要多个指标来反映预测该类行业中的上市公司发生财务危机,主要指标涉及到营运能力、盈利能力、成长能力、偿债能力、公司治理等。进一步,在财务指标上,不难判断,工业公司需要总资产的营运能力,加快资金的周转以提高销售毛利率、净资产收益率等关键性的盈利指标;另一方面,公司必须控制资产负债水平。
  在公司治理上,对2003年股权结构的统计结果表明:由于第一大股东与流通股股东持股比例相差无几,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比较高,不难判断,第一大股东对第二大股东以及流通股股东的控制力比较弱,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提高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有利于增强公司抵御财务危机的能力,不过,由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在对财务危机预测中的权重仅占10.6%,可见,该比例的提高对防范财务危机的积极效果是有限的。
  
  (五)四个行业研究的综合分析
  以下是对以上4个行业研究的综合分析:
  第一,财务危机预测模型中的总体情况:批发零售、信息科技、工业类中的常数项c的权重为30%左右,财务和公司治理信息的权重合计70%,表明财务和公司治理信息在预测财务危机中具有重要地位;而且,各行业的预测模型中的统计值基本符合检验要求,这表明基于财务和公司治理信息建立的财务危机预测模型是有效的、合理的。另外,在房地产的财务危机预测模型中,没有常数项,这说明对于以资本密集型的高风险的房地产公司,调整和优化公司治理(从而制定和实施科学的发展政策)在防范财务危机中尤为重要。
  第二,财务和治理在财务预测的权重对比上:财务信息所占的权重平均为56.84%,房地产、信息科技、工业等三个行业之间的水平相差不大;而公司治理的权重变化较大,这说明不同行业的上市公司在建立预测模型中,治理因素的影响是不尽相同的,相应地,在预防财务危机中,公司治理因素的影响也是不一样的。
  第三,各行业在各组财务指标的权重对比上:营运能力指标上,总资产周转率房地产公司的财务预测中排第一,然后是工业、信息科技,批发零售为最小;盈利能力指标上,总资产周转率在房地产公司的财务预测中的权重相当大;销售毛利润率在批发零售公司的财务预测中的权重比较大,净资产收益率在信息科技公司的财务预测中的权重相当大,销售毛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在工业公司的财务预测中的权重相当大;成长能力指标中,只有在工业公司的财务预测中,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因素的影响明显;偿债能力指标中,资产负债率在四个行业的财务预测中的影响都明显,除房地产占6.86%外,批发零售、信息科技、工业等三个行业平均水平为23.1%。总之,在各行业的财务危机预测模型中,各组别中的各项财务指标的权重或影响是不同的。
  
  三、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
  
  通过上述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各行业的上市公司产生财务危机的方式是多样的,采取一种模式对各个行业进行财务危机防范是不切实际的。本研究的意义在于,弥补了中外很多学者在进行财务危机研究时没有进行行业分类,从而导致其研究得出的不少防范对策缺乏针对性、实用性。因此应当针对不同的行业,采取不同的防范措施。
  1.建立Z式的财务预测模型
  z分数模型目前被发达国家的众多金融机构应用,同时,通过以上研究发现,在行业分类前提下构建z分数模型进行财务危机的预测是可行的、有效的,因此,本文认为可以在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尽快建立适合我国不同行业的财务预测模型,以便作不同行业的指导以减少财务危机。
  2.注重公司治理等非财务因素的作用
  财务危机发生的最终体现是公司主要财务数据不断恶化,采取以财务指标进行预测研究是必要的,但是,导致财务危机的因素是多元的,通过以上实证研究表明,公司治理指标因素也是有效预测财务危机的重要手段。因此,为了减少、防范财务危机,公司必须不断健全和优化治理结构。不过,由于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依然处于完善和发展阶段,选择合理、有效的反映我国公司治理情况的指标应当慎重,不能照搬某些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而且,还需要注重除公司治理以外的非财务信息,只有这样,财务危机的预测模型才能更全面、更准确、更实用。
  3.实施动态方式进行财务预测
  导致财务危机发生的因素也是多变的。行业发展周期、竞争开放程度、证券市场发达程度、宏观调控、全流通等因素都可能诸多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财务危机的预测显然需要及时考虑及权衡这些不断变化的因素。
  4.公司自律为主,外部监督为辅
  财务危机的根源来自公司本身的经营管理,显然,防范财务危机最重要的是靠公司本身,上市公司应当制定适合自己的财务、投资、销售、人事、公司治理等制度并严格有效执行,这样才可能有效减少,甚至避免财务危机的发生;与此同时,国家需要不断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媒体、公众等舆论监督。显然,上市公司财务危机的预测及防范是一个综合治理的系统工程。
  
  责任编校:朱星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588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