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双视角下地区能源状况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仲常 章 翔 陈锡崑

  摘要:本文从阐述“资源诅咒”的命题出发,以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选择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三种主要的能源矿产作为研究对象,既从静态角度讨论了地区能源储量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又从动态角度研究了能源供求比的变动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影响,其实证结果表明,煤能源供求比与经济增长显著负相关,同时“资源诅咒”现象在中国客观存在但并非普遍存在,具有相同能源状况的地区经济增长的表现并不一致。
  关键词:资源诅咒;能源供求比;经济增长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7BJY110)
  作者简介:陈仲常(1949-),女,重庆人,重庆大学贸易与行政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产业经济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F127;F2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8)03-0057-04 收稿日期:2008-03-28
  
  发展与贫困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之一,许多自然禀赋丰富的国家或地区,未必是经济增长最快的区域,甚至相反,自然禀赋丰富的国家或地区,却成为落后的区域,形成了所谓的“富饶的贫困”。经济学家们将这种现象解释为“资源诅咒”,其涵义是指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产生了限制作用,资源丰裕经济体的增长速度往往慢于资源贫乏的经济体。
  
  一、关于此问题研究的基本情况
  
  20世纪中后期以来,传统的资源禀赋学说已经无法解释这种自然资源丰裕但经济增长缓慢的背离现象。与此同时,许多学者开始关注这种增长方式失败的原因。Corden和Peter(1982)最早给出此现象的“荷兰病”的经典模型。之后的数十年间,又有Matsuyama(1992)、Sachs和Warner(1995)等诸多学者从各种角度“资源诅咒”的产生机制。就中国而言,改革开放以来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导致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产生差异的现象表现地更为明显,拥有较为丰富自然资源的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远慢于资源相对贫乏的东部地区。目前,国内一些学者就此做了实证研究,陈林生、李刚(2004)通过构建自然资源丰度系数来考察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得出自然资源对GDP的影响不显著,但其参数结果为负值。徐康宁、王剑(2006)构建的资本产出方程和劳动力产出方程,实证结论表明“资源诅咒”在省际层面成立。张菲菲、刘刚(2007)验证了水、耕地等五种资源丰度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除水资源外,耕地、能源、矿产和森林等四种资源丰度与区域经济发展呈现负相关关系。本文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选择对国民经济影响重大的几种能源矿产作为分析对象,从静态层面的能源储量与动态层面的能源供求比着手,研究地区能源状况与经济增长的内在关系。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601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