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提升大学生创业就业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孙艳华

   [摘要]从大学生就业状况看,目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较大的问题和缺陷,致使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适应企业实际工作岗位的需要。我们通过大量的调查,根据目前企事业单位会计职业岗位需求的实际情况,构建会计专业“校企融合,岗课对接,德能双精”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进而提升大学生创业就业能力。
  [关键词]高职教育 会计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创业就业能力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高等职业教育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按照这一要求,目前高等职业教育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还存在着诸多方面的不适应。表现在:专业设置不科学、教学内容不合理、教学方法陈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不完善、“双师型”教师结构不合理等等,致使培养出来的学生职业能力低下、创新能力欠佳、关键能力缺失,缺乏社会竞争力,不能适应企业实际工作岗位的需要,就业不理想。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影响了大学生的创业和就业,必须加以解决。
  我们通过大量的调查,根据目前企事业单位对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构建“校企融合,岗课对接,德能双精”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使培养出来的学生符合社会经济建设对人才的需求目标,真正实现高职院校的毕业生“零距离”上岗,为社会缩短人才培养时间,节约人才培养费用。
  一、以就业为导向,进行专业改革与建设
  职业教育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决定了高职院校必须转变传统的人才培养观念,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加强与行业、企业的融合,深化改革,加快发展。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市场发展变化为讯号,及时了解产业结构的变化对人才的需求,积极开展订单式培养,建立专业设置调研和论证的开放体系。为此,我们多次深入到省内外的一些企事业单位,征求人才需求信息,听取企事业单位对人才规格、能力、素质等方面的要求;同时聘请专家参与专业设置和方向调整、专业教学内容的取舍和课程组合、教材建设、实训体系的建设等工作,重新修订了人才培养计划,构建“校企融合,岗课对接,德能双精”的人才培养模式;我们还努力在专业改革和建设上,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的机制,对不符合市场和社会需要、就业率连续三年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资产评估专业,停止安排招生计划。此外,我们还积极推进行业、企业全程参与专业建设的新机制,发挥行业企业和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加强专业教学标准建设。
  二、改革教学内容,重构课程体系
  要建立以工作过程知识为系统的课程内容,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校企合作开发工学结合的专业核心课程。做到课程体系设置与实际工作紧密衔接,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有重点、有针对性地根据不同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对学生进行以工作任务为内容的教学,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的学习潜力,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要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知识拓展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就业机会和就业选择空间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为了适应社会需要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应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断研究和探讨适合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要求的先进教学方法和现代化教学手段。按照“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的模式,推广和使用“行动导向教学”,开展“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角色扮演法”、“讨论式教学法”、“模拟练习法”、“竞赛法”、“实际操作法”等,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四、校企合作,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坚持校企合作的专业建设方向,按照专业岗位技能培养的要求,建设校外实训基地,以促进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采取任课教师到企业兼职带学生实习的办法完成学生与职业技术岗位“零距离”接触,真正实现工学结合。同时,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促进校企合作制度化。要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建立企业接纳大学生实习、实践的激励、约束机制。同时,政府也可给予必要的政策倾斜。如税务部门可以考虑利用税收杠杆予以调节,对支持大学生实习、实践的企业减免相应的税收,对企业的改革发展给予优先扶持等。
  五、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素质优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高素质教学团队,加大“双师型”教师的培训力度,采取措施鼓励教师考取各种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证书。进一步加强与企业实习基地的合作,加强专业教师在企业的交流,每年有计划的安排教师到知名企业进行实践锻炼,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技能。聘请专家、学者、高管担任顾问,有目的的选拔符合教师条件的在职人员为兼职教师,并在校企合作教育工作中有意识地加以培养,共同指导学生实践和毕业设计,打造一支具有高水准的专业教师团队。
  六、积极推进“双证书”制度
  推行“双证书”制度,推进职业院校课程标准和职业技能标准相衔接。鼓励一年级的学生参加会计电算化培训和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二、三年级学生参加助理会计师资格考试。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使毕业生取得“双证书”的人数达到95%以上,以提高就业竞争力。
  总之,高校应练好内功,根据企业实际需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专业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改革,力争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较强的职业特定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竞争能力,以适应社会需要。
  参考文献:
  [1]刘书兰,甘璐.会计人才需求及职业能力评价社会调查[J].财会通讯,2008.7.
  [2]刘永泽,池国华.中国会计教育改革30年评价:成绩、问题与对策[J].会计研究,2008.8.
  [3]张淑慧.校企联合培养专业人才模式探讨[J].会计之友,2008.3.
  [4]壮国桢.高职教育行动导向教学体系.江苏大学出版社, 2008.1.
  [5]赵志群.职业教育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与课程开发,2008.
  [6]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623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