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发展对策及建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中图分类号: F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在土地资源日益紧缺,产业结构层次不断提高的今天,产业集聚区这种有利于实现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产业组织形式,已受到各个地区的高度重视。河南省通过近几年的不断努力,各地专业产业集聚区不断涌现,产业集聚态势已初步形成。为抓住中原经济区发展机遇,发挥好产业集聚区的带动引领作用,进行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发展现状研究,对促进河南省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产业集聚区概念和重要作用
  (一)产业集聚区概念
  产业集聚区,就是在一个适当大的区域范围内,生产某种产品的若干同类企业、为这些企业配套的上下游企业以及相关的服务业,高密度地聚集在一起所形成的产业群落。
  (二)产业集聚区的重要作用
  随着资源要素不断减少、社会分工日益细化,以及生产生活成本不断增加,可以看出产业集聚发展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促进区域经济良好快速发展的新引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增强企业自身实力。产业集聚形成后,产业集聚区内企业分工更加细化,劳动力、生产要素等生产成本基本相同,必定会造成企业竞争更加激烈,这就促使企业必须通过不断技术创新来寻求企业发展,同时,这种激烈竞争形势以及集聚区内企业不断创新步伐,必定会带动整个行业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2.降低企业发展成本。一是通过产业集聚发展,可以促使第三产业特别是为制造业服务的生产性服务业迅速发展,为集聚区内企业所共享,相对减少了企业供应链的资本投入,降低了企业采购、流通等成本。二是通过地理集中,供应商和顾客之间比较熟悉,减少了信息交流和搜寻的成本,同时企业间加强了相互联系,增进了了解,容易建立信用机制,有助于形成良好的交易环境,从而降低交易成本。三是产业集聚区拥有大量的技术人才、技术研发和技术信息,创新资源丰富,比其他地区有更快的技术创新速度,产品技术水平较高,减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
  3.解决资源要素短缺。产业集聚区统一规划建设基础设施、污染治理设施,区内企业统一使用公用设施,统一进行污水处理,实现了土地等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减少了资源浪费。其次,产业集聚区建设,促进了专业化分工,拉大了城市框架,拉长产业链条,拉动了当地就业,促使区域内劳动力需求增加,大量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到城镇,从农业转移到非农产业。再次,产业集聚区企业集中布局,有效解决了过去企业分布散乱、资源浪费的问题,最大限度地节约了土地资源。据调查,实施产业集聚后可以节约土地30%,提高能源利用率40%,节约行政管理费用20%以上。
  4.促进产业链条完善。通过产业集群的概念,可以看出产业集聚区是将某个产业链条企业进行整合发展的有效形式,引进该行业链条中的某个环节,必将带来同类企业以及相关配套企业的发展,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最终推动整个行业整体的向前发展。
  5.提高区域竞争力。从目前整个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来看,沿海地区凭借良好的区位优势、经济基础和资源禀赋,产业集聚已经初具规模,不仅带动整个行业做强做大,同时也促使当地经济快速良好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因此加快培育产业集群,是实现河南经济快速发展,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二、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建设存在的问题
  产业集聚区建设涉及面广、创新任务重,而各地发展基础和发展条件也不尽相同,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1.各地产业集聚区建设不平衡。全省180个产业集聚区中,多数集聚区是在较低基础上起步,且集聚区建设起步的时间不同,建设条件差异较大,发展很不平衡。产业集聚区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最多与最少的相差达100多倍。一些产业集聚区依托原有的产业园区,基础较好,发展较快,而一些新规划的产业集聚区则由于起步晚,缺乏产业基础、配套不完善,开工项目和完成投资偏少。截止2011年11月,产业集聚区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最多的达511.34亿元,而最少的仅有0.81亿元,差距达630多倍;集聚区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业人员最多的达11.75万人,而最少的仅有150人,差距达780多倍;至9月末,产业集聚区建成区面积最大的达32.26平方公里,而最小的仅有0.78平方公里,差距达40多倍。
  2.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缓慢。从河南省产业集聚区的产业布局来看,目前主要集中在制造业中的主要行业,且大多数集聚区内所承载产业多为传统型和资源依赖型产业,还有一些电解铝、钢铁等能源消耗型产业,而高新技术产业较少,产业结构不尽合理。截止2011年11月,全省产业集聚区制造业完成投资4428.54亿元,占产业集聚区投资的66.4%。这样一种仍依赖于传统产业的发展路径,必然导致区域产品以低端为主,产品附加值低,并且制造过程中资源、能源消耗大,污染严重,产业结构层次较低,严重制约着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3.主导产业带动能力不强。当前,河南省180个产业集聚区中,一部分集聚区在主导产业选择上基本有了明确定位,并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是,大部分集聚区的主导产业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仅仅是确立一两个龙头企业,还有一些产业集聚区尚未形成明显的主导产业,布局分散。由于缺乏科学规划与合理引导,有的产业集聚区为了迅速扩大规模,没有围绕特色、围绕定位有针对性地选择项目和企业,企业间的产业关联不强,往往是以“堆”代“群”。企业仅仅是空间的集聚,而缺乏关联、配套与协同效应,缺乏从产业链角度出发的整体设计,因而无法发挥产业集群外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优势。
   4.创新驱动力不足。由于大多数产业集聚区处于发展阶段,产业发展起点低、规模小,在人才、资金、技术等方面实力不足。产业集聚区大多没有与科技服务产业相关联,缺乏创新机制和创新网络,缺乏研发机构和研发队伍,缺乏各方面人才的教育和培训体系,用于科技创新的费用比重低,产业治理结构落后、缺乏交流和互动,没有形成地区创新机制,产业集群自身的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受到严重影响。
  三、产业集聚区发展的对策建议
  “十二五”时期,区域发展战略和区域竞争格局已发生了较大变化,对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应根据新形势、新情况,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特别是要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一)充分利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大好机遇,汇集更多政策资源支持产业集聚区发展
  中原经济区建设已经纳入国家主体功能区发展战略,产业集聚区必须利用和借鉴各种政策,促进产业集聚区大发展。一是研究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总体要求、战略目标、战略定位下,产业集聚区如何契合中原经济区的建设,使产业集聚区发展方向符合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要求,目标与中原经济区建设的目标更加衔接,重新定位产业集聚区在中原经济区中的角色。二是把中原经济区建设、促进中部崛起的政策进行整合,研究出台在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促进产业集聚区大发展的政策。三是充分借鉴其他地区发展产业集聚区的经验和做法为我所用。
   (二)大力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和提高产业新型化程度
   发挥产业集聚区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依托现有的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强力推动集聚区装备制造、有色、化工、食品、纺织服装等战略支撑产业技术改造升级,强化相同产业的空间整合,加快发展集中度高、关联度大、竞争力强的支柱产业群。提高产业新型化程度的着力点,就是要积极发展高技术和新兴产业,坚决推进现代产业改造升级优化,积极发展电子信息、新能源、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战略先导产业,加大高新产业项目招商投资力度,提高产业价值链层次,构建新型化程度不断提高的现代产业体系。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6289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