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当代大学生之五四精神初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司静文 陈嘉兴 岳帅

  [摘 要]五四精神作为启蒙现当代知识分子的核心思想,以关注人文、个性解放和树立社会责任意识为主要内容。而当代大学生正在逐步遗失这种自我意识和整体意识,并且形成一股不良的社会观念。本文将从五四精神的核心出发,剖析这种社会现象,并提出相应的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五四精神”;个性解放;社会责任感;“立人”思想;和谐社会
  
  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每一个文明的、自由的、民主的国度都会拥有属于自己国家、民族的核心精神,如美国的实用主义、英国的绅士风度,日本的武士道精神。而以五四运动为发端产生的五四精神,则成为现当代中国的核心精神之一.它作为中国新时代知识分子的思想源泉,指导着一代又一代中国知识分子为了国家的兴盛与富强不断努力前行。
  一、“五四精神”的内容及其重要意义
  “五四精神”代表着进步、自由、平等、创造与和平的有机统一。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泉源,民主与科学是五四精神的核心,勇于探索、敢于创新、解放思想是民主与科学实现的途径,理性精神、个性解放、反帝反封建是民主与科学的内容,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振兴中华民族。
  同时,五四精神也升华了爱国主义,集中体现为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把握时代潮流的伟大理想。而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是近现代先进知识分子的重要特征。以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为代表的现代知识分子,作为现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以独立的人格、身份和价值标准,借助知识、文化、思想和精神的力量,来表现自身对于社会、历史、文化的独特思考和 “公共关怀”,体现出一种公共良知、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并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识。“欲扬宗帮之真大,首在审己,亦必知人,比较既周,爰生自觉。” 五四精神秉承于近现代西方之自由的人道主义精神,是中华人民睁眼看世界的重要里程碑,她启迪中国人明白人之所以为人,是“我”的存在、解放与自由。
  总而言之,五四运动及五四精神留给后人的最重要的就是个人的觉醒与解放和社会责任意识。但在当代社会,以大学生为主的知识分子群体身上所保留的五四精神特征正在弱化,他们作为先进者和社会精英的意识被现实所压抑,进而导致了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缺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动摇,形成了80后、90后的社会精英的断层。
  二、当代大学生“五四精神”缺失的原因
  第一,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逐步确立。在经济体制重新建立的同时,人们不免迷失精神的方向。在这种背景下出生并成长起来的80后、90后,对西方文明中的金钱观念产生了认同,习惯于利益至上的现状。同时,五四时期所确立的人本主义和立人思想在新经济体制下被再次解读,产生了颠覆与扭曲。这种个人本位主义将个人与社会对立起来,维护个人利益破坏社会整体利益,严重威胁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第二,市场经济的开放性极强,中国逐步融入世界市场。当代大学生在成功人士的引导和激励下,急于步入社会实现自己的黄金梦。为追求梦想,一切从我出发,以一切手段追求自我价值,对社会整体的责任感降低,导致一定程度的社会危机。
  第三,当代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与稳定时期。在一份社会调查问卷中,对“你毕业后为了什么而努力?”的问题,有72.4%的大学生回答是“既为社会又为个人”,单纯只为“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只有9.7%,而不太明确的占10.5%。 他们大多数立志于拥有一份高薪高待遇的工作、过上安逸的生活,只为着自己的未来而努力。他们在为自己的未来进行规划和人生设计时,凸显了自我也削弱了对社会的关注与应有的责任,对社会的不负责让人们对当代大学生的信任度降低。
  综上三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外来思想大量涌入,与本土不良思想糅合并被曲解,社会竞争压力增大,导致当代大学生个人本位主义思想泛滥。五四时期所倡导的个性解放和肩负社会责任感被扭曲,甚至丧失殆尽。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积极采取措施,遏制这种不良的社会现象,维护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
  三、当代大学生重塑“五四精神”的措施
  首先,以现实社会为基础,重新构建当代大学生的价值体系。在市场经济体制制度下,对教育体制与教育机构进行整合,融合成新的更有说服性和人文关怀的思想理念。让当代大学生在充分享受现代文明和物质的同时,能够感受更多的社会关注,让他们能够以合理的心态去面对现世的竞争与压力,在发展自我的同时,能够关注现实、关心他人,进而实现人与自我、人与人的和谐统一。
  其次,从当代大学生的个人角度出发,注意自身的良性发展,努力树立崇高理想,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培养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集体主义在于培养当代大学生的人生态度,激励人们的社会责任意识。当代大学生需要有高度的自我觉醒意识,注重本我的揭示和个性的解放,“欧美之强,根底在人”,重拾五四时期的立人思想,不盲目拜倒于西方,又能融东西方于一体,壮大“人”的精神,关注自我、关爱他人,能够拥有“自别异”的观念,敢于大胆的提出自己的见解,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即完善自我,服务社会。
  峥嵘岁月,洗却铅华,1919,那个五四精神诞生的年代已离我们远去,当时“五四精神”却薪火传承下来,感染着中华大地上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抱负的爱国知识分子。相信在当代,“五四精神”的核心观念不会被抛弃,而是会与当代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相融合,继续启迪着、教育着当代的大学生。先立人,而后立人国,“沙聚之邦,由是转为人国”,“少年强则国强”。朋友们,当代优秀的大学生们,作为新世纪的骄子,让我们真正的能够“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做社会主义优秀接班人,构建科学的、民主的、团结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 鲁迅.坟・罗摩诗力说[M].人民文学出
   版社,2006.
  [2]刘少锋.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I].2010.
  [3]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M]. 人民文学出
   版社,2006.
  [4]鲁迅.坟・ 人之历史[M].人民文学出版
   社,2006.□
  (编辑/惠霞)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7269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