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寒地水稻秸秆还田培肥地力技术总结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赵永敬 谢玉兰 马鲁全

  [关键词]寒地水稻;秸秆还田培肥地力;技术总结
  
  查哈阳农场水稻生产在2005―2006年进行秸秆还田试验、示范基础上,2007―2009年扩大推广寒地绿色食品水稻秸秆还田培肥地力技术面积,累计推广面积达12万亩,平均亩产量为580.5公斤,较一般绿色食品生产田平均增产32.5公斤,累计新增总产值702万元,我们将三年来推广此项技术的情况作以总结,以供参考。
  一、试验基本情况
  2007―2009年实施寒地水稻秸秆还田培肥地力技术累计面积为12万亩,每年度4万亩,生产基地上,具体分布:查哈阳农场海洋管理区绿色食品大米基地1.5万亩,金光管理区绿色食品大米基地2.5万亩。
  二、实施的技术内容
  1.秸秆还田量及时间
  秸秆还田量为500公斤/亩左右,当季产出秸秆全量还田。在水稻收获时,一般是9月15~25日直接还田。一是用韩国JCl716L在霜前进行水稻直收,低茬收割,秸秆切割5~10cm,均匀抛撒;二是用美国2366在水稻机割晾晒(割茬高度12~15cm)5~7天后,进行脱谷过程中所柔碎的稻草均匀抛散田面。其中,由于美国2366是将稻草柔碎撕裂而破坏纤维组织,加快了稻草的腐解速度,其还田的效果好于韩国JG1716L的还田效果。
  2.秋施基肥、秋耕地
  稻草还田要求基肥必须秋施,氮、磷、钾的基肥均匀撒在稻草上,与稻草一同翻埋,氮、磷、钾肥的基肥量分别是总氮的40%、总磷的100%、总钾的60%,即尿素48公斤、二铵100公斤、硫酸钾60公斤,其中连续还田3年的地块的氮肥量减少10%。
  秸秆还田进行秋耕地,深翻18~20cm,在地面封冻前全部完成。秋季秸秆埋入土壤,经过冬季冻融过程,使秸秆组织结构松散,离散程度提高,利于微生物分解。
  3.灌水泡田
  在秋整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水源,4月l日提闸放水泡田(泡田水深是垡块的2/3)顶凌平地,4月20日前完成平地作业,用手扶拖拉机装水耙轮、带拖板式平地器进行作业,平地后田面高低差在3cm以内,并保持水层3~5cm,防止落干变硬。
  4.秧苗管理及移栽
  严格按照“三化栽培”旱育苗标准进行钵育苗管理。
  移栽时间:在外界气温稳定通过13℃、水温稳定通过10℃以上时进行移栽,即5月12-24日;移栽规格:30×16cm。
  5.本田管理
  (1)施肥:由于秸秆C/N比高,增入土壤后,微生物活动固定土壤中大量氮素,氮缺则与苗争氮,移栽后的返青肥必须增加补氮量。经6、7月份高温秸秆分解释放养分,氮素过剩,必须减氮。因此,氮肥的用量由常规的基:蘖:穗:粒为4:3:2:1比例调整为4:4:l:1较为适宜,总氮肥的40%做蘖肥,总氮肥的10%做穗肥,总氮肥的10%做粒肥。总钾肥的40%做穗肥。另外,在连续还田3年的地块的氮肥总用量减少10%。
  (2)灌水:稻草还田灌溉基本要求是浅水勤灌,间歇灌溉,适时晒田,以达增氧壮根、防止秸秆腐解放出有害物质过多积累,促进根系发育。插秧后浅水增温促蘖;有效分蘖临界叶位撤水晒田3~5天壮根茎粗;长穗期间歇灌溉,浅水3~4 cm后至田面无水,脚窝有水时再灌,如此反复;出穗期保持浅水,齐穗后由浅水层转入间歇灌溉,前期多湿少干,后期少湿多干;腊熟末期停灌,黄熟初期排干。
  (3)植保:由于秸秆还田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强度加大,除草剂在土壤中降解速度加快,所以在除草剂封闭处理时,其有效使用量应适当提高。另外,在病害防治上采用健身防病措施,即在分蘖期、孕穗期、结实期每公顷各喷施一次磷酸二氢钾3公斤加米醋1.5公斤加增产菌150毫升加惠满丰1.5公斤三次。
  三、调查项目小结
  1.物候期调查(表1)
  2.秸秆还田产量调查(表2)
  3.耕层土壤养分含量变化情况
  查哈阳农场分别对秸秆还田的同一地块进行土壤养分含量连续四年测定(黑龙江省八一农垦大学土壤测试中心测定结果),结果如下表:
   测试田块从2006年开始进行稻草还田,经过三年耕层土壤养分的测定:稻草还田的第一年有机质含量增加幅度较大,增加0.15个百分点,第二、三年增幅较小,分别增加0.19、0.24个百分点;速效氮、速效钾增幅较平缓,速效磷增幅很小,因此进行三年稻草还田的地块可根据测定的土壤养分状况减施氮、钾肥。
  四、结论
  通过三年在绿色食品水稻生产中推广应用秸秆还田培肥地力技术,一是不但可提高水稻产量、改善稻米品质,而且能够改善土壤结构,促使土壤向着有益的方向发展:二是在有机肥源不足的情况下,可用秸秆还田来补充或替代;三是进行秸秆还田时需要减少化肥的用量,可达到节本增效的目的;四是可有效解决秸秆焚烧造成的环境污染。因此,此项技术具有很强的实用性,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显著,适合在寒地绿色食品水稻生产中应用。
  
  收稿日期:2010-08-05□
  (编辑/穆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732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