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群众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文清

  [摘 要]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更是经济建设与安定团结的重要保证之一,其内涵深刻而又丰富,是全社会和全民共同合力的凝聚。文化艺术是一个民族的灵魂、精神动力,而健康的群众文化艺术对整个社会则具备多种功能及意义。它能在全体人民中起到宣传、娱乐、教育等多种作用,对人际社会的和谐共存发挥着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群众文化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的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及政治文明建设起着重要的推动和促进的作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群众文化;构建;和谐社会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群众文化的基本任务是向广大人民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是从国家利益出发,代表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用各种文化活动,通俗地、准确地帮助群众弄清党的方针,加强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并把群众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事迹、先进人物及时传播开来。参与构建和谐社会是群众文化职能部门和每个群众文化工作者的天职。我们要充分发挥群众文化的和谐功能,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一、建设和谐的群众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巩固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共同理想,既包含着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也体现着团结、合作的精神,是引导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实现全体人民团结一致的重要保证。
  2.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群众文化所倡导的发展包括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诸多因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首先要有生产的发展,物质财富的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许多矛盾和问题的解决,都要以经济发展为前提,以物质文明的进步为依托。建设和谐文化,有助于培育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思想意识、思维方式,使人们在关注经济建设的同时,更加重视社会的全面发展,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3.有利于化解矛盾、凝聚人心。和谐的群众文化在全体人民中起到宣传、娱乐、教育等多种作用,它强调的是团结友爱、和睦相处,具有弘扬正气、凝聚人心,沟通感情、增进融合等功能,能够起到化解矛盾、整和社会关系的作用。构建和谐社会就是通过对各种利益关系、社会矛盾的调整和处理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融洽。调整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需要相应的社会机制,也需要相应的社会文化。社会越是向多样化发展,就越需要发挥文化的调节和整合作用。这种文化调节和整合的过程,本身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建设和谐的群众文化,引导人们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观察社会,培养人们用宽容的态度看待和处理各种问题,有助于形成尊重、公平、团结、互助的社会风尚。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
  在中国传统的群众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道德精华。群众文化活动由于它的群众性、教育性,娱乐性特征,历来是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载体,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具有宣传教化和陶冶性情的效能,可以培育人的品质,塑造人的灵魂,丰富人的精神内涵,提升人的文化精神,使人们拥有良好的精神风貌,振奋的精神状态、高尚的道德情操。群众文化的基本任务是向广大人民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是从国家利益出发,代表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用各种文化活动,通俗地、准确地帮助群众弄清党的方针,加强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并把群众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事迹、先进人物及时传播开来,使更多的人受到鼓舞,得到教育。
  回顾2009年度,我区文化馆认真做好职能工作,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繁荣我区的群众文化。例如:组织各类文艺比赛和演出,表演舞蹈、声乐、小品、粤剧、器乐演奏等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送戏下乡,在农家祠堂门口、在城市文艺广场,为群众进行文艺演出。
  一年来,我馆为活跃我区群众的文化生活,配合区委区政府的各项中心工作,积极主动地开展各项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校园文化、广场文化、企业文化、社区文化呈现出一派活跃景象。据统计,2009年度,我馆除了成功承办了70多场的“魅力大舞台 ― 文化周末”演出活动外,还参与主办、承办和协办了各类文艺活动达20多场,参与演出和观众人数达15万多人次,活动的质量和水平有较大的提高。其中主要的活动有:
  1.协助上级部门组织举办承办我区各种节庆和专题大型群众文化活动。如2月9日元宵节的“信合之夜2009元宵烟火晚会”、以及“2009年新春文化系列活动”;“颂歌献给党――庆‘七一’广场文艺演出”;“颂祖国 、庆华诞”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文艺晚会等文艺活动。这些节庆文化活动给我区的节日增添了喜庆的文娱气氛。
  2.组织承办了文化暖流“五个一”工程、 “欢乐村居行”等主题性的送戏下乡活动。积极发动组织我区的业余文艺精英和文艺团体到区内的村居企业开展文艺演出活动,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丰富群众文娱生活。
  3.组织节目参加区外演出。排练小品《门》和粤曲对唱《荷花赋》参加我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的“群众文艺“百花奖”戏剧曲艺舞台展演,两个节目都获得了“演出奖”,组织40多人合唱团和独唱歌手参加“百歌颂中华”合唱艺术之旅活动。
  4.协助区有关部门排练节目代表我区参加省市文艺演出。其中,舞蹈《怒放的生命》获得了代表我市参加我省“残疾人文艺汇演”展演;小粤剧《阿娟濑粉》和粤曲对唱《梦会世纪松》两个节目小粤剧《濑粉飘香》和粤曲《梦会世纪松》两个节目参加我市老龄委主办的“祖国在我心中”老年人粤曲大赛,均获得铜奖。
  5.积极协助区有关部门举办文艺活动。如协助区委宣传部、区文广新局成功举办了“唱响高明、祝福祖国”我区首届全民歌唱大赛;协助区直属党工委成功举办了“弘扬新风正气、建设和谐高明”廉政效能小品大赛;协助区委宣传部、区文广新局在荷城街道西安实验小学成功举办了一场“祖国在我心中,千人书画庆华诞”活动。
  6.积极发动组织区内多支曲艺团队参加市电视台、市群众艺术馆举办的戏曲《私伙局群英会》电视擂台赛活动,我区曲艺团获得了“十佳私伙局”称号,另有1支队进入二十强。通过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搭建文化与群众交流的平台,密切联系群众,占领群众文化思想阵地,达到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的目的,从而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使人们在群众文化中愉悦心身,陶冶情操,增长知识。人们的知识提高了,身心健康了,社会便得到了和谐。
  三、建设和谐的群众文化,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氛围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可以让人们在紧张的劳动之余得到休息,放松心情,可以为社会情绪的调节提供宣泄的手段和渠道,可以架起沟通心理的桥梁,调解各种矛盾,使人们消除隔阂,增进了解,营造融洽和谐的社会环境。中国传统节日的群众文化活动具有强大的亲和力、凝聚力,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
  中国的群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从原始社会先民的生产劳动之中诞生以来,就寄托着先民的美好社会理想,洋溢着和谐精神。广大群众文化工作者和基层群众创作的群众文化作品无论是群众美术、群众书法还是群众歌舞、群众戏剧,都热情讴歌了全民族的大团结,讴歌了党与群休戚相关、军与民鱼水相依的和谐状态。从远古先民留下的石器、陶器、岩画、神话、歌谣及至历代民间故事、民间歌舞、民间戏剧等浩如瀚海的群众文化作品中,都凸现着非常丰富的和谐、融合、和睦、平和的思想和审美观念。纵观元旦、三八、五一、国庆等新的节日的群众文化活动,处处都洋溢着欢乐、祥和、幸福的气氛。特别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等和各地形形色色的习俗开展的红红火火、万民同乐的群众文化活动更充分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饱含着人们千百年来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和向往以及群众文化的和谐特征。在中国文明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具有和谐特征的群众文化引导中华各民族人民和睦相处,共建美好家园,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增强民族凝聚力,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作为文化工作者,我们要积极繁荣和发展广场文化和社区文化,要充分利用文化广场的传播力、凝聚力、影响力,组织好重大节日、纪念日的广场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
  和谐不仅是中国传统群众文化的显著特征,也是新时期群众文化的时代精神。改革开放以来,广大群众文化工作者和基层群众创作的群众文化作品无论是群众美术、群众书法还是群众歌舞、群众戏剧,都热情讴歌了全民族的大团结,讴歌了党与群休戚相关、军与民鱼水相依的和谐状态。由于群众文化和谐的特征与人们心中积淀而挥之不去的和谐情结息息相通,使得参加的人越来越多。
  我国有众多民族,自然会拥有与和谐有关的丰富文化资源,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汉民族在悠久的历史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是汉族传统文化的核心概念,也是和谐社会重要的文化内涵。和谐社会不仅仅在于它的物质意义,更在于它的精神意义,不仅要物质丰富,更要让每个社会成员之间互相认同和接纳,身心愉快。所以从伦理的角度看,和谐社会又应该是一种充满仁爱,到处洋溢着温情、善良和互相帮助的社会。一个真正的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思想活跃,包容万芳,多种文化共存的社会。
  文化艺术是一个民族的灵魂、精神动力、精神支柱。作为文化工作者,我们要注重民间文化艺术的挖掘、整理、保护和利用,发展民间艺术之乡、特色艺术之乡等,充分发掘各地人文资源、传统文化、民俗文化、民间艺术资源,加强地域特色文化建设,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构建和谐的社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编辑/永安)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73665.htm